浅谈x镇发展低能高效食用菌产业的思考与对策.doc_第1页
浅谈x镇发展低能高效食用菌产业的思考与对策.doc_第2页
浅谈x镇发展低能高效食用菌产业的思考与对策.doc_第3页
浅谈x镇发展低能高效食用菌产业的思考与对策.doc_第4页
浅谈x镇发展低能高效食用菌产业的思考与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发展低能高效食用菌产业的思考与对策食用菌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占农民收入的50%左右,今年下半年,由于受国际、国内市场行情的变化,干制香菇市场综合价格由去年的25元/斤下降到目前的17元/斤左右,每斤价格下降8-10元,去年的香菇收入让农民们喜笑颜开,今年的香菇却被农民称为“伤心菇”。如何结合我镇的旅游发展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本人通过认真的走访调查,形成了一份报告,供领导参考和农民朋友借鉴。一、目前我镇食用菌发展现状X镇现有山林面积33万亩,自七十年代末期引进人工栽培椴木香菇、九十年代发展袋料香菇栽培以来,在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消耗了惊人的林木资源。根据对近两年的生产情况摸底(见附表一)和国内外市场的调查,我镇食用菌生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资源消耗量大。目前我镇菇农一般采用直径20厘米的塑料外袋,每袋装木质生料5斤左右,蒸料需消耗木材0.5斤/袋,烘烤香菇需消耗木材2斤/袋,共计需消耗木材7.5斤/袋;2010年我镇发展427.2万袋,消耗木材3204万斤,折合材积12816立方;2011年我镇发展550.9万袋,消耗木材4132万斤,折合材积16527立方。2、品种单一、种植技术相对落后且效益低下。目前我镇种植的袋料香菇以春栽为主、秋栽为辅,沿袭传统的种植模式;经济效益低下;河南省鲁山县城关镇是一个没有山林资源的镇区,年发展椴木香菇在200万筒(长1.1米、直径0.1米、重量约30斤左右),每筒收益在25元左右,香菇主要销往日本、欧美市场。河南省西峡县双龙镇袋料香菇以形正、色艳、脚短、肉厚享誉国内外;随州市草店镇、殷店镇也是一个没有山林资源的大镇,年发展袋料仿木香菇(不剪菇脚)2000万袋以上,每袋收益在20元左右,主要销往香港及东南亚市场。远安县主要以鲜香菇生产为主(不剪脚、不烘干),发展反季节袋料香菇在3000万袋左右,鲜菇的销售主要立足浙江、福建等沿海城市和武汉市,收入4.5元/袋,经济效益相当可观。3、市场流通不畅且信息闭塞。我镇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民生产的香菇销售主要靠小商小贩穿乡走户收购,再贩卖给本地的老板和外地的商贩,菇农没有把自己生产的香菇直接在市场交易,每斤香菇少收入1-2元;并且价格不稳定,吃亏的是菇农。4、食用菌菌种市场管理混乱,香菇的质量较差。我镇现有生产菌种的大小厂15家,年生产菌种30万斤左右,其中只有4家三证齐全,家庭作坊有7家,商贩4家;按照2011年550.9万袋的生产规模,需要菌种82.6万斤,在随州、浙江、福建等地外购50万斤左右;菌种由于没有实现质量三包,品种五花八门,质量优劣不齐,每年都出现因为菌种质量问题的民事纠纷。所以我镇的香菇质量相对较差:高脚、肉薄、曲形多;在广州市一德路农产品交易市场香菇的交易顺序:河南菇-随州菇-张集菇-客店菇。针对上述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我镇食用菌的发展必须引起镇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旅游经济的发展角度,及时引导农民从拼资源、拼劳力等传统的种植模式中扭转过来,依靠新技术、调整种植模式、开拓销售市场,从而让农民以较低的资源投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二、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实现食用菌产业低能高效1、积极引导农民实现鲜菇销售。目前我镇农民一般采摘鲜菇后要经过剪菇脚、烘干等工艺才能销售;实现鲜菇销售就是农民在采摘香菇后直接销售。直接销售鲜菇的好处:一是减少了烘烤工序,节约了大量的林木资源。烤鲜菇需要消耗木材2斤/袋,按照550.9万袋计算,节约木材消耗1102万斤,折合材积4408立方。二是减少了初加工的工序。2011年我镇发展550.9万袋计算,可产鲜菇3.5斤/袋,计1928万斤,按照300斤/工时,可节约用工64271个。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干制香菇目前市场价21元/斤左右,烘干一斤需要8-9斤鲜菇,而鲜菇不剪脚、不烘干,市场价在3-5元;按照鲜菇的市场最低价3元/斤,农民可以直接收入24元,增加收入3元,按照550.9万袋计算可以产干菇275.5万斤,每斤增加3元,增加收入826.4万元;同时被剪掉的菇脚大约10%计27.5万斤,每斤3元,计82.6万元,共计增加收入909万元。目前实现鲜菇直接销售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有利条件:鲜菇储藏首先要建设冷冻仓库,马嘴村现已经由远安恒安食用菌有限公司和炎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各投资10万元建有两栋100立方左右的冷冻仓库,可储藏鲜菇4万斤左右,官湾村拟投资8万元建100立方的冷冻仓库,三个冷冻仓库可以储藏鲜菇6万斤,能够满足周集片四个村的鲜菇储藏需要。其次,经济能人带头,实现“农市对接”、“农超对接”,拓展鲜菇销售市场。武汉市白沙洲农产品交易市场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农业部重点支持的市场,由中国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控股并上市交易,武汉及周边地区近70%的蔬菜等农产品的供给都依托于该市场,市场的影响力覆盖全国各地。日均可销售鲜菇在10余万斤左右,并实现农产品绿色通道零税赋交易。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中百仓储在湖北省内有仓储175家,便民店558家,形成大型仓储超市辐射城乡、便民超市服务社区的经营格局,鲜菇的销售也是他们农产品销售的主要品种。随州市洪山镇随南冷库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上海、福建、浙江等外地客商五家日收购鲜菇2万余斤。我们要发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创立客店鲜菇质量品牌,实现我镇农产品“农市对接”、“农超对接”。目前我镇农民由于种植观点陈旧,没有走向市场,对直接销售鲜菇思想上存在误区,总是认为上山砍柴烘烤香菇只费力气不化钱,直接销售鲜菇卖的亏,因为交通不便不愿意送香菇到冷库交易。如远安恒安食用菌有限公司在马嘴的冷冻库因为鲜菇量少而无法正常运转,马嘴村炎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冷冻库因为货源紧张、流动资金不足每天还收不齐500斤鲜菇。2、发展反季节袋料香菇(见附表二) 常规袋料香菇的栽培出菇时间一般在十月中旬到次年四月底结束,而反季节袋料香菇栽培的出菇时间在每年的四月份至十月底结束。也称“伏菇”或“水菇”。远安县主要以鲜香菇生产为主,是我省发展反季节袋料香菇最大的地区,年规模在3000万袋左右。它的生产优势在于:用料少,比常规栽培要节省40%的林木消耗;工序简单,出菇后不剪脚、不烘干直接销售,市场价格在3元/斤左右。2010年马嘴村以昆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发展了5万袋,老党员高连才种植1万袋,收入4万余元;2011年在周集片发展11万袋,官湾支部书记彭龙爱带头种植8000袋,收入3万余元。在周集片鼓励农民种植反季节袋料香菇是节约林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3、因地制宜发展椴木香菇椴木香菇也称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菇”,在香港、欧美市场看好,市场价格在15-30美元/公斤左右。我镇邵台片结合旅游沿线观光农业发展椴木香菇生产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措施之一。尤其是赵泉河村和娘娘寨林场因昼夜温差大、湿度大等条件,是发展椴木香菇得天独厚的好地方。娘娘寨林场现有椴木香菇40余万筒,其中一组有35余万筒(70%都是从镇外购买菌杆),二三组有6余万筒,从去年十月份开始一种名为“蝇蚊”的虫害毁坏了20%的筒子,今年危害了30%的筒子,菇农直接经济损失120余万元,虽然聘请华农教授指导防治,但是收效甚微,菇农损失惨重。一组菇农杨志华现有椴木香菇筒9万余筒,年收入在20万余元,近两年因“蝇蚊”损失菌杆两万余筒,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但他学习河南鲁山的先进技术,从菌种、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科学管理,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在控制林场林木采伐的同时,要积极鼓励菇农在镇外购买菌杆发展椴木香菇生产,是解决娘娘寨林场58户185人生存的主要措施之一。4、建立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引导农户和商贩入市交易,不但能够聚集农村流通能人,搞活农产品流通,推动经济发展,还有助于市场信息交流,促进公平竞争,保障种植农户实现效益最大化。客店盛产香菇、黑木耳、葛粉、茶叶、橡子粉等地方特产,但由于市场流通不畅、产品销售不活,农民在种养业中受益效果并不理想。以食用菌产业为例,客店80%以上的农户种植食用菌,常年产量在2000吨左右,产值近6000万元。但是,由于缺乏专业、规范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食用菌产品主要依靠小商小贩上门收购,再转手给本地大商贩,通过大商贩和外地商贩联系,经过筛选、简单包装后外销。在这一流通过程中,农民的产品经过了小商贩、大商贩、外地商贩三道销售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分流部分利润,导致农民种植利润每斤流失2元左右,农民因此每年减少收入1000余万元左右。同时,由于客店农民居住分散,信息不畅,不能及时了解市场行情,部分小商贩抓住这一弱点,采取坑蒙拐骗等方式杀价宰农,部分不了解行情的农户损失更大。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让农户和商贩到指定市场上自由交易,能够最大限度地杜绝坑农宰农现象,让农民获得最大的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张集镇的香菇等农产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过亿元。三、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管理首先,政府要从维护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分类、适度发展食用菌产业,以“两减两增”的思路引导食用菌产业发展,即减少林木资源的消耗、缩减传统的种植工序,增加种植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对于传统生产模式,采取严格的计划控制,逐步减少规模,直至取消;对于发展资源节约型品种的示范村、户给予一定的政策性奖励扶持。我镇目前如不加强林政管理力度,引导和规范食用菌生产秩序,必将导致山林资源枯竭,青山不在,何谈旅游名镇的发展壮大。其次,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截止2010年底我镇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其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就有5家,除马嘴村昆山、炎鑫两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本运作外,其余的都是徒有虚名。要积极引导和重点扶持周集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以低能高效为发展目标、以质量树立品牌、以品牌占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