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数学质量分析 (2).doc_第1页
2014中考数学质量分析 (2).doc_第2页
2014中考数学质量分析 (2).doc_第3页
2014中考数学质量分析 (2).doc_第4页
2014中考数学质量分析 (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中考数学质量分析一、量化统计表报考数参考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标准差难度各分数段人数(0-71)(72-95)(96-120)16431643118374.480.650.1723.370.62580782281科数据单位报名人数数学参考数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标准差二中15215266.970.070.5123.94四中13613668.500.040.5222.13五中48948969.100.130.5623.12六中39839883.440.290.9720.56上集15415480.820.230.7520.24双岔河595977.020.170.6924.17三吉台525272.750.060.6224.57长山383884.240.340.7920.98后头232374.740.130.7023.78绥中575788.250.260.9520.73四海店272759.6300.3728.99林兴8840.7500.1329.87克音161673.380.040.7523.45全县1609160972.180.140.6422.88二、定性分析 1试卷结构及特点数学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三大题,27个小题,(前些年是28个题)填空33分,选择21分,解答题66分,与2013中考试卷基本一致,但从统计表中不难发现题的难度较2013难度上升,而且解答题变成了9道大题。试卷突出考查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特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注重知识的覆盖面,关注“四能”和“四基”的考查。2.试题导向本次考试是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一次终结性评价。今年的试卷,有改革创新,(19题出现二次根式,三角函数,指数幂的混合运算)既注重基础,又突出能力,既背景新颖,又根植于课本,重视数学应用的考查,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知识覆盖面较大,导向明确。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贯彻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今年中考数学试卷寓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于一身,在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考题注重 “四能”和“四基”的考查,有利于指导初中数学教学,有利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3.考查内容分布及综合分析从知识点领域来看,本试卷涉及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大领域,其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大领域是考查重点,“数与代数”约占39, “图形与几何”约32,“统计与概率” 约11, “综合与实践”约占18%,形式(笔试、闭卷)的限制下只能作为一种要素渗透在其它三个领域之中。较多地考查学生对概念、法则及运算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杜绝了繁难偏旧的题目.分式的化简求值等,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视图,对称等都是考查代数与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计算。对函数内容的考查,试卷中有16题,25题,17题,27题,这几道题凸显对函数的考查力度,从学生答题来看出现问题最多的是27和25题,这两个题都是综合能力很强的题而且都在直角坐标系中考查,所以学生对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及直角坐标系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待提高。尤其是一次函数的图像问题和27题求点的坐标的分类问题出现问题最严重,再是涉及到动点问题,很多学生解题思路不清,主要是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探讨不够。24题设计方案问题,学生设计构建方程,不等式组,综合性极强,学生出错最多的是第二问的待定系数a没有分析清楚,出现丢分现象。26题此题是变试题,学生普遍答的不好,主要原因是方法问题,根据正三角形和菱形的性质构建全等三角形,最后的计算中根号3的处理上学生无所适从。再是教师强调结合第一图的特点找规律落实不够。填选题出现问题较多的是11题18题,这二个题综合性强,考查知识全面,11题是矩形纸片的对折问题求长度,这个题多数学生只求出了一种情况,属于分类问题,学生考虑问题不严谨。18题是在矩形中根据已给的条件求未知结论,属于多选问题,此题综合性很强,包括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知识,结论多学生判断正误的思路不全面。总之,今年中考数学题的难度、灵活度、题型的变化及创新,圆及二次函数的考查量,题的梯度性把握的很好,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三、教学建议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近年来中考数学有许多新题型,多数试题取材于教科书,试题的构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也就是说,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为编拟中考数学试题提供了丰富的题源。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回到教材,认真研究教材,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 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核心,也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新授课阶段务必要把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牢固掌握,引导学生理请知识体系。在复习阶段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一个整体,形成系统。2、注重过程,发展能力。教学中,要将数学教学作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