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1页
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2页
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3页
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里中心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1、请将下面的语句用正楷或行楷规范、端正、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中。(3分)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嗔视chn 嫉妒j 讪笑shn 澎湃bi 锲而不舍qB哺育b 祈祷q 炽痛zh 污秽hu 戛然而止jiC重荷h 抽搐ch 畸形j 羸弱yng 气冲斗牛du D告馨qng 砭骨bin 逞能chng 庇阴yn 忧心忡忡chng3、下面选项中字形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狂澜 磨损 仰暮 锋芒必露 潜心惯注B晦暗 粲然 无垠 沥尽心血 慷慨以赴C癫狂 消蚀 犁铧 妇儒皆知 杂乱无章D崔巍 健树 阴霾 相得益彰 义愤填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B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C“神十”飞天,王亚平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为我们上了一堂叱咤风云的太空公开课。D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B他自从上学那天起,就认真刻苦地学习。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D通过学习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B“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C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怎样开头 D“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老师严肃地说。7、下列各项中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丑小鸭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海的女儿, 卖火柴的小女孩, 皇帝的新衣等。 B最后一课作者是德国的都德,他是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小东西。 C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又名臧瑗望,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一篇新诗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作品有诗集春风集、欢呼集、藏客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8、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4 分) 班级举行“我愿与_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备选人物:阿廖沙 沙僧 诸葛亮 星期五 武松 我愿与_交朋友,他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 (30字以上)9、语文实践活动。(7分)学校开展“争做最美中学生”的活动,请你积极参加。【我宣传】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我表达】“最美消防员”李鹏,在救出了26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后,由于长时间在冰冷的水中浸泡,体力严重透支昏倒在现场,被送到医院。如果你作为学生代表到医院看望李鹏,你会对他说什么?(2分)【我行动】祖国大地不断涌现出“感动中国”的最美人物,其实我们都可以成为“最美”的人,你准备如何做一名“最美中学生”?(3分)10、名句默写。(共7分)此夜曲中闻折柳, 。 春夜洛城闻笛马上相逢无纸笔, 。 逢入京使 ,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 ,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雄兔脚扑朔, 。木兰诗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 。二、古诗文阅读。(共13分)(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1112题。(5分)秋 思 (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注释】 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11、“说不尽”与上文“ ”紧相呼应,而“意万重”也与“ ”引起的乡思相关联。12、“欲作家书意万重”中诗人有万重意要向家人诉说,可是没写出来,请说出诗人想说的话,并写两句与家书有关的诗句。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8分)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13、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2分) 女还( ) 顾反为女杀彘( ) 特与婴儿戏耳( ) 婴儿非与戏也( )14、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之 C、妻止之 D、曾子之妻15、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16、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下面科技作品,完成1719题。(10分)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 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 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选文有改动) 17、第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3分) 18、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 19、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2分) 20、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3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2024题。(14分)雪化一化,就有路了 (1)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2)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所困扰。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3)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4)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外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辞严地声讨她,然后拂袖而去。(5)那天,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风变得湿暖,闷得人透不过气来。火车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空中已飘起了雪花。(6)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着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7)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在漫漫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 (8)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街边有-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抱着疲倦的身躯敲响了那家的房门。(9)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老大娘。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眯着眼将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迈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10)“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说道。(11)我含糊地应了一声。(12)“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怕打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13)我心里咯噔了一下。(14)亲戚?朋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如何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15)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那个人似乎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她之所以要伤害我,也许是随波逐流,也许是由于无知,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斥责的“病人”呢!(16)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老大娘一把将我扶住。(17)“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着。(18)“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19)“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20)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天太阳出来,雪一化,就有路了!”(21)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纷扬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22)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肩头,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 (23)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吧,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有阳光就会融化。虽然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够宽恕和融化它。(24)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愤激的心情。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儿,轻轻地将那张已被揉皱的纸条撕碎,心也随之释然了,然后慢慢地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21、联系全文来看,作者以“雪化一化,就有路了”为题有何作用?(2分)22、选文15段中加着重号的“病人”一词的含义是什么?(2分)23、结合具体语境,试分析句子(1)的表达效果和品味句子(2)的深刻含义。(任选一题)(3分)(1)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2)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2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2分)25、.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2分)激愤恼恨 胆怯怀疑 ( ) ( ) 26、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3分)四、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