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标准的教学”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伯牙绝弦 设计者:新密市牛店镇宝泉小学 李玉红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 第25课伯牙绝弦 设计者新密市牛店镇宝泉小学 李玉红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 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会读会写文中出生的生字新词,积累中华经典诗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4、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读通读懂文言文。6、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 内容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实验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组中的一篇文言文。本文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全文共77字,5句话。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所选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体现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本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学情分析 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会字词,读通课文已经不是最大的难题,而且他们已有了杨氏之子作为基础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揣摩作者表达方法,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文言文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本文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所以需要老师灵活多变而又扎扎实实的朗读指导,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读、思、议、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学习目标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读通句子,能说出“绝、善、峨峨、洋洋”在文中的意思。2. 会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认识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3. 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评价设计1.针对目标1,可以通过指名读词语、读课文来完成,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词语的意思,达到读准字音、读准词句的目的。2.针对目标2和目标3,通过课堂提问,看学生能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否准确说出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课文大意,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3、针对目标4,通过欣赏乐曲高山流水和课外拓展的资料内容短歌以及交流结交朋友的诗文佳句,检查学生能否从文章内容中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对本课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估,我们采取了随堂评估和课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以下评价样题:一、给带点的字断选择正确的意思。1.峨峨兮若泰山!( )假若;若是;像。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读;想到、提到的;怀念。3.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再;打击;复习。4.善:善良;擅长,长于;好,表示赞同;熟悉;容易。伯牙善鼓琴。(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来者不善。( )这位老人看起来很面善。( )王玉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 )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音: 善哉: 破琴: 绝弦: 三、理解运用。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请用“ ”画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句子。3.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4.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情景呢?仿写句子。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 !”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 !”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 !”5.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伯牙琴技的高超: 、 、。6.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人生苦短,知音难觅。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正确1、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伯牙绝弦。大家都预习了课文吧?还想读吗?请同学们自由的再读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读正确,把每句话读通顺。2、谁想来读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看他的字音是否都读正确了。(注意“绝”“弦”“若”的字音。)设计意图:文言文拗口,学习文言文,首先是要把每个字读正确,把每句话读通顺。给学生充分的读书空间,自由读、个别读、让学生读书欲望得到满足。3、这是一篇文言文,要读好它,特别要注意恰当的停顿。大屏幕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老师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并同时出来前半部分的停顿)。剩下的该如何停顿,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4、谁来试着读一读?解决难点一:“哉”“兮”是表示语气的词,相当于“啊!呀!”读的时候都要注意停顿。解决难点二:“伯牙谓世再无知音”的正确停顿。5、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遍。设计意图:落实第一个教学目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进一步的读熟文章;其次是为理解文章的大意做好铺垫。要学生自己判断文言文的停顿,目的是提高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在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每句话的大意。二、深读课文,读懂内容,初解绝弦1、要真正的读好文言文,还得要理解文章的内容。我们通常用哪些办法理解课文?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三看:看注释,看上下文,看插图;二问:问老师,问同学;一查:查字典。)设计意图: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探索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者注重提炼方法,借助注释、图文对照、联系上下文猜读,同学间相互交流,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拐杖,可以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2、用同学们谈的方法自己理解课文或者小组同学一起理解课文。3、交流:A、哪些地方你读懂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着重理解:“善”是什么意思?“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着重理解:“善哉”的“善”和“善鼓、善听”的“善”意思一样吗?“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像高高的泰山屹立在面前?像宽广的江河一样从我心中流过? 设计意图:在比较中学习语言,感受古人遣词用语的精妙。“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之”在这个句子里是什么意思?联系上文,伯牙“念”了什么?(高山,流水)伯牙还会“念”什么?(学生说:草原,月亮,森林)这就是善鼓琴的伯牙。伯牙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峨峨若泰山!”伯牙想到流水,钟子期说:“洋洋若江河!”伯牙想到明月,钟子期会说-生“皎皎若明月!”伯牙想到清风,钟子期说-生:“徐徐若清风!”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设计意图:想象是理解和创造的原动力,文言文中的想象更为精彩!学生通过此处的想象,加深理解“善鼓”“善听”,充分地感受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和朋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理解知音。“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着重理解:“谓”和“乃”是什么意思?2、谁来把全文的意思连起来说一遍?3、“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他为何绝弦?三、品读课文,品味知音,深悟绝弦同学们,前面我们读准了字音,注意了停顿,现在我们又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好不好?有个要求:带着你的理解来读。(一)品味知音之乐屏幕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2、谁来读读?感受“峨峨泰山”和“洋洋江河”3、谁还想读?感受子期对伯牙的夸赞。4、谁再来读,感受伯牙和子期在一起的快乐。5、全班齐读。6、如果此时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你一定感受到了那峨峨泰山,于是你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你一定感受到了那洋洋江河,于是你赞叹(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鼓琴,志在明月,你一定感受到了那皎皎明月,于是你赞叹(生:“善哉,皎皎兮若明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你一定感受到了那徐徐清风,于是你赞叹(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这就是(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生:“知音”!)7、全班再读,感受知音在一起的快乐。设计意图: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情境的创设又为学生的感情朗读做好了铺垫,有效品味语言,培养语感(二)深悟绝弦之痛(放悲乐)可惜,好景不常在。伯牙与子期认识的第二年,子期就死了。此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再也没有人能像钟子期一样赞叹:“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再也没有人能像钟子期一样赞叹:“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又回到那无人理解的日子中去啦。伯牙是一种什么心情?“绝望、痛苦、悲伤”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强化“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子期不在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子期不在了,那种种喜怒哀乐又向何人倾诉?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子期不在了,我还能找到像子期这样的知音吗?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设计意图:悲痛的音乐,情境化的语言,激情投入的师生读,再现伯牙失去知音的痛苦。(三)珍惜朋友之情1、“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我们一起来欣赏。伴随着这优美的乐曲,让我们再读课文。2、深入体会,品味文情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伯牙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默读背景故事回顾重点句子,体会知音难得(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到底有没有知音?谁是伯牙的知音?当他志在高山时,钟子期会赞曰,当他志在流水时,钟子期会赞曰,正是闻弦歌而知雅意,钟子期听的是琴声,懂的是志向,是胸怀,他们不是一般的朋友,是知音) 可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子期因病而亡,伯牙痛失知音拓展延伸: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师生感情朗读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伯牙此时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伯牙此时还有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理解读)齐读最后一句,理解伯牙为什么而绝弦以及知音离散的痛苦和悲愤设计意图:落实第三个教学目标。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2、试着背诵课文。设计意图:落实第三个教学目标。在体会音乐艺术无穷魅力的同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记诵积累。3、珍惜朋友之情。人生苦短,知音难觅。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光是快乐的,“伯牙绝弦”让我想起了很多交朋结友的名言佳句。课件出示: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油田高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导游资格证模拟试题 导游英语听说能力提升
- 2025年高中物理波动光学知识冲刺试卷
-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第三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现代仓库管理培训课件
- 民法典宣传课件
- 2025年度企业员工试用期全面考核与绩效评估劳动合同
- 2025年度生态公园绿化项目油工施工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场项目投标失败后全面供应链优化与升级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管理服务合作协议
- 托管老师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长沙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待灭菌物品的装载
-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解读
- QC/T 1224-2025装备空气悬架的商用车减振效果判定方法
- 《人格障碍》课件
-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计划
- GB∕T 27011-2019 合格评定 认可机构要求
- 私企接待应酬管理制度(3篇)
- YX51-380-760型金属屋面板专项施工方案(32页)
- 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英文全套完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