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炉温的调节.doc_第1页
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炉温的调节.doc_第2页
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炉温的调节.doc_第3页
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炉温的调节.doc_第4页
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炉温的调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炉温的调节 焦炉加热调节因使用煤气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用焦炉煤气加热时。无论是下喷式或是侧入式,煤气都是由各支管、旋塞等管件直接从砖煤气道引入的,然后经喷嘴(烧嘴)进人各立火道燃烧全部蓄热室都用来预热空气,空气经斜道口进入各立火道。焦炉煤气不能经过蓄热室进行预热,这是因为焦炉煤气组成中的甲烷等碳氢化合物。遇蓄热室高温而分解,反而使煤气热值降低。并且因分解产生的游离碳,易使蓄热室堵塞。但在总管上设置煤气预热器,将焦炉煤气预热到4555,可防止萘及焦油从煤气中冷凝析出,堵塞入炉管件,并可稳定煤气的温度以稳定焦炉供热。根据焦炉煤气性质及其加热特点,以下就烧焦炉煤气时炉温的调节予以介绍。一、直行温度稳定性的调节日常生产中,全炉温度用机、焦侧直行平均温度来代表,因此直行温度稳定性的调节即是全炉总供热的调节,为使火道温度满足全炉各炭化室加热均匀的要求,应经常测定并及时调节,使直行温度符合规定的标准温度。当结焦时间一定时,常因装煤量、配煤水分、煤气发热量、煤气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出炉、测温操作及调节不当。使直行温度的稳定性变坏,因此需要及时而正确地调节全炉煤气流量和空气量。对影响炉温稳定性的因素,分述如下:(1)装煤量和装煤水分 炭化室的装煤量应力求均匀与稳定,因为装煤量是焦炉生产能力和供热的基础。装煤水分的波动,不但影响装煤的稳定,更主要的是水分的蒸发将从炉内带走较多的热量。在正常结焦时间,如果保持装入的干煤量不变。装炉煤水分每增减l,炉温要升降57相当干煤耗热量的增减6066kJkg,则供焦炉加热的煤气量约增减25左右,才能保持焦饼成熟程度不变。如果装炉煤水分改变了,不及时调节供热,直行温度将有较大波动。特别是在大雨、暴雨等情况下的水分波动较大时,更应注意调整炉温或结焦时间,以保证焦饼成熟。 (2)加热煤气发热量加热煤气发热量因煤气的组成、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焦炉煤气的组成主要因配煤组成和焦炉操作而变,由于煤气发热量的变化,将使焦炉供热量变化,则直行温度产生波动。当缺乏严格的配煤质量要求或炭化室压力波动,甚至经常在负压下操作时,焦炉煤气的组成波动很大,用这样的回炉煤气加热,直行温度的稳定性很难维持。在结焦期内发生的煤气组成不同。对全炉来说,煤料处于不同的结焦发生煤气的发热量也不同,在生产正常情况下,一般于焦炉检修时间的末期,煤气发热量最低,所以用自身回炉煤气加热的焦炉,直行温度也会因上述原因有些正常波动,调节时应予以考虑。煤气温度对发热量有较大的影响,煤气温度高,因饱和水蒸汽含量大,因此发热量变低。另外,因一定量煤气的体积与绝对温度成正比,所以当用仪表控制流量时,煤气温度的变化,还将影响实际进入炉内煤气量的变化,煤气温度高,则煤气进入量相对减少。煤气温度除受预热器影响外,因回炉煤气管系较长且暴露于大气,故大气温度对煤气温度也有影响。正常天气时一天内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当其他因素稳定时,炉温变化规律和大气变化规律相符,即:白班气温高,煤气温度也高,煤气密度小,湿度增加,实际温度下的湿煤气发热量降低,炉温趋于下降,夜班时则炉温趋于上升。一般经验是,当煤气温度变化l0时,直行温度可变化5IO。当遇有寒流、高温和大雨时,加热煤气温度将有很大变化,应根据情况和经验,主动地将炉温进行调节。(3)空气过剩系数煤气燃烧应在一定空气过剩系数下进行,空气和煤气配合不适当都将影响炉温,故直行温度的稳定性不但与煤气量有关,而且与空气量变化也有关。如当空气过剩系数较小时,盲目加煤气量反而会降低炉温,这是由于增加的煤气并未参加燃烧,却增加了进入炉内的气体量,导致废气温度降低。因此,调节不当和忽视对空气量的调节,将使空气过剩系数不相适应。空气过剩系数还和大气温度及风向有关,大气温度对空气过剩系数的影响如前节所述。风向的影响,因迎风侧蓄热室走廓气温低,空气密度大,而且风的速度压头大,因此在进风门的开度和分烟道吸力不变的情况下,进炉的空气量增多,燃烧系统吸力变小,看火孔压力增大,而背风侧则相反。在空气过剩系数较小时,风向对温度的影响更大,实际证明,炉温波动可达2030。为使空气和煤气配合适当,煤气的加减应与空气量的调节同时进行,如前节所述,当煤气量少量改变时可由烟道吸力来调节空气量。根据实际经验,在正常结焦时间范围内如表10-3炉型和孔数煤气流量(Nm3h)烟道吸力(Pa)直行平均温度()65孔大型焦炉36-42孔焦炉25孔二分式焦炉20010050553535土35本侧57对侧土2-3(4)检修时间和出炉操作由于燃烧室的温度随炭化室煤料处于结焦期的不同而变化,所以在检修时间开始时因各炭化室均已装煤,处于结焦前期炉数较多,故直行温度趋于下降,降低的幅度与检修时间长短有关,检修时间越长,下降量越多。如检修时间为2小时时,其下降量约为58,为使全炉所处的结焦期间均衡,检修时间最长一般不超过3小时,否则应将检修时间分段。检修时间对炉温的影响是有规律的,不是供热问题,所以不应作任何调节。出炉操作不均衡,不按计划正点出焦,将造成结焦时间波动。如果提前或落后装煤,还将影响下一循环的计划结焦时间,使直行温度的稳定性被破坏,无法控制,所以应严格出炉操作制度,提高各项推焦系数。综上所述,为提高直行温度的稳定性,在调节全炉温度时应做到:1)要有一个适当的加热制度,并要经常保持。应了解和掌握引起炉温波动的因素,准确地采取调节措施,对使炉温产生有规律变化的影响因素,应给予注意,不宜盲目调节供热,但应采取措施使其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2)要注意炉温变化趋势,保持加热制度稳定,调节不能过于频繁,幅度不能过大。实测直行平均温度的高低是调节的基础但应注意上班温度情况及调节的效果,注意炉温变化趋势。由于煤气燃烧传热和炉墙蓄热的能力不完全相同,在增减煤气流量后炉温的反映速度是不一样的。烧焦炉煤气时,当炉温处于稳定状态下,增减煤气流量后,一般要经过35小时,才能反映出来。当炉温正处于上升或下降趋势时,要改变炉温变化趋势,时间就要更长些。所以处理炉温时,要根据用量情况、炉温变化趋势,准确调节,避免调节幅度过大或过于频繁而引起直行温度更大的波动。3)要参照实际结焦时间的长短调节炉温,由于某些原因,可能造成不能按计划时间出炉或有计划地安排结焦时间临时在允许范围内变动,这时为保持直行温度的稳定性,应根据本班的出炉情况和下班的计划结焦时间长短,调节炉温,使其保持在安定系数允许波动范围内。当结焦时间变化较大,持续时问较长时,必须重新规定标准温度。4)要经常检查燃烧情况,使供应煤气能在合理的空气过剩系数下燃烧,增减的煤气量与分烟道吸力的调节应相适应,变化较大时,就应与进风门开度配合调整。应当指出,根据计算所确定加热制度的各项数值是近似的,实际上各项因素的变化比较复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校正。二、直行温度均匀性的调节 直行温度的均匀性是在直行温度稳定性的前提下调节的。焦炉在总供热稳定的基础上,要求对每个燃烧室(边炉除外)供给相同的热量,才能保证各燃烧室的温度达到均匀一致。(1)各燃烧室煤气量均匀性瀄调节给櫏个燃烧嬤的煤气量主要用安装嘨各兤气分管上的流量板来控,各燃室煤气量的匀配,也就依靠孔板直径沿焦炉长向适当的排列来媞现。孔板直径的排列,取决于煤气主管从始端至末端的压力分布,用焦炉煤气加热时,在正常情况下其压力是接近的,故除边炉以外的孔板直径也可一致。但是由于边燃烧室仅供半个炭化室的煤料加热而又考虑散热较多,因此边燃烧室供煤气量是中部燃烧室的70-75,故其孔板直宄大约是中部的85关于孔板直径的选择及正常下排列,已在上节叙述一般孔板嬉装在交捠旋塞前,孔板后管路的阻倛也会影响进入各烧室的煤气量,入炉道阻力由交换旋塞、煤气分管(包括下喷式焦炉的横管)、砖煤气道、火嘴(对侧入式焦炉)或喷嘴(对下喷式焦炉)等阻力组成,只有当这些蘻力均匀一致时,孔板更径的均匀性排列才能使煤气分配量相同。生产条下,影响这些阻力变化的因素较多如交换旋塞的开嚦不正、孔板媉装不正或清洁、孔板前后管道及旋塞堵塞、砖煤气道串漏或挂石墨以及燃烧室火嘴或喷嘴掉萹及堵塞穉都会影响煤气量的进入而造成直行温度匀性变坏。因此,调直行温度的均匀性时,不要轻易更换協板,应首先检查并消除上述幱响因素。下喷式焦炉可根据所装孔板的直径,通过测量横管压力来检查管路中不正常阻力的部位。例如,彃某个燃烧室権度低,煤气量不足时可有述几种情况:横管压力孔板直径不正常阻力的部位大小正常大或正常大或正常大横管后横管或横管前横管前根据测量结果,消除堵塞或加热设备上的缺陷后,一般炉温五上来,只有这些影响因素短时间内不能消除时,才更换孔板以解决煤气量的不足。为便于掌握情况及调节准确,正常情况下不用调节旋塞开度方法调节各燃烧室的煤气量。一般大型焦炉孔板直径每改变1mm,直行温度约变化1520。另外,分析直行温度时,一定要对照横排温度,因为有时横排曲线仅测温火道或包括测温火道的少数几个火道温度过高或过低,应处理这几个个别火道的温度,不能轻易更换孔板。(2)各燃烧室空气量均匀性的调节直行温度均匀性的调节,在各燃烧室煤气量均匀性的基础上,还应使各燃烧室的空气量均匀一致。进入各燃烧室的空气量用蓄热室顶部吸力来控制,其调节的主要手段是废气盘进风口和废气盘调节翻板的并度。1)废气盘进风口和调节翻板开度的排列废气盘进风口开度按上节所述予以确定,除边炉外全炉应一致。根据边燃烧室煤气量为中部的7075,进风量也应相符,所以边燃烧室废气盘进风口开度约为中部的3540,端部的第二个蓄热室进风口开度约为中部的8590。为使进风口开度和蓄顶吸力一致,废气盘调节翻板的开度应按照距烟囱远近而定。由于两侧分烟道随气流方向各点阻力与动压力逐渐增加,故靠近烟囱吸力总是大于始端吸力,所以废气盘调节翻板开度应随着离烟囱越近越小。为了使翻板有足够的调节余地,在焦炉开工时就应将中部的废气盘调节翻板开度,配置在开关的中部位置。通过两端边蓄热室的废气量约为中部蓄热室的35,所以边废气盘翻板开度也相应减小。2)蓄热室顶部吸力的调节烧焦炉煤气时,调节蓄热室顶部吸力也就是调节空气量和废气量的均匀分配,此外还关系到横排温度的分布和压力制度,特别是看火孔压力的保持。因此,在测调蓄顶吸力前,应首先确定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使于标准蓄热室相连的上升气流火道看火孔压力符合要求,火道内空气过剩系数应当合适。标准蓄热室在气流系统和设备不存在缺陷的条件下,蓄顶吸力与几个因素的关系如下:吸力差与空气过剩系数的关系和公式(1014)的道理一样,蓄热室顶部上升与下降气流吸力差近似地与空气过剩系数的平方成正比。利用这个关系可确定合适的吸力差,或由吸力差来改变空气过剩系数。例如:焦炉某侧的空气过剩系数为1.12,蓄热室顶部上升气流吸力为55Pa,下降气流吸力为70Pa,吸力差为15Pa。为保证完全燃烧,空气过剩系数需要调到1.2时,则吸力差应调到:1.215()2= 17 Pa1.12如果认为上升气流吸力是合适的,应保持不变,则下降气流吸力应调到:55 + 17 = 72 Pa蓄热室顶部吸力与周转时间的关系当周转时间改变时,上升与下降气流蓄热室顶部吸力差应随之改变。根据煤气流量计算公式,周转时间和煤气量成反比,当空气过剩系数不变时,与空气量也成反比。因此吸力差与周转时间的平方成反比。当保持看火孔压力不变时,上升气流吸力随周转时间的变化很小因此在正常周转时间内可使上升气流吸力固定不变,只改变下降气流吸力例如:当周转时间为19小时,上升气流吸力为52Pa,看火孔压力为2Pa。当周转时间改为16小时时,如仍保持看火孔压力不变,上升气流蓄顶吸力应为多少?设蓄热室顶至看火孔高度为6.18m,每米高浮力为9.5Pa。则该段浮力为:9.56.18 = 59 Pa则蓄顶至看火孔阻力为:59252=5 Pa当周转时间改为16小时时,该段阻力变为:195()2= 7 Pa16设浮力不变,则16小时的上升气流蓄顶吸力为:59-2-7=50 Pa上述计算是近似的,因忽视了耗热量因素,所以只适合于周转时间改变较少的情况。大气温度对蓄顶吸力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遇到当大气温度变化较大时,如白天和夜晚,寒流或高温,冬季和夏季等,蓄热室顶吸力与空气过剩系数发生变化。在上节,已讨论了大气温度对加热系统压力分布的影响,为便于掌握,再讨论一下蓄顶吸力的变化。例如:冬天,蓄热室走廓气温为5,上升气流蓄顶吸力为50Pa,下降气流蓄顶吸力为70Pa,烟道吸力为190Pa,空气过剩系数为1.25。当夏天蓄热室走廓气温升为40,分析蓄顶吸力如何变化。当进风门开度及上升气流蓄顶吸力不变根据上升气流公式,蓄顶吸力等于废气盘阻力与蓄热室阻力之和,减去蓄热室浮力。设废气盘到蓄顶距离为2.5m,上升气流蓄热室中空气平均温度取600。则冬季蓄热室内浮力为:1.282731.282732.5( - )9.8 = 21 Pa278873当取上升气流蓄热室阻力为6Pa时。则废气盘进口阻力为:506+21=65 Pa夏天蓄热室内浮力为:1.282731.282732.5( - )9.8 =18 Pa313873如果冬天与夏天以同样多的空气量通过废气盘,则气流所产生的阻力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因而夏天废气盘进风口产生的阻力为:273+4065=73 Pa273+5夏天蓄顶吸力应为:73 + 6 -18 = 61 Pa当仍然保持上升气流蓄顶吸力为50Pa时,则空气量就会减少。这时,废气盘阻力将变为:50 + 18 6 = 62 Pa空气量的减少为原来空气的:空气过剩系数将变为:1.25 0.921 = 1.15上升与下降气流蓄顶的吸力差将等于:0921 2(7050) = 17 Pa所以,当大气温度升高较多时,若进风口和上升蓄顶吸力仍保持不变,则空气过剩系数(如煤气量不变)减小和下降气流蓄顶吸力下降较多,炉内燃烧情况将发生变化。当进风口开度与分烟道吸力保持不变时根据公式(10一15)如烟道中气流动压力取lOPa,废气盘到烟道测压点的高度为2.8m,废气重度1.22kgNm 3。废气温度为300,则该段浮力为:273273冬天时2.8(1.28 1.22 )9.8 =19 Pa273+5573273273夏天时2.8(1.28 1.22 )9.8 =15 Pa273+40573加热系统总阻力为:冬天时1901019=161 Pa夏天时1901015=165 Pa如以同样空气量通过进风口时。夏天与冬天废气盘的阻力差为:73 65 = 8 Pa所以夏天加热系统总阻力应该是:16l + 8= 169 Pa由于夏天进风口阻力的增加使空气量减少:空气过剩系数变为:1.250.985=1.23当空气量减少后,废气盘阻力下降为:16573 = 71 Pa169夏天上升气流蓄顶吸力为:7l + 6 18 = 59 Pa下降气流蓄顶吸力为59 + 0.9852 (70 50) = 78 Pa所以,当大气温度升高较多时,烟道吸力与进风门均不变,除空气过剩系数有所减小外,上升与下降气流蓄顶吸力增加较多,看火孔负压增加,还会使横排温度发生变化。通过上述讨论,根据全炉对空气量要求,当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经过检查并调节合格后,就可调节各蓄热室的顶部吸力。当进风门开度、废气砣杆高度、废气砣严密程度一致的条件下,进风量是按蓄顶和废气盘翻板开度来调节的。如上所述,蓄热室顶部上升和下降气流的吸力差,代表着通过的气体量,在各燃烧室的斜道口调节砖排列一致的条件下,各蓄热室顶部上升和下降气流吸力差相等,则进入各燃烧室空气量相等。在实际操作中是分别将上升和下降气流蓄顶吸力调节均匀。在正常情况下,各蓄热室顶部吸力(边蓄热室除外)与标准蓄热室相比。上升气流时应不超过2Pa,下降气流时应不超过3Pa。蓄顶吸力的调节方法,与炉型、气体流动途径有关,只有弄清各蓄热室的连接关系,才能正确的进行。在用焦炉煤气加热时,某个蓄热室上升气流吸力,一般也是用相邻蓄热室的下降气流吸力来调节。因为一个蓄热室上升的空气供给两个燃烧室,而废气则从另外的相邻两个蓄热室排出,所以调节一个蓄热室吸力将影响相邻两个至四个蓄热室的吸力,因此在调节的时候,应首先测量全部蓄热室的上升和下降气流吸力,并分析空气过剩系数或检查燃烧情况,然后根据吸力、炉温、空气过剩系数、看火孔压力和设备情况综合分析后,采取合理的调节措施。影响蓄顶吸力均匀性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进风门开度的小或盖不严,废气砣提起高度不够或落不严,废气盘接头或蓄热室封墙漏气,炭化室墙窜漏及蓄热室格子砖或斜道堵塞等。在测调吸力时,应首先检查、消除不正常因素。当加热制度不正常、刮大风、加热煤气压力和烟道吸力不稳定以及出炉计划打乱时,不能测调吸力。焦炉炉龄较长或炉体存在缺陷时,对阻力增大和窜漏较严重的炉号应规定特殊的吸力制度,以保证空气量的供给。(3)影响直行温度均匀性变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通过焦炉长向各燃烧室煤气量和空气量均匀性的词节,基本上可保证直行温度均匀 。但是在生产中,除加热系统和加热设备问题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炉温的均匀性。1)周转时间的影响如前所述,每个燃烧室的温度均随相邻炭化室所处不同结焦期而变化。用定时的测量全炉直行温度的方法,客观上是不能使直行温度一致的,而且周转时间越长,推焦不均衡。温差越大,直行温度越不均匀。这不是由于供热不均引起的,因此在调节燃烧室温度时,应掌握这个规律,不能只看一、二次测量结果,而应当看昼夜平均温度或23天的平均温度,实属有偏高或偏低趋势,一般和直行平均温度差超IO以上时,方可进行调节。2)装煤和推焦的影响炭化室装入煤量和装入煤水分不均匀,使炭化室吸热不一致,引起燃烧室温度不均,特别是个别炭化室煤太少或水分过大时,影响较大。推焦时间不均或周转不稳定,使各炭化室结焦时间不一致,将使直行温度均匀性降低,特别是发生提笺和扔笺时,造成结焦间变化较大,使直行温度过高或过低。直行温度调节时,应注意上述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不调或临时调节,避免调节上的混乱。3)荒煤气窜漏的影响当炉墙出现裂缝和损坏以及由于经常负压造成从炭化室往燃烧室漏荒煤气时,荒煤气在燃烧室烧掉,使炉温局部升高;如大量窜漏,则在火道内不能完全燃烧而冒烟,严重时造成炉温下降,对炉温的均匀性影响很坏。因此,为调好直行温度必须了解炉体的缺陷情况,并尽可能加以消除,即使不能消除,也要心中有数,才能调好炉温。在调节直行温度的时候,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必须根据主观和客观原因,认真分析,然后处理:要检查整个燃烧室的温度,确定是整个燃烧室还是仅仅测温火道或其附近几个火道有问题。要检查单、双号火道的温度,确定是哪一个横管或蓄热室有问题。要检查相邻号燃烧室,因为本号与邻号空气是由同一个蓄热室供给的,往往互相有影响。要检查燃烧情况确定是煤气量还是空气量供给有问题。根据检查出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首先应尽可能消除加热设备和炉体的缺陷,以免调节和控制手段混乱,使调节处于被动局面。但有些原因不易发现,有的不易消除,例如砖煤气道窜漏,管道内挂焦油,炭化室窜漏等,必要时,个别燃烧室也可用改变孔板直径、进风口开度或改变蓄顶吸力的办法来调节,使其温度尽量达到要求。三、横排温度和炉头温度的调节横排温度的调节,是焦炉调火工作的主要项目之一,横排温度的好坏,表明燃烧室各火道的供热是否适当,不仅关系到炭化室内焦饼均匀成熟,而且关系到焦炉生产正常和炼焦耗热量的降低。根据横排温度,燃烧室各火道供热,从机侧第3至焦侧第3火道逐渐增加,两侧炉头火道由于散热损失较大,应供给较多的热量。(1)各火道煤气量的分布下喷式焦炉加热用焦炉煤气从横排管径小支管、喷嘴(或小孔板)由砖煤气道引入,各火道煤气量的分配,是靠安装在小支管上的喷嘴来控制。在燃烧室各火道空气量供给合理的条件,下喷式焦炉横排温度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喷嘴的排列。表10-4列出58-型、大容积和两分下喷式焦炉的喷嘴(或小孔板)排列原始数据。表l0-4数据表明,从机侧第3火道至焦侧第3火道,喷嘴直径是分段递增的,这是因为从机侧至焦侧对应于每个立火道的炭化室宽度及耗热量是递增的(1O-4),故煤气需要量也逐渐增加。横管中由于气流阻力和动压数值(约2040Pa)与横管压力(约300400Pa)相比较小,且阻力和动压对静压的影响基本上互相抵消,故横管各处的静压基本相同,则喷嘴直径仅取决于煤气需要量。除机、焦炉头各两个火道外,相邻火道的喷嘴直径差一般不大于0.1mm。据生产实践和计算,当喷嘴直径平均为9.5mm左右时,锥度为50mm的焦炉从机侧第3火道至焦侧第3火道的喷嘴直径差为1.01.2mm;锥度为60mm时。差值为1.21.4mm;锥度为70mm时,差值为1.51.7mm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炉宽450mm的焦炉比407mm的焦炉差值大O.1mm左右,喷嘴加大时,其差值加大。机、焦侧炉头火道由于散热需增加2040的煤气量,故炉头喷嘴直径应比相邻火道喷嘴直径大1020,考虑到延长结焦时间时,散热相对增加,为留有余地,炉头喷嘴直径还要适当加大些。侧人式焦炉的烧嘴排列侧入式焦炉燃烧室各火道的煤气量是分别从机、焦侧通过炉内水平砖煤气道供给的,煤气的分配靠火道底部的烧嘴控制。表10-5列出BP型及几个两分式焦炉的烧嘴排列数据。烧嘴的直径取决于通过烧嘴的煤气流量和烧嘴前后的压力差,各火道的煤气流量也取决于相应炭化室的宽度和耗热量,但是,由于水平砖煤气道内随煤气经过的流程的增长,煤气温度增高,动压力和阻力的影响也较显著,因此水平砖煤气道内各点的静压力不同对大型的BP型焦炉,煤气流程长,煤气升温较大,因煤气体积膨胀,动压增加,使砖煤气道内静压力降低,另外阻力也使砖煤气道内部静压力降低;而由于分流则使内部静压力升高在大型焦炉中温度和阻力的影响大于分流的影响,故砖煤气道内部的静压力有所下降而各火道底压力(即烧嘴出口的压力)。双联火道时基本一致因此随着煤气进入水平砖煤气道流程增长,烧嘴前后压力差减小。故要求烧嘴直径逐渐增加当炭化室宽度随煤气流程也增加时。烧嘴直径的递增量就大些由表10-5可见BP型焦炉机侧从第314火道烧嘴直径渐增。总增量为3mm,但因炭化室宽度变化的因素与此相反,部分地抵消了晓嘴的增量,故焦侧第16火道与26火道的烧嘴直径相比仅差1mm。两分式焦炉的烧嘴排列与BP型焦炉恰好相反,由两侧炉头火道向炉中心方向逐渐缩小这是由于上述小型两分式焦炉的水平砖煤气道较短,且位于蓄热室上部隔墙处。砖煤气道直径也相对较大,则如上述分析的影响砖煤气道压力分布的诸因素与型焦炉相比,在小型焦炉的条件下,中部砖煤气道具有较大的静压力此外,两分式焦炉由于水平烟道的存在,上升气流在水平烟道中心处汇合,造成中部的火道底具有较大的负压。因此中部火道的烧嘴前后压力差大于头部,而炭化室宽度差别对煤气量多少的影响相对较小。故中部火道烧嘴的直径小于头部(2)各火道空气量的分布进入各立火道的空气和由火道排出废气量分布主要取决于斜道口开度的合理排列。表106和表107分别列出58一型、大容积和两分式小焦炉的斜道口开度的排列。对双联火道焦炉,蓄热室顶部以上地区的阻力主要是由上升与下降斜道阻力之和。其中斜道口处的阻力为可调的。靠调节砖厚度来改变斜道的其他尺寸一定,故其他处阻力仅因流量而变,为不可调的。斜道口开度合理的排列,并与煤气喷嘴(或烧嘴)相配合使各火道的空气过剩系数均匀。使横排温度达到规定值。斜道口开度的确定。除根据斜道口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如58一I-I型焦炉约为75,大容积焦炉约为66)外,还要考虑蓄热室顶头部和中部的上升与下降气流压力差的不同因小烟道内外的压力差,下降气流时大于上升气流,故蓄热室顶头部上升与下降气流压力差大于中部,按生产实践,58一型焦炉一般为:焦侧34 Pa机侧23 Pa;大容积焦炉由于小烟道尺寸相对加大,焦侧23 Pa,机侧l2 Pa。在调节砖固定的条件下,各火道空气量的分布。还受蓄热室顶部上升气流吸力的影响。这也是由于小烟道内动压头的改变,引起内外压力差改变而造成的。其规律是:在上升与下降蓄顶压力差的条件下,当上升气流蓄顶吸力增大时,小烟道内的吸力也增加,则空气量的分布是燃烧室中部火道的空气量增加,炉头部位的火道内空气量减少;当上升气流蓄顶吸力变小时则相反。因炉头的热负荷相对较大。供应的煤气量多,所以机、焦侧炉头第l、2火道的斜道口也相应加大,以保证炉头火道空气量的供给两分式小焦炉的斜道口开度是按上升气流蓄顶与上升气流火道底的压力差及各火道相应的炭化室宽度来考虑的。由于中部火道的该压力差大于头部,故中部火道的斜道口开度小于头部火道。(3)影响横排温度变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横排温度的调节,除向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