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节约总结.doc_第1页
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节约总结.doc_第2页
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节约总结.doc_第3页
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节约总结.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节约”活动总结通过活动了解了我校校园垃圾来源,垃圾形成的现象以及我校对垃圾处理的一些方式方法,分析垃圾的形成与如何正确地处理和利用垃圾,提倡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并且,将研究成果推广社会,联系社会,解决一些垃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垃圾的主要来源学校的垃圾来源主要有:1学生学习产生的废纸张等;2生活产生的食品包装袋、塑料瓶等;3早餐、中、晚饭后产生的塑料包装袋等;4枯草、树木落叶等;5其他垃圾。关于乱扔垃圾现象的建议:(二)解决校园垃圾乱扔现象问题。我校研究共同整理信息,通过了如下提议: 1、改检讨书为反思说明书,改个人书写为全校同学都写,共同修改。 2、废除字数加码的规定。 3、违反规定的同学要当一周的卫生监督员。 4、在班级和部分卫生区内率先废除垃圾篓、垃圾箱,构建心灵收购站。 5、向学生家长发送倡议书,动员有爱心、责任心的家长到学校做义工,帮助清理垃圾。(三).我校每天生产的垃圾量一二三四五六星期一2筐1筐2筐2筐1筐2筐星期二1筐2筐1筐1筐2筐1筐星期三2筐1筐2筐2筐1筐2筐星期四1筐2筐1筐2筐2筐1筐星期五2筐3筐2筐2筐2筐3筐周末1筐1筐注:本校在星期五是大扫除,筐数会比平时多一些。(四).学校采取的措施1.对于以上垃圾源学校主要采取如下措施:(1).教育学生学会消费,禁止学生课间吃零食;(2).教育学生节约,减少废纸的产生,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数量。(3)尽可能做到不在班上乱扔纸屑,保持校园的干净,(4)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五)我们的建议: 一是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那便是校内人员的素质问题.具体是要加强教育,让这个问题引起广泛的重视.二是改变一下管理制度.把卫生制度具体的量化,或者实行三包制度责任制.三是涉及到学校建设方面了.就是垃圾箱的摆设方面,据调查相邻垃圾箱的距离在校内应以50-80米一个比较符合中学生的习惯,也就是在这个距离内中学生能有足够的耐心将垃圾放进箱内.太远就会造成垃圾的乱扔,太近固然好,但是考虑到经费问题所以不宜太近.学校需要采用的办法:学校原来建有二座垃圾池,平时清扫的垃圾倒入其中,等垃圾池满后集中用拖拉机外运。由于堆放时间长,一到刮风天气垃圾飞扬,而夏天气味难闻,蚊蝇满地,垃圾池成为学校卫生的污染源和死角,严重影响学校的环境卫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控制垃圾源,减少垃圾量。学校经过调研发现垃圾来源主要有:学生学习产生的废纸;生活产生的食品包装袋、塑料瓶;吃饭后产生的塑料袋;枯草、树木落叶;其他垃圾。对于以上垃圾源学校主要采取如下措施:教育学生学会消费,禁止小卖部卖零食,禁止学生课间吃零食;禁止学生使用方便袋打饭,规定学生用餐杯打饭;教育学生尽可能减少废纸的产生。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数量。第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学校通过卫生专题讲座、学生辩论、环保征文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垃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对于自身产生的垃圾做好合适的处理:1、不乱扔垃圾;2、象废纸等能回收的垃圾放入个人准备的废纸袋中;3、在校园中走动时发现垃圾要随手捡起放入垃圾车内.第三:进行垃圾分类,做好不同处理回收可利用垃圾:如废纸、易拉罐、饮料瓶等,在班内设立专门的垃圾箱,积累一定数量后集中卖掉,作为班级活动费用;燃烧可燃且无害的垃圾:如枯枝树叶、部分食品袋等,由值日生每天清理后送到伙房锅炉边的垃圾箱内,由师傅在锅炉内集中焚烧,这样降低了垃圾清运成本,增加了可利用能源;其他类垃圾装入垃圾车,随手掩埋:如剩菜剩饭、建筑垃圾等由值日生清扫后装入学校专门配备的流动垃圾车内,每天值日生利用大课间运出,倒入校外河滩的深坑内,随手掩埋。第四:引导学生利用“垃圾问题”,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解决学校周边社区的垃圾问题,学校引导学生把“垃圾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1、学习完数学统计之后,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对所在村庄的垃圾进行分类统计,做好调查研究。2、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组织社团活动,到所在村庄宣传垃圾的危害,配合村委提出垃圾处理方案。3、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公益活动,主动清扫村庄垃圾。4、每学期举行垃圾小制作物件、小艺术品,进行废物利用,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以上做法,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利用了废品资源,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校园内不存垃圾,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