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作业题.doc_第1页
细胞生物学作业题.doc_第2页
细胞生物学作业题.doc_第3页
细胞生物学作业题.doc_第4页
细胞生物学作业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1显微分辨率(microscopic resolution)-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显微镜所能看到的精细程度。3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根据分子质量及等电点的不同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分开。这种高分辨率的技术能够分离同一混合物中的上千种蛋白质。2简述冷冻蚀刻术的原理和方法。冷冻蚀刻(freezeetching)技术是在冷冻断裂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复杂的复型技术。如果将冷冻断裂的样品的温度稍微升高,让样品中的冰在真空中升华,而在表面上浮雕出细胞膜的超微结构。当大量的冰升华之后,对浮雕表面进行铂一碳复型,并在腐蚀性溶液中除去生物材料,复型经重蒸水多次清洗后,捞在载网上作电镜观察。5比较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都是利用离心力对细胞匀浆悬浮物中的颗粒进行分离的技术。差速离心通常用于分离细胞器和较大的细胞碎片,分离的对象都比介质密度大。密度梯度离心也可分离较大颗粒和细胞器,但更多用于分离小颗粒和大分子物质。介质形成一个密度梯度,所分离的物质密度小于介质底物的密度。6在进行细胞组分的分离时,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根据所分离的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密度,通过离心力场的作用加以分离,根据这两个因素可设计速度离心、等密度离心(蔗糖 CsCl)。第三章1模板组装(template assembly)-指由模板指导,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与模板完全相同的分子。这是细胞内一种极其重要的组装方式,DNA和RNA的分子组装就属于此类。2酶效应组装(enzumatic assembly)-相同的单体分子在不同的酶系作用下,生成不同的产物。3自体组装(self assembly)-生物大分子借助本身的力量自行装配成高级结构,现代的概念应理解为不需要模板和酶系的催化,以别于模板组装和酶效应组装。4细胞社会学(cell sociology)-细胞社会学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研究细胞整体个细胞群体中细胞间的社会行为(包括细胞间识别、通讯、集合和相互作用等),以及整体和细胞群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死亡等活动的调节控制。2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的共同点有哪些?重点是四点:1)有DNA;2)有核糖体;3)分裂法增殖;4)都有质膜。4为什么说以多细胞的形式生存比较优越?真核细胞以失去血细胞快速生长为代价而变得精巧复杂,但可以通过分化进行功能特化。多细胞生物能利用单细胞生物所不能利用的食物来源,如吸收土壤养分、光合。但单细胞生物也有优点,如快速适应环境。第四章1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中分布着一类镶嵌蛋白,其肽链穿越脂双层,属于跨膜蛋白。载体蛋白转运物质进出细胞是依赖该蛋白与待转运物质结合后引发空间构象改变而实现的。2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细胞膜上的脂质双分子层中存在着一类能形成孔道,供某些分子进出细胞的特殊蛋白质(跨膜蛋白)。3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又称自由扩散,属被动转运的一种。指脂溶性物质或分子质量小且不带电荷的物质在膜内外存在浓度差的条件下沿着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质膜的现象。分子或离子的这种自由扩散方式的跨膜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不需膜蛋白的协助。8离子通道(ion channel)-一种跨膜的孔洞结构,为在电化学梯度作用下穿越脂双层膜的离子提供了亲水性的通道。9协同运输(cotransport)-又称耦联主动运输,它不直接消耗ATP,但要间接利用自由能,并且也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运输时需要先建立电化学梯度,在动物细胞主要是靠Na+泵,在植物细胞则是由H+泵建立的H+质子梯度。3为什么用细胞松弛素处理细胞可增加膜的流动性?一些膜内侧蛋白质与细胞骨架成分肌动蛋白丝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松弛素可破坏肌动蛋白丝即破坏细胞骨架,从而增加膜的流动性。5构成细胞质膜的膜蛋白有哪些生物学功能?1)保护: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2)运输: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出;(作为运输蛋白,转运特定物质进出细胞)3)通信: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的跨膜传递;(作为受体,起信号接收和传递作用)4)提供酶结合位点: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作为酶,催化相关的代谢反应)5)介导细胞连接: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作为连接蛋白,起连接作用)6)形成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6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之所以成为研究衰老的重要模型,主要原因是什么?首先是红细胞数量大,取材容易(体内的血库),极少有其它类型的细胞污染; 其次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膜相细胞器,细胞膜是它的惟一膜结构, 所以分离后不存在其它膜污染的问题。8将以下化合物按膜通透性递增次序排列:核糖核酸、钙离子、葡萄糖、乙醇、氮分子、水。N2(小而非极性)乙醇(小而略有极性)H2O(小而极性)G(大而极性)Ca2+(小而电荷)RNA(很大且带电荷)9简述水通道蛋白AQP1的结构组成。AQP是由四个相同的亚基构成,每个亚基的分子质量为28KDa,每个亚基有6个跨膜结构域,在跨膜结构域2与3、5与6之间各有一个环状结构,是水分子通过的通道。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细胞通信1整联蛋白(integrin)-又称整合素,是细胞质膜中能够结合RGD序列的受体之一,是由两种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6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是相邻细胞间的局部紧密结合,在连接处,两细胞膜发生点状融合,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封闭带,由相邻细胞的跨膜连接糖蛋白组成对合的封闭链。7通讯连接(communication junction)-以细胞之间建立的连接通道为基础的细胞连接方式,这种通道既使细胞之间彼此结合,又介导细胞之间的通讯联系,即依靠某些亲水分子或离子在通道间的流动沟通信息。10表面受体(surface receptor)-位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称为表面受体。13GTP结合蛋白(GTP-binding protein,G-protein)- 包含两大类G蛋白,一类是与7次跨膜结构域超家族受体结合的异三聚体G蛋白,参与信号转导;另一类是小的胞质G蛋白。1比较黏着斑和带连接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粘着斑连接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下方,依借粘着蛋白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将两个细胞连起来。根本区别是:1)带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着连接;斑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进行连接。2)参与带连接的膜整合蛋白是钙粘着蛋白,而参与斑连接的是整联蛋白,带是两细胞膜上的钙粘着蛋白之间连接。斑是整联蛋白与胞外基质中的纤连蛋白连接。因整联蛋白是纤连蛋白的受体,所以是受体与配体的结合所介导的。2比较黏着斑和半桥粒。粘着斑和半桥粒这两种细胞粘着结构在不同的基膜上形成,粘着斑在体外将细胞结合在人工基膜上,而半桥粒在体内将细胞结合在基膜上。结构上的差异是粘着斑与细胞内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联,而半桥粒与细胞内的角蛋白纤维相关联。4比较紧密连接和间隙连接。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不同。紧密连接形成“带”环绕在细胞外围,限制了组织中细胞溶质的渗漏,在上皮组织中最普遍。间隙连接位于相邻细胞之间,允许细胞间的小分子物质流通。12何谓RGD序列?RGD序列:是许多整合蛋白的配体。此序列在许多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中存在,包括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及其它细胞外蛋白。是Arg、Gly、Asp (D)的单字符的缩写。15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特异性;2)高亲和力;3)饱和性;4)可逆性;5)引起生理反应17G蛋白偶联受体与酶联受体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G蛋白偶联受体都属于7次跨膜的蛋白质,在信号传导中全部与G蛋白偶联,酶联受体都属于单次跨膜受体。第6章 细胞内功能区隔与蛋白质分选1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等四类膜结合细胞器。广义上的内膜系统概念也包括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等细胞内所有膜结合的细胞器。2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是胞吞作用的一种类型,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4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al,SRP)-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体,与信号肽、核糖体相结合形成SRP-信号肽-核糖体复合物,由SRP介导引向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并与之结合。5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指将蛋白质定位于细胞中特定位置的短氨基酸序列,位于新合成的分泌蛋白的N端。2临床上医务人员在抢救休克患者时,通常要给患者注射大量的糖皮质类固醇药物,其目的是什么?休克患者缺氧,会造成细胞质pH下降,溶酶体不稳定易破裂,目的是稳定溶酶体的膜,防止溶酶体破裂。3讨论共翻译转运及翻译后转运的主要区别。翻译后转移Post-translation translocation: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翻译),再转运至膜结合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微体、细胞核等)或细胞质基质的特定部位。共翻译转移Co-translation translocation:在细胞质基质中多肽链的合成起始后,边合成边转入内质网腔中,随后经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质膜、分泌到细胞外(还包括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的蛋白质)。4比较膜结合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和游离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在与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带有一特定的序列,与一信号识别颗粒(SRP)结合,由内上的SRP受体识别。这些蛋白质属于分泌出细胞的蛋白质或与特定细胞器结合的蛋白质以及整合蛋白。无这些信号序列的蛋白质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构成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或叶绿体的蛋白质。5信号序列(肽)假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说明共翻译转运机制的一种学说,通过对信号序列的识别使核糖体锚定在内质网上,并通过信号序列将新生肽转入内质网后进行运输。第八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3简述核孔鱼笼模型的主要特点。核孔复合物(NPC)是一种轮形结构,呈八面对称。只有一中央运输蛋白,向外伸出8个辐条,与核面的核质环及细胞质环相连,在胞质环表面常有8个细胞颗粒位于其上,而胞质环上分别有肌纤丝伸向核质、胞质,形成笼形结构。6染色体的绳珠模型有什么特点?是染色体的一级结构。由核小体组成,各核小体之间有连接DNA相连。核小体又称为核体。核粒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200bp(160240bp)的DNA与五种组蛋白结合而成。其中4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组成八聚体的小圆盘,是核小体的核心结构。146bp的DNA在圆盘外围绕1.75圈,1分子H1与DNA结合,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口,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两个核小体间的连接DNA长度因种属和组织而异,一般60bp。9为什么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不能同时见到细胞核和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高级结构,这种结构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会出现,便于均等分配。为了均等分配遗传物质,不仅遗传物质要凝集成染色体,同时核膜要解体,此时见不到细胞核。仅在新细胞生长时,需要基因活动,需要蛋白质合成,因此染色体必须去凝集,此时见不到染色体,但此时为了稳定遗传物质,保证基因转录的微环境,必须形成完整的核,所以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不能同时见到细胞核和染色体。10动粒与着丝粒有何不同?都指染色体上与有丝分裂纺锤体相连的点。动粒在显微镜下是染色体上一个与微管相连的密集区域。着丝粒是染色体上进行正确分离所必需的区域。11何谓人工染色体?何谓YAC文库?利用天然染色体的功能元件,构建重组染色体,大大提高了插入外源基因的能力,并且在宿主细胞内稳定的复制和遗传,称为人工染色体。如果以酵母染色体的ARS、CEN、TEL序列构建载体,即酵母人工染色体(YAC),以YAC为载体构建的文库就是YAC文库。第九章 核糖体与核酶2真核和原核核糖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真核细胞80S核糖体蛋白和rRNA的数量和体积均比原核70S的大,因此其机体约为原核的2倍。而大小亚基(40S与60S)也比原核的大。但从含量上看,原核细胞的RNA含量比真核多。原核生物核糖体上有一个E位点便于脱氨酰tRNA的离开。第十章 细胞骨架3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又称松胞素,是第一个用于研究细胞骨架的药物,是真菌分泌的生物碱。细胞松弛素(细胞松弛素B及其衍生物)在细胞内与微丝正端结合,并引起F-肌动蛋白解聚,阻断亚基的进一步聚合。4鬼笔环肽(phalloidin)-从一种毒菇中分离的剧毒生物碱,与细胞松弛素的作用相反,只与聚合的微丝结合,而不与肌动蛋白单体分子结合。与聚合的微丝结合后,抑制了微丝的解体,因而破坏了微丝的聚合和解聚的动态平衡。第十一章 细胞繁殖及细胞周期1细胞周期(cell cycle)-通常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生长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结束为止所经历的过程成为细胞周期。10P53蛋白(P53 protein)-磷酸化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抗原,在多种转化细胞中表达。P53被认为是肿瘤抑制基因的产物,而不是癌基因产物。2.细胞通过什么机制将染色体整列到赤道板上?牵拉假说认为,染色体向赤道板方向运动,是由于动粒微管牵拉的结果。动粒微管越长,拉力越大。当来自两极的动粒微管的拉力相等时,染色体即被稳定在赤道面上。外推假说认为,染色体向赤道方向移动,是由于星体的排斥力将染色体外推的结果。染色体距离中心体越近,星体对染色体的外推理越强,当来自两极的推力达到平衡时,染色体即被稳定在赤道面上。3. 当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之后,染色单体分离和向两极移动的机制是什么?答:后期A假说:动粒微管变短,将染色体逐渐拉向两极。微管马达蛋白首先结合到动粒上,在ATP分解提供能量的情况下,沿动粒微管向极部运动,并带动动粒和染色单体向极部运动。后期B假说:极性微管游离端(正极)在ATP提供能量的情况下与微管蛋白聚合,使极性微管加长,形成较宽的极性微管重叠区。第十二章 细胞分化和癌细胞1细胞决定(cell determination)-细胞分化具有严格的方向性,细胞在未出现分化细胞的特征前,分化的方向就已由细胞内部的变化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决定,这一现象称为细胞决定。3奢侈基因(luxury gene)-是与各种分化细胞的特殊性状有直接关系的基因,丧失这种基因对细胞的生存并无直接影响,只在特定的分化细胞中表达,常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4持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也叫管家基因,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基因,但是对细胞分化一般只起协助作用。5干细胞(stem cell,SC)-成体的许多组织中都保留一些未分化的细胞,当机体需要时这些细胞便可按发育的途径分裂分化产生特定的细胞。机体组织中这种未分化细胞称为干细胞。1什么是干细胞?有何特点?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干细胞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1)干细胞本身不是终末分化细胞(即干细胞不是出于分化途径的终端);2)干细胞能无限地分裂;3)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只能在两种途径中选择其一,仍作为干细胞或不可逆地向终末分化。从功能上讲,干细胞不是执行已分化细胞的功能,而是产生具有分化功能的细胞。第十三章 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1Hayflick 界限(Hayflick limit)-又称Hayflick极限。指动物细胞组织培养,在其达到临界边缘之前,表现出能分裂的次数。2坏死(mecrosis)-组织或细胞坏死是病理原因造成的被动死亡。3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又称为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以及机体发育过程中,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性的死亡,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因而是具有生理性和选择性的。6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程序性死亡细胞的核DNA在核小体连接处断裂成核小体片段,并向核膜下或中央异染色质区聚集形成浓缩的染色质块。7P53基因(P53 gene)-人体抑癌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分子质量为53kDa的蛋白质,命名为P53。P53基因的失活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二、简答题1细胞衰老的特征一般有哪些?细胞的衰老一般是指细胞的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