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1页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2页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19 分)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溆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郭子兴 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太祖军和阳,自将击鸡笼山寨,少留兵佐善长居守。元将谍知来袭,设伏败之,太祖以为能。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渔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吴元年九月,论平吴功,封善长宣国公。改官制,尚左,以为左相国。太祖初渡江,颇用重典,一日,谓善长:“法有连坐三条,不已甚乎?”善长因请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逐命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 中外。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乃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善长位第一,制造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与中丞刘基争法而诟。基不自安,请告归。太祖所任张昶、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皆获罪,善长事寄如故。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后坐帏庸党死。 (节选自明史李善长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将谍知来袭谍:刺探情报的人 B为参像,预机画预:参与 C习法家言策事多中策:谋划 D善长因请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除:废除 5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李善长“有智计”和“甚见亲信”的一组是() A( 1)善长固谢弗往( 2)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 B( 1)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2)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 C( 1)制词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2)改官制,尚左,以为左相国 D( 1)设伏败之,太祖以为能( 2)礼之,留掌书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元璋既赞赏李善长有谋略,又称赞他面对危险形势,临危不乱,制胜敌人的能力。 B主帅郭子兴因为轻信传言而慢慢剥夺朱元璋的兵权,此时李善长坚定地站在朱元璋一边,从此朱元璋更加倚重李善长了。 C太祖起事时,向李善长问天下之计,李善长认为,刘邦虽然知人善任,不喜杀人,五年成就帝业,但如果效法他的做法,就不能平定天下。 D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李善长位居公侯之首,荣宠无双,但由于性格弱点,李善长逐渐被朱元璋厌烦,终至被杀。 7把第 1 卷文言 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 答: ( 2)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 答: 参考答案: 4 A(刺探,动词) 5 B( A( 1)忠于朱元璋,( 2)多刻薄; C两句都是写“甚见亲信”的; D( 2)是待之以礼,不是“亲信”) 6 C(错在“不能平定天下”) 7( 1)李善长熟悉先例(或“旧日的典章制度”),能很快地作出决断,又擅长外交辞令,朱元璋招引人才时,总是让李善长写信(或“起草文书” )。(一句一分,共 5 分) ( 2)李善长权势地位到了顶点,心里渐渐变得傲慢起来,朱元璋开始对他暗暗生厌,洪武四年,因为生病退职还家(或退休)。“极”“稍”“致仕”,各 1 分,通顺 2 分) 参考译文 李善长字百室,安徽定远人。读书不多,但有智慧和谋略,通晓法家(学说)言论。谋划事情大多符合实情。太祖朱元璋知道他是乡里的长者,就以礼对待他,留下他做幕府的掌书记。朱元璋曾经神情从容地问李善长:“天下的战争什么时候能平定呢 ?”他回答说:“秦末战乱时候,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达大度,了解人并善于用人,不胡乱 杀人,五年就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如果您)效法汉高祖刘邦的做法,天下不是很容易平定吗 !”太祖称赞他的主意好。他跟随太祖朱元璋攻占滁州,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并参与重要事情的决策,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很是被朱元璋亲近、信任。朱元璋的威名一天天大起来,起事的将领来归附的,李善长察他的才能,(再)报告给朱元璋(任用)。又替朱元璋表达(对投诚者的)诚挚情意,使他们能够安心。有人因为某些事情相互意见不合,产生矛盾,李善长就了解事情的原委从中调停。郭子兴听信流言而怀疑朱元璋,逐渐剥夺他的兵 权。又想从朱元璋身边把李善长夺过来辅佐自己,李善长坚决辞谢不去。朱元璋很倚重他。朱元璋在和阳驻军时,亲自率军攻打鸡笼山寨。留下很少一部分兵力给李善长留守和阳。元军将领刺探得知消息来偷袭和阳,李善长设下埋伏打败了元军,朱元璋认为他很有本事。 朱元璋做吴王的时候,任命李善长做右相国。李善长熟悉先例(或:旧日的典章制度),能很快地做出决断,又擅长交际辞令,朱元璋招引人才时,总是让李善长写信(或译“起草文告”)。朱元璋曾经请他管理两淮盐务,订立茶叶(专营)的法律,他都仔细考虑元朝(相关)的制度,剔除那些不好的规定 。恢复制钱后,又依法开放冶铁业,订立了渔税,国家资财更加丰饶,百姓也不觉得困苦。吴王元年九月,评论平定吴地的功劳,封李善长为宣国公。改了官职制度后,以左为尊,朱元璋任命他为左相国。朱元璋刚过长江,很用重刑(治理),有一天,朱元璋对李善长说:“法律上有三条关于连坐的规定,不是太严厉了吗 ?”李善长趁机请求除谋反要连坐之外,其他都废除掉,于是朱元璋就命令他和刘基确定法令制度,颁行朝廷内外各处。 洪武三年,朝廷大肆封赏功臣。朱元璋说:“李善长虽然没有战场上的汗马功劳,但侍奉我的时间很长,(别的)功劳很大,应该进封 大的封国。”就授予他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太师、中书左丞相,封爵韩国公,每年享受四千石的俸禄,子孙后代可以世袭封爵。赐予铁券,免他两死,儿子可免一死。当时封公的大臣,李善长位居第一,朝廷在他的封赏文书所写的堪比刘邦对萧何的赞词,(可说是)称赞到了顶点。 李善长外表宽厚平和,内里却多刚愎自用,待人刻薄。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微冒犯了他的权威,他就追究(查究)他们的罪责上奏朝廷,把他们贬职了。他和中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