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语文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1页
发掘语文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2页
发掘语文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3页
发掘语文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掘语文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厦门英才学校(361022):吴修青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一次来华讲学。他讲的内容是最高深的现代物理理论,而他的演示文稿却选用典雅的国画为背景,在讲演中,他多次恰到好处的引用中国古典诗词歌赋来阐述物理问题。他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大家风范给与会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对我们的物理教学又有何启示呢? 人们常将物理与数学、化学、生物、地理等邻近学科放在一起进行学科渗透研究,而很少将它与语文联系起来。当我们从物理教学的角度去研究语文,我们会发现:语文和物理有很多相映对的内容,在方法层面上进行比较也多有裨益。在物理课堂上将它们两相参照,常引发阵阵吟诵和不息的讨论,引导思维至曲径通幽的深刻或豁然开朗的顿悟,赋予科学研究以艺术的情趣,收取相得益彰之作用。 一、语文的文献资料作用 文献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文课文中有不少科普方面的作品,都是名家精品;在文学性的文章中,也常有对自然现象生动详实的描写。这都是学习物理的有益资料。有的可在课前阅读,以丰富感性经验;有的可在课堂中引用,以加深理解;有的可作为物理教材的补充在课后浏览,以扩大知识面。 例如,回声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在一开头,文章就引用了诗人艾青关于回声的生动有趣的描写,接着又阐述了回声原理、回声产生的条件、多次回声现象、自然界的回声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人工回声现象,以及回声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等。物理教材中关于回声的内容很简短,这篇课文是有益的补充。 再如初中物理的水能和风能的利用一节,内地学生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缺乏对水能和风能的直观认识,影响了学习效果。这不要紧,初中语文第三册听潮一文,有对海潮的形、声、势绘声绘色的描写;向沙漠进军一文对风的威力也写得有声有色,并已提及风能的开发利用。在课堂上让学生重新朗诵这些段落,文学描写的壮美,会让学生感受到流水和风的巨大能量。 二、语文的引发印证作用 1、引发作用 诵读优美的篇章,引发的不仅仅是诗的兴致,也能唤起追求科学的理想。电话一节可这样引入:和学生齐声朗诵“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杜甫春望、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现在,人类早已用高科技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愿望,即使远在天涯,只要你拨通电话或正在发展的可视电话,亲友的音容笑貌就会出现在面前,宛如比邻而居。 测量一章的引入: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说过:“自然是一本打开的大书,它是用数学的语言来写的。”那么数据的基本来源是什么呢?我们在语文第二册学过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他坚持数十年如一日每天测量气温、气压。物理学数据的基本来源就是测量,我们学习物理就要象竺可桢一样,首先学会忠实准确的进行测量。 2、印证作用 物理规律可以通过实验、经验、推理、计算等方法来验证,也可以引用文学描绘来印证。例如,学过光的直线传播之后,我们可以引用苏轼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课文影子的故事等来加以说明,月的圆缺、影子的形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对于难以说清楚、又不要求深入论证的问题,我们用语文中的资料来印证,学生更容易接受,因为它的权威性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不容置疑的,这就避免了繁难的论证和计算。例如,学生总认为近视眼镜应是凸透镜,限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要讲清这一问题颇不容易,也无必要,布置学生阅读防止近视常识问答一文即可。再如,关于“云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可让学生参阅天气陛下和看云识天气。 三、语文的研究素材作用 语文课文中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丰富的描述,涉及到很多深刻的物理道理,限于语文的学科性质,不可能从物理本质上去研究它,而只是停留在描绘的水平上。这却为物理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素材,我们从物理的角度去分析这些现象,既促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物理知识,又从客观上论证了文学描写的精当,语文、物理因而各增其趣。试举例如下: 在学习比热容一节后,分析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的问题:“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暖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来临要比内陆迟若干天。” 学习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分析死海不死一文:人为什么在死海中会自然漂起,不会下沉?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什么关系? 学习“参照物”后分析:为什么月亮在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是“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而鲁迅先生笔下,却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故乡),月亮好像是静止的?“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四、语文的方法启示作用 人们早已认识到物理与语文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甚至认为二者是迥然不同的,因此,物理教师多注意帮助学生区别它们的不同,以防止不利影响的产生。其实,物理与语文在研究方法上也多有相通之处。相通之处和不同之处均对物理学习有着有益的启示。 1、相通之处的启示 作文训练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强调了观察于写作的重要性,学习写作要从细致的观察入手,物理学习也要以观察为基础。作文训练说话要真实,要实在,强调写人、记事、状物都要真有其人、真有其事、真有其物,要求如实反映,物理学习也要求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来不得半点虚假。另有作文训练让事实论话、要以理服人、要有点分析等,对物理学习都有启示。 2、不同之处的启示 语文惯用夸张、想象、猜测等写作手法,满足于对现象的描摹,而不去进行本质的探讨,这与物理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它们在目的观、价值观上也有根本的差异,语文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物理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例如,诗人笔下的雪花可以是“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是尽情的夸张,而物理学要观测雪花的颜色、形状、温度、大小,探讨它的形成原因,研究它的晶体性状等,不能有半点的夸张不实。 五、语文的精神激励作用语文课介绍了众多的科学家和学者,以及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成就。象百折不挠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勇敢无畏的南极科学探险工作者秦大河、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认真求实的藤野先生、献身科学的居里夫人、坚持真理的布鲁诺和伽利略、醉心工作且淡泊名利的爱因斯坦,还有华罗庚、邓稼先、开普勒、道尔顿、劳伦斯、诺贝尔、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