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学生厌学状况及原因分析绪论:近几年,老师们会时常苦恼:现在,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对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对农村教育的硬件投入也逐年加大,如改造农村校舍,改善教育手段,农村地区实行远程教育。农村教育的变化如此之大,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条件这么优越,应该说教育前景是美好的,可现在的老师是越来越不好当,孩子是越来越不爱学。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三十年的教师,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学习,本是学生的首要任务,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觉得学习单调,对作业、考试感到厌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行为中有所表现,这就是厌学现象。儿童时代杂志曾从3000封小读者的来信中,随机抽样600封,竟有43%的信是讲自己害怕学习的。2002年,一所医院的心理测量咨询中心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被调查的1026名中小学生中,有厌学情绪的比例平均为38.6%,并且随着年龄的升高,这一数字在不断增加,从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到初中分别为12.78% 、28.89%、 50.45%。这种厌学情绪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开始就不爱学习的孩子是根本没有的。”是什么让我们的许多孩子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而厌倦学习呢? 我们要了解学生厌学的表现,剖析学生厌学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重拾自信,快乐生活。一、学生厌学表现列举在参与我校“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课题研究活动中,我们对不同程度存在厌学情绪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厌学的表现有如下几种情况:(一)应付型:学习缺少主动性,抱着消极态度听课,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注意力极易分散,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二)胆怯型:由于不愿学,学而不会,提不起精神,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三)对抗型:由于成绩差,他们的自尊心很少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因而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甚至与老师对着干,上课故意找碴,气老师,对老师、家长的劝说有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较强。(四)自卑型:很少与家人沟通,不愿和老师沟通,在家骗父母,在校骗老师。虚荣心强,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情绪波动,自暴自弃。总之,学生厌学的最终结果,就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二、学生厌学根源探寻学生厌学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厌学的原因也是很的多。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厌学的原因绝大多数不是因为智力因素,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学生自身因素1. 学习动机不明: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活动的内部动力。一些小学生学习成绩差,缺少学习动机,对上学不感兴趣,没有求知欲望,上课不专心,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完全为了“奉父母之命”,实现家长的愿望,应付老师的“差使”,完全在家长和老师的检查督促下的被动学习。2.同学相处不善: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 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在学校没意思。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厌学情绪就会产生。3.人格特征不良:不良的人格特征是学生厌学的影响源和催化剂。内向型学生孤独缄默、抑郁多思,难以适应外部环境;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冲动、紧张、多疑;个性极强的学生往往夜郎自大、偏执、敌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到神经活动的灵活度、平衡度,从而使学生知觉、记忆、思维等功能受阻,学生的自尊程度和自信性降低,造成习得性无力感和不良的自我意识。(二)学生家庭因素1.缺少关爱:目前,单亲家庭、空壳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寄养儿童增加,孩子失去了家的温暖,失去了父母的关心,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不满,个别学生甚至产生仇恨老师、学校和社会,开始放纵自我,认为学习没有什么意思,厌学情绪随之产生。2.管教失度:有的家长忙于打工挣钱,懒得管孩子;有的家长只想着“砌长城”,只要不影响自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无心管教自己的孩子;有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一起生活,不会管教,对孩子娇惯。这样的家庭教育,直接导致孩子任性,屡屡违反校纪班规,把学习置之一旁。还有的家长观念落后,“棒打出孝子”是他们教育孩子的“杀手铜”,成绩考差了,毒打一顿。家长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身心受到伤害, 不想上学的念头悄然而生。3.期望转借: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良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行为。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很高,希望孩子长大能考进大学,能出人头地,能实现家长没有实现的梦想,对孩子的教育抓得很紧,又是为孩子订资料,又是请家教,为使孩子成绩达到家长的期望要求,采用物质刺激、体罚或变相体罚等不正当的手段教育孩子,使孩子整天生活在不安的情绪状态下,导致心理失衡,厌倦学习。(三)学校教育因素1.观念落后:虽然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有的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信奉“时间加汗水”的工作方式,考评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仍然是分数。教师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当然让学生厌学。个别教师职业道德观念不强,排斥差生,挫伤了差生的学习积极性,或对差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使这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厌学。2.负担过重:一些教师习惯于考什么教什么,上课满堂灌,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提高质量靠做大量练习,课外加班加点来实现。教师往往为抢时间、赶进度,牺牲了孩子的天性。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有的学生精神恍惚,产生学习焦虑症等心理障碍,重负下的孩子习惯于被动应付,对学习厌倦。(四)社会环境因素1. 知识无用论的影响:农村的一些家长和学生受社会环境“大气候”的影响,出现了“拜金主义”,认为学习无用,知识不重要。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能挣钱,特别是父母在城里打工几年就能为家盖上小洋楼来改善家人生活的孩子,无形中给在校小学生很大影响,同时他们也觉得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亲照样能挣大钱,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这些学生厌学。2. 不良的文化的影响:据相关部门的调查,54%的学校周围有网吧,5%学生“经常去玩”,23.5%的学生“有时去玩”;31.6%学生观看过成人赌博,5.7%的学生参加过赌博,6.2%的学生认为“赌博挺有意思,想玩一玩”,参加赌博和想参加赌博的两项合计为11.9%,不良的社会文化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影响是一个决不容许忽视的问题。三、学生厌学对策探讨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我们要从学校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这种现象,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一)唤醒上进意识,树立自信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悉心照顾那些厌学的孩子,不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成为被遗忘的人,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努力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应及时对他们学习中的进步给予赞赏,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应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师和学校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信。(二)铸造良师形象,赢得信赖实践证明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亲近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他们进步,让他们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与大家一起进步。(三)更新教学观念, 调动参与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观:教一一教会学生学习:学一一学会如何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教师不要“一讲到底”,也不要“一问到底”,更不能有任何强迫意图。要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自然。课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四)加强心理疏导,完善人格心理咨询老师或班主任每周可以利用一节晨会时间开设心理教育课,对班级里出现的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行调节和纠正。同时,要结合思品教育,以英雄、模范、先烈、名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设计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开展“我心中的偶像”、“我最崇拜的一个人”等主题活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以追求完美的人生,完成完整人格培养为目标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厌学情绪的滋生。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让学生在那里解决许多在课堂学习中搞不懂的问题,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兴趣课、活动课,让学生在自由、活泼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内容,逐步培养求知欲望,减轻或消除厌学心理的产生。(五)减轻学业负担,承认差异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精讲精练,作业做到当堂完成,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舒缓学习压力。对于学业较差的同学更应在课堂上给予帮助,辅导也应以感情引导为主,加以适当的学法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训练过程中应有差异意识,实施分层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作业,切实做到少而精,让差生也能“跳一跳,摘桃子”,使作业既具有检测基本知识的功能,又具有培养技能的目的,从而达到“快速,低耗,高效”的效果。(六)柔硬管理结合,宽严有度对厌学的学生既地实施柔性管理,充分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关注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细枝末节,如他们的生日、获得奖状等,进行“小题大做”,以取得“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良好教育效果;又要实施硬性管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方面品尝战胜自我的快乐,另一方面让他们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从情感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有效的自我教育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对于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故意偷懒、不遵守纪律等不良行为,教师要在不伤害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及时改正。(七)家校携手共管,形成合力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学校、家庭要联手,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携手共管的机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兴趣等,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的精神境界高,勤奋好学,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作出表率,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多为孩子着想,要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变化,多与之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对孩子的期望要客观、实际,要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育过程中,对厌学的孩子切忌急躁粗暴,但也不能一味迁就,帮助他们明确的努力方向。作为学校,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向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交流教育经验,树立家教典型,形成“一切为了孩子”的良好氛围。(八)净化周边环境,加强监管农村孩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更是中国农村的希望。农村的教育环境令人担忧,网吧、录像吸引着年幼无知的学生,偷窃、赌博毒害着天真烂漫的学生,就业压力、工作待遇影响着懵里懵懂的学生。学校的五天教育,有时候真的抵不上社会的两天影响,我们迫切要求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净化学校周边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结论:学生“厌学”除了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差外,与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厌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长期地、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与家长齐抓共管,从严治校,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我们相信:学生“厌学”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参考文献】1、期刊类(1)袁梅林.小学生厌学心理初探J. 宁夏教育,1997,(04):35-36(2)陈杰. 消除厌学情绪的几种策略J.湖南教育2001(06):综合版(3)金河岩、别晓梅.现代社会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压力J. 吉林教育2001(04):30(4)李伟言. 改善家庭教育是落实减负的重要一环J.吉林教育,2001(01、02合):65-66(5)陈向阳. “剪”爱后进生“厌学情绪”研究及疏导对策J.考试周刊, 2009(06):221-223(6)冯秋.不爱上学是孩子的错?J.科学与文化, 2009(04) :51(7)纪康宝.厌学时要学会心理自救J.中学生数理化(北师大版), 2009(01) :34-35(8)陈春英.厌学情绪危害语着文教学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 2009(05):39-402、专著类(1)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1-33、158-188(2)李红.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法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公务员公开遴选笔试专项练习含答案
- 硬科技创新贷款协议
- 品牌展示空间协议
- 2025年行政执法局聘用制书记员招聘笔试专项练习含答案
- 地球边上的放号课件
- 产品质量管理检查清单模板
- 2025年大型企业员工雇佣合同范本
- 养老服务贷款合同
- 2025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合同协议
- 通山城区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方案
- 市政管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 2025年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清华大学
- 2025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
- 绩效薪酬管理办法模板
- ZLP630高处作业吊篮使用说明书
- 2025至2030中国电容膜片真空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药品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 社工儿童沟通技巧课件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变更说明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