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张忠进 华自强 高青)第四版第五、六章答案.pdf_第1页
工程热力学(张忠进 华自强 高青)第四版第五、六章答案.pdf_第2页
工程热力学(张忠进 华自强 高青)第四版第五、六章答案.pdf_第3页
工程热力学(张忠进 华自强 高青)第四版第五、六章答案.pdf_第4页
工程热力学(张忠进 华自强 高青)第四版第五、六章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5 15 1 蒸汽机中所用新蒸汽的温度为227 排出乏汽的温度 为100 如按卡诺循环计算 试求其热效率 解解 254 0 500 373 11 1 2 T T t 5 25 2 海水表面温度为10 而深处的温度为4 若设计一 热机利用海水的表面和深处作为高温热源及低温热源并按卡诺循 环工作 试求该热机的热效率 解解 0212 0 283 277 11 1 2 T T t 5 35 3 一卡诺热机的热效率为40 若它从高温热源吸热4 000 kJ h 而向25 的低温热源放热 试求高温热源的温度及热 机的功率 解解 497 4 01 298 1 2 1 t T T K 16004 04000 1 t QP TTTTTT 21211313 vvvvpppp 68 热力学第二定律 2 3 2 3 2 1 2 1 22 11 2 1 2 1 22 11 p p p p p p p p vp vp TR TR TR TR vp vp g g g g 213132 qTTcTTcq pp 2 3 2121 ln p p RTTTcq gv 2 3 212 ln p p RTTTc gv 123212 qssTTTcv 021210 wqqqqw 因此有 tt q w q w 1 0 1 0 5 115 11 有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 温度各为TA及TB 现以这两 个物体作为低温热源及高温热源 用一可逆卡诺热机在它们之间 工作并产这两个物体的热力学限的 故与热机发 生热交换后其温度会发生变化 设物体的比热容为定值 试证明 两物体的终了温度及热机输出的功的总量各为 T 生功 因能是有 BAT T W0 mcp TA TB 2 BAT T 证明证明物体A初终两态的温度为TA及T物 体B初终两态的温度为TB及T 它们的熵变分别 为 热力学第二定律 69 A A ln T T mcs p B B ln T T mcs p 可逆条件下的熵方程可表示为 ssss0 BA knj isol 热机经过一个循环 因此有 0 knj s 即 T TT ss BA T B A lnln 可以得出 BA 根据能量方程 有 W TTT 210 QQ BA TmcTTmc pp T BABABA 22mcTTTmc TTTT pp 循环 工作时称为逆向卡诺循环 如图 5 16所示 现利用它来制冷 消耗 循环净功 图5 16 逆向卡诺循环的T s图 5 12 5 12 卡诺热机按逆向 0 w 由低温热源吸热q2 系数的公式为 向高温热源放热q1 试证明其制冷 r2r1 T r2 T T 70 热力学第二定律 证明证明 制冷装置的制冷系数为 2r1 2 21 2 21 2 0 2 r r dcrab dcr TT T ssTss ssT qq qq 热泵 其循环如图5 16所示 2 内供热 rab dcr TT T ssTss ssT qq qq 热泵 其循环如图5 16所示 2 内供热 WW r TrT 5 135 13 若利用逆向卡诺循环作 冬天由室外低温环境吸热q而向室 5 135 13 若利用逆向卡诺循环作 冬天由室外低温环境吸热q而向室 1 q 其所消耗循环净功 为 0 w 一般采用供热系数 0 w 1 q 作为评价热泵循环能量转 试证向卡诺循环的供热系数的公式为 换完善程度的指标 明逆 r2r1 T 证明证明 热泵的供热系数可表示为 r1 T T 21 1 rr r d21 1 21 1 0 1 crbr abr TT T ssTssT ssT qq q W q a 5 145 14 某热泵按逆向卡诺循环工作 由室 外0 的环境吸热向室内供热 使室内气温由10 升高到20 设房间的散热损失可忽略不计 解解 参考等效卡诺循环 试求对应于1 kg空气热泵所消耗的功 并和利用 电热器直接供热时所消耗的功进行分析比较 m 1 kg 004 1 0 p c kJ Kkg 热力学第二定律 71 TmcQ 1 1 004 20 10 10 04 kJ kg p 01 288 2 293283 1 rm T K K 热泵的供热系数 273 22 rrm TT 21 1 0 1 rmrm rm TT T W Q 2 19 273288 288 加热一公斤空气热泵所消耗的功为W 0 522 0 04 10 1 0 Q W kJ kg 2 19 若采 kJ k 5 155 15 有报告宣称设计了一种热工设备 它可以在环境温度 为15 时 把65 的热水变为100 的沸水 而把其 余部分冷却为15 的水 试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该报告的正确 性 解解 1 65 的热水冷却到环境温度T0的 用电加热器取暖时 04 10 10 QW g 中35 的水 过程是通过一个可逆机进行的 pp mc261565 mcQ65 0 1 K 313 2 1 2731527365 T rm 72 热力学第二定律 08 0 313 288312 1 01 T TT t pt10p mcmcQW08 208 026 2 35 65 的热水0 的过程是通过一个热泵来实 现的 加热到10 K7 355 273 2 1 10027365 T rm 热泵的供热系数 27 5 2887 355 0rm1 7 355 rm1 TT 而 T p p mc Q W 25 12 1 mc33 2 27 5 0 放热过程中所能做出的最大可用功比热泵所需的最小功还 小 W0 W 0 所以这个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 5 165 16 有报告宣称设计了一种热工可以在环境温度 为30 时 把50 的热水中90 的水变为10 的冷饮水 而把 其余部分变为30 的水 试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该报告的正确 性 行的 设备 它 解解 1 假定50 的热水冷却到环境温度T0的过程是通过一个 可逆机进 pp mcmcQ203050 1 K 313 2 2733027350 1 rm T 032 0 313 303313 1 01 rm rm t T T T 热力学第二定律 73 W0 ppt mcmcQ6386 0032 020 1 2 假定0 9 m30 的水进一步冷却到10 的过程是通过一个可 逆制冷机来实现的 pp1 mcmcQ1810309 0 K 293 2 283303 2 rm T 热泵的供热系数 32 29 293303 293 20 2 rm rm TT T p p mc mc Q W614 0 32 29 18 2 0 可逆热机所作的功大于制冷机所需要的功 W0 W 0 所以这 个过程是可能实现的 5 175 17 气缸中工质的温度为850 K 定温地从热源吸热1 000 kJ 且过程中没有功的耗散 若热源温度为 1 1 000 K 2 1 200 K 解解 意过程中无功的耗散 因此系统内部的气体经历 试求工质和热源两者熵的变化 并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之 图5 17 按题 74 热力学第二定律 0 了一个可逆的等温过程 system irr s 系统的熵方程可表示为 176 1 850 1000 2 T Q s kJ K 由于可逆引 第一种情况 1000 A 1 T K 因热库中经历的都是可逆过程 其中 起的熵变 irr s 热库 0 所以热库的熵变就等于热熵 流 1 1000 1000 A 2 HRA T Q s kJ K 孤立系统A的熵变 kJ K 0 孤立系统A于零 这是由于热库与系统之间的温差传热 第二 热库的熵变为 176 0176 11 HRA sssisolA 的熵变大 所引起的 种情况 1200 B 1 T K 833 0 1200 1000 B 2 HRB T Q s kJ K 孤立系统B的熵变 176 1833 0 HRB sssisolB kJ K 0 计算结果表明 孤立系统B的熵变大于孤立系统A的熵变 这是由于第二种情况的温差大 大的结果 从温度为 kJ 并向温度为300 K的低温热源可逆地放热 从而进行一个双热 34 0 3 isolB s s 相应的不可逆性 5 185 18 有一台热机1 100 K的高温热源吸热1 000 isolA 热力学第二定律 75 源的循环 并作出循环净功690 kJ 设定温吸热时无功的耗散 工质的温度及工质和热源变化的总和 解解 律 试求吸热过程中两者熵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 6901000 12 WQ 310kJ 按题意 放热过程是可逆的 因此有 T K 又知系热时 可表示为 Q 300 2 统吸无功的耗散 因此系统经历了一个内部的可逆的 循环其热效率 69 0 1000 690 1 1 2 1 T T Q W t 7 967 69 01 300 1 2 1 t T T K 假想在高温热源 与热机之间变在数 高温热源与热源之间温差传热所引起的熵产 对上 图的孤立系统可写出熵方程如下 热源与热机之间存在一个温度为 1 T的热源 高温 的传热是通过它来实现的 整个孤立系统的熵 1 T 值上就等于 system isol ss 300 310 7 967 1000 7 967 1000 1100 1000 右 76 热力学第二定律 其中 0 s system 0 3007 697 3101000 即有 124 0 7 9671100 10001000 isol s kJ K 熵方程也可得到相同的结果 对左图的孤立系统所写出的 124 0 300 310 1100 1000 system isol ss kJ K 5 195 19 一台可逆热机 从高温热源吸热 并分别向温度为370 过程 热机循环的热效率为28 循环净功为1 400 kJ 向370 解解 kJ 则为 270 的两低温热源放热 设吸热及放热过程均为可逆定温 的热源放出的热量为 2 000 kJ 试求高温热源的温度 并把该循 环表示在T s图上 已知 14 0 W 0028 0 t 1 Q 5000 1400 0 W Q kJ 28 0 1 t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77 1600200014005000 2112 QWQQ kJ 对孤立系统写出熵方程 可逆的条件下 0 2 221 21 QQQ sisol TTT 5 825 95 211 3 5000 543 1600 643 2000 5000 2 2 2 2 1 1 T Q T Q Q T K 5 205 20 一可逆热机 从227 的热源吸热 并向127 和77 两热源分别放热 已知其热效率为26 及向77 的热源放热的 量为420 kJ 试求该热机的循环净功 解解 的 热 26 0 1 2210 Q QQQ Q W t t 1 2 4 Q 1 2 7 0 QQ Q 1 可逆条件下孤立系统的熵方程为 0 2 2 21 21 T QQQ sisol TT 111 1 2 2 1 1 2 2 1 1 2 21 2 21 Q Q T T Q Q T T Q Q TQ Q TT 1 21429 125 1 500500 2222 350400 1111 QQQQ QQQQ 将 1 式代入 2 式有 1429 174 025 1 1 2 1 2 Q Q Q Q 78 热力学第二定律 075 074 025 1125 1429 1 1 2 Q Q 419 0 075 0 2 25 1429 1 1 Q Q 4 1002 149 0 420 419 0 2 1 Q Q kJ 0 QW kJ 5 215 21 设有两个可逆循环 2 3 1及1 3 4 1 如图5 17所示 1 2及3 4为定熵过程 2 3及4 1为定温过程 1 3则为T与s成线性 关系的过程 试求两循环循环净功的关系以及循环热间的关 系 解解 设及 6 26026 04 1002 1 t 1 效率 0 W 0 W 分别为可逆循环1231及1341的循环功及 效率 1231 1 2 13A210 s s TdsssTQQW 1341 31B210 1 2 ssTTdsQQW s s 1 2 2 13BA00 s s TdsssTTWW 01132 1313 ssasabs 00 WW 223 1313A110 ssssTQQW 113 13110 1 2 ss Tds QQW s s 1 即 热力学第二定律 79 5 225 22 设有质量相同的某种物质两块 两者的温度分别为 TA 及TB 现使两者相接触而温度变为相同 试求两者熵的总和 的变化 解解 能量平衡方程 BA TTmcTTmc pp BA 2TTT BABABA2 2 ssmmss 接触前的总熵 接触前后熵的变化 BBAABA12 ssssmsss BA lnln T T T T mcp B BA A BA 2 ln 2 ln T TT T TT mcp 5 235 23 有两个容器 容器A的容积为3 3 m 其中有压力为0 8 MPa 温度为17 的空气 容器B的容积为1 3 m 内为真空 设 把两流入B 当两容器内压力相同时 又把 两者分开 若整个过程中各容器均为绝热 试计算该过程中空气 熵的变化 解解 容器连通 让A内空气 A B 80 热力学第二定律 已知 3 m3 A V1 B V m3 MPa K MPa kJ kg K kJ kg K 质量 8 0 A1 p290 A1 T 0 B1 p004 1 0 p c2871 0 g R 连通前容器A内的 826 28 2902871 0 3108 0 3 A1 AA1 TR Vp m g kg 能量方程中 与B中的压力相等 21 0 0 0UUUWQ B2BA2AA1 TcmTcmTmc vvv B2BA2AA1 TmTmmT 联通后容器A B B2B A A2A 2B2A2 V TRm V TRm ppp gg 3 B A B2B A2 T A V V Tm m 4Tmm 因此有 B2A1 T B 89 9826 28 1 B2B Tm 208290 44 1 A1 mT 容器A中的剩余气体 经历了一个可逆的绝热过程 因此有 655 62693 B2BA2A TmTm A m 热力学第二定律 81 1 267 8 0 6 0 290 4 1 4 0 1 1 A2 1A2 k k p p TT K 473 23 1 26 A2 A T7 6556269655 6269 m kg kg 353 5473 23826 28 AB mmm 44 390 353 5 89 2089 B2 T K 变等于及这两部分质量熵变的总和 而的 熵变为零 剩余质量经历了一个等熵过程 因此等于流出部分质 量的熵变 过程中的总熵 m A m BA m B m 11 1 B 1 A pTpT pp lnlnlnln B2B2A2A2 p R T cm p R T cms 1 lnln0 B2 1 B2 B p p R T T cm p 8 0 6 0 ln2871 0 290 390 ln004 1353 5 2 0343 kJ K 5 245 24 气缸中有0 1 kg空气 0 5 MPa 温度为1 100 K 设进行一个绝热膨胀过程 压力变化到0 1 MPa 而过程效率 的功 膨 熵的变化 并把该过程表示在p v图及T s图上 其压力为 为90 试求空气所作胀终了空气的温度及过程中空气 82 热力学第二定律 解解 初态参数 MPa K 5 0 1 p1100 1 T 632 0 500 1 1 p 从初态1等熵膨胀到2s时所作的功为 s W 11002871 0 1 TR v g m3 kg TTmcW svs21 其中 5 694 5 0 1 0 1100 4 1 4 0 1 1 2 12 k k s p p TT K 则 03 295 6941100716 01 0 s W kJ 已知绝热效率为90 可算出实际的功量 kJ 根据绝热过程的能量方程 可算出 12 W 13 269 003 29 12 s WW 2 T 热力学第二定律 83 13 26 1221 WTTmcv 7353651100 1 13 26 12 TT 716 0 0 K 11 2 100 7352871 0 2 2 2 p TR v g m kg 3 99 1 100 5 6942871 0 2 2 2 p TR v sg s m3 kg 不可逆过程1 2的熵变 1 2 1 2 12 lnln p p R T T cms gp 5 0 1 0 ln2871 0 1100 735 ln004 11 0 0 005 62 kJ K 力1 MPa 温度为300 K 设经历一个绝热压缩过程 压力变化到0 3 MPa 而过程效率为 90 试求压缩过程中消耗的功 空气的温度及过程中 空气熵的变化 并把该过程表示在 v图及T s图上 解解 初态参数 MPa K 5 255 25 气缸中有0 1 kg空气 压为0 压缩终了 p 1 0 1 p300 1 T 84 热力学第二定律 86 0 100 3002871 0 1 1 1 p T g R v m3 kg 等熵压缩过程1 2s的终态参数 6 410 1 0 3 0 300 4 1 4 0 1 1 2 12 k k s p p TT K 92 76 410300716 01 0 212s W 实际压缩 sv TTmc kJ 过程12的终态参数 8 8 9 0 92 7 2 12 s W W kJ 423 716 01 0 8 8 300 12 12 v mc W TT K 缩过程1 2的熵变 绝热压 1 2 1 2 lnln p p R T T cms gp 1 0 3 0 ln2871 0 300 423 ln004 11 0 0 003 kJ K 5 265 26 有一台涡轮机 其进口的燃气温度为1 100 K 压力为 5 MPa 设进行一个绝热膨胀过程 其压力降低到0 1 MPa 而 90 试所作的膨胀终了的温度及过程 中燃气的熵的变化 设气体Rg 0 287 1 kJ kg K 比定压热容cp0 1 004 kJ kg K 0 过程效率为求燃气轴功 燃气的常数 5 694 5 0 1 0 1100 4 1 4 0 1 1 2 12 s p TT k k p K 解解 等熵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 85 1 4075 6941100004 1 21021 spss TTchhW kJ kg 实际过程1 2 kJ kg 4 3669 01 407 12 s WW 211212 0hhWWhq 735 004 1 4 366 1100 12 12 p c W TT K 1 2 1 ln pT gp 2 ln p R T cs 5 0 1 0 ln2871 0 1100 735 ln004 1 l 0 0573 kJ kg K 5 275 27 一台内燃机用涡轮增压器 在处工质的 压力为0 2 MPa 温度为650 出口处工质的压力为0 1 MPa 且 涡轮机中工绝热膨胀的效率为90 涡轮机产生的功率全部用 于驱 有涡轮机进口 质 动增压器 增压器入口处工质的压力为0 1 MPa 温度为27 增压器中对工质进行绝热压缩时过程的效率为90 假设工 质的性质和空气相同 试求当输气量为0 1 kg s时 涡轮机的功率 排气的温度以及增压器出口处空气的温度及压力 解解 86 热力学第二定律 2 757 2 0 1 0 1 对于涡轮机 923 4 1 4 0 1 1 2 12 k k s p p TT K 5 1662 757923004 1 212112 spss TTchhW kJ kg kJ kg 1509 05 166 1212 s WW 21012 TTcW p 7 K 773 004 1 150 923 12 12 c W TT 0p 2 增压器 按题意有 150 1234 WW kJ kg 1351509 0 3434 WW s kJ kg sp TTc 430 3 434 004 1 135 300 3 34 s c W TT K 0p 365 0 300 3 434 1 0 4 1 4 0 1 3 4 34 k k s s T T pp MPa 43034 TTcW p 3 449 004 1 150 300 0 34 34 p c W TT K kW 151501 0 12T WmN0UUUU 即有 A U B B2B1BA1A2A TTcmTTcm vv B2 A B B1 A B A1A2 T m m T m m TT 1 活塞在时达到平衡 这时有 2B2A2 ppp 88 热力学第二定律 B2 B2B A2 A2A 2 V TRm V TRm p gg 2 又知 m3 3 由 2 及 3 可得出 9 0 B2A2 VV B2 B2 B2 A B B2 B2 A2 A B A2 9 0 T V V m m T V m m T 4 由 1 及 4 可得出 V 9 0 0 9 1 B2B1A1 A 1BA1 A VTT m m TT m T B B2 B2 B2 V V mB 9 0 300400 393 1 045 1 B2 V 666 75 据式 5 的关系 利用状态方程即可求出 B2 V 2 p 根 B2 B2B B2 B2B B22 75 666 V VRm V TRm pp gg 12871 075 66675 666 Rm65 266393 B g kPa 已知B中绝热过程效率为 则有 95 0 B B2B1B B2sB1B B Bs B TTcm TTcm W W v v 6 式 6 可表示为 B B1B2 B2s1 TT TT B 7 热力学第二定律 89 式 7 中的可根据等熵过程的参数关系求得 B2s T 7 325 200 65 266 300 4 1 4 0 1 1B 2 1B2B k k s p p TT K 代入式 7 后可求得 B2 T 05 327 7 95 0 325300 300 B B2s1 B1B2 TT TT B K 491 0 75 666 05 327 666 75 B2 B2 T V m3 VV m3 409 0491 09 09 0 B2A2 77 363 2871 0045 1 409 052 266 gA A22 A2 Rm Vp K T A及B中空气熵的变化分别为 1A 2A 1A 2A AA lnln p p R T T cms gp 400 65 266 ln2871 0 400 77 363 ln004 1045 1 0 022 kJ K 2B 1B1B 2B BB lnln p p R T T cms gp 200 65 266 ln2871 0 300 05 327 ln004 1393 1 0 0057 kJ K 90 热力学第二定律 kJ K 0277 00057 0022 0 BA sss 24 356 400 65 66 4 1 4 0 1 2 k k p2 400 1A 1A2A s p TT K B A2sA1 A2A1 A 828 0 24 356400 77 363400 TT TT 绝热过程 中的不 绝热压缩过 程 过程中熵不变 温度由80 升高到140 2 3为定压加热过 程 温度升高到440 3 4为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 温度降至80 而熵增为0 01 kJ K 4 1为定温放热过程 温度为80 设工 质为空气 试把该循环表示在T s图上并计算 1 除过程3 4外其 A与 中都是不可逆可逆性较大 5 295 29 有一热机循环由以下四个过程组成 1 2为 余各过程均为可逆过程时的克劳修斯积分值 r T q 以及该循环中 系统熵的变化 s d 2 假设热源仅为440 及80 的两个恒温热 源时 系统和热源两者总的熵变 解解 已知 K kJ K 353 1 T 413 2 T 21 ss 21 pp 713 3 T 353 14 TT 01 0 3434 sss dqdqdqdq 1 4 4 3 3 2 2 1 T dq TTTT 热力学第二定律 91 41 2 3 0ln0ss T T cp 4332 2 3 ln T c ssss T p 43 3 2 2 3 lnlnss T T c T T c pp 0 01 kJ K 0 ds 4 41 3 23 HR2HR1 T Q T Q ssswhole 2 14 3 32 ss T TTcp 2334 3 32 ssss T TTcp 2 34 3 TT p 3 32 ln T css TTcp 413713 713 ln004 101 0 713413004 1 548 001 0422 0 136 0 kJ K 5 305 30 一绝热容器内有某种流体5 kg 为使流体处于均匀状 态 采用搅拌器不断搅动流体 设搅拌过程中流体的温度由15 试求 1 搅拌过程中消耗的功及作功能力的损失 2 假设用100 功能力的损失 并说明消耗的功和作 升高至20 已知环境温度为15 流体的比热容为6 kJ kg K 的热水循环来加热流体而使流体温度由15 升高到20 时作 功能力损失不同的原因 92 热力学第二定律 解解 W kg s 5 kg T 373 5 kg 56 c kJ kg K TT K K VV2 常数 K 程中所获得的能量 288 10 已知 m293 2 T V1 373 HR T 流体在过12 TTmcU kJ 过程中流体火 用 的变化为 1201201212 ssTVVpUUA 288 293 ln652880150 150 148 7 1 287 kJ kJ 1 用输入轴功的办法 150 12 UWs 功量的火 用 流 150 120 ssW WVVpWA kJ 性 即火 用 损 为 W k J 过程的不可逆 I7 148287 1150 12 AA 热力学第二定律 93 2 利用热库 T 供热的办法 系统从热库吸入的热量为 373 K HR 150150 HR QQ K 热库输出热量的火 用 值为 18 341 373 288 1501 HR 0 HR T T Q kJ 温差传热所引起的火 用 损为 89 32287 118 34 I kJ 可见 第二种办法比第一种办法的火 用 损失小 有0 1 kg的空气 温度为17 为0 1 MPa 绝热压缩后其温度为207 压力为0 4 MPa 若室温为17 气压为0 1 MPa 试求该过程的压缩功及作功能力的不可逆性 失 0 1 kg W 解解 初态参数 K p kPa 5 31 5 31 气缸中 压力 经 大力 损 290 01 T 1 pT100 0 083 0 100 2902871 01 0 1 TmR V g 1 1 p m3 终态参数 T K kPa 400 2 p480 2 0 340 400 4802871 01 0 2 2 2 p TmR V g m3 系统熵的变化 94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2 1 2 12 lnln p p R T cms gp T 11 0 1 0 4 0 ln2871 0 290 480 ln004 0108 0 kJ K 能量方程 WUQ 0 12 2112 TTmcUW v 6 13480901 0 716 02 kJ 功量的火 用 流 W A 7 8083 0034 01006 13 120 VVpWAW kJ 系统火 用 的变化 12 s 01201212 sTV VpUUA 0108 029090 46 13 5 57 kJ 不可逆损失 火 用 损 为 13 357 57 8 12 AAI W kJ 利用熵方程也可得到相同的结果 oWRHR 00 ssTsTI s isol 120 13 30108 0200 sT kJ 热力学第二定律 95 1 440 W 用压缩 空气来代替它 设空气压力为6 5 MPa 温度为25 压力为0 1 MPa 温度为25 试求当压缩空气通过容积变化而 作出有用功时 为输出 1 440 W h的最大有用功所需压缩空气的 解解 已知蓄电池存储的电能为1 440 W h 因此代用的储气筒内存储的 压缩空气的最大存用功也是1 440 W h 初态参数 K MPa 1kg压缩空气的火用 值 5 325 32 汽车用蓄电池中储存的电能为h 现采 而环境的 体积 298 01 TT5 6 1 p 0100100101 ssTvvpuuA 0101 0TTuu 其中 1 1 0 0 0 0 1 1 0010 vp p p TR p TR p TR pv g gg ln 0 1 0010 p p RTssT g 因此有 1 ln 1 0 0 1 001 p p p p TRA g 96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5 6 1 0 1 0 5 6 ln2982871 0 272 9 kJ kg 为使储气筒的压缩空气具有1 440 W h的做功能力 储气量应 不小于 19 9 272 360044 1 01 A W m u kg 在初态下 19 kg压缩空气所占的体积为 25 0 105 6 1 5 33 5 33 有一个刚性容器 其中压缩空气的压力为3 0 MPa 温 度和环境阀放 出一部分气体 在放气时按可逆绝热过程变化 比 火用 H ex 的值 火用 H ex 的值 解解 298871019 3 1 1 p TmR V g m3 温度相同为25 环境压力为0 1 MPa 打开放气 空气使容器内压力降低到1 0 MPa 假设容器内剩余 试求 1 放气前后容器内空气 2 空气由环境吸热而恢复到25 时 空气的比 3 整个过程中1 kg空气的作功能力的损失 并分析各 部分损失的原因 MPa MPa MPa 刚性容器中剩余气体经历了一个等熵过程 2 3 1 p0 1 2 p 3 p 1 0 0 p 298 1 T K 2 T K 298 3 T K 298 T K 0 热力学第二定律 97 7 217 0 3 0 1 298 4 1 4 0 1 k k 1 2 12 p p TT K 初态时的火用值 1 A 010010011 ssTvvpuuA 0 1 00 1 0 0 ln p p TRv p TR p g g 1ln 1 0 0 1 0 p p p p TRg 1 3 1 0 1 0 3 ln2981287 kJ kg 状态2时的火用值 03 208 2 A 020020022 ssTvvpuuA 其中 5 572987 217716 0 0202 TTcuu v 0 2 020 T p RVVp g 20T p 298 0 1 7 2171 0 2871 0 3 79 22 pT s 00 0020 lnln p R T cTsT gp 9 290 1 0 0 1 ln2871 0 298 7 217 ln004 1298 14 1549 2903 795 57 2 A kJ kg 2 3为等容吸热过程 98 热力学第二定律 298 03 TT K 369 1 7 217 0 1 2 2 33 T p Tp MPa 298 状态3时的火用值 3 A 030030033 ssTvvpuuA 0 3 00 3 3 0 ln p p TRv p TR p g g 0 3 3 0 0 ln1 p g p p p TR 1 036 0 982871 056 369 1 l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