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论文-倒置式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doc_第1页
QC论文-倒置式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doc_第2页
QC论文-倒置式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doc_第3页
QC论文-倒置式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doc_第4页
QC论文-倒置式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倒置式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李坤海(江苏江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扬州公司,扬州225003)提 要:通过QC活动,运用QC理论实践,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特别是为近年来提倡的节约型社会而努力。QC小组活动不但在克服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方面起到很好效果,而且还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 序言1.1 倒置式屋面倒置式屋面将卷材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以下,让防水层获得充分的保护,使防水层表面温度变化幅度明显减小,避免防水层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破坏,给建筑物提供良好的防水保温功能。倒置式屋面较之传统屋面施工简单,检修方便,近十年来,倒置式屋面的形式在我国发展较快。1.2 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具有以下性能闭孔型结构,吸水率和透湿率均很小。保温材料厚度均匀,正反两面均无缝隙。拥有出色的保温隔热性能,优越抗湿性和高挤压强度。能保持永久的隔热功能。持久性与建筑物的寿命等同。1.3 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意义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是我们探索治理通病的方法,是我们努力提高工程质量的方向。2 工程概况2.1 工程名称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急诊楼2.2 设计单位扬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3 监理单位扬州市建苑监理有限公司2.4 建筑面积:10080m22.5 结构层次框架五层、地下一层2.6 开工时间:2007年5月5日2.7 竣工时间:2007年12月20日2.8 内墙材料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2.9 外墙材料KM粘土空心砖2.10 倒置式屋面做法(从下至上):1:6水泥焦渣2%建筑找坡或结构找坡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5厚挤塑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50厚C30细石混凝土,内配4双向150,粉平压光。3 QC小组简况3.1 小组概况小组成立于2007年1月,编号为07021,小组由7人组成,其中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2名,技师2名,高级技工1名,QC小组属现场型。3.2 课题活动时间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3.3 人员组成组 长:李坤海副组长:周 华 徐学科组 员:马宝理 郭亚明 张友宏 张 涛3.4 活动情况表1活动内容次数人数出勤率备注学习QC小组基础教材37/7/7100课题研究及防水做法VCD17100现状调查、情况分析37/7/7100要因确认27/692.9制定对策37/6/690.5组织实施37/7/7100效果检查27/7100验收总结27/7100累 计19130人次97.74 选题理由4.1 以QC小组活动为载体贯彻公司特色创优、名牌战略,以QC小组活动为载体消化吸收四新技术。4.2 防水要求高屋面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本工程屋面面积达2460m2,且屋面上突出建筑物较多,阴阳角较多。对屋面节点,细部防水要求高。本工程屋面设计为二级防水,屋面构造层次较多,共有6个分项层次组成,工序较多。 屋面保温层挤塑保温板块,本公司尚未形成该类保温材料的施工工艺标准,需要通过本工程实践活动摸索总结工艺标准,为以后类似施工工艺提供借鉴。4.3 工程创优需要本工程质量目标,确保琼花杯。 5 专题调研5.1 对已施工的工程进行调查小组成员首先对已经竣工的门诊楼、住院部、后勤楼、影像楼以及鸿太家园119#120#小高层工程进行调查,编制内部“倒置式屋面防水调查表”,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出不理想率。5.2 调研后发现了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屋面排气管线位置防水处理不到位(简称:排气管处渗水)屋面变形缝处理不当造成变形缝处渗水(简称:变形缝处渗水)屋面细石混凝土施工缝位置未在变形缝处,造成细石混凝土开裂(简称:施工缝开裂)天沟、檐口、女儿墙、屋面设备基础等细部处理不当,造成局部渗水(简称:细部处理不当)防水卷材原材料存在问题,不能满足防水年限要求(简称:材料防水年限不足)防水卷材保温材料等原材料进场未进行严格复试(简称:原材料未严格复试)5.3 缺陷调查表表2序号项 目检查数合格点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排气管处渗水300250509.479.472变形缝处渗水400355458.5217.993施工缝开裂4003208015.1533.144细部处理不当4009530557.7790.915材料防水年限不足8060203.7994.706材料未严格复试8052285.30100.0089合 计166011325285.4 根据调查表作出的排列图6 活动目标值确定6.1 活动目标根据上述调查和分析,所有QC小组成员认真分析,找出最易产生偏差的项目,总结产生偏差的原因,一致通过把细部处理(即:天沟、檐口、女儿墙、屋面设备基础等细部处理不当以及混凝土防水层施工缝开裂,造成局部渗水)不当作为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6.2 目标可行分析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QC小组成员通过深入现场调查和归纳,对产生质量缺陷的因素比较明确,有针对性的取相应质量预防措施QC小组成员具有较丰富的活动经验目标可行施工班组在本公司施工过类似屋面,已积累了相当的实践经验,一线工人经过挑选素质高、责任性强6.3 可行性结论公司对QC课题非常重视,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材料;按照目标要求值,制定一系列奖罚措施,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原因,通过QC攻关实现目标。7 第一次PDCA循环7.1 P1计划人法专业技术交底不足缺乏相关标准和规范设计交底不明确设计图纸无节点图交叉施工污染雨天施工天沟、女儿墙、檐口、屋面设备基础节点渗漏屋面施工缝开裂环操作工人素质低专业施工方案针对性图2P11:现状调查,表2P12:原因分析,图2P13:要因确认:过图2我们发现造成质量问题的几个环节为:1. 操作工人经验不足2. 专业技术交底不明确3. 设计图无节点详图4. 缺乏相关标准和规范5. 雨天施工6. 交叉施工污染7. 设计交底不明确8. 专业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根据对以上8条末梢原因进行分析和确认,得到第2、3、8条为主要原因。P14:制定对策:QC小组将以上8个环节中的3个作为要因,围绕要因确定目标对策,落实到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见表4要因对策表)表4序号主要因素对 策 及 措 施目标执行人备注1专项技术交底不明确专业技术交底到每个操作工人,请方案编制人召开专题交流会议每个操作工人均能熟悉该分部专项施工方案徐学科施工前2设计图无节点详图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与设计人员沟通共同确定该部分详细构造做法有详细的节点构造图周 华全过程3专项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由公司总工程师把关,指导项目部对原有专项技术方案进行补充,特别对施工缝留设位置进行细化能可靠指导工程施工马宝理全过程7.2 D1实施实施1:专项技术交底不明确具体实施:由项目经理负责召集屋面施工专业班组,利用晚间休息时间,观看屋面防水施工专题VCD,并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将屋面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操作要点、节点细部做法、工程施工要求和质量验收要求作进一步的讲解和疑难解答,并将书面材料发放到每一个操作工人。实施效果:经过3个晚上的讲解和培训,操作工人均已达到熟悉该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操作要点和质量验收标准。实施2:设计施工图无节点详图具体实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沟通,参考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决定采用以下节点详图。(图3、图4、图5)图3图4图5实施要求:1 、铺贴天沟、檐沟SBS 卷材时,应采取顺天沟、檐沟方向,尽量减少 卷材的搭接;天沟、檐口卷材收头采用密封胶密封。 2 、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防水层应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脚螺栓周围做密封处理。 3 、施工班组凡保温板铺设遇管道、设备基础、出屋顶柱子根部、落水口必须严格套割划线后用人工准确锯开确保保温板与上述构件严密吻合,经检查不合格处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实施3:专项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具体实施:QC小组成员对施工图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了详细阅读,认为本工程屋面防水工程的主要特点是面积大,构造层次多,施工中应重点控制各道工序的质量,严格上、下道工序的交接检查,加强对上道工序的成品保护。针对上述特点补充编制了各道工序的质量检验标准,上、下道工序的交接检查制度、成品保护制度等。 实施效果:补充实施的专项施工方案发放到屋面施工专业班组后,操作技术骨干认为可操作性强,已达到指导现场操作的要求。 7.3 C1检查通过QC小组的活动,2007 年 11 月 2 日对5楼屋面进行全面蓄水试验,24 小时后,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技术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对屋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有几处管根处渗漏水和细部未处理好。表5序号项 目检查数合格点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排气管处渗水5048228.5728.572变形缝处渗水30300028.573施工缝开裂40400028.574细部处理不当10095571.43100.005材料防水年限不足101000100.006材料未严格复试101000100.0089合 计2402337根据第1轮检查作出的质量排列图7.4 A1总结通过首轮实施,QC小组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考虑改进提高,期待在下一轮(即4楼屋面)实施中能够控制到位。8 第二次PDCA循环8.1 P2计划P21:现状调查,表5和图6P22:原因分析,图7图7人责任心不强贪快求省上循环缺陷不规范未完全节点做法根据以上分析作出要因对策如下表:表6序号主要因素对策及措施执行人备注1人为因素加强考核徐学科张 涛施工前2方法因素严格按节点做法,并专人验收周 华郭亚明全过程P23:要因确认:通过表5和图7我们发现还存在质量问题的几个环节为:人为因素:贪快求省方法因素:未完全按节点做P24:制定对策:围绕要因确定目标对策,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加强操作工人的思想教育,落实到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见表6要因对策表)8.2 D2实施实施1:对贪快求省的处理:由项目负责人徐学科和班长张涛对少数施工人员进行进一步指导和教育,杜绝贪快现象;班组吸取第一阶段的经验教训,根据对策表进行调整。全过程由QC小组成员负责跟踪监控。实施2:对未完全按节点做的处理:由技术负责人周华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加强对工人的质量教育,动用经济杠杆,对不按规范操作的人员进行罚款处理。8.3 C2检查经过第2轮的活动,在全体QC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项目部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2007 年 12 月 2 日对4楼屋面进行全面蓄水试验,24 小时后,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四方技术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对屋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未发现一处渗漏水,至此,QC小组活动完成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8.4 A2总结通过第2轮活动,我们成功地控制了倒置式防水屋面的防水通病发生的几率,也为我们在下面病房楼的施工积累经验。9 结论与成果本次课题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运用QC理论实践,从而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特别是为近年来提倡的节约型社会而努力。QC小组活动不但在克服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方面起到很好效果,而且还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0 巩固与打算10.1 为了巩固本次QC 活动成果,QC小组巩固措施如下:本次QC 成果经QC 小组整理作为企业今后生产中类似施工工艺的参考标准依据。项目部将本次QC 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各项活动措施,今后做为制度来执行,在以后的工程中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工人的技术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技术交底制度,保留本次屋面专业施工班组。对本次QC 小组补充编制的屋面施工方案复印,发到每一管理人员,为以后类似屋面的施工方案编制更加完善。10.2 打算通过本次攻关,全体小组成员深深体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