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示范园.doc_第1页
农业科技示范园.doc_第2页
农业科技示范园.doc_第3页
农业科技示范园.doc_第4页
农业科技示范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乡统筹农业科技园安徽广德新杭镇的工业农业(城乡)统筹(方案书)农业生态科技园二0一0年一月目 录一、前言3二、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园目的4(一)新杭镇发展概况4(二)打造农业生态科技园的目的4三、园区总体规划提要6四、园区建设的基础条件9五、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及依据14六、园区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17七、园区的总体布局、发展重点与进度计划20八、园区的主要建设内容、技术方案和年度计划23(一)竹产业园23(二)板栗产业园25(三)、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26九、园区组织领导与运行机制29十、园区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2十一、园区效益分析34十二、园区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37十三、结论38一、前言在社会主义改革开发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中,怎样实现城乡的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战略问题。城乡是否能实现协调发展关系着民生等重大问题。协调城乡统筹是要把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与工业反哺农业结合起来,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近年来,新杭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把发展放在首位,团结带领全镇镇干群,以实现“率先崛起”为目标,抢抓机遇,奋力开拓,镇域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的基本政策,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通过怎样的平台把城乡,工业与农业有机融合起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杭镇党委、政府考虑的重点。建立农业生态科技园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样的平台就能让更多的新杭镇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让更多镇的资金、技术、人才与管理的优势资源流向农村。二、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园目的(一)新杭镇发展概况结合新杭镇的发展概况,新杭镇党委、政府明确了新杭镇的发展前景:1、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安徽特色农业经济强县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以现有资源为依托,扬长避短,扶优扶强,发展竹业、畜牧业、粮油、蚕桑、瓜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围绕“山抓竹、坡抓果、地抓花”进行分类经营,实现“培育与利用并举,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目标,将广德逐步建成为皖东南特色农业经济强县。2、发展生态旅游,建设长三角旅游度假胜地以太极洞、芦湖竹海为中心,充分利用广德良好的原生态山水资源,积极融入长三角大旅游圈,面向苏浙沪推介景区景点,实现景点串联、游客分享,做足做活广德的“竹乡文化”、“太极文化”、“祠山文化”,加快广德生态文化建设,提升广德旅游竞争力和知名度,发展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把广德建成长三角旅游度假胜地。3、发展现代物流,构筑皖东南物流中心广德是安徽联结江苏、浙江、上海的东南门户。随着华东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把广德建成安徽东南部的交通枢纽,是大势所趋。要依托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建设一流的公路、铁路运输网络系统,加快推进水泥建材、竹制品等专业市场建设,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满足大流量、大强度的运输需求,达到安全、快速、方便、经济的运输质量,逐步把广德县建成皖东南物流中心。(二)打造农业生态科技园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总体部署和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并充分结合新杭镇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目标,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一至两个符合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余杭镇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生态科技园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实现余杭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农业生态科技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业生态科技园区建设是新杭镇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新杭镇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强科技引导与示范。农业生态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新杭镇新阶段农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生态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农业生态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等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与示范应用为依托,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科技引导、试验示范、以点带面,农业生态科技园区必将能带动新杭镇农业实现联动的跨越式发展。农业生态科技园区建设是引导现有余杭镇农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农业园(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但是,这些园(区)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重复建设,缺乏宏观指导;盲目引进,经济效益不高;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运行机制不完善,发展缺乏活力等。因此,正确引导和规范现有各类农业园(区)建设已迫在眉睫。三、园区总体规划提要1、园区名称新杭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2、园区申报单位新杭镇人民政府负责人:3、园区执行单位新杭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办公室负责人:4、总体规划编制单位和园区技术依托单位总体规划编制单位:同济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现代村镇发展研究中心新杭镇人民政府园区技术依托单位:同济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创造协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5、园区建设地点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6、园区建设指导思想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以构建新杭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科技示范平台为总体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显著辐射推广能力的产业孵化和科技转化的现代农业服务系统,通过集成强势龙头企业,特色农业产业,高新农业技术,为区域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和保障。7、园区总体目标自2010年至2015年间,将园区建设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枢纽,高新农业技术、品种及资源的展示平台;强势农业企业的孵化中心;农业科技教育的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经营和管理的模式样板;现代农业文化的交流窗口。通过对农业生态科技园的科学布局和系统管理,建立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效益持续的农、牧、药、产、加、销配套农业优势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8、园区总体设计规划园区建设立足于新杭镇境内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水平现状,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广域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为基础,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途径,以特色产业开发为重点,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集成科技优势、产业优势、经营优势和市场优势,重点建设为竹业、中药材、猕猴桃、板栗为产品支撑的科技园,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全面振兴新杭镇的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的根本性变革。园区将按照产业区、产业休闲区的布局进行规划建设,产业区突出技术的集成和创新;产业休闲区突出特色和产业优势,从而建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技术先进、试验、示范与培训系统完善、产加销一条龙服务全面发展的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园区以高校、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采用政府引导、业主开发、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园区在经营上实行“龙头企业+科技+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方式。9、园区主要建设内容、技术及规模园区总面积公顷,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以猪、鸡等为主体的优质畜禽良种繁育、适度规模养殖及深加工;无公害优质竹笋、板栗等绿色食品专的生产与加工;优质中药材的种苗繁育及设施栽培和市场开发;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及科研培训中心建设;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10、园区总投资与资金筹措园区建设期5年(2010-2015),总投资万元。园区资金来源包括业主和其他受益人自筹、申请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三部分,其筹措的主要途径:l 承担单位自筹资金(含招商引资、农民自筹)万元,占园区总投资的%;l 申请国家投资万元,占园区总投资的%;l 申请银行贷款万元,占园区总投资的%。11、主要经济指标l 正常年份经营收入:万元l 年总成本:万元l 年税金及附加:万元l 年营业利润:万元l 年交纳所得税:万元l 年税后利润:万元l 投资利润率:%l 投资利税率:%l 静态投资回收期:年(包括建设期)l 投入产出比=年总成本:年经营收入=1:1.7612、园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社会效益通过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与应用,推动新杭镇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进程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扩展并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的范围及速度,提高区域内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生产力水平。通过建设农业生态科技园,带动主导产业的领先发展,并通过示范推广与辐射,广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以现代农业科技及特色农业资源辐射广大的区域,为振兴新杭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持。(2)、生态效益园区建设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建立复合型生态经济良性系统为突破口,以优势特色产业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从规划布局、产品流程及环境管理全过程贯彻生态、环保、无公害理念,在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产业休闲区建立特色显著、效益突出、经济可持续的产业经营体系,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工程示范和技术支撑。(3)、园区建设计划园区建设周期为5年(从2010年开始,到2015年),第一步,农业生态科技园区陆续建成;第二步,产业休闲区体系完善,效益明显;第三步,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建设期间完成的园区争取当年见效。四、园区建设的基础条件1、园区建设的自然资源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1.1自然资源背景1.1.1地理位置新杭镇位于安徽广德县东北部,东与浙江省长兴县毗邻,北与江苏省溧阳市、宜兴市接壤,区位独特。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0公里,与杭嘉湖(杭州、嘉兴、湖州)、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以及上海、南京、芜湖、黄山、宣城等大中城市约200公里,215省道(广宜路)、杭牛(杭州-牛头山)铁路穿境而过,318国道仅1公里之遥,交通便捷。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天下四绝这一的太极洞以及被誉为“灵秀甲东南”,集“流云、怪石、奇门、幽峡”四绝于一体的名洞桃姑迷宫风景区(太极姊妹洞)均座落境内,山清水秀。猕猴桃、板栗、吊瓜、竹笋等绿色、无公害产品备受青睐,已明的煤、石灰石、黄沙、大理石等矿产资源30余种,资源丰富。1.1.2地形及地貌新杭镇位于广德县东北部,广德县是山区县,西南、东南为黄山余脉和天目山余脉环抱,中北部丘陵起伏,是一个不封闭的盆地。新杭镇镇域面积3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178亩,按地貌划分,北东以丘陵为主,中部和西、南边是畈区,以河谷、平原、水田占主导地位。全镇山地面积209850亩,林地201345亩,园地9945亩,草坡草场3000亩,水域5235亩,交通用地1802亩,集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188亩,其他用地和未利用土地41000亩。1.1.3气候条件及水资源新杭镇所处广德县位于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4,年均降水量1328毫米,无霜期近300天,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1.1.4农业资源新杭镇所处广德县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有耕地42万亩,林地171万亩。广德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境内竹林面积75余万亩,毛竹蓄积量1.5亿株,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板栗面积、产量居全省前列。广德是“长三角”地区的矿产资源大县,矿藏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有金、铁、铀、煤炭、石灰石、大理石、萤石等30多个品种,尤其是品位较高的黄砂,畅销长三角市场,年运销量达200万吨。2.1.2社会经济条件1.1.5人口资源全镇总面积323平方公里,7.8万人,辖1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是广德县建制镇,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安徽省中心镇,国家重点镇和全国创建文明城镇先进镇,潜力明显。1.1.6土地资源新杭镇镇域面积3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178亩,按地貌划分,北东以丘陵为主,中部和西、南边是畈区,以河谷、平原、水田占主导地位。全镇山地面积209850亩,林地201345亩,园地9945亩,草坡草场3000亩,水域5235亩,交通用地1802亩,集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188亩,其他用地和未利用土地41000亩。1.2.3社会经济概况新杭镇现有企业450余家,涉及到水泥建材、新型建材、医药化工、印铁制罐、粮油加工、竹制品烟花炮竹、玩具服装等企业,已形成水泥建材基地、铜材基地。现有规模企业42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2008年14月份全镇实现工作总产值15亿元,其中规模企业产值13亿元。2.2园区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2.2.1基础设施新杭镇所处的广德县的电力设施完善,供应充沛可靠,现有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 千伏变电所 4 座,35千伏供电主网覆盖全县,是安徽省唯一拥有2座220千伏变电所的县级城市。道路运输四通八达,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县城供水日产已达2.5万吨,日产10万吨的新水厂已投入使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修订完善了广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广德县城 2007 年目标为建成区 12 平方公里、15万人口。广德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郊,规划总面积 43 平方公里,2006 年2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按照建设长江三角洲一流开发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开发区区内设有外贸加工、特色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综合服务等多个功能区,区内主干道按省级经济开发区标准设计,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排污、通讯管线均已一次性铺设到位。2.3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与限制因素2.3.1有利条件2.3.1.1区位优势明显新杭镇位于广德县东北部,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具有较强辐射、拉动广大农村经济的优势,能更好地发挥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作用。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明显的区位优越,有利于商品集散、物资交流和技术扩散。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控制农业污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的农业产值,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3.1.2自然条件优越新杭镇与浙江省长兴县、江苏省溧阳市、宜兴市三县市毗邻,浙江天目山余脉绵延境内,属广德县东北低小丘陵区,镇东北群山环绕,层峦叠嶂、镇南、西为畈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空气清新,物产富饶,景色宜人。低山带竹林密布,畈区田园植被茂密,镇境内盛产竹木、板栗、西瓜和中草药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粘土和建筑石料等。同时新杭镇灌溉条件十分优越。自然水资源丰富,水质洁净,能充分满足园区农业生产用水需要。2.3.1.3社会资源丰富近年来,新杭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把发展放在首位,团结带领全镇镇干群,以实现“率先崛起”为目标,抢抓机遇,奋力开拓,镇域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四年来,共引进外资超过12亿元,兴建工汪项目160多个,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15亿元,增值、增量均列全县乡镇首位。2005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25亿元,财政总收入85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85%。目前全镇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三狮、菲达、桐星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该镇是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皖东南首家亿元镇。全镇交通,电力,通讯网络齐备,文化教育卫生娱乐设施完善。2006年,镇党委政府在充分审视镇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奋力打造位于全省前列的经济强镇的奋斗地。我们将重点发展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竹产业、机电轻纺业、旅游业等五大主导产业;打造新杭流洞工业集中区、长广浙商功能区、精细化工园、水泥建材基地、物流大市场和发展壮大特色村经济等六大经济板块。今年1-3月份,全镇实现财政收入2131万元,预计全年可实现社会总产25值亿元,增长25%,财政收1.2亿元,增长40% . 2.3.1.4科技支撑力量强。(1)技术依托单位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在技术上依托同济大学、中国创造协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化基地等科研单位。新杭镇与同济大学的现代村镇发展研究中心建立了长期技术依托关系。技术上所依托的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可以从发展规划、教育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全方位对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的项目实施进行帮助和指导。今后通过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的科技孵化作用,这些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的人才和成果将向这里流动,进而构成其密集的技术人才支撑体系。(2)新技术引进与应用为确保园区科技的先进性,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应用于园区各主导产业,是促使园区主导产业具强劲发展动力的必需。竹苗、板栗苗的选育及板栗、竹业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应用通过合作,在园区建立竹、板栗产业科技孵化机制,进行竹业、板栗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培育具有新杭品牌的竹和板栗产业。生态型有机食品生产技术生态型有机农业是国际上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目前,国际生态型有机食品的贸易额已超过1200亿美元,且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国家环保局在1994年成立了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并于同年加入了国际组织IFOAM。已检测批准了大米、大豆、茶叶、奶制品、中药材等近100个有机食品品种,其销售价格高出3050%,且供不应求。随着国际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食品质量(尤其是农药残留量)要求的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将遭遇严重的挑战。因此开发生态型有机食品,与国际贸易接轨已势在必行。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将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研究攻关,在园区开发有机食品生产,共同打造“无公害”品牌,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尽快打入国际市场。农业生物技术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所,用转基因技术改造提升农作物良种,建立超级新品种生产技术体系;用胚胎转移、克隆技术培育畜禽良种,建立动物体细胞克隆和胚胎体外生产技术体系。生态的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先进模式的引进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 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2.3.1.5政策环境好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是新杭镇委、市政府为加速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新杭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宏观战略。各级政府和部门都高度重视,制定了配套的发展政策,为科技园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2.3.2限制因素一是经营分散、规模小、技术较为落后。大部分区域内农产品生产是建立在简单和粗放的基础上,劳动者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农产品安全意识,经营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不能迅速推广实施,经济效益低;二是农产品质量还不高。不能满足精、深加工和消费市场的需求,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较弱;三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实行标准化作业,有毒有害(如重金属、激素、抗菌素、农药等)的残留难以控制,达不到安全标准,而加入WTO后对农产品品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无法应对国内、国际市场挑战。四是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该区开发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障碍。2.4园区建设的基础条件2.4.1竹业产业农业生态科技园竹基新型建材引进“高性能竹型材”(竹基红木)生产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高温热解半碳化,远红外线技术制热、专利模压成型和快速固化等各种物理与化学工艺科学处理,彻底改变竹子原有的特性,将竹纤维重组为高性能竹型材,加工成均质优良的能适用于建筑住宅、装修、家具、门窗、地板等众多领域都能使用的新型材料。“高性能竹型材”(竹基红木)各项主要质量指标优于硬实木,具有密度高、强度好、弹性回复力强、硬度大、耐磨性能好、防潮防水、防蛀、温度变化条件下不易变形、绿色环保等特性;适用范围涵盖了木材及纤维板材使用的众多领域;经检测,材料各种质量指标均优于高档木材及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被业内专家誉为“源于竹、胜于木”的绿色环保新材料。竹苗的选种与培育竹笋食品的深加工竹工艺品深加工2.4.2板栗产业农业生态科技园2.4.3旅游休闲农业生态示范园2.4.4有机食品产业开发与推广2.4.5 青少年农业教育基地五、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及依据1园区建设的必要性1.1建设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是实现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四川农业的发展速度还相对滞缓。主要表现在:生产管理模式基本仍是传统和计划型的,耕作方式基本上仍是粗放型,农业产出率不高,农产品优质率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含量不高,集约化程度不高。在经营方式上还是封闭型的,农产品缺乏品牌竞争力优势,农产品加工滞后,流通渠道不畅,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从而导致农业商品率低,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增收不快,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为改变现状,新杭镇委、市政府提出了新杭镇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逐步实现农业技术高科技化,农产品商品化,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生产标准化,生产手段机械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使农业由注重物质投入与依靠资源为主的资源型产业,转变为既重视物质投入,更重视智力投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诞生的。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的性质,建设思路及总体目标规定了它是全市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发展、经营的样板。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目标的前提条件,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需要。1.2建设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源。大力促进高新农业科学技术转化,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已成为推动农业经济转型、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技术创新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和孵化机制,并配以必要的示范基地、科学的组织形式以及合理的激励制度。该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就是要力求在农业技术创新的载体以及组织建设方面先行一步,为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中试、示范以及探索农业发展内在机制的形式奠定基础,以促使农业技术创新,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3建设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是探索农业产业化开发需要根据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以开发为手段,探索一条以高科技为依托、市场信息为导向、农业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为根本、由企业具体运作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新路子。探讨科技和农业相结合、企业与农户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形成高新科技平台效应,是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的重要内容。因而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将为探索以高科技投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农业产业化开发创造有效的模式。1.4建设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是发挥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需要由于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农业产业化核心,无论它所采用的是高科技领域技术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还是全新的运作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将对本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经营模式产生极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现代高新农业技术通过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这种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必将加快该地区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的变革和农业产业的成长壮大。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引进的高新农业技术、现代农业设施及先进运作模式等将不断向周边扩散,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新杭农业经济的腾飞。同时也将为四川省甚至国内同类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变革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1.5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推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需要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具备科研、试验、中试、生产等硬件设施条件,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通过与国内知名的农业院校联系和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开展适当规模的应用技术研究,有利于推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同时,通过应用高新农业科技,培育或引进新的品种,应用新的管理技术,以确保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始终处于一种领先发展状态,更好地发挥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科研、生产、成果转化一条龙的优势。1.6建设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是新型实用人才培训的需要只有通过人才培训,提高农民或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科技素质,才能真正推进“科技兴农”战略,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预期目标。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有培训、信息大楼,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为依托,有实用的农科教结合基地,提供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是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最理想的场所。1.7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农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需要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的设计和运行,将体现高起点、高效益的基本特色。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在园内不仅要选择具有突出优势的农业高新项目,而且还要选配和组装农业产前、产后的有关项目及现代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这就有利于形成市场、技术、资源一体化组织的整体优势,有效带动农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之路,成为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保障农民的利益,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2园区规划的政策依据2.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3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决定。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要缩短与东中部的差距,将西部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和保护好西部资源。2.4国家科技部,国科发社字(2001)229号文,关于印发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5新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纲要。2.6新杭镇科技发展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定。六、园区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1指导思想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筑科技示范平台为总体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显著辐射推广能力的产业孵化和科技转化的现代农业服务系统,通过集成强势龙头企业,特色农业产业,高新农业技术,为区域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和保障。1.1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的要求,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为目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通过运行机制的创新实现园区建设的高效益和农产品生产高效益,逐步推行产、加、销配套发展,带动和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及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努力推动农业深度开发与第二、三产业发展协调并举,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密切配合,促进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1.2建立由生物、信息、材料等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组装配套的技术支撑体系以生物、信息、材料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为支撑,以科研单位为依托,充分发挥新杭镇的区位优势,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具体说,就是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新兴科技成果,确保所选项目的高科技含量及高度产业关联,借以形成既能发挥新杭资源优势又具有较大综合效能的农业产业体系,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带动作用。1.3建立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市场信息为导向、以高科技为依托、以农业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为根本,通过政府引导,业主开发,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业主负责制,实行“龙头企业+科技+专业协会+基地+农户”,形成公司连接市场,市场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格局,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实现科技和农业相结合、企业与农户相结合。加强政府、产、学、研、经各方面力量集成,培育和发展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利于形成市场、技术、资源一体化组织的整体优势,有效带动农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之路,带动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收的三赢局面;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1.4成为集农业技术试验与推广、教育培训、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有培训、信息大楼,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为依托,有实用的农科教结合基地,通过园区的示范,推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成为集农业技术试验与推广、教育培训、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民增收。2规划原则2.1效益优先园区建设体现规模效益、综合效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推动新杭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速度,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民素质,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园区的建设将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并带动建筑、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2立足特色立足新杭农业发展现状,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管理方法、经营模式,并进行积极消化、合理组织;在模式确立、品种选用、设施建设、科技导入等诸方面,注重与本地现有条件与特色相结合,并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把园区建设成全国一流的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按照系统工程原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按现代化农业园区的要求,体现绿色理念、生态理念,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建设。使之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孵化基地,农业科技的教育培训基地,优质农产品的出口基地,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成为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园区。2.3企业和农民主体园区建设实行产业化经营,坚持企业和农民主体。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企业是农业经营(主要是农业产前的咨询服务,提供生产资料等;农业产中的生产技术服务;农业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的主体。通过农户+企业+市场的基本形式,企业不仅起了农户通向市场的桥梁作用,而且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体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龙头企业按市场需求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建立产销基地,提供社会化服务,联手参与市场竞争。2.4机制创新在园区建设中通过政府引导,业主开发,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实行业主负责制,实行龙头企业+科技+专业协会+基地+农户,形成公司连接市场,市场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格局,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建立专家顾问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联谊协会,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实现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产品标准化,管理现代化,推动园区全面产业升级。2.5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是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业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是本区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3总体目标自2010年至2015年间,将园区建设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枢纽,高新农业技术、品种及资源的展示平台;强势企业的孵化中心;农业科技教育的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经营和管理的模式样板;现代农业文化的交流窗口,并促进形成完整的良性产业体系。通过对科技园的科学布局和系统管理,建立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效益持续的农、牧、药、产、加、销配套化农业优势产业群,促进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3.1产业目标园区重点发展竹业、板栗、旅游休闲等主导产业,形成较为完善、协调发展的新杭镇农业支柱产业格局,建成一批具有规模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新杭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以产业带动农业休闲观光产业的发展。3.2产品目标园区形成竹基建材及其深加工产品;板栗等有机食品深加工;生态种养殖业的发展;农业生态的循环模式的研究、应用于推广;农业科技园的旅游休闲项目开发;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培训基地。 七、园区的总体布局、发展重点与进度计划1布局原则坚持宏观指导,统一规划,综合配套,因地制宜,按功能(产业)分区,相对集中管理,科学规划设计。(1)功能分区园区按功能(产业)标准分区,根据功能和产业发展重点的不同划分为竹业、板栗、无公害种养殖业等三大产业科技园。(2)结构优化结合园区在农业科研、开发、生产、示范、推广、产业发展、培训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均衡发展的新杭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3)因地制宜园区建设紧密结合新杭实际,立足特色,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着力建设适合新杭、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的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2总体布局2.1总体布局的方案园区按照“一区多园”的建设发展格局,建立竹业、板栗、无公害种养殖业等3个专业科技园,各专业科技园按照产业区、产业休闲区的布局进行规划建设,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板栗产业科技园竹业产业科技园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图1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结构图2.2.1功能园区之间的关系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分为竹业产业区、板栗产业区、生态休闲区,分别由三大科技园的产业区、产业休闲区组成,三区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生态休闲区辐射区产业示范区园区核心区组成园区示范区组成园区辐射区组成图3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区域结构图其中,产业示范区以科研和开发为主,具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园区建设的重点,通过产业区对技术成果的转化,形成生产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示范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生态休闲区则在产业区的基础上,集中展示农业产业成果,积极发展农业第三产业,带动新杭镇农民的致富,积极探索农民发家致富的多元化途径。3园区的主导产业园区建设竹业、板栗、无公害种养殖业、农业生态休闲等主导产业,形成完善、协调发展的新杭农业支柱产业格局,建成一批具有规模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园区的基本功能(1)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功能园区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开发和培训,开展示范种植(养殖),使农业高新技术得以迅速实现产业化,推动新杭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示范和推广。(2)精品农产品生产加工功能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建成后,通过企业化运作,将成为新杭镇精品农业生产基地,培育出一系列知名品牌,形成强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3)龙头带动功能园区建设以企业为龙头、以经济为纽带,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生产,组织周边农民共同参与,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带动新杭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4)农业高新技术传播功能园区兴建农业产业化技术培训学校,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5园区的发展重点园区利用新杭原有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竹业、板栗、无公害种养殖业等主导产业,同时带动其它配套产业,实现产业全面升级。6实施单位及技术依托单位6.1实施单位 6.2技术依托单位 同济大学村镇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创造协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 7园区建设的进度计划园区建设期5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年):启动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初步完成产业区建设,建成农产品原料生产和加工基地。第二阶段(2011年2014年):全面建设新杭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全面完成产业区、基本完成产业休闲区建设,将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业高新技术展示基地、企业孵化基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农业生态旅游基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第三阶段(2015年):全面完成园区建设任务,评价、检验。八、园区的主要建设内容、技术方案和年度计划(一)竹产业园 1、竹产业建设内容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竹子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竹子面积、竹林质量、竹业产值都得到显著提高,已形成一个从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创汇的新兴产业。据统计,我国现有竹林面积300多万公顷,竹业年产值达到120多亿元,出口创汇达4亿美元。 新杭镇所处广德县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有耕地42万亩,林地171万亩。广德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境内竹林面积75余万亩,毛竹蓄积量1.5亿株,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我镇竹产业的发展应摆脱小型、分散粗放经营、效益低下的局面,朝集约化、规模化、国际化的道路发展。 多竹种并举,据统计,我国有竹种400多种,但真正开发利用,具有经济效益的仅有10种左右,大部分还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因此竹种开发潜力巨大。竹加工业产品开发着力于笋和竹材加工两个系列,食品系列以竹笋和竹液为主,产品系列已发展到玉兰片、竹笋罐头、保鲜笋、竹汁、竹荪、荪饮料等几十个,竹材加工系列主要产品有纸、竹炭、空腹门、胶合板、空心凉板、竹地板、竹家具、竹工艺品等十多类近千个品种,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占有率。 深加工发展竹材利用逐渐由原来粗加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产品从单一性向多系列性、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简单的商品到优质出口创汇商品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竹材加工工业。笋竹系列精深加工产品有着广泛的前景。2、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研究内容l 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笋竹两用林有机栽培模式,以及对农民的培训,加强笋竹两用林管理水平,提高产出。l 在建立绿色笋竹两用林产业化基地二千亩,采用有机栽培模式,成立笋竹产业化协会。通过基地有机食品论证;作为笋、竹加工产品的先行开发。并不断完善和了解市场,以求更大的发展。l 实施订单农业,保证农民收入,可以采用已有规模农业公司作为项目参加单位,保证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并签订相关协议。技术关键l 引进“竹基红木”的竹材深加工技术,以“竹基红木”为基础,引申出多种竹制建材,形成围绕竹制建材建筑产业链的发展。如竹板、竹家具、竹房子等。l 探索相对贫困地区,山笋竹两用林产业化基地建设的管理模式。l 帮助企业开发笋、竹延续产品,增加对笋、竹的利用率。促进笋、竹产业链的健康发展。l 基地通过有机食品论证。3、预期目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或产业化前景)通过2000亩山笋、竹两用林产业化基地的建立,在通过基地有机食品论证。并以该基地为示范,建立笋竹专业协会,向周边辐射,五年内扩建基地一万亩,这样将改变大地乡地栽培香菇的依赖,同时能对生态进行很好的保护。与企业进行产业化合作,签订相关购销合同,建立长期的互助合作关系。2000亩基地年产竹10万根(50根/亩),笋40万公斤(200公斤/亩),平均每亩增收1000元,基地总收入达100万元,带动农户200户,平均每户增收5000到10000万元。4、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研究方案:组织模式管理模式栽培模式企业化模式订单模式技术路线:方案的制订培训现场指导示范推广组织方式:课题组笋竹专业协会农户基地实施5、计划进度安排本课题计划分两年实施: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落实竹产业化科技园基地200亩,做好栽培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农民的分批培训,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及有关产销合同的签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 建成标准化笋、竹两用林2000亩,落实各项栽培措施,使基地通过有机食品论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让山区农民得到实惠。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进行资料分析、总结,申请专利、组织专家鉴定。(二)板栗产业园 1、建设内容新杭镇的板栗面积、产量居全省前列,我们应积极推进板栗产业化发展,形成板栗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争取成为全国知名的“板栗之乡”。2、指导思想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突出重点,注重科研,产业发展与效率相结合。(1)加强基地建设,扩大产业规模新杭镇应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坚持“统一规划、分区布局、连片开发”的方针建设板栗种植基地,逐步扩大基地规模,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新杭镇建设板栗种植基地的思路是:巩固老区,发展新区,实现连片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了“三化”,即:(1)布局区域化。根据地域气候条件、板栗生长特性以及现有优势,建成三个商品板栗区:早熟品种板栗区、中熟鲜果高效板栗区和晚熟品种保鲜板栗区;(2)生产专业化。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专业化生产相结合,培植专业大户、专业村组和专业栗场,实现集约化经营。目标是建成1个板栗专业示范基地、2个板栗专业村、10个板栗专业场、20个板栗专业大户,做到镇上基地、村组有栗场、家户有栗园。3、技术方案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效益。一是组织板栗科技攻关。全镇加大板栗科研经费的投入,联合国内外知名的板栗专家和科研院所,完成相应的板栗攻关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