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学案例教材内容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6课。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在理解了美术作品的具象、意向和抽象三种艺术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美术鉴赏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具有美术鉴赏的基本素养。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高中“美术鉴赏”模块鉴赏基础中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的学习内容,在美术鉴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审美标准来鉴赏美术作品。教学目标:(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2)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教学重点:说明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不完全是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等同于一般的漂亮好看,而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特定的语言手段和法则创造出美术自身的美,并且这种美是多样的,比如说不同类型的作品由于艺术家采用的语言、材料、手段不一样而产生的美也不同。为了说明这一点,必须紧紧围绕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规则两方面来讲,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都是通过它们来实现的。教学难点:(1)艺术美和形式美是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但也可以纯粹是个人感觉,要学生掌握有些难度,所以必须要集合作品本身进行讲解概念,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2)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的关系,它们相互渗透,又独立存在。教学方法:讲解法、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归纳总结法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 多媒体演示几幅诸如文艺复兴时期提香和新古典主义安格尔传统的美术作品,还有中国唐朝和当代优秀艺术家的作品,还有我们认为有一些缺陷美的希腊最美雕塑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又名断臂的维纳斯)和罗丹创作高峰的没有手巴尔扎克,以及一些注重艺术家个性和形式意象和抽象作品,要学生比较对比着欣赏,然后提出问题:欣赏之后有什么心理感受?漂亮是不是美术鉴赏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出新课。重要赏析罗丹另外两幅外表极丑的雕塑作品欧米艾尔和行走的人,更进一步得出结论:美术作品的美不等于漂亮好看。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师问:欣赏了这些作品,你有何感想?生答:挺漂亮,好看,很真实,但是马蒂斯怎么把自己的夫人画得好丑哦。展示作品欧米艾尔师问:罗丹的这件雕塑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生答:哇,很老的女人;好丑;干瘪的感觉;一点不好看;挺可怜的;与别的艺术作品不一样的感觉。师接着问:雕塑欧米艾尔既不“漂亮”,也不“好看”,为什么却能给我们带来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教师解释:罗丹认为,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能变成美,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形象丑陋、干瘪如柴的老妇雕塑是一件恒世佳作,她的丑,人们对之并没有歧视之意,反而产生深深的同情之心,并为其社会造成的苦难感叹不已。【设计意图】通过两件艺术作品的对照欣赏,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两种不同的美,得出“漂亮、好看不是鉴赏美术作品的标准”这一观点,并为本节课的成功教学进行铺垫。总结:这节课我们将进入美术鉴赏的专业知识学习阶段。抛却“画应该这样画而不应该那样画”的思想,改变一般人“漂亮”或“好看”根深蒂固的观念,走出审美局限! 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出不同于现实生活第二自然。引出今天的主题:艺术美与形式美。 那么,什么是艺术美呢?它有哪些表现?2、 艺术美通过多媒体演示梵高、蒙克等的作品,比较现实中的人物和风景是怎么经过艺术家的提取而成画的。 艺术美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回顾第3课艺术形象) 美术形象不与生活等同,是艺术家利用美术的语言并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对现实生活进行抽离、集中、概括、综合以至改造的结果,反映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理想。是“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又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称之为“第二自然”,即“艺术美”。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概念,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艺术美的表现,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照片和油画进行对比,提问学生,唤醒他们的思维。教师: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掌握,但在很大程度上又纯粹是一个个人的感觉问题,现在,让我们通过作品来分析理解吧。1.展示美术作品图片 (1)展示油画家董希文的作品开国大典 师问: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画面中主要用了哪些颜色? (2)播放1949年开国大典视频短片 (3)展示1949年国庆摄影作品 师问:油画作品与摄影作品两者间有何不同?(提示:从场景、人物形象上比较。) 生答:油画好看、鲜艳,照片灰蒙蒙的;油画中场景开阔、人物形象高大,照片上人多,比较乱;照片真实,有纪念意义。总结:摄影作品是真实的场面和形象分散、零乱、主题不突出。 油画作品是经过改造后的艺术形象庄严、气势宏伟、形象典型、主题突出、鲜明。教师归纳:摄影作品表现的是真实的场景和人物形象,油画作品是艺术家经过提炼、加工、创作出来地,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第二自然”。2.通过一组图片直观地比较分析获得认知 法国圣维克多山实景与塞尚油画作品、蒙克呐喊和桥头少女、自然中的向日葵与梵高油画作品。以及摄影作品风中的新娘和油画作品风中的新娘对比。 最后欣赏席里柯的作品艾普色姆的赛马以及生活中记录马奔跑的连续摄影再次得出铁定的事实: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驱,率先向文艺复兴传统发起了总攻,结束了一直以来延续的对视觉真实的再现,艺术家的个性化能动地位和艺术自身的价值逐步具有了主导意义,现实只是参考,艺术超越了现实。【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直观的图片对比赏析,让学生理解现实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异同,对艺术美有初步的认识。3、 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美术作品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即形式美,它不仅包含在艺术美之中,其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形式一词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指形体、形态,即个别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二指形体或形态借助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呈现出来的整体的艺术形象。回顾第2课所学美术作品的语言,理解形式美包括的三个方面: (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构成形态变化)。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构成审美意象)。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 (构成审美关系)。 多媒体举例演示多幅美术作品 潘天寿作品雄视形式美赏析: 语言手段运用:采取竖幅构图,主角鹰与倒三角的山石形成险峻的感觉,左下角以松针呼应,产生视觉上的平衡。 语言元素运用:山石的长线条与鹰的黑色墨块形成鲜明对比,其间以点过渡。 语言规则:这一切就构成了画面韵律、节奏、对比、平衡,即对立与统一的形式变化。 吴冠中多幅作品的赏析加深学生对语言元素的理解:点线面色。 逐一举例说明语言手段进行巩固加深:伦勃朗夜巡明暗;波丘尼空间连续的独特形体、里特维特空间设计空间;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马远夏圭布局构图;以及中国画和西方画由于材料完全不同形成的肌理美感等。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赏析,让学生了解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要素和法则,学会用较专业的语言鉴赏美术作品。拓展伦勃朗和蒙德里安的艺术特点。 因为语言元素必须借助手段与规则呈现 语言元素与手段还必须按一定的规则来运用。 美的规律是按照自然并符合人的比例审美关系创造出来的。 概括: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多媒体展示这些美的规律。例:最后的晚餐变化与统一、荷拉斯兄弟宣誓对称与均衡、荷矛者比例与尺度等。体现形式美的典范作品:希腊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 (1)幻灯片展示雕塑作品(形式美中的“比例与尺度”) 教师配乐解说:她是希腊化时期的作品,她的罗马名字是维纳斯。传说之中,她从大海的泡沫中诞生。1820年在爱琴海的米洛斯岛上,她带着庄严的妩媚和震撼人心的残缺重返人世间,断臂在带给人们些许缺憾时,更多的是充满无边的遐想。她被认为是爱与美的化身,是希腊女性雕塑中最美的一尊。爱神的身材端正匀称,肌肤丰腴,面容美丽平静,微微流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 不同角度的雕塑形象,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 (2)学生活动断臂的女神带给我们的是缺憾,而拥有了双臂后的维纳斯会是怎样的姿势?在教师的表率和鼓励下,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生动演绎女神的完美身姿。 (3)展示一组图片:复原后的维纳斯雕塑 师问:喜欢哪一尊复原后的雕塑? 生答:都不是形象中的样子;不如原来的好;喜欢雕塑原先的样子。 (4)教师小结:假设的任何一种形象,都不能产生穿越“丧失”的美感。因为丧失了双臂的女神,给了人们一个想象的空间,而真是想象,赋予了艺术以生命。【设计意图】通过幻灯、图片欣赏和交流分析,注意创设情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在赏析和模仿活动中获得感悟,抒发内心的审美感受。学习用形式美的三个方面来评析美术作品,学会鉴赏。教师通过点评帮助学生反思,并进行理论知识的总结,突出教学重点。补充总结:不能机械运用美术语言规则和手段,无论采取什么规则,必须做到变化与统一。它是最高法则。它涵盖了其它法则。互动思考与讨论:通过欣赏学习,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说说它们符合哪些形式美的法则。(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美,提问学生说出你观察到的是哪一种美的法则或语言手段)3、 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关系: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既有重合的地方,也彼此独立。 艺术美是由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来实现的。但艺术美主要强调艺术独立于现实的自身所特有的美,这种美也许在现实中完全看不到。形式美尽管也是由艺术家借助语言元素、手段、规则从现实中提炼,但它更强调实现内容的手段,即手段本身的美(例:材质、肌理等) 侧重点不一样 为了使学生不在这个问题上多有纠结,还是希望通过作品来进行反馈练习。 提出问题,在思考观察中理解: 请欣赏自由引导人民,分别找出作品中的艺术美与形式美。4、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脱离了只能分辨一般的“漂亮”或“好看”表面的自然状态,让美术鉴赏进入从本质上进入到了一个更专业更高的层面。 5、 课后作业: 1. 以一件作品为例深入分析作品的形式极其形式美。掷铁饼者 2. 通过具体作品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在形态上的差异。1808年5月3日的枪杀作业要求:能从对形象的感受进入形式分析,知道应从哪些方面分析作品的形式美,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评论。【设计意图】采用写小评论的形式,既能及时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作业点评的方式,正面、肯定、积极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高层次的审美意识。六、小结与拓展 和同学们一起回顾有关知识点。教师:1.在课余,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美术作品,运用所学知识及自己的观点,写一则推介辞;2.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说说它们符合哪些形式美的法则。以康定斯基关于形式的一段话为结束语:只有形式对心灵产生作用时,我们才能理解和欣赏一件作品;也只有通过形式,我们才能理解内容(精神、内在共鸣)并欣赏一件作品。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包括审美实践),才能培养“一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在本节课中,通过艺术美和形式美知识的学习,尊重学生的观点,对学生的质疑和独特的想法和观点,加以肯定,慢慢地,学生对美术作品将会有较专业层面的鉴赏能力,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将逐步得到提高。【设计意图】进行知识的总结和整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外拓展的练习,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 教学反思: 针对多幅具体作品中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分析,学生能真正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且懂得自主欣赏艺术作品的全面的、多样化的美。深入理解,全面分析,学生能进行自我评价,面对具体一幅作品,知道该从哪些地方下手去欣赏。并且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学以致用。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来自现实,却超越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防组织粘连用壳聚糖凝胶项目建议书
- 小学安全全员培训计划课件
- 2025河南新乡市延津县县外在编在岗教师回乡任教的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街道办事处编外招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计划招募100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效果验证课件
- 2025年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HER2-IN-22-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招聘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26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理论试题及答案
- 动量守恒定律模型归纳(11大题型)(解析版)-2025学年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招商银行ai面试试题及答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业务学习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3
- 医疗器械配送应急预案模板(3篇)
- DB65-T 4803-2024 冰川厚度测量技术规范
- 护理专业新进展介绍
- 大疆无人机培训课件
- 中级消防员维保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