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读图.doc_第1页
地形图的读图.doc_第2页
地形图的读图.doc_第3页
地形图的读图.doc_第4页
地形图的读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形图的知识 地形图是表示地形、地物的平面图件,是用测量仪器把实际测量出来,并用特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缩绘而成的。它是地面上地形和地物位置实际情况的反映。地形图上表示地形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以等高线表示地形起伏,并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物,一般的地形图都是由等高线和地物符号所组成。 地形图对野外地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为借助地形图可对一个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地理等情况有初步的了解,甚至能初步分析判断某些地质情况,地形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初步选择工作路线,制定工作计划。此外,地形图是地质图之底图,地质工作者是在地形图上描绘地质图的,没有地形图作底图的地质图是不完整的地质图,它不能提供地质构造的完整和清晰的概念。因而在野外地质工作之前要懂得地形图,会使用地形图。 一、地形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 (一)比例尺是实际的地形情况在图上缩小的程度。因为地面上地形与地物是不可能按实际大小在图上绘出,而必须按一定比例缩小,因此地形图上的比例尺也就是地面上的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距离之比数,一般有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自然比例尺,往往标注在地形图图名下面或图框下方。 1数字比例尺是用分数表示,分子为1,分母表示在图上缩小的倍数,如万分之一则写成1:10000,二万五千分之一写成1:25000。 2线条比例尺或称图示比例尺,标上一个基本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地距离。3自然比例尺:把图上l厘米相当实地距离多少直接标出,如1厘米=200米。此外,比例尺的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人们一般在图上能分辩出来的最小长度为0.1毫米,所以在图上0.1毫米长度按其比例尺相当于实地的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例如比例尺为1:1000其0.1毫米代表实地0.1米,故1:1000之地形图其精度为0.1米。 从比例尺的精度看出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所反映的地势的精确程度是不同的,比例尺越大,所反映的地形特征越精确。 (二)地形的符号 一般用等高线表示。 1.等高线的含含义及其特征 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等高线的特点为: (1)同线等高。即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 (2)自行封闭。各条等高线必自行成闭合的曲线,若因图幅听限不在本幅闭合必在邻幅闭合。 (3)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等高线是反映地形起伏的基本内容,从这一意义上说地形图也就是等高线的水平投影图(当然,还要附加一些内容)。黄海平均海平面是计算高程的起点,即等高线的零点。按此可算出任何地形的绝对高程。 等高距切割地形的相邻两假想水平截面间的垂直距离。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中等高距是固定的。 等高线平距在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它的长短与地形有关。地形坡缓,等高线平距长,反之则短。 2.各种地貌用等高线表示的特征。(1)山头与洼地 从图421中可见山头与洼地部是一圈套着一圈的闭合曲线。但它们可根据所注的高程来判别。封闭的等高线中,内圈高者为山峰,如图中A。反之则为洼地,如图中B。图4-2-1 山头与洼地之等高线特征 两个相邻山头间的鞍部,在地形图中为两组表示山头的相同高度的等高线各自的闭相邻并列,其中间处为鞍部,如图C。 两个相邻洼地间为分水岭,在图上为两组表示凹陷的相同高度等高线各自封闭,相邻并列,如图D。 (2)山坡 山坡的断面一般可分为直线(坡度均匀),凸出,凹入和阶梯状四种。其中等高线平距之稀密分布不同。 均匀坡,相邻等高线平距相等。凸出坡:等高线平距下密上疏。 凹入坡:等高线平距下疏上密。 阶梯状坡:等高线疏密相间,各处平距不一。 (3)悬崖、峭壁: 当坡度很陡成陡崖时等高线可重叠成一粗线,或等高线相交,但交点必成双出现。还可能在等高线重迭部分加绘特殊符号。(4)山脊和山谷:如图4-2-2所示,山谷和山脊几乎具有同样的等高线形态,因而要从等高线的高程来区分,表示山脊的等高线是凸向山脊的低处,如图中A处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则凸向谷底的高处,如图中B处。 图4-2-2 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特征 (5)河流 当等高线经过河流时,不能垂直横过河流,必须沿着河岸绕向上游,然后越过河流再折向下游离开河岸,图4-2-3。图4-2-3 河流等高线特征3.地物符号 地形图中各种地物是以不同符号表示出来的,有以下三种: (1)比例符号 是将实物按照图的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上的相似图形,所以也称为轮廓符号。 (2)非比例符号 当地物实际面积非常小,以致不能用测图比例尺把它缩绘在图纸上,常用一些特定符号标注出来它的位置。 (3)线性符号 长度按比例,而宽窄不能按比例的符号,某种地物成带状或狭长形,如铁路、公路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宽窄却不按比例尺。以上三种类型并非绝对不变的,对于采用那种符号取决于图的比例尺,并会在图例中标出。 二、读地形图 阅读地形图的目的是了解,熟悉工作区的地形情况,包括对地形与地物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因而不单要认识图上的山、水、村庄、道路等地物,地貌现象,而是要能分析地形图,把地形图的各种符号和标记综合起来连成个整体。以便利用地形图为地质工作服务。 读图的步骤如下: 1.读图名、图号、邻图、图边注记, 图名通常是用图内最重要的地名来表示。从图名上大致可判断地形图所在的范围。2.认识地形图的方向 除了一些图特别注明方向外,一般地形图上方为北,下方为南,右面为东,左面为西。有些地形图标有经纬度则可用经纬度定方向。3.认识地形图图幅所在位置,从图框上所标注的经纬度可以了解地形图的位置。4.了解比例尺、基本等高距 从比例尺可了解图面积的大小,地形图的精度以及等高线的距离。 5.结合等高线的特征读图幅内山脉、丘陵、平原、山顶、山谷、陡坡、缓坡、悬崖等地形的分布及其特征,研究每一种类型的地形分布地区和范围,山脉的走向、形状和大小,地面倾斜变化的情况,各山坡的坡形、坡度,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变化。6.结合图例了解该区地物的位置,如河流、湖泊、居民点等的分布情况,从而了解该区的自然地理及经济、文化等情况。如图4-2-4所示为某地区地形图。河流的研究,包括形状特征、水里速度及方向、从属关系及流域范围等。居民点要读出居民点的类型(城镇或乡村),行政等级;分析不同区域的密度差异,分布特征;从平面图形特征,研究居民地外部轮廓特征、内部通行状况及其用地分区,主要的交通通讯设施及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如车站、码头、电信局、邮局、学校、医院、厂矿、旅游景点及娱乐设施等;分析居民地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图4-2-4 某地区地形图 7.土质植被读出植被的类型、分布、面积大小以及植被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了解森林的林种、树种、树高、树粗;在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还要分析植被的垂直变化规律。读出土质的类型、分布、面积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制图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特点、土地利用结构,找出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 8.道路与管线读出道路的类型、等级、路面质量、路宽等;分析其分布特征及道路与居民点的联系其与水系、地貌的关系;分析道路网对制图区域交通的保证程度。读出各种管线的类型及其对制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9.工矿企业 读出工矿企业的类型、分布,分析其在制图区域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提出进一步利用资源兴建工厂矿山的设想。 三、利用地形图制作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假想的竖直平面与地形相截而得的断面图。截面与地面的交线称剖面线。 地质工作者经常要作地形剖面图,因为地质剖面与地形剖面结合一起,才能更真实反映地质现象与空间的联系情况。地形剖面团可以根据地形图制作出来,也可在野外测绘。 (一)利用地形图制地形剖面图之步骤: 1在地形图上选定所需要的地形剖面位置。如图4-2-5,绘出AB剖面线。 2作基线,在方格纸上的中下部位画一直线作为基线AB定基线的海拔高度为o,亦可为该剖面线上所经最低等高线之值。如图为500m。 3作垂直比例尺在基线的左边作垂线AC,令垂直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一致,则作出的地形剖面与实际相符。如果是地形起伏很和缓的地区,为了特殊需要也可放大垂直比例尺,使地形变化显示得明显些。 4垂直投影,将方格纸基线AB与地形图AB相平行,将地形图上与AB线相交的各等高线点垂直投影到AB基线上面各相应高程上,得出相应的地形点。剖面线的方向一般规定左方就北就西,而剖面的右方就东就南。 5连成曲线,将所得之地形点用圆滑曲线逐点依次连接而得地形轮廓线。 6标注地物位置、图名、比例尺和剖面方向,并加以整饰,使之美观。图 4-2-5 利用地形图作地形剖面线 (二)野外测绘地形剖面图 在做路线地质工作时常常要求能够在现场勾绘出地形剖面,以便在地形剖面图上反映路线地质的情况。首先要确定剖面的起点,剖面方向,剖面长度,并根据精度要求确定剖面的比例尺。绘制步骤与前一方法相似。差别在于水平距和高差是靠现场观测来确定。这时确定好水平距离和高差便成为画好地形剖面的关键。当剖面较短时,水平距离和高差可以丈量或步测,刻面较长时只能用目估法或参考地形图来计算平距与高差或根据气压计来计算高程。 勾画地形剖面一般是分段进行,即观测一段距离后就勾画一段。否则容易画错,失真,如果技巧熟练,地形不复杂时,也可一气呵成。 四、利用地形图在野外定点 在野外工作时,经常需要把一些观测点(如地质点、矿点、工点、水文点等)较准确地标绘在地形图中,区域地质测量工作中称为定点。 利用地形图定点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在精度要求不很高时(在小比例尺填图或草测时)可用目估法进行定点,也就是说根据测点周围地形,地物的距离和方位的相互关系,用眼睛来判断测点在地形图上的位置。 用目估法定点时首先在观测点上利用罗盘使地形图定向,即将罗盘长边靠着地形图东边或西边图框,整体移动地形图和罗盘,使指北针对准刻度盘的o度,此时图框上方正北方向与观测点位置的正北方向相符,也就是说此时地形图的东南西北方向与实地的东南西北方向相符。这时一些线性地物如河流、公路的延长方向应与地形图上所标注的该河流或公路相平行。 在地形图定向后,注意找寻和观察观测点周围具有特征性的在图上易于找到的地形地物,并估计它们与观测点的相对位置(如方向、距离等)关系,然后根据这种相互关系在地形图上找出观测点的位置,并标在图上。 (二)在比例尺稍大的地质工作中,精度要求较高则需用交会法来定点。 首先要使地形图定向(方法与目估法相同) 然后在观测点附近找三个不在一直线上且在地形图上己表示出来的已知点如三角点、山顶、建筑物等,分别用罗盘测量观测点在它们的什么方向。此时罗盘之对物觇板对着观测者(因观测者所定位置是未知数),竖起砧觇板小孔觇板通过小孔和反光镜之中线再描所选之三角点或山头,当三点联成直线且水泡居中时读出指北针所指读数即为该测线之方位,即观测点位于已知点的什么方向,将三条测线方位记录之。 在图上找到各己知点,用量角器作图,在地形图上分别绘出通过三个已知的三条测线,三条测线之交点应为所求之测点位置。如三条测线不相交于一点(因测量误差)而交成三角形(称为误差三角形),测点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