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质检(三四单元)题.doc_第1页
七下语文质检(三四单元)题.doc_第2页
七下语文质检(三四单元)题.doc_第3页
七下语文质检(三四单元)题.doc_第4页
七下语文质检(三四单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测验试卷(二)(总分:120分;时量: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共26分)1请将词语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 (4分)妇r皆知 l尽心血 ji然而止 肆无忌dn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迭起(di) 叱咤 (ch) 行辈(xng) 归省 (shng) B蓦然 (m ) 深邃 (su) 赫然 (h) 惬(qi)意C烧灼 (shu) 亢奋 (kng) 撺掇 (cun) 羁绊(pn)D冗杂 (rng ) 嗔视(zhn) 踌躇(zh) 旺相 (xing) 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鞠躬尽粹 家喻户晓 锋茫毕露 当之无愧B兀兀穷年 契而不舍 潜心惯注 叹为观止 C炯乎不同 参差不齐 浑身懈数 变幻多资 D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杂乱无章 一拍即合 4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小华是热心肠,经常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她真是可歌可泣呀!B他成绩优异、品行端正、能积极锻炼身体,“三好学生”的称号他当之无愧。C在大街上,我看到两个路人正大声呵斥着对方,这场景真是让我叹为观止啊!D王总一跨进会议室,参加研讨会的代表都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5下列选项中对人物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双喜说。(语言描写) B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顾及此的。(外貌描写)C他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神态描写)D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动作描写)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B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C2012年,我县获得了“省级文明城市”的称号。D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7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似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2分) 上联:品美文似饮甘露 下联: 。8同学们一定读过童年吧?请根据提示一起回顾一下吧。(4分) (1)童年是前苏联作家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主题是 。 (2)阿廖沙在成长的中经历了哪些痛苦与磨难?请简述一两个。 9古诗文积累填空。(6分)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4) 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5)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 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二阅读与理解(共44分)阅读下面诗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 (12分) 社 戏 (节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 )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10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 ) ( ) ( )11第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3分) 12第四段中“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的作用是什么?(3分) 13“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几段文字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3分) (2) (8分) 口 技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京中有善口技者 _ (2)众妙毕备 _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_ (4)虽人有百手 _15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6请找出文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至少四个。(2分) 17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2分) (三)(6分)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8解释加点的词。(2分)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宁信度,无自信也。 20这一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 (4) (4分) 山中杂诗吴 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21.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2.“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五)(14分) 韵自多情 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看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非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表达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 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成了豫剧、曲剧和越调。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 23根据第(3)段内容,解释“拿堂”一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24第(5)段写到了“戏曲琼浆的滋养”,从文中看,戏曲给人们的“滋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5第(6)段讲述台湾老兵和在美国的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3分) 26从全文看,“乡韵自多情”的“情”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4分) 三、写作(50分)27.题目:这事真让我 亲爱的同学,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稿纸首行正中。(2)诗歌除外,文体自选。(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不少于600字。 600七年级语文测验试卷(二)参考答案:11.孺 沥 戛 惮 每个字1分 2.B 3.D 4.B 5.C 6.C 7. 示例:赏名画如沐春风 2-7题每题2分8.(1)高尔基 在苦难中成长 每空1分 (2) 曾被外祖父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在学校也受到歧视和刁难。2分9. (1)以为妙绝 (2)奋袖出臂 (3)深林人不知 (4)思君不见下渝州(5) 何人不起故园情 (6)双袖龙钟泪不干 每空1分二10. 夹杂 朦胧 依稀 每空1分11. 比喻、拟人 表现山势连绵起伏的特点和船行速度之快。2分12. 从侧面烘托船走得快,孩子们驾船技巧娴熟。2分13. 表现了“我”轻松、愉快及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2分 擅长 全,都 中间夹杂 即使 每两空1分在这时宾客都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打着哆嗦,几乎想要先跑了。 2分14.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2分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2分15. 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 尺码 每空1分16.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分20.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2分21. 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2分22.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