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所樊家村退休干部住房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1页
航空所樊家村退休干部住房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2页
航空所樊家村退休干部住房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3页
航空所樊家村退休干部住房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4页
航空所樊家村退休干部住房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空所樊家村退休干部住房工程 施工测量方案1、 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甲方提供的现场测量定位点位;6.业主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樊家村甲3号,工程包括一栋主楼及一座纯地下车库。工程设计0.00=45.800m,工程场地现地面标高约为45.300m(即-0.5m),主楼设计基础素砼垫层底标高-10.30m,基坑开挖深度10.32m,地下车库设计基础素砼垫层底标高-13.0m,基坑开挖深度13.02m。拟开挖基坑大致呈“T”字形,主楼位于南侧,北侧为纯地下车库,周边环境相对较为复杂。拟建工程北侧紧临一居住小区(枫泽园)围墙,拟建地下车库外墙距小区围墙为2.15m;西侧北半部为配电室及锅炉房,拟建地下车库外墙距配电室4.36m,西侧南半部为一栋6层宿舍楼,拟建主楼外墙距宿舍楼9.0m;东侧临近现状招待所,北半部车库外墙距现状招待所约4.29m,南半部主楼外墙距现状招待所13.38m;南侧临近现状道路丰台东路,最近处距现状道路约5.0m。3、 施工部署1、场地准备本工程施工时旧建筑物已经拆除完成,现场地势基本平担,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2、测量仪器的准备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并设立测量设备台帐。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序号测量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激光经纬仪DJD2台123水准仪DZS31台24钢卷尺50m把27.5m把35.5mm把35塔尺5m把23、技术准备1)项目部派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北京市第一测绘分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2011拔地0004测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施测,并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4、技术要求1)所有参加施工测量人员、施工放线人员要固定,不能随便更换,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负责调换,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懂得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 3)测量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4)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施测方案,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草图,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图施工。四、施测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2)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4) 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6)钢尺量距进行“三差”改正;经纬仪测角进行“正倒镜”法;水准仪测高程采用附合或闭合法,采用串测或变动仪器高。五、工程定位与控制网的测设 1.工程定位根据业主及规划部门提供的水准点及坐标点,按照所计划的建筑物的主轴线坐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2.平面控制网测设原则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3)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4)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5)桩位必须用砼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3.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及业主提供的住宅楼施工测量控制点Z1、Z2、Z3、Z4、Z5、Z6、及车库施工测量控制点D1、D2、D3、D4,对整个场区进行一级控制,控制网点布局要求能有效控制场区内各建筑物定位,距建筑物基坑距离应保证点位不受基坑变形影响处。 2)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横轴及纵轴投测到围墙或附近建筑物上,墙上、地面引线均用红三角标出,清晰明了。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3)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砌砖维护,并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4)控制线随结构逐层弹在外墙上,用以检查复核楼层放线。 4.建筑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建立高程控制网。 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采用国家三等水准精度。 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BM1、BM2、BM3),采用DS3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按三等水准精度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将水准点引设到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场区内及其周围至少有3个水准点,各点间应能相互通视,以便联测校对。我方将根据资料提供详细的复测资料,作为本工高程控制网。在上述高程点使用3个月后,应及时进行联测检验,以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控制准确。 5.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路线长 度(km)仪器型号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闭合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三等6mm 50DS3双面往返各一 次往返各一次12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等级水准仪器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面、红面读数较差(m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面、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三等DS355360.32.03.0六、施工测量 1.基础测量(一)0.00以下平面轴线投测1 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轴线定位控制桩应至少每半月测一次,以防控制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2 轴线投测方法1)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基坑外控法”,用经纬仪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为防止轴线上墙、柱钢筋、模板影响测量观测,故采取轴线偏离80100cm设定施工观测控制线。再按施工观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施工观测控制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2)待底板浇筑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点,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经对距离、角度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控制线,并弹墨线作为支模板的依据。模板支好后,应用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2mm。基础部分的电梯井、集水坑是测量放线的控制重点,根据其与主控线关系确定其长短边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放样,确保电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确性及便于复核。3)当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4)轴线允许偏差如下: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外廓主轴线长度L(m)L30530L601060L9015L9020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 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每 层3总高H(m)H30530H601060H901590H12020120H15025H15030(二)高程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a基于本工程,在土方开挖初期标高引测采用水准尺测设法;b土方开挖继续进行的过程中,在无法采用水准尺测设法测设标高的时候,采用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进行,如下图所示。c其中钢尺下段悬挂10kg重锤,以保证钢尺的垂直度,为减少摆动,将重锤放入水桶中,现场作业时,每次用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传递标高时,改变钢尺悬挂位置,进行测量重复测量,以便校核。d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S3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支护桩上,并标明数据。3)基底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基坑开挖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用S3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每隔2米距离撒一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标高清土。4)清土完成后利用水平仪严格检查基底土层标高。5) 在以后竖向结构施工过程中,柱、墙混凝土成型拆除模板后,应在墙柱侧面抄测出结构1米线(1米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楼层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使用。 2.主体部分施工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轴线投测)的方法:采用内控法,即利用激光经纬仪将首层的轴线控制点投测到相应的楼层上,然后利用激光经纬仪及钢尺相配合的方法对相应的轴线进行投测。 2)内控点布设a平面内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流水段图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3个点,并相互之间衔接,组成闭合图形,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制点。b埋件的埋设:内控点所在一层平面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200mm*200mm的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c预埋件作法: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F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预埋件示意图:d控制点的测设: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内控点如下图: e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接收靶示意图3)内控点(轴线控制点)竖向投测a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首层楼面基准点,调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b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c通过顺时针转动望远镜360度,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d通过移动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圆心与轨迹圆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在进行控制点传递时,用对讲机通信联络。e本施工段所有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楼层完成后,用激光经纬仪及钢尺对控制轴线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结果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f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下列控制线,所有主控轴线、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内控点竖向投测示意图g为了保证轴线竖向传递的准确性,在每6层重新布设内控点(轴线控制点),具体位置与首层相同。如下图所示:h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设计角度,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钢尺要进行三差改正),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i二次结构砌筑前可根据已有结构轴线放样门、墙等砌筑线,砌筑完成后的每一开间内应按图纸所示开间尺寸布设十字中心线至墙、屋顶面上,并及时将建筑1M线引测至房间内,形成天地交圈、水平交圈控制线,作为日后安装门窗、过梁、室内装修、地坪抹灰及机电设备安装的依据。玻璃幕墙、外挂石材、电梯等安装时的埋件位置和高度宜由各专业分包控制,总包测量人员检查协调,以确保安装精度和装修质量;4) 高程的传递a在第一层的墙体和平台浇筑好后,从场区水准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位置(如电梯井周围墙立面),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每施工段不得少于3个点,以便于相互之间进行校核。b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向上进行量取或用悬掉钢尺与水准尺相配合的方法进行,直至达到需要投测标高的楼层,并作好明显标记。注意: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c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抄测完成后,换人进行复查。七、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1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 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cm 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2 墙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位置,弹出墙边线,然后放测出墙30cm 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3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4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300cm 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八、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2)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3)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5)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质量总监和责任工程师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6)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7)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问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8)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9)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十 、施测安全及仪器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