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的估算.doc_第1页
加法的估算.doc_第2页
加法的估算.doc_第3页
加法的估算.doc_第4页
加法的估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法的估算【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数学3,课时:14,课前准备: 学生(1)课前在百度搜索中感知常见商品的价格。教师(1)课件。(2)在百度中搜索相关的剪纸图片、视频网址。【教学内容】加法估算(教材4041页)【教材简解】这节课主要教学加法估算的基本方法,教材选择了四种常用家用电器的单价作为素材,在例题中安排学生估计“买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大约需要几百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估算方法。“试一试”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例题所学习的估算方法。教材先利用例题中的已知信息提出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加以解决;再鼓励学生利用例题中的已知信息“任意选购两种商品,估算大约需要几百元”。“想想做做”按三个层次安排练习,第1题是把一个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数的专项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加法估算的难点,为正确估算打好基础。第2题用加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体会加法估算的现实意义,增强根据问题特点合理选择估算的意识。第3题要求先估算再笔算,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估算的价值,体会估算和笔算可以相互验证。第4题不仅要求学生进行估算,还要根据所求问题对估算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方法,认识“”,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思维发展目标:在学习估算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估算,掌握估算方法,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2理解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教学方法】计算类的课大体说来较为单调和枯燥,因此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展学生乐于参与的猜价格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层层深入。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从贴近生活的购物情境里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自主探索加法估算的方法,从而达到增强估算意思和能力的目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猜一猜:小朋友们,前些日子我买了一款手机,它的价格大约是800元,你能猜猜它的实际价格吗?(出示图片)手机/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A%D6%BB%FA&in=31493&cl=2&lm=-1&st=-1&pn=6&rn=1&di=59791327560&ln=1984&fr=&fm=result&fmq=1332081164774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6&-1&di59791327560&objURLhttp%3A%2F%2F%2Fimages%2F2007-04%2F30%2Fxinsrc_4704043010157251579016.jpg&fromURLhttp%3A%2F%2F%2Fcontent%2F2007-04%2F30%2Fcontent_1750489.htm&W1024&H768&T8791&S276&TPjpg生自由猜测,教师选择板书后出示手机价格,让生对照猜测结果。师:其实小朋友猜的都比较合理,因为你们猜的价格都比较接近800元,也就是大约800元。2.说一说:小朋友,你能像这样说说这些数分别接近哪个整百数吗?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说。(设计意图:估算要以数感为基础,要以理解数概念为依托,并要求学生能迅速熟练地判断数的大小,通过猜一猜和说一说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让学生头脑中“大约几百”的数概念更加清晰化,为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灵活选择估算方法、合理调整估算结果做了很好的铺垫。)过渡:商场里还有许多商品,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二、自主探索,学习例题。(课件出示例题)提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说出每种商品的价格分别接近哪个整百数吗?师:刚才小朋友都积极开动脑筋,能迅速判断一个三位数接近哪个整百数,那你们能解决茄子老师提出的问题吗?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98+192师追问:这道题是要算出准确的数吗?从哪儿看出来的?你怎么算?指名生自由汇报。1)98192=290(元) 290元接近300元 指出:你是先算出买这两样商品需要的总钱数,再看它接近哪个整百数是吗?2)98元接近100元,192元接近200元,100+200=300(元),所以大约需要300元。师:是的。98元接近100元,192元接近200元,100+200=300(板书:100+200=300) 我们就说98+192大约就是300元。(板:206+292 500元)师:(如果学生出现了第一种)比较这两种估计的方法,你觉得那种方法更好些?为什么?(把两个加数都看成整百数,估算起来比较简单)(我也觉得这种方法估算起来更比较简单,给这种方法打颗星)(设计意图:教学估算时,把它置于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让学生吧计算的实际问题与情境联系起来,便自然地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根据两个数的特征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会自主想到以上两种估算方法,而两种方法孰优孰劣多数学生能自主辨析,而教师恰当的语言评价、引导能使学生认识到“凑整估算”这种策略的优越性。)师:这样的算法就是估算(板书课题:估算)你们估算的非常正确。瞧!小西红柿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估算的过程不必全写出来,老师教给你们一种简便的写法。(板书:98+192300)它就是约等号,表示大约相等的意思。(板书:约等号)师:谁来说说我是怎样写约等号的?(两条边都先向上弯一弯,再向下弯一弯)师: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上下一样长,一样弯)我们一起来写个约等号。(竖空)师:约等号读作“约等于”。这道算式谁会读?(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辨析,自主产生新符号的意愿,从而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约等号的写法要进行形象化的指导。)师:表示什么意思呢?(98+192大约等于300元)师:这里能用等号吗?为什么? 你认为这里的300和98+192的实际结果相比怎么样?为什么?师:说得真好。这里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所以98+192大约等于300。现在你还能用刚才学习的估算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吗?三、试一试1.课件出示题目(1)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大约需要几百元?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师:算式怎样列?师:这儿为什么要用约等号?(因为得数不是正好等于500,而是估计的)师: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多请几名学生说说。师;如果我带了500元钱买这两样东西,够吗?为什么?(对,403元比400元多,105元也比100元多。他们的和就应该比500元多,所以我带500元是不够的。) 2.课件出示题目(2)任意挑选两样东西,估算大约需要多少元?同桌互说后指名交流。小结:小朋友真棒,会把要买的商品的价格都看成它接近的整百数,再把这些整百数相加就能得出买这两样商品大约需要的钱数。这就是加法估算。(板书课题:加法的估算)要想进行正确地加法估算,首先要能找到算式中一些加数所接近的整百数。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这方面的练习。(设计意图:在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到运用生活经验灵活进行判断。)课间放松:听轻音乐童年/albumlist/%E7%8F%AD%E5%BE%97%E7%91%9E;%E6%97%A5%E5%85%89%E6%B5%B7%E5%B2%B8.html四、组织练习,巩固新知。1想想做做 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选题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思考过程。 2.想想做做 第3题师:谁来说说这道题目有几个要求?现在请你完成第一个要求。教师巡视指导,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后请学生读题汇报。分组在自备本上独立用竖式计算。师引导学生比较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后追问:为什么估算结果比实际结果多(少)? 3. 想想做做 第4题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说出思考过程。4.拓展练习:师:星期天,我还看中了这些商品(出示图片),我带了1000元钱,买哪些商品大约需要1000元呢?请你帮我算一算。毛衣/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3%AB%D2%C2&in=1856&cl=2&lm=-1&st=-1&pn=16&rn=1&di=62807439825&ln=2000&fr=&fm=result&fmq=1332080804469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6&-1&di62807439825&objURLhttp%3A%2F%2F%2Fattachment%2Fthumb%2F3%2F132%2F19_199134_a5a98e61af2349f.jpg&fromURLhttp%3A%2F%2F%2Fread.php%3Ftid%3D81585&W540&H404&T8644&S26&TPjpg裙子/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6%F9%CD%AF%C1%AC%D2%C2%C8%B9&in=29242&cl=2&lm=-1&st=-1&pn=1&rn=1&di=115652674590&ln=1891&fr=&fm=result&fmq=1332080954873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1&di115652674590&objURLhttp%3A%2F%2F%2Fbookpic%2F2010671623626064.jpg&fromURLhttp%3A%2F%2F%2Flist.asp%3Fid%3D7901&W700&H700&T7661&S140&TPjpg外套/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6%F9%CD%AF%CD%E2%CC%D7&in=14001&cl=2&lm=-1&st=-1&pn=6&rn=1&di=67345593885&ln=1954&fr=&fm=result&fmq=1332081014523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6&-1&di67345593885&objURLhttp%3A%2F%2F%2Fc1%2Fvector%2F9%2F13%2F060.jpg&fromURLhttp%3A%2F%2F%2Fvector%2F13%2F117281643048762.html&W599&H600&T7069&S30&TPjpg裤子/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6%F9%CD%AF%BF%E3%D7%D3&in=17237&cl=2&lm=-1&st=-1&pn=31&rn=1&di=127077718605&ln=2000&fr=&fm=result&fmq=1332081064143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1&-1&di127077718605&objURLhttp%3A%2F%2F99.%2F6000%2Fqq931144563%2F90e032d3f5cc2a98ef1d9028f4e369a3.jpg&fromURLhttp%3A%2F%2F%2Fhits%2F8043127697%2Fpay1000%2F49.00%2F0.html&W644&H648&T9508&S80&TPjpg短裤/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6%F9%CD%AF%B6%CC%BF%E3&in=31074&cl=2&lm=-1&st=-1&pn=6&rn=1&di=1199949060&ln=1930&fr=&fm=result&fmq=1332081372738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6&-1&di1199949060&objURLhttp%3A%2F%2F%2Fpics%2F20090531%2F86411c26da1ca1b45e4f6f20a910bd9fec7e1242_o.jpg&fromURLhttp%3A%2F%2F%2Ftradelead%2F86411c26da1ca1b45e4f6f20a910bd9fec7e1242_%25E4%25BE%259B%25E5%25BA%2594%25E5%2584%25BF%25E7%25AB%25A5%25E7%259F%25AD%25E8%25A3%25A4%2F&W1024&H768&T9508&S110&TPjpg师:能解决吗?先自己写一写,再在小组里交流。好,开始四人小组活动。指名汇报。 (板书)195+404+302+961000(元) 404+302+2981000(元) 195+404+298+961000(元)(设计意图:本课一开始就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体现了“生活问题数学化”这个基于“学习数学培养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而提出的数学理论。课堂结束,教师创设了“数学生活化”情境,让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五、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估算的?你觉得估算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吗?今天的这节课你可以给自己打几颗星?【教后反思】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课始以猜老师逛商店买了一款手机的价格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