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常识2.doc_第1页
小学生安全常识2.doc_第2页
小学生安全常识2.doc_第3页
小学生安全常识2.doc_第4页
小学生安全常识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安全常识安溪县第七小学小学生安全常识目录一、日常安全篇二、校内校外活动安全篇1、防止触电2、楼道安全3、学校体育课活动安全4、上学放学途中三、交通安全篇1、行路安全2、骑自行车要求3、乘机动车常识4、交通安全应急常识四、食品卫生安全篇1、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2、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五、家居安全篇六、消防安全篇1、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2、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3、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4、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七、防溺水安全篇1、防溺水安全“四不”要求2、游泳时应注意什么?3、发现有人溺水时应怎么办?八、治安防范篇九、防自然灾害安全篇1、地震2、防雷雨天气、雷击十、心理健康篇十一、网络安全篇 1、安全用电2、家庭活动安全第一章 日常安全篇1.进出校门要自觉排队,不推搡,不拥挤,不奔跑。2.上下楼自觉靠右行走,不急行、不拥挤。 3.严禁在楼道上、教室内追逐打闹和奔跑,以免滑倒和摔伤。4.严禁攀爬学校的围墙,门窗、围栏、阳台及树木、球架。 5.不准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及刀械凶器进校。 6.若照明灯和电风扇等电器发生故障,不得私自动手排除,应报告教师或总务处,由学校电工进行故障排除,不得打开配电箱,触摸电器开关。消防器材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搬动。 7.大扫除时注意安全,对高处的玻璃窗和无阳台窗子的外部,不要勉强擦拭。 8.做文明学生,不要有任何故意伤害他人、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不允许在任何场所参与打架斗殴。 9.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师长。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10.上实验课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安全要求完成实验。 11.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要按有关安全规则进行。 12.在往返家校的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行路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13.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集体活动,要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离队个别行动。14.不阅读带有色情与暴力内容的报刊杂志。15.注意网络安全,反黄、反暴,不撒播不健康的、反动的信息。提倡绿色上网。16.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远离邪教。 第二章 校内校外活动安全篇一、防止触电1.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试电器外壳。2.发现绝缘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关、插座要及时报告,请专人检修,切勿乱动。3.发现有人触电时,要迅速切断电源,并立即报告老师实施抢救。4.打雷下雨时不在易导电的物体下躲避。雷雨时尽量避免或减少野外活动,路遇雷雨不要往高处走,迅速寻找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或低洼处躲避。二、楼道安全1.上下楼梯时有序缓慢右行,严禁拥挤,特别是发现有人摔倒时,应立即停止上下,迅速将摔倒者扶起。 2.不在教室里打跳,翻越门窗;不在走廊上追逐嬉戏,身体不靠栏杆且使身体重心外倾或用力拉扯栏杆,不爬、坐或翻越栏杆。三、体育活动安全1.上体育课时身上不佩戴徽章、钢笔、钥匙、小刀等杂物。2.每节课应根据授课内容易发生的事故及其危害向学生反复强调,要讲清动作要领,保护措施,并落实到每个学生。3.每节课应根据授课内容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隐患。4.要特别关注身体有特质的学生,避免其参加剧烈运动。第三章 交通安全篇一、行路安全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在人行道上,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走;群体行进要列队,横排不要超过两人。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没有标志的要看清前后的车辆,不能和车辆抢道。3.行路时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尤其是路口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和车辆转向灯的变化。4.不要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不要在路上玩耍、抛物、泼水、散发印刷广告或进行妨碍交通的活动。5.不要穿越、攀登或跨越隔离设施。6.不能在公路上拦车、追车、扒车,或用硬物抛击行走的车辆。二、骑自行车安全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不满16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电动车。2.骑车时要集中精神,谨慎骑车。3.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不在恶劣天气骑车。4.骑车转弯要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5.掌握不同天气的骑车特点,做到:“顺风不骑快车,逆风不低头猛踏,雾天控制车速,冰雪天把稳龙头,雨天防止行人乱穿。6.不要在禁行道路、路段或机动车道内骑车。7.骑车时不要牵引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三、乘坐机动车安全1.不乘坐无营运证、无牌照、无准运证的客运车辆,发现驾驶员无证驾驶、饮酒或精神不佳,也不要乘坐该车。2.不要在机动车道上等候车辆或招呼出租车,应该在公交站依次候车,车来后,待车停稳后,再顺序先下后上;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车。3.上车后,应找座位坐好,没有座位应抓好把手站稳;不乘坐货车或拖拉机;乘坐二轮摩托车必须戴好头盔,要叉开坐,不能偏坐或倒坐。4.在车辆行驶中不与驾驶员闲谈或妨碍驾驶员操作;不要随意开启车门、车厢,不能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不要向车外抛投物品,不要在车内随意走动、打闹。5.车到站或下车时不可拥挤抢下;在车行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下车,开关车门不能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下车后,须横穿车行道时,应在确定没有车辆过往时,从车尾部穿行,切不可从车头部贸然通过。6.机动车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须在车行道停车时,除救险外,乘车人须迅速离开车辆和车行道。四、交通安全应急常识1.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切不可惊慌失措,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出现的交通危险或发生的交通事故。2.紧急请求救险方式有:拨打120救护电话或拨打110、122报警电话。3.要听从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和安排,不能擅自行事。第四章 食品卫生安全篇一、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饭前便后要洗手;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4.不买、不吃“三无”食品或超过保质期的、变了质的食品;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6.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二、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第五章 家居安全篇一、安全用电1.室内电路安装要规范,插座不能安装太低,保险盒不能装在零线上。2.开关、插座的外壳破损或床头开关电线绝缘老化,必须立即换掉。不要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开关、插座等。3.不要在室内随意乱拉乱接电线。4.注意导线与导线、导线与开关要牢固、不能移动。5.室内电线破损、绝缘损坏后,对绝缘破损的地方要用电工胶布包好。6.不能到装有潜水泵的水池或水井取水,以防触电。7.不能靠近输电设施。如变电站、开关柜等。8.不能用金属等导体去捅插座孔。二、家庭活动安全1.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或者从低处往高处跳),特别是不能重叠凳子攀爬。2.不能单独在阳台上或者在窗户边等比较危险的地方玩耍;不要把身体过多地探出窗外和阳台外。3.不能盲目模仿电影、电视剧里危险的动作。4.不能在床上蹦跳、翻跟斗。5.不能在屋内追跑打闹,防止滑倒和撞伤。6.玩耍时不能玩火和摆弄、触碰带电设施。7.不制作、不购买弹弓、火药枪、仿真手枪等发射性或撞击性玩具。第六章 消防安全篇一、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 1.不随身携带烟花、爆竹、火柴、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学校。2.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坚决杜绝吸烟。3.不玩火,不随意焚烧废纸等。4.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学校、居民楼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二、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及时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1.发现火灾,可以打电话119直接报警。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2.报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员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通往火场的道路。3.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4.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三、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 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1.初起的小火,可正确使用灭火器、水、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床单、棉被等覆盖灭火。2.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3.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4.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5.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四、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 最主要的是尽快离开现场,脱离危险,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l.一旦身受火灾威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后再离开火场。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也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4.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5.在防火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6.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7在学校发生火灾,同学们不要惊惶失措,按火灾疏散预案执行,一切听指挥,有序、快速地离开现场。学生不得参加灭火行动。第七章 防溺水安全篇一、防溺水安全“四不”: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四不”: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到河、湖、溪、塘、水库等地方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二、游泳时应注意什么?1.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家长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三、发现有人溺水时应怎么办?1.发现有人溺水时,即刻发出“有人溺水”呼救或拨打“ 110”“120”请求支持,儿童少年不可冒然下水施救。2.发生溺水事件时,必须镇定冷静,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3.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进行现场施救,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第八篇 治安防范篇1.爱生命,爱身体,远离烟酒、毒品,不参与赌博。2.不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要高姿态,互相谦让。3.遭到殴打,要及时求助“110”,并说清出事的时间、地点、打人凶手的相貌特征。4.不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进入的营业性歌厅、舞厅、游戏厅、网吧等场所。5.不买、不看、不传、不藏黄色淫秽的书刊和音像制品,包括不健康的小报、杂志和带有不健康内容的游戏等。6.遇有坏人威胁或教唆你做坏事时,应坚决拒绝,并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7.交友要慎重,不随便结交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特别是一些有劣迹的人员。8.严格遵守规定,不携带任何管制刀具进入校园。9.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应向父母、老师倾诉,求得帮助,不要离家出走。10.警惕坏人的花言巧语的诱骗,坚决不跟陌生人走。11.身体受到坏人的侵害后,应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立即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12.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封建迷信活动,不买、不看有关宣传封建迷信的书籍和音像制品。13.在校内外遇到强行索要钱物时,要及时报告老师和父母。14.不能随便吃喝陌生人赠送的食物和饮料,不接收陌生人的钱物、玩具、礼物等。15.上、放学、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不单独行动,要与同学、朋友等结伴同行。16.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车,驾车的陌生人问路时,要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贴近车身。 17.养成放学后按时回家的好习惯,如有事不能按时回家,要通知家长。18.要记住家长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并学会打电话。第九章 防自然灾害安全篇一、地震1.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下蹲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在学校老师的指挥下按规定的紧急逃生路线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2.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3.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