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1 卷 第 1 期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11 No 1 2010 年 3 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r 201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提出 经 过 15 年努力 到 2020 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建 设创新型国家 不仅需要考虑 R D 投入的增加 而且要 考虑其投入的产出 R D 科技活动主要分为三大类型 基 础研究 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 其中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 成果是科学论文 一般而言 被 三大检索 收录的论文 数量和质量是考核 R D科技活动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 大检索为 SCI 科学引文索引 EI 工程索引 ISTP 科 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本文采用了 十五 及 十一五 期间大量科技发展 统计数据 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的主要指标数据库 选取了从 2003 年至 2007 年的数据 文中数据选取大多服 从于可比性研究的目的 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加工与计算 我国科技论文产出的国际比较研究 李国栋 燕山大学 科学技术研究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 要 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主要产出形式 三大检索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一 个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三大检索论文产出这一指标来比较分析我国 R D 科技 活动产出情况及特点 从总体上评价我国 R D 科技活动产出特征 并给出比较结论及建议 关键词 三大检索 R D 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 D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2692 2010 01 0138 04 收稿日期 2009 07 20 作者简介 李国栋 1982 男 河北武安人 燕山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实习员 表 12003 2007 年世界主要国家三大检索论文总数及结构对比表 指标2003所占比重 位次2004所占比重 位次2005所占比重 位次 2006所占比重 位次2007所占比重 位次 名称 篇 篇 篇 篇 篇 美国56409042 6152029741 4166636042 6159080740 8157680038 41 英国13991110 6313468510 7316059510 321386789 6414961810 03 日本15424111 6213899511 1215906010 2314888710 3315019610 03 德国1316889 941233699 841485709 551345779 351405819 45 法国898546 86829816 661010526 56938226 56968166 56 意大利 718585 47677905 4782251 5 37781665 47855005 77 俄罗斯 444373 48403693 2846154 3 08413162 99427542 99 中国933527 051113568 951533749 8417187811 9220786513 92 印度341362 69343482 79434922 89473033 38513033 48 总计1325570 100 0 1256194 100 0 1562913 100 0 1445434100 0 1501433100 0 数据来源 中国科技统计 中国主要指标数据库 一 科技论文产出的国际比较 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主要产出形式 其中 三大检索论文是国际上公认评价一个国家科技活动发展情 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 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数量的比较 从表 1 可以看出 我国三大检索论文总数量增长迅速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在增长速度方面 三大检索论文我 国从 2003 年的 93352 篇增长到 2007 年的 207865 篇 增 长了 123 每年平均增长 22902 篇 按每年约 25 的速 度在增长 在此期间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美国的 2 3 英 国的 28 4 日本的 8 1 德国的 6 8 法国的 7 8 印度的 50 3 处于世界第一 这不仅充分反映我国在 十 五 到 十一五 期间科技论文的快速发展 更说明国家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积极效果 在结构比重方面 2003 年 到 2007 年我国的三大检索论文在世界所占的份额由 2003 第 1 期李国栋我国科技论文产出的国际比较研究139 年的 7 上升到 2007 年的 13 9 上升了 6 9 个百分点 排名位次由第 5 位上升至第 2 位 换言之在世界上 10 篇三 大检索文章中 我国就有其一 与此相对照 从世界范围 比较而言 美 日 德 意 俄等发达国家 所占的份额 大多基本稳定或有所下降 二 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分布量的比较 从表 1 可以看出 我国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数量在 不断提升 但是相对于世界主要国家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 分布量的比重来看 我国与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相比还是 有一定差距的 以 2007 年为例 见表 2 三大检索系统收 录我国国际论文总数达到了 20 万余篇 占三大检索系统收 录论文总数的 9 8 居世界第 2 位 排名第一位的是美国 论文总数 57 万余篇 占三大检索系统收录总数的 27 24 我国的论文数量仅是美国的 1 3 虽然我国在论文总量比重 上排位靠前 但是在 SCI 论文数量上我国仅处中游位置 同样 以 2007 年为例 被 SCI 收录的科技论文量 美国 以占世界总量的 30 3 排名第 1 位 其次为英国 8 4 德 国 7 4 日本 7 0 我国 6 9 位列第 5 位仅是美国的 1 5 表 22007 年世界主要国家三大检索论文 分布量及结构对比表 国别三大检索 SCI EI ISTP国别科学引文索引 SCI 论文篇数所占比重论文篇数 所占比重 世界2117127100 0 世界1276528100 0 合计合计 美国57680027 24 美国38717230 3 中国2078659 82 英国1068058 4 日本1501967 09 德国938527 4 英国1496187 07 日本893337 0 德国1405816 64 中国891476 9 法国968164 57 法国635325 0 意大利855004 04 意大利 548944 3 印度513032 42 印度327402 6 俄罗斯427542 02 俄罗斯 272122 2 数据来源 中国科技统计 中国科技统计数据 2008 表 32007 年科技论文在三大检索中所占比重的国际比较表 指标名称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中国印度 科技论文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SCI 收录比重67 1 71 4 59 5 66 8 65 6 64 2 63 7 42 9 63 8 ISTP 收录比重23 4 18 0 22 6 21 1 20 3 23 4 15 6 20 7 12 3 EI 收录比重9 5 10 6 17 9 12 1 14 1 12 4 20 7 36 4 23 9 数据来源 中国科技统计 中国主要指标数据库 三 SCI 论文在三大检索论文中所占比重的比较 从表 3 可以看出 2007 年 我国被 SCI 收录的科技论 文在我国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中所占的比重最高 达 到近 43 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却是最低的 仍相差 20 28 个百分点之多 被 SCI 收录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可以反映一 个国家基础研究的水平 历来被国际公认为世界范围内权 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的索引工具 能够提供科学技术领域最 重要的研究成果 表 3 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基础研究水平还 有待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原始创新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仍 需进一步加强 表 42003 2007 年我国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情况表 单位 篇 指标名称20032004200520062007 合计93352111356153374172055207865 所占比重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SCI4978857377682267145089147 所占比重53 3 51 5 44 5 41 5 42 9 ISTP1856720479307863546343131 所占比重19 9 18 4 20 1 20 6 20 7 EI2499733500543626514275587 所占比重26 8 30 1 35 4 37 9 36 4 数据来源 中国科技统计 中国主要指标数据库 从表 4 可以看出 我国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的五 年间变化情况 一方面虽然 SCI 论文逐年增长 总的增长 率达到了 79 但是增长速度仍然赶不上 ISTP 和 EI 的 132 和 202 另一方面 虽然 SCI 论文所占的比重仍然 最大 但是比重在逐年下降 由 2003 年 53 3 下降到 2006 年的 41 5 2007 年比重有所回升 但增幅不多为 42 9 这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我 国的 R D 科技活动方面越来越注重于工程技术应用方面 的研究 基础研究工作的产出量比重有所降低 另外 通过对 SCI 数据库 1998 年至 2008 年 截至 2008 年 8 月 10 年间数据统计 我国科技论文共被引用次数为 265 万次 排在世界第 10 位 比 2007 年统计 1997 2007 的第 13 位上升了 3 位 而在 2003 年 1993 2003 统计时 我国排在第 19 位 SCI 论文引用的排位低于论文收录的排 位 这说明我国 SCI 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排位是不一致的 我国的 SCI 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 科技论文的投入与产出比较 一 R D 活动的人力和经费投入比较 2007 年是世界 R D 活动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的标志 世界上有R D活动的 110 个国家R D经费投入总额达到 1 07 万亿美元 历史性的突破了一万亿美元 从表 5 可以 看出 在 R D 经费投入方面 我国从 2003 年 186 亿美元 增长到 2007 年的 487 9 亿美元 增幅达 162 R D 经费 投入排名前三位的美国 日本和德国的增幅分别为 27 11 和 37 相比之下 我国的经费投入增幅处于绝对领 先地位 虽然我国经费投入增幅较快 但是 R D 经费投入的 额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差依然很大 以 2007 年为例 美 国 R D 经费投入是我国的 7 6 倍 日本 R D 经费投入是 140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年 我国的 3 1 倍 因此我国在经费投入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 间 在 R D 人员投入方面 我国一直居世界第 1 位 且 每年平均增加约 12 万人 增幅较快 其他国家则增幅较 慢 例日本从 2003 2007 年增加了 2 1 万人 年均增加 0 4 万人 俄罗斯从 2003 年起 R D 人员呈下降趋势 表 5 2003 2007 年世界主要国家R D活动人财投入对比 指标名称R D 经费 亿美元 R D 人员 万人 2003200420052006 2007 2003 20042005 2006 2007 中国186 0237 6 298 9 376 7 487 9 109 5 115 3 136 5 150 3 173 6 美国2897 4 3008 4 3238 5 3486 6 3687 9 日本1352 8 1458 8 1512 7 1485 3 1507 9 88 389 692 1 93 593 8 德国615 5682 9 693 3 738 4 842 3 47 347 147 5 48 749 4 英国324 9370 7 394 2426 9 502 8 31 931 632 333 5 33 4 法国390 2443 4 450 5475 6 538 8 34 635 335 436 4 意大利 166 7189 4 193 9211 2 16 216 417 519 2 俄罗斯55 368 181 6106 2 145 1 97 395 291 9 91 7 91 2 数据来源 中国科技统计 中国主要指标数据库 二 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投入产出比较 将各国从 2003 2007 年论文总数 与 R D 人力 万 人 和经费 亿美元 投入相比计算得出三大检索论文的 人 财产出比 见表 6 从表 6 中可以看出 我国三大检 索论文的人力投入产出比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而经费投 入产出比却处于世界前列 一方面 中国 R D 每万人年 产出的三大检索论文量由 2003 年的 852 篇增长到 2007 年 的 1197 篇 增长了 41 应该说是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但是与英 德 法 日等国相比总体上差距很大 2007 年 的产出水平仅为其 1 4 1 2 之间 仅比俄罗斯稍强 另一 方面 各国 R D 每亿美元产出的三大检索论文量在 2003 2007 年间基本呈波动下降趋势 中国除 2003 2005 年 期间仅次于俄罗斯外 从2006年开始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表 6 2003 2007 年科技三大检索论文投入产出比情况表 国别指标名称20032004200520062007 中国A852 5965 81123 61143 61197 4 B501 9468 7513 1456 3426 0 美国A B194 7172 9206 8169 5156 4 英国A4385 94262 24971 94139 64479 6 B430 6363 3407 4324 8297 6 日本A1748 81151 31727 01592 41601 2 B114 095 3105 1100 299 6 德国A2784 12619 33127 82763 42845 8 B214 0180 7214 3182 3167 0 法国A2596 92350 72854 62577 5 B230 3187 1224 3197 3179 7 意大利A4435 74133 54700 04071 1 B431 1357 9424 2370 1 俄罗斯A456 7424 0502 2450 6468 8 B803 0593 7565 6389 0294 7 注 A 为每万人年平均论文数 篇 万人年 B 为每亿美元平均论文数 篇 亿美元 数据来源 中国科技统计 中国主要指标数据库 笔者认为 我国这种论文投入产出比与其他国家显示 相反的现象 一方面说明中国研发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 与水平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国外的研发人员拥 有较多文章发表的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科 技研发人员 在设备条件和环境投入与国外相差较大的 情况下 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和艰辛 使我国的单位资金 投入产出比处于稳定和领先的水平 实为不易 当然 中 国的研发投入经费还需要大幅增加 研发的硬件条件还有 待进一步改善 三 结论 一 我国科技论文的快速增长取决于经济的平稳快速 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数量 均按照两位数在递 增 究其原因 主要取决于两大动因 一是中国经济的快 速平稳发展 二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 这一政策通过教育 为科技工作输送和造就了大量人才 给科学研究创造了良 好的政策环境与研究条件 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 进而作为科技活动重要产出的科技论文大增 由此结论 可以推断并提出建议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须重视科技 的原始创新 而作为国家原始创新活动产出重要表现的科 技论文 尤其是高水平的科技论文 国家必须高度重视 应进一步实施 两手抓 工程 一方面抓经济科学 和谐 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要落实好各项科教兴国的政策 创新 科教管理体制 营造良好的科学活动氛围 二 我国科技论文的产出要数量与质量并重 从上述的比较中可知 我国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在 世界所占的份量越来越大 排位也越来越靠前 目前已处 于世界第 2 位 由第 5 位上升到第 2 位仅用了 3 年的时间 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 我国三大检索论文的质 量却有待提高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反映三大检 索科技论文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 被引次数 我国该项 排名的提升远没有收录数量排名上升得快 二是在国家三 大科技奖励中 反映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自 然科学奖一等奖经常是缺项或很少 三是中国科技论文在 国际获得重要奖项的数额还不是很多 因此 提升我国三 大检索论文的质量比数量更显得迫切和重要 首先 科研 活动要紧紧瞄准国际前沿和国民经济的重点现实问题 注 重科学研究的原创性和重大性 二是坚持改革开放 走科 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之路 既要坚持自力更生原则 也要坚 持适当争取外援的政策 三是注重以人为本和以人为先的 策略 在培养和引进大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的同时 要着 力培养科学研究的领军人才 形成若干重要领域的国家团 队 实施非均衡的突破发展策略 争取在几个或多个科学 研究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 三 我国科技论文产出要注重人力与财力的双投入 由上述比较可知 我国每万名 R D 科技活动人员的 科技论文的产出量处于世界较为落后地位 而单位经费投 入产出的科技论文数量处于较为领先地位 这一是说明我 国科技论文主要依靠 人多 战略 二是说明我国科技经 费投入有限 主要依靠广大科技人员艰苦奋斗 但这一状 况必须加以改变 以适应科学研究的科学 持续发展 保 持科技论文的增长或稳定趋势 为此 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人力上压缩科学研究的辅助人员和行政人员 大力培 养高水平的科学家与科技工作者 二是加大科技经费的投 入 大力引导企业 社会 个人对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与 第 1 期李国栋我国科技论文产出的国际比较研究141 捐赠 改善科研活动的实验室装备条件 为高质量的科技 原始创新论文发表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与条件 四 我国要继续提倡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原始性创新 能力 科学研究既是创新的过程 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特 别是原始性创新 需要长期的积累 据统计 当代技术成 果约有 90 源于基础研究的开拓 正因为如此 美国克林 顿政府在 1994 年发布的科学政策报告 科学和国家利 益 中 将基础研究纳入美国广阔的国家目标 明确强调 科学既是无尽的前沿 也是无尽的资源 也是国家利益中 的一种关键性投资 2002 年 6 月 国家科技部 中国科 学院 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 从而为我国基 础研究的全面和健康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提高了 有力的政策保障 因此 我们在努力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的 同时 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 切实加强对基础研究客观 发展规律的分析 要认真研究和汲取发达国家长期积累形 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鼓励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继续发扬首 创精神 参考文献 1 科学技术部 科技统计报告 2007 年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 EB OL http P020090105603696409843 pdf 2 科学技术部 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2003 2009 EB OL http 3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 2007 年我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R 北京 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所 2008 4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 我国 R D 经费支出特征的国际比 较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产品脱酶脱酶处理工艺流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稻谷蛋白质含量测定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马匹饲养记录管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药合剂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6月浙江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运球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 银行资管考试题及答案
- 银行职工测试题及答案
- 电气专业试题及答案
- 农林专业试题及答案
- 婚姻家庭继承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大纲与初赛考纲解读
- 2025年校招:财务岗试题及答案
- 项目工程审计整改方案(3篇)
- 《法律职业伦理(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及答案(超强)
- 老龄社区智慧化转型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电信面试试题及答案
- 《三星堆历史文化介绍》课件
- 新生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