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半期.docx_第1页
高二地理半期.docx_第2页
高二地理半期.docx_第3页
高二地理半期.docx_第4页
高二地理半期.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学校11月月考卷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受成吉思汗之邀,从山东出发,取道燕京,历时两年,西行数万里抵达雪山(今阿富汗)行营。他在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张家口北部地区分布着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末开始,当地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但是诸多生态问题相伴而生,引起国家关注。(1)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从气候角度分析,丘处机由此西行将面临的困难(至少三项)。(6分)(2)结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北地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的生态影响。(4分)2读区域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地区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4分)(2)分析图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2分)(3)图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简要分析其成因。(4分)3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域图。材料二:A城市10月10-13日气象资料统计表。(1)试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汾河平原的成因。(4分)(2)说明图中A城市降水较少的原因。(2分)(3)请写出该时段影响A城市的天气系统名称,并分析判断依据。(4分)4读某岛屿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在图中用虚线画出主要分水岭。(1分)(2)比较甲、乙两城市的年降水量差异,并解释其成因。(5分)(3)该岛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5【海洋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图)。(1)简述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2分)(2)分析我国近海渔场形成原因。(4分)(3)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4分)6(28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澎湃新闻2014年9月13日报道,BBC报道称中资承建商兼经营商“尼加拉瓜运河开发投资公司”宣布,横贯中美洲地峡的新运河工程经费将达500亿美元,运河全长278千米,规模约为巴拿马运河三倍,途经尼加拉瓜湖105千米,还设有2个水闸。其大胆的设计构想还包括建设两个主要海港、一个飞机场、一个自由贸易区和一个综合旅游区。施工阶段,项目将直接雇佣5万多名工人。工程后期,还将设立自由区金融区保税加工区与城市生活区,后期配套工程共将创造约250000个工作机会。一旦投入运营,其将创造20万个工作岗位,几乎相当于目前尼加拉瓜整体劳动力的10%。下图为尼加拉瓜简图。材料二:图示国家以咖啡出口为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咖啡树最理想的种植条件为:气温介于1525之间的温暖气候,年降雨量达1500-2000毫来,此外还要有肥沃的土壤,最理想的海拔高度为500-2000米。材料三:尼加拉瓜湖是世界上唯一有海洋鱼类(鲨鱼、箭鱼和大海鲢)的淡水湖。当地印第安人称之为科西沃尔卡湖,意为“淡水海”,湖水由 40 多条大小河流补给,湖水通过圣胡安河,向东南注入加勒比海。(1)流入尼加拉瓜湖的河流所在区域气候类型为_,该国的东北部的植被为_。(4分)(2)说出尼加拉瓜湖水位季节变化特征_。(4分)(3)说出该国最适宜咖啡种植的地区,并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4)结合所学知识和图文资料,从内力作用及水循环的角度解释尼加拉瓜湖是世界上唯一有海洋鱼类的淡水湖的原因。(8分)(5)针对尼加拉瓜运河的开凿,你是否支持。请说明理由。(6分)7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2010年1月18日,面向国家重大的跨境资源环境问题和向南开放战略,探索陆疆沿边适度开发与跨境生态安全的协调关系,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组织了“湄公河流域考察队”,对湄公河流域进行考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多次召开经济合作会议。(1)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说出图中河流开发利用的方向。(2)当地居民生产非常落后,指出图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河流及其下游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3)要开发澜沧江的水能,必然会影响整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应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该流域的水能。8读非洲地图,回答问题。(18分)(1)D河的河口处没有形成大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原因是什么?(4分)(2)H岛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6分)(3)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是什么?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利、弊)?(8分)9读“2007年亚洲部分国家GDP增长率图”(甲)和“东南亚地区简图”(乙),回答问题。(6分)(1)图甲中A国为某一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国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现象。试说明该国产业外移的原因。(2分)(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图乙中的B海湾附近地区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地区。试分析该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地区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4)10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猛涨的影响,近些年来下图中甲地区大面积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有机大豆。材料二 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20062010年,甲地所在国生物柴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了22.5倍,并大量远销欧盟。(1)描述甲市的气候特征。(2)评价B处建设大型水电站的条件。(3)阐述甲地区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4)分析甲国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的主要原因。11(24分)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相继在巴西举行,将吸引世人的目光聚集于此。读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有关问题。(1)2014年巴西世界杯将于2014年6月13日至7月13日在巴西举行。在世界杯举行期间,巴西昼夜长短及变化规律。(4分)(2)巴西利亚所处的典型自然带是_,A地形成的热带雨林景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性。(4分)(3)咖啡种植需均匀的降雨和排水通畅的土地,理想的气温是15-25,理想的海拔高度为5OO米2000米。分析左图所示地区咖啡种植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8分)(4)根据图表信息,简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近年来该国对甲河流域的农业人口进行了适当外迁,试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12(12分)下 图为澳大利亚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6000C年积温等温线的走向及影响因素。(4分)(2)比较A、B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墨累达令盆地过度引水灌溉对该流域自然环境可能会造成的影响。(3分)1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对于我国轮胎行业来说,可谓忧喜参半。忧的是,我国轮胎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种反倾销调查和侵权诉讼接踵而至,中国遭遇的贸易壁垒似乎有从区城性向全球性转变的趋势;喜的是,国内轮胎企业加快了海外投资建厂步伐。山东玲珑轮胎在M地投资的子公司第一期项目已于2014年2月22日正式投产。(1)指出图示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其优势区位条件。(12分)(2)图示区域是世界重要矿产(锡)生产和出口基地,但近年矿业发展有所放缓,致力于向制造业转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说明该区域产业转化带来的效益。(6分)(3)分析促使山东玲珑轮胎产业转移到M地的原因。(6分)14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28分)材料一: 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参加南非德班金砖国家峰会。图甲是出访路线图。材料二: 南非1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乙)材料三:南非举办的金砖国家峰会,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南非是非洲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其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是工业四大部门。南非当初加入金砖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金砖国家带动非洲经济的发展。(1)国位于国的 (方向)。国到国沿途可见的陆地自然带依次是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 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6分)(2)根据材料二,南非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 ,影响该国B地区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 ,图中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6分)(3)世界已探明的150多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且非洲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品出口基地,但非洲获得的经济效益却很低,请分析该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10分)(4)南非石油资源缺乏,但德班的炼油工业发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德班发展炼油工业的区位条件。 (6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材料二下左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右下图为A所在省份部分区域示意图。(1)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10分)(2)右上图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近年来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面对该问题请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3)左图中B地区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浓缩果汁生产基地,简析该地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其社会和生态效益怎样。(8分)16(28分)2014年5月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非洲部分地区简图(下图)材料二 尼日尔河在库利科罗以下的中游高原地区形成了少见的“内陆三角洲”。材料三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和饥饿问题严重。近些年来,中尼农业合作项目已开展多期,旨在支持尼日利亚国家粮食安全计划。表为2011年尼日利亚经济结构的特点。尼日利亚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造业电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其它占GDP比重31.1%40.1%1.9%0.2%1.2%1.0%24.5%(1)阿布贾每年的5至9月所获得的飞机遥感影像质量较差,由于该地受 控制,云雨天气多所致。图中Q区域近年来渔业发展迅速,是由于Q地盛行 洋流,形成渔场(4分)(2)图中两地气候类型同属 ,但成因不同,试分别说明各自的气候成因。(6分)(3)分析尼日尔河中游形成内陆三角洲的原因。(4分)(4)根据材料三,分析尼日利亚的经济结构特点,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尼日利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5)若派遣你参与中尼农业合作项目,请针对尼日利亚的粮食生产提出指导性意见。(6分)17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1)分析丙湖泊的形成原因?(4分)(2)与乙地相比,甲地在图中所示季节降水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3)根据材料,试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描述A三角洲(奥卡万戈三角洲)的形成过程。(6分)材料三: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4)此季节,图示陆地西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判断理由是。(6分)第13页 共14页 第14页 共14页本卷由【在线组卷网】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1)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北:温带荒漠带(1分)严寒、酷暑、干旱缺水、风沙(沙尘)、暴雨、暴雪等。(4分)(每点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四分)(2)当地气候干旱,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防护林枯死;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繁;威胁到河流下游和下风向(北京)地区的生态安全。(答对其中四点即可,4分)【解析】试题分析:(1)观察图可知, 丘处机登高之处,可能是长城上。南面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山林秀丽,晴岚可爱。北面是内蒙古的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区。西行时面临的困难要从西部的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分析,西行时因距海远,降水少,气候干旱,冬季气温低,易受暴雪影响。(2)蔬菜生产耗水量大,当地气候干旱,大量引水灌溉,容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不足容易导致防护林枯死,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蘩。植被的破坏能威胁到河流下游和下风向(北京) 地区的生态安全。考点:自然环境特征;影响农业布局因素。2(1)东岸比西岸气温高,(2分)是因为洋流的影响,东岸暖流,西岸寒流。 (2分)(2)热带草原气候。(1分)夏季(1月)信风带来水汽;冬季(7月)受副高控制。 (1分)(3)北部:离岸风,上升流。(2分)南部:寒暖流交汇。(2分)【解析】试题分析:考点:(1)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的年均温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内陆比沿海气温高;回归线地区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是由于洋流的影响,东岸比西岸气温高。(2)M城市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夏季(1月)信风带来水汽;冬季(7月)受副高控制。(3)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北部受沿岸上升流影响,南部受寒暖流交汇形成。考点:主要考查了非洲南部的自然地理特征。3(10分)(1)地壳下沉或岩层断裂陷落形成地堑,(2分) 流水的沉积作用。(2分)(2)距海较远;(1分) 且太行山阻挡了夏季风。(1分)(3)冷锋。(1分)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风力加大;(1分) 出现强降雨天气;(1分) 天气系统过境后与过境前相比,气温明显下降。(1分)【解析】试题分析:(1)汾河谷地是发生断层后地壳下沉所形成,因在断裂带发育河流,受河流冲积作用形成。(2)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季风等;A城市位于汾河和太行山西部,距海远,且太行山阻挡夏季风深入,使A城市降水少。(3)读图表分析,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力加大,并产生降温和降水天气,所以符合冷锋对天气的影响。考点:汾河平原成因;影响降水因素;常见天气系统4(1)绘图略。(1分(必须用虚线,其它线不得分)(2)乙城的降水量大于甲城。(1分)成因: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丰富水汽,(2分)乙城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甲城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2分)(3)地处热带(纬度较低)或有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2分)山地垂直分异显著(海拔高或相对高度大)。(2分)【解析】试题分析:(1)河流的源头部分是山岭的最高位置,也是分水岭的位置,将河流源头进行连线即可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2)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图示区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丰富水汽,乙城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甲地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所以乙城的年降水量大于甲城。(3)从纬度、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读图判断,该岛是马达加斯加岛,纬度较低,地处热带,有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山地海拔较高,垂直分异显著;所以生物物种多样性典型。考点:地形判断;影响降水因素;影响生物多样性因素5(1)空间分布一致。 (2分)(2)在出现海洋锋的海域,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4分)(3)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水污染。(4分)【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图例对比两张图中有关海洋锋的分布与渔场的分布均在沿海地带,得出空间分布一致的结论。(2)提取有关渔场的成因,主要有寒暖流交汇、冷海水上泛、淡水注入地等,其共同的原因均为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饵料)丰富,从而鱼群集中。再结合迁移有关海洋锋的概念是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狭窄过渡带,应该是一个水流不稳定的地带,致使海水扰动强烈的地带。(3)本题是海洋地理教材部分涉及到的一个简单题,首先应该联系引发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的可能原因,然后再解析措施。考点:海洋和海岸带;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6(1)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2)夏季(湿季)水位高;冬季(干季)水位低。(4分)(3)在该国的北部和中部地区,(2分)大部分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度、水分条件适宜;(2分)海拔高度适宜,排水便利;(2分)附近火山活动频繁,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2分)(4)该湖原为太平洋的一个海湾,(2分)火山喷发的岩浆流入海湾冷凝与海洋隔离,形成湖泊。(2分)该地区降水丰富,四周不断有河流补给,湖水逐渐淡化,又有河流与海洋相连,成为外流湖。海湾中的鱼类逐渐适应水体的淡化,因而尼加拉瓜湖成为唯一有海洋鱼类的淡水湖。(4分)(5)支持:开凿区地势低平,并可利用天然河道、湖泊,工程量小,成本低。运河运营收益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尼加拉瓜的经济发展。运河开通大大缩短大型油轮的航运距离,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或者不支持:投资巨大,国内财政不足。与巴拿马运河的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火山隐患,地质条件不稳定。与南部国家界河纠纷,可能引发外交战争。影响森林、湖泊、河流、沿海等生态环境。答四点即可)(只回答支持或不支持不给分)【解析】(1)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知流入尼加拉瓜湖的河流所在流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尼加拉瓜该国的东北部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植被则为热带雨林。(2)分析尼加拉瓜湖水位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水位变化规律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实质是考查尼加拉瓜湖地区的气候类型。尼加拉瓜湖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水位随着湿季、干季的交替而变化,夏半年湿季水位高;冬半年干季水位低。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多,湖泊水位高;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该地区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湖泊水位低。(3)认真阅读材料二,从所给材料可以总结提炼出咖啡树最理想的种植条件为:降水充足,热量丰富,地形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土壤肥沃等。该国的北部和中部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度、水分条件适宜;海拔高度适宜,排水便利;附近火山活动频繁,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4)从材料一图中火山分布分析可知,尼加拉瓜湖应该原为太平洋的一个海湾,火山喷发的岩浆流入海湾冷凝与海洋隔离,形成湖泊。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该地区降水丰富,四周不断有河流补给,湖水逐渐淡化,又有河流与海洋相连,成为外流湖。(5)本题是个开放性试题,无论支持还是不支持,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读图右,可以看到,尼加拉瓜运河开凿区地势低平,可利用天然河道、湖泊,工程量小,成本低。运河运营收益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尼加拉瓜的经济发展。运河按计划将比巴拿马运河更深、更宽,开通可以大大缩短大型油轮的航运距离,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这是支持开凿的理由。运河的开凿投资巨大,尼加拉瓜国内财政不足。开通后与巴拿马运河的市场竞争激烈。图中运河附近有火山,存在火山隐患,地质条件不稳定。圣胡安河是尼加拉瓜与南部国家哥斯达黎加的界河,运河开通后界河纠纷,可能引发外交战争。开凿运河还会影响森林、湖泊、河流、沿海等生态环境。所以不支持开凿。考点:本题考查阅读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能力。7(1)流量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开发水能;发展旅游;发展航运。(2)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陡坡开垦 环境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加,造成下游河道 淤积,三角洲面积增加,加大下游洪灾威胁。(3)本着互惠原则,全流域各国积极合作,统筹兼顾,共同开发;既要开发水能,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解析】(1)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直接对河流的水文特征产生影响。这里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河流水量丰沛,汛期也比较长。从地形图分析,这里处在高山、峡谷地区,山河相间纵列排布,河流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对于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是考虑水能、航运、旅游等方面,既有开发水能的优势,又有发展旅游的条件。(2)从农业生产来看,该地耕作落后,破坏植被甚至有岩石裸露,河流应该有较大的含沙量,下游进入平原地区易引起泥沙淤积,使河口三角洲加速增长。(3)需要全流域各国积极合作,统筹兼顾,共同开发。8(1)(4分)大部分河段流经热带雨林地区,含沙量小;下游多峡谷,水流湍急,泥沙不易堆积。(2)(6分)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带来充足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3)(8分)原因(2分):上游青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雨季、旱季,雨季降雨量大,导致下游河水泛滥。影响(6分):利:防洪、灌溉,调节气候等;弊:下游平原土壤肥力下降;河口三角洲萎缩,渔业减产等【解析】试题分析:(1)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的形成,要有泥沙来源和沉积条件。该河大部分河段流经热带雨林地区,含沙量小,下游多峡谷,水流湍急,泥沙不易堆积。(2)该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与赤道地区有所不同,主要是暖流、东南信风、地形等共同作用。(3)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主要是水量来源的变化,上游青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雨季、旱季,雨季降雨量大,导致下游河水泛滥。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要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来分析。在利弊两方面都有表现。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气候。9(1)原因:A国为日本,国内资源缺乏,需从国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主要输往国外;产业向海外转移是为了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或接近消费市场,以降低成本。影响: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就业压力加大。(2)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西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合作,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东西部优势互补,加快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促使我国对外开放纵深发展,深化和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格局【解析】试题分析:(1)日本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自然资源不足,市场狭小,需要向海外寻求自然资源和市场,所以,产业向外转移。(2)我国西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北部湾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地区后,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东西联系,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考点:日本工业转移。我国西南地区开发建设。10(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年变化大。(2)有利条件:该区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流经峡谷,筑坝工程量较小;大坝上游人口密度和资产密度小,淹没损失小;距离城市近,输电损耗较小。不利条件: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3)自然条件优越:水热充足;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水平高;与沿海港口有水运和铁路运输相连,便于出口;政府政策支持。(4)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能源需求量增加;国际市场对生物柴油的需求量增大;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的能源,且比化石柴油的价格低;用于制造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多样,产量丰富;减少大豆或豆油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资金、技术条件较好;政府政策支持。【解析】试题分析:(1)仔细读图,从经纬度位置看,甲市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地区,位于亚热地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再结合右面“甲市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就可以描述甲市的气候特征了。气候特征的描述从气温特征、降水特征和水热配合状况三个角度综合描述。(2)要注意“评价”就是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综合分析。仔细读取图中等高线、河流、主要城市等信息,从地形、水量、人口密度、市场距离、交通状况等角度,综合分析B处修建大型水电站的有利和不利条件。(3)甲地区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要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技术、政策)两个角度综合分析。(4)从市场需求、技术水平、政策状况、发展优点等角度综合分析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水电站、大豆种植、生物柴油发展等知识。11(1)昼短夜长,白昼先缩短后增加;(4分)(2)热带草原带 非地带性(4分)(3)有利条件: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温度适宜,海拔适宜,且地势略有起伏,排水条件好;不利条件:(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雨季节不均,不利于咖啡生长(4分)(4)东南地区多,北部地区少。保护该地热带雨林的植被;减轻对全球气候产生的不利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8分)【解析】试题分析:(1)巴西地处南半球。6月13日至7月1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先向北移动至回归线,再向南移动。所以,在此期间,巴西昼短夜长,白昼时间先缩短后增长。(2)巴西高原位于10S至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带。A所处纬度为热带草原到,但A处处于信风的迎风坡,加上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特征。(3)图1所示地区为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气温较高,高原地形且略有起伏,适合咖啡生长。但热带雨林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而咖啡生长需要均匀的降水。(4)从图中可以读出,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西北较少。甲河为亚马孙河。亚马孙河流域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该区域发展农业对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了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应该加强对热带雨林的保护。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生态环境保护。12(1)中西部基本与纬线平行(东西走向),主要受纬度影响;东部向低纬突出(南北走向),主要受地形影响。(4分)(2)A地环境人口容量大于B地(1分) A地处沿海,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技水平高,生态环境优越;B地处内陆荒漠边缘,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缺乏,土地质量差,交通不便,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4分)(3)河流径流量减少,水质变差,土壤盐碱化加剧,植被状况变差,海水倒灌,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答对3点给3分)【解析】试题分析:(1) 年积温等温线的走向从总体延伸方向来描述,局部有弯曲要作说明。年积温等温线的分布反映的是热量的分布状况,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等。(2)从AB两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交通、科技、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人类生存和生活等因素来分析,A地要优越得多,所以A地环境人口容量大于B地。(3)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牵一发而动全身,墨累达令盆改变的是环境中的水分条件,过度引水灌溉,使河流径流量减少,水质变差,土壤盐碱化加剧,植被状况变差,海水倒灌,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13(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2分)优势区位条件:气候高温多雨;三角洲和河谷、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农耕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任答其中3点,每点2分,共6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热带种植园农业。(2分)优势区位条件:气候湿热;劳动力丰富;海运便利;国际市场广阔。(任答其中2点,每点1分,共2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2)制造业附加值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新技术发展那,增加就业机会;减少生态破坏。(任答其中3点,每点2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3)M地轮胎产业原料 橡胶资源丰富;海运便捷,易于联结国际市场;拉动力丰富廉价;可避开我国轮胎行业面临的不利国际经济形势。(任答其中3点,每点2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左图可以判断,该地位于东南亚地区,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影响,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北部地区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山高谷深。南部沿海受泥沙沉积作用的影响,形成平原。所以该地地形特征是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海岸线曲折。(2)根据右图可以判断,该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或热带种植园农业。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河流三角洲和河谷、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农耕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稻米在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该地气候湿热,劳动力丰富,海运便利,国际市场广阔。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3)读图,M地位于泰国南部沿海,根据图例可知,该地轮胎产业原料橡胶资源丰富。临海港口优良,海运便捷,易于联结国际市场。泰国劳动力丰富廉价,可避开我国轮胎行业面临的不利国际经济形势。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14(1)西南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1空2分,共6分)(2)南温带 地形 大气降水(雨水)(1空2分,共6分)(3)原因:矿产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低;技术水平低,矿产品加工能力有限;产业结构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差。(每点2分,满分4分)措施:发挥本身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强区域合作,争取贸易利益。优化环境、改善生态(前三点为必答点6分)(4)位置优越,有良港,海运便利;工业基础好;技术先进;南非为非洲经济较发达国家,市场广阔。(1点2分,共6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国位于国的西南方向。国到国沿途可见的陆地自然带依次是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地球的五带划分中,回归线和极圈之间是温带。根据材料二,南非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南温带。该国B地区等温线分布呈闭合曲线,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雨水)。(3)根据材料三,非洲国家主要出口产品是矿产品,矿产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低。技术水平低,矿产品加工能力有限。非洲国家的产业结构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差。所以获得的经济效益却很低。解决经济效益低的措施是发挥本身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强区域合作,争取贸易利益。优化环境、改善生态。(4)读图,德班位置优越,有良港,海运便利,便于原油的进口。炼油工业是市场指向型工业,南非工业基础好,技术先进,南非为非洲经济较发达国家,市场广阔。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及措施。15(1)23月份覆草会影响地温回升。(2分)有利的影响: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土温,夏季不过热、冬季不过冷;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果树生长。(答对4点即可,共8分)(2)支持(2分)山地丘陵区,适宜林果业发展,(2分)种植果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收入),(2分)解决劳动就业(吸收农村劳动力)(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反对该地属于山地丘陵,(2分)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2分)种植果树降低了植被覆盖度,易造成水土流失(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3)种植经济林木,既可以提高绿化面积、保持水土,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又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促使农民退耕还林,解决脱贫,可以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8分)【解析】试题分析:(1)我国1月份气温最低,23月份气温回升,覆草会影响热量传递,进而影响地温回升。在果园覆草,减少地面被阳光直射照射,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也可调节土温,夏季不过热、冬季不过冷。覆草减少水流冲刷,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草木有机质,可提高土壤肥力。覆草盖住地表,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果树生长。(2)读右上图,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分析,东南部为山地丘陵区,适宜林果业发展。种植果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吸收农村劳动力,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所以支持发展。从图中等高线判断,该地属于山地丘陵区,该地是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种植果树降低了植被覆盖度,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反对。(3)果汁生产靠近原料产地,B地区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浓缩果汁生产基地,说明这里大力发展果树种植。种植经济林木,可以提高绿化面积、保持水土,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也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解决脱贫,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考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区域经济发展。16(1)赤道低气压控制(2分);上升流(2分)(2)热带草原气候(2分);地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对流不旺盛,形成热带草原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