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法律常识考试要点总结.doc_第1页
初二法律常识考试要点总结.doc_第2页
初二法律常识考试要点总结.doc_第3页
初二法律常识考试要点总结.doc_第4页
初二法律常识考试要点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 平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 政治权利和自由(1) 政治权利1、 监督权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2、 获得赔偿权(2) 政治自由1、 言论自由 2、 出版自由3、 结社自由4、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3、 宗教信仰自由4、 人身自由(1) 人身自由生全健康权:1、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要本的人身权利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2、 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 生命健康权的内容一方面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人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另一方面,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1、生命健康权案例:健康是“1”,名誉、金钱、友情、爱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排列的“0”。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没有了“1”,即失去了健康,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1)这个比喻强调了公民什么权利的重要性?(2分)(2)在我国有哪些法律保障公民的此项权利?(6分)(3)作为青少年,你怎样行使这一权利?(8分)2、“中国式过马路”属于什么行为?这一行为可能会侵害公民的什么权利?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1)一般违法行为,或违法行为,或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2分)(2)这一行为可能会侵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或生命和健康权。(2分,如果作答“财产权”得1分)(3)“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形成的原因有:法律意识不强;公民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交通等有关部门管理不严;执法力度不够;公民文明素质不高,缺乏道德修养等。(答出两个方面即可得4分,若从其他角度作答,可酌情给分)(2)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1、 公民的姓名权姓名权的含义: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它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传达了一个特定的个性化意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姓名权的内容: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姓名侵权行为及后果: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无论盗用还是冒用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案例:张南和王芳同在北京打工。4月1日,张南以王芳的名义给她家发电报,内容为“我病重住院,请速来”。王芳的母亲心急如焚,从千里外赶到北京,才知虚惊一场,张南解释说,这是愚人节开的玩笑。1、 张南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2、 受害人应采取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2、 公民的肖像权肖像的含义: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肖像权的内容: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的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像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侵权行为及后果: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案例:丽丽在影楼拍了一套艺术照,照片中的她光彩照人,丽丽非常满意。一个月后,丽丽经过该影楼,意外地发现橱窗里摆着自己的巨幅艺术照。丽丽非常气愤,找到影楼负责人说理。影楼负责人振振有词地说:“让更多地人欣赏你的美,有什么不好?”该影楼的行为构成侵权吗?如果构成,侵犯了丽丽的什么权利?丽丽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3、 公民的名誉权名誉权的内容: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侵权行为及后果:侮辱行为和诽谤行为。侵权行为轻则受到舆论的遣责,严重的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案例:中学生大江关心集体,热心助人,学习成绩优良。师生公认他是正直、富有爱心,能力强的好学生。但是英语考试后,同学小明却告诉班主任和一些同学:“大江考试作弊。“有的同学因此指责大江不诚实、虚伪,大江听后非常难过。老师经过认真调查,发现小明反映的问题完全失实,小明后来也承认自己是因为忌妒才这样说的。同学小明的行为侵犯了大江的什么权利?为什么?大江应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4、 公民的荣誉权5、 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的含义;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隐私权的范围: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怎样尊重他人隐私权:1、 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2、 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3、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隐私侵权行为:1、 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2、 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怎样维护隐私权:1、 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巨大精神损害的,还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2、 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已,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案例:甲、乙两个同学是好朋友,甲将自己的日记给乙看,并要求其保密,但乙公开了甲的日记内容,甲对乙的不守信用很气愤。请你对乙的行为进行评析。孟先生为装修新房,咨询了几家装修公司。搬入新房后,就不时有人打电话甚至上门推销产品,这让他不胜其烦。经调查,孟先生的个人信息是被装修公司泄露的。让他更为恼火的是家中突然被盗。据警方介绍,是小偷获得了他家的信息,通过拨打电话,确定家中无人,然后实施的盗窃。分析案例,运用法律知识回答:(6分)孟先生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这个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什么?(从两个及以上角度回答)2013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一些开发商、广告商和不知名的第三方利用安卓软件盗取个人信息,包括手机用户手机号码、手机串号设备号、手机上的通讯录和地址等信息,这引起了许多手机用户的愤慨和担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透析】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手机用户的什么权利?(2分)写出两种侵犯公民这项权利的其他行为。(4分)答:隐私权。(2分)偷看他人日记或信件;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4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知识再现】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4分)答: 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3) 住宅不受侵犯(4)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五、社会经济文化权利1、财产权公民个人合法的财产: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它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是指所有人依法享有对自己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意义: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用、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维权途径: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权或赔偿;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给予行政赔偿。2、劳动权3、劳动者的休息权4、获得物质帮助权5、受教育权受教育权的概念: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义务教育的概念: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义务教育的特点: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怎样履行受教育义务: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受教育权的权利救济:非诉途径和诉讼途径。案例:1、小芳是一个只有13岁的女孩。父亲不幸去世后,她随母亲来到继父家生活。继父家还有一个小弟弟。小芳刚读完五年级,继父就不让她上学,把她送到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小芳几次哭着找继父要求让她上学,可是继父以家中困难为由不让小芳上学。小芳把她的情况向妇联做了反映。在妇联的关心下,小芳终于圆了上学梦。(1)继父的行为符合对未成年人实行家庭保护的要求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2)小芳是通过什么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这说明了什么?(3分) (3)如果教育、协商、调解都不能解决小芳的问题,你认为小芳应该选择什么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2以下是几位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请你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分析他们的表现,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1)小宁同学想做一名好学生,但他在学习时间总是贪玩,做事总是拖拉,觉得自己的目标难以实现。(2)小荣同学经常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6、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自由。六、特定人的权利(一)保护妇女的权利(二)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财产继承权:遗产的合法要件: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继承权的概念;指的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继承权的实现方式;第一,法宝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第2、 遗嘱继承,它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第3、 遗赠。公民将自己的财产待死后不留给亲属,而赠予法宝继承人以外的人,这是法律所允许的,也是受法律保护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所谓智力成果,主要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重要性。人类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发明创造以及其他创造性智力成果,更加表现出重要性。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保护,是对创造精神的最有效的激励。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商业秘密。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1、 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它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2、 保护智力成果权,有赖于公众的维权意识。案例:李辉平时爱搞一些小发明。去年4月,他的小发明“多功能按摩器”在全市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一家企业要购买李辉的这一发明,由于出价低,李辉及家人没有同意。不久,李辉在商场里发现了由这家企业生产的与自己的发明完全一样的按摩器。运用法律知识回答:这家企业侵害了李辉的什么权利?李辉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这一权利?(6分)(三)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四)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消费者的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消费者维权途径:第1、 与经营者协商解决第2、 请求消协调解第3、 向公商部门申诉第4、 提请仲裁第5、 向法院起诉案例:1、中学生王某到一副食品店买了一瓶水果罐头,食用后,觉得恶心呕吐,急忙到医院检查治疗,证明是食用过期变质的水果罐头所致,花去了550元的医疗费用。王某于是随同家人到该商店要求赔偿损失,却遭到商店店主的拒绝。(1)店主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哪些权利?(4分)(2)假如你是王某,你可以通过那些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8分)2. 近年来,旅游投诉呈上升趋势。某报记者为撰写一篇关于披露旅游质量问题的报道,赴云南对一旅游团进行暗访:游览时间缩水 频频安排购物 在西双版纳著名的原始森林,导游一再提醒游客,不要停留时间太长。很快,游客就被拉到一个又一个的玉器购物点,这里导游不再限定时间,甚至要求必须下车购物。记者不想下车,导游竟称:不下车购物他就拿不到回扣。 强推自费项目 不去就给脸色 去香格里拉途中,导游不断推介晚上的歌舞节目,门票150元,说如果不去他将不能保证好的服务。当记者表示不愿意去时,导游脸色很难看,无奈只得和其他游客一样乖乖交钱。一位游客不愿去,导游和他争吵起来,游客情绪激动,心脏病发作,被送进医院。事后,大家得知自购歌舞节目门票知需50元,便要求退还差价,遭到拒绝。 请你根据暗访情况,分析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并说明理由。2013年3月15日,八年级(1)班召开以“诚信权益”为主题的班会班主任播放了这样一段新闻视频:某市公安机关在行动中发现,竟有不良商贩用未经检验、检疫的老鼠肉冒充羊肉销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公安机关随即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查处。对此,同学们各抒己见:甲同学:制售假羊肉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并且是不讲诚信的行为。乙同学: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丙同学:(1)制售假羊肉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利?(3分)答:安全权(安全保障权、生命健康权),公平交易权,知悉真情权(知悉权)。(答对1项权利得1分,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201 3年央视“31 5”晚会曝光黄金行业乱象。有的厂家把金属“铱”加入黄金首饰中以“千足金”的价格出售。(1)“千足金”添“铱“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两项权利?(2分)(2)购买了添“铱”“千足金”首饰的消费者,应通过哪些途径维权?(3分,答出3条即可)(3)和谐的消费环境人人向往,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人人参与。请你为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献计献策。(3分,答出3点即可)()知情权(1分) 公平交易权(1分) (2)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写出任意一点给l分,共3分) (3)加强法制教育,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自觉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加强质量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严惩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消费者要炼就一双“慧眼”。如: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如:发现不法经营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或向不法经营者奋起反击。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第二部分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 保守国家秘密3、 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4、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 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 依法纳税。忠实履行义务1、 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2、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3、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感受法律的尊严1、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有:道德、舆论、信念、习惯、规章、纪律、法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法律。2、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3、法律的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法律的作用: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证人民的生命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惩治犯罪的武器。5、 违法行为的概念及类别违法行为的概念:违法就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的类别: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称为一般违法行为。6、 三种违法行为的基本特征:刑事违法行为触犯刑法,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有可能被判刑。民事违法行为老百姓之间的相互侵权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政府、国家机关单位侵犯民权或老百姓不给国家机关、政府履行义务。7、 犯罪的含义及特征犯罪的含义: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法处罚8、 刑罚及其种类: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种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9、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就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就会违反纪律,进而就会违法,甚至会陷入犯罪的泥沼。10、 怎样预防违法犯罪: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不沾染不良习气,谨慎交友,防患于未然。11、 求助有路,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手段:律师能回答我们的法律问题,为我们出注意、想办法,给我们当顾问,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他们还能受委托帮人打官司。公证处能够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等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法律援助中心如果有经济困难人,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帮助法律服务所帮助我们解决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助我们出主意,甚至替我们去解决涉及法律问题 非诉手段 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打官司指的是诉讼。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案例:12、诉讼的三种类型: 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辨别特征:老百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则产关系纠纷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的活动。 特征:有可能被判处刑罚。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特征。老百姓与政府、国家机关之间的纠纷。 13、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原则与方法:斗争原则:我们与犯罪分子做斗争时,要机智勇敢。特别是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能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犯罪分子抓获。 斗争方法: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面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案例;25(7分)某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讲授“法律伴我们健康成长”这一课时,通过“举案说法”的方式,为该班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案例一: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小刚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无心读书,经常迟到旷课,甚至整夜泡在网吧里,多次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仍不悔改。后开始小偷小摸,并多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小学生索要零花钱。案列二:某大学硕士林某因“关系不和”在寝室饮水机中投毒致使室友黄某于2013年4月16日死亡。结合上述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小刚和林某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4分)(2)为了你的同龄人远离违法犯罪,请你给予三点警示?(3分)(1)小刚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2分)林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2分)(2)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我们要遵循法律而生活);纠正不良行为,抵制不良诱惑,防患于未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所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14、 为什么要对青少年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但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15、家庭保护的内容: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扶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状况和行为 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买淫等行为。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