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描写的形象性.doc_第1页
文学描写的形象性.doc_第2页
文学描写的形象性.doc_第3页
文学描写的形象性.doc_第4页
文学描写的形象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直观性、形象性。但是文学在形象性上,是其他艺术载体当中最弱的。一幅画,在视觉上是真正直观的,画一棵杨树就是杨树、一个美女就是美女、一个风景就是风景,画耶稣就是耶稣,画圣母就是圣母,是非常直观的,甚至光线、色彩、轮廓、情调,哪怕是比较抽象的,所表达的那种对比、衬托都是直观的。戏剧在舞台演出的时候也给你极真切的感觉,音乐虽然没有可视的形象,但你在听觉上可以感受到,对你的听觉器官发生作用,也是最直接的。文学的一个好处就是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我们看一篇好的小说或一篇好的散文常常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至其地。但是文学同时又充满了无尽思考,而它这个思考并不是要固定在一个道上的,或者像儒家固定在人上的,或者像理学把它固定在理上的。文学既是形象的,又是思考的。 拿红楼梦为例,红楼梦中有各种非常具体的描写。比如说“黛玉葬花”,这是非常具体的描写,她拿着花锄、工具去收拾这些花瓣。特别是像“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整个的一晚上众丫鬟们为贾宝玉过生日的那种欢声笑语的场面。他们怎么开玩笑,怎么娱乐,到最后,谁靠在谁身上,谁倒在地上,使贾宝玉的生日永远栩栩如生,永不结束。什么时候翻这本书等于你又参加了贾宝玉的生日晚会。你确实好像能听到那群小姑娘的笑声,我常常说看红楼梦有一个感觉,看的时间长了,连说话都会受他影响。但是红楼梦里面又有最抽象的思考。比如人到底是从哪来的,一个个体生命消失以后到哪里去。对贾宝玉有好几种说法,有人说他是一块石头,是女娲补天时所炼就的一块石头,被扔到凡界演化,这是一说。这一说里面所包涵的一种深渺和悲凉,是几乎无法表达的。因为石头的特点在于没有生命,无声无息,无冷无热,石头的变化是最少的,是永有的。但这块石头却变成了贾宝玉,在这个无生命和生命之间,在渺渺之中有一种纽带,这个纽带就是曹雪芹的思考。降珠由于得了神英使者的灌溉,所以降珠仙子要下凡界用眼泪来还给他这水,后者也变成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所以红楼梦有它最直接、最生动、最形象的东西,又有很深的思考。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文学就是非常明确的,同样描写一件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这个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例外,假设在座的各位中有三个人去郊游,坐车碰到了最惊险的事故,回来之后这三个人各自叙述这次事故的经过,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一定会有侧重,各有风格。有人强调它的惊险;有人强调它的滑稽;有人可能强调自己的命大,命怎么好。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文学的叙述是面向你说,是描写客观的事件。但是这个客观事件又是被作者个人的情感思想影响的。 各个国家由于民族文化心理不同,对文学的要求是并不一样的,由此对很多东西的理解就完全不一样。比如对于中国人来说,看见月亮就想起了故乡,这个非常普通。我觉得我们的思维方式都受到了李白的影响。现在的孩子两三岁刚会说话,父母就会教他们学唐诗,第一首教的就是李白的故乡,这使小孩子从小就在它的脑子里贯穿着一样东西,看见月亮就思念故乡。但这最初只是李白的,不见得所有的人都见月亮思故乡。见月亮而思故乡,这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过程,但现在我们已经没有过程了。看到月亮然后想到家乡的月亮,而后想到这月光照着我们同时也照着自己的家乡。在文学作品里面,月亮也好、波浪也好,有时候甚至左右了我们的思想,我们如果到长江,看见长江水你立刻就觉得“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明文学在对客观对像的把握之中,能够这样的个人化。我看美国的约翰契佛的小说,他描写一个女孩子从台阶上往下走,穿着高跟鞋在往下走,他说那个声音像吃冰淇淋碰到玻璃杯时发出的声音。这样的描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所以我每次吃冰淇淋的时候我都会用勺子敲。但是很不幸,不管在哪里,我始终敲不出高跟鞋碰台阶的声音。但即使敲不出来,他的描写仍然令人叹服。我刚才就是用实证的方式去检查文学,约翰契佛说的这是一种感觉,我很喜欢这个比喻,实在是好极了。这就是非常动人的东西,它不像牛顿的那个定律可以得到检验,这完全是个人的一种感受。 所以有时候一个作家,他会觉得文学是无可替代的,只有在文学之中,他把个人的许多许多特点都表现出来了,表现得比自己的实际还美好。有时候作家在这方面非常幸福,把东西写得那样美好。他集中了他最美好的东西,一个比喻、一个感情,比他自己都美好。我曾经和一个诗人在一起开过玩笑,他的诗写得好极了,为许多女性读者所倾倒,他还常收到女性读者的来信。但和他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并非那样美好,这也可以说是诗人的一种特性把美好留给读者,把丑恶留给自己。我也发现,在文章里常提倡素食的人,他吃起肉来比我还凶。但他要求别人吃素食的文章的确写得非常好,他可以用主观化、个人化的处理来表达对世界的感受,表达一段历史,给我们提供了那么多文本。所以文学的方式是一种人性化方式,是一种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的方式,是一种尽情地发挥人的想象力的方式。文学的方式是一种想象方式,对于全民族个人想象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好处。我们现在都讲想象力,我想智商里也包含着想象力,同时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分不开的。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的话,那么一个进行文学创作的人就是要靠创新吃饭。 所有的艺术都要创新,尤其是文学。画可以画两次,如果说我给一个人画了两幅画,两幅画都可以卖一个好价钱。但文学就不同,如果写一篇小说,第一篇在上海文学上发表了,你又写一篇和上一篇一样的,在北京文学上发表,那可就出丑了。文学要求想象,要求创新。在科学里面,你不能把想象当成果。而在文学里,想象就是成果。你只要把想象写下来了,这就是成果。它并不要求真正的实现,就像科幻、爱情小说。人们在爱情上的想象非常之多,特别是那些没有实现的爱情,往往在文学上表达得特别动人。如此感人,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它没有实现,只是想象;相反,如果你的爱情实现得非常顺利,这个时候,男方不会去向女方背一首爱情诗,因为这个时候他的兴奋绝对不是在诗上面;但是如果你失恋了,你会非常急地找一首诗;或者你求爱而不得,你也会给对方一首诗。本来没有实现的东西是一种悲哀,是一个遗憾。但是到文学这儿就是一个资源,是一个宝贵的资源。文学这个东西,第一,怕你没有想象;第二,怕你想什么就实现什么。心想事成了就没有文学了。相反,心想而不能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特别好的文学。所以这种想象的表达就是文学,而且就是很好的文学。文学对于人的意义,就是开发人的智力,开发人的想象力,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并不在于具体的,而在于你有了想象的习惯,有了这种表达想象的能力。文学的艺术形象性 恩格斯讲的要“莎士比亚式”不要“席勒式”,就是强调文艺应该用现实的活生生的形象来说话,而不应该把文学当成是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不要用文学莱维政治教条和概念做注释,而应当以表现生活形象为它的目的。 “形象”一词原指人对现实世界中所获得的对事物感性面貌的视觉印象。在文学理论中,可引申为文学作品表达作者意图的感性形式。 形象是形象思维的结果,要使接受者觉得“如见其人,如闻其人,如临其境”。王国维人间词话讲“池塘生春草,室梁落燕泥”是“不隔”,而“酒袚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一个是具体一个是概念,所以不如前两句贴切。一、艺术形象的特征艺术是以形象来表现世界的,具体而言艺术形象有以下特点:1、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再现:是对客观事物的表现。表现:是对作家自我的表现。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结果,反映人的情感,判断,体验。由于艺术的对象总是通过作家的审美感受反映到作品中来的,作家的主观情感影响着对客观现实的选择,所谓情以物兴,情以物现。 所以,艺术反映的东西、艺术形象不再是“无我”的,而是“有我”影子、“有我”情感融合的对象了,即不仅是一种物理现实,更是一种心理事实和印象。艺术形象在形成之时,就已经经历过作者的选择和判断了,是作者根据本身兴趣、态度、体验、生活感受来筛选的。 所以,艺术形象是再现生活与表现自我的统一。正是如此,同一事物不同人看会哟差异,即使是同一作家写同一事物,心境不同,也会使艺术形象情趣各异。 如古今中外对玉兰花的寄意:纯洁、竞放、生机、寂寞、无奈、落魄2、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艺术对于科学而言,不是关注普遍的事物,而是关注个别。艺术真正的生命在于对个别事物的掌握和描写。 事物的本身特殊性和认识方式的特殊: 一是:世界上能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物,也没有完全不同的两片树叶。任何事物都是个别与特殊的统一体。 二是:特殊性也体现在作者对其感受的特殊上。方方太阳。 文学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这要求作家就必须敏锐的捕捉个别的特征,惟其如此,文学世界的艺术形象才会丰富多彩,亘古不绝。但文学总要通过个别的感性形象,反映出作家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和理性的认识,这既是一般的东西。若没有统一的一般认识来统理全局,艺术形象就会陷入琐屑;但若都注意一般理性认识的反映,艺术形象就会显得教条、僵化。 王国维:一番来者,陈言也,去之;二番来者,臭言也,去之;三番来者,精言也,可用之。 上段中,个别的感性形象,一般指的是:生活现象的内在关系与联系。因为平凡的生活可以因为艺术家的理解而变得有一种普遍意义。如荷塘月色。 作家通过深入体察生活后得到的新鲜的见解和发现,才具有特殊的价值,否则,感性形象无论多么细致,也只能陷入琐屑平庸,缺乏光彩。如西厢记,一个偷情的故事。现实中的故事是一个违反伦理、违反社会公理道德的老套的故事,很正常,但是却被作者处理得不寻常:红娘的机智,小姐的越轨,小姐送别时的担忧,始乱终弃,莺莺张生的功成名就,复婚(如果处理成陈世美的故事就更有意味了) 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痞子蔡对轻舞飞扬):处理情节的意图,虚幻的爱情,忠诚与责任你选择哪一个?二、艺术形象的种类 表现形象:在表现中包含再现,抒情类文学应用极广。是心理清咖反照自然现实,是自我本性的写照。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温关铭文:“陌生人,请给斯巴达人捎个口信:我们长眠于此,遵守着他们的训令。”死亡,长眠。 这都是主体的人生态度来刻画现实的。 再现形象。在再现中进行表现,叙事类文学的主要形式。 客观描述再现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人物行为习惯中反映性格,内在的人生形式; 态度决定人的行为和行为的善恶,从而反映生活的真实,因为人的行为总是以各种方式进行和存在的。 坐:一屁股坐下来便吃酒,这个动作表现了一种泼辣和活泼无所拘束。 欠身坐下啊:拘谨; 所以,“一个人无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 恩格斯 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各种人物态度行为的描写,反映出坐着洞察人物性格的高超能力;典型形象:个别与一般的统一,通过个别体现一般。 现实主义创作的中心问题。从生活个别形象出发,把个别形象作为艺术概括的起点和源泉,但不能停留在个别特征上,必须深入研究总体概括,反映生活的本质。 高尔基:“当一个文学家在写他熟悉的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时候,他或多或少都创造出了这一个人的成功肖像,但这只是失掉了社会和教育意义的的肖像而已,在扩大和加深我们对人和生活的认识上,它几乎是毫无用处的。”“但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至从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态、信仰和谈吐等都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一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 但典型却不是特征相加,不是固定形体出现,而是事物本省各种形象特征的丰富,把每一个事物的个别,有机地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道理。 典型的个性因时代关系而不同:宝钞典型的个性因个人的周伟环境而不同:黛玉。 象征形象:通过个别暗示一般。常出现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作品中。 创作起点不是纯粹的生活本身,而常是作家从生活中感受和联想到的某些人生哲理。“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表达的那样一个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意义。” 海子“面朝大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