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水的典故.doc_第1页
有关水的典故.doc_第2页
有关水的典故.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山流水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滓言鑫哦危笄偌叶嗑荽似籽葑唷? 另有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 典 故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扬载诗法家数云:“七言古诗,忌庸俗软腐烂,须是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梁启超罗兰夫人传云:“岂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在上之大敌已毙,而在下之大敌,羽翼正成。”现比喻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一衣带水南史陈后主纪云:“隋文帝谓仆射高 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宋史潘美传云:“进次秦淮时,舟楫未具。美下令曰:美受诏提骁勇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次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现指虽然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成为交往的障碍。陆海潘江南朝梁钟嵘诗品云:“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又,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潘黄门集题辞云:“陆海潘江,无不善也。”晋朝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可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下水船唐白居易重寄荔枝与杨使君诗云:“摘来正囊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又,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敏捷云:“裴廷裕乾宁中在内廷,文书敏捷,号为下水船。”到宋代还有了“下水船”的词牌。本指行船顺水顺风,后也指文思敏捷,处理问题能力较强。古井无波唐白居易赠元稹诗云:“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又,唐孟郊烈女操云:“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甘井先竭庄子山木云:“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疏:“甘井来饮,其流先竭,人贤才智,其义亦然。”比喻有才能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无人问津晋陶渊命桃花源记云:“(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清代李渔闲情偶记词曲部云:“止因词曲一道,但有前书堪读,并无成法可宗,暗室无灯,有眼皆同瞽目,无怪乎觅途不得,问津无人。”现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以水济水左传昭公二十年云:“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宋代杨万里驳配向不当议云:“有可而无否,其弊必至于以水济水之喻。” 现比喻雷同附和,于事无所补益。一口吸尽西江水景德传灯录云:“后之江西,参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原来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现多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饮马投钱汉赵岐三辅决录云:“安陵清者有项仲山,饮马渭水,每投三钱。”汉应劭风俗通愆礼云:“(太原郝自廉)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井中。”现在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云:“齐桓公以楚不贡及周昭王南征溺死于汉水为由,兴问罪之师,举兵伐楚。楚人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又,元方回次韵伯田见酬诗云:“世故吾其问水滨,向来不合典班春。”现指问题与自己不相干,故自己没有或不承担任何责任。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记表记。云:“故君子之交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又庄子山木云:“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比喻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甘雨随车后汉书:“百里嵩为徐州刺史,州境遭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