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孩子的饮食.doc_第1页
2岁的孩子的饮食.doc_第2页
2岁的孩子的饮食.doc_第3页
2岁的孩子的饮食.doc_第4页
2岁的孩子的饮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岁的孩子的饮食(辅助食物添加与断奶)2010-02-14 20:542岁的孩子已经能自己进食,对食物的自主选择能力也增加了。此时要根据孩子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为他制作可口的食物,保证获得均衡营养。应该注意的是:1. 孩子的胃容量有所增加,但仍相对有限,还是需少量多餐。以三餐加餐间点心为宜。此时一定要注意控制点心的量,不能过多;时间也不能距正餐太近,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2. 2岁以后的孩子已长出1620颗左右的乳牙,有了一定的咀嚼能力,可以将蔬菜、肉类等食品切成细丝、小片或小丁等,既能满足宝宝营养需要,又能适应孩子的咀嚼能力。3. 讲究食物的搭配,鼓励孩子吃多种食物,吃一些粗粮。为了适应孩子的消化能力,最好仍然单独为孩子准备食物。4. 鼓励孩子自己进食,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可以由孩子对食物有所选择,满足孩子的自主感和增加吃饭的兴趣。C756举例2岁幼儿一天的食谱早上7点左右,早餐:牛奶150毫升、面包一片、鸡蛋一个。上午9点,早点:牛奶150毫升。中午12点,午餐:软饭半碗,白灼基围虾4-5只,蘑菇炒青菜半碗。下午3点,午点:水果一个,牛奶100毫升。下午6点,晚餐:面条半碗,肉末炒番茄半碗,少量水果。睡前:牛奶,100毫升。2岁孩子的食物需要量比1岁时略有增加,但各个孩子之间食量的差异也增大,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生长情况、活动量确定每天的食物需要量。一般来说,此时大约每天仍然需要500毫升左右的牛奶,如果孩子不喜欢牛奶可以喝酸奶、吃奶酪等,尽量保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奶制品,以增加钙的摄入。主食以谷物类为主,每天需要米、面150克,大约为米饭一小碗半到2碗,或切片面包4片,或相当数量的其他谷物类食品;肉类,包括鱼类、家畜、家禽和蛋类等,大约为200克,煮熟后去皮去骨约为一小碗;蔬菜,其中绿叶蔬菜应占一般左右,大约200克,切碎、煮熟后一小碗;新鲜水果200克,一个到1个半中等大小的水果。附:适合2岁孩子的食物,如炒肉丝、肉片等的食物照片。C757 3岁幼儿的饮食安排3岁的孩子大多已经进入托幼机构,中餐和午点大多在托儿所中吃,有些托幼机构为了补足孩子早餐摄入的不足还供应早点。此时孩子的食物构成大多与成人相同,大部分家庭已经不再为孩子单独准备食物,但仍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3岁孩子的膳食安排最好是三餐一点的形式,即早、中、晚三餐加下午点心。在城市中为补足因早晨时间紧张,幼儿早餐摄入不足,托幼机构中还提供早点,当然如果幼儿已在家中吃好早餐,则托幼机构中的早点不必强求孩子吃下。进入托幼机构的孩子,午餐和下午点心一般由托儿所供应,其中午餐和下午点心所供应的热量应该占全天总量一半。家长应该了解托儿所中的膳食安排,尽量让孩子在晚餐时的食谱与幼儿园的食谱能互补长短。2. 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在下午接孩子后,不要忙不迭地让孩子吃各种零食,一般在托幼机构中,下午3点左右会供应下午点心,此时让孩子吃零食必然会影响到晚餐的食欲。3. 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和各类食物之间的合理搭配,保持膳食平衡。注意饮食的色、香、味、形及品种变换,以增进孩子的食欲。不要给孩子吃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咖哩、酒类、咖啡等,也不宜给孩子吃油饼、油条、炸糕等油炸类食品。C758举例3岁幼儿一天的食谱早晨7点,早餐:牛奶200毫升、肉包子一个。中午11点半,午餐:饭大半碗,肉丁炒茭白半碗,炒青菜半碗,番茄蛋汤。下午3点,午点:牛奶150毫升、水果一个下午6点,晚餐:饭大半碗,蒸鱼肉半碗,炒豌豆半碗,少量水果。睡前牛奶100毫升。三岁孩子每天的进食量和孩子的生长情况、活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每个孩子之间的进食量有一定的差异。每天大约需要谷物类食物,150-200克;鱼、肉、蛋类100克;蔬菜200克;水果200克;并且继续坚持每天能喝2杯牛奶。附:适合3岁孩子的食物,如肉包子、蒸鱼、小块的肉。C759给孩子准备色、香、味、形具全的食物当一份色、香、味、形俱全的食物呈现在孩子面前时,孩子一定会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享用。其实要做到食物色、香、味、形俱全并不一定需要高超的烹饪技术,妈妈们只要多化点心思就能让平凡的家常菜变成美味佳肴。食物的色:利用天然蔬菜的颜色可以将食物做得很有色彩,如青豆的绿色、玉米粒的黄色、虾仁的红白色,不仅色泽丰富、抢眼,而且荤素搭配,肯定能赢得孩子的好感。又如在馒头表面撒上一些菜、肉末或番茄酱、果泥,增加孩子对食物的兴趣。食物的香:利用食物的天然香味,如炖肉、蒸鲜鱼的香味,新鲜蔬菜的自然清香等;也可以在炒菜时加入一点麻油等提香味。食物的味:好味道才会有好的胃口。味道好坏主要取决于原料的品质,一定要用新鲜的食品。此外,食物的味道也取决于佐料的运用,盐、糖、葱、姜、醋等调味品要合理地运用,为了孩子的健康还应避免用酒、咖啡、辣椒等刺激性调味品,食物口味也不能太重。食物的形: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对食物的形也就比较敏感,改变一下普通的食物形状,就可能大大地增加孩子吃饭的兴趣。如把面点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粗粮经过加工做成各种几何图形、动物形状,孩子们都很喜欢。附:各种排列有趣的儿童食品。如用番茄酱、色拉酱在切片面包上画出脸型。各种动物造型的饼干。C760怎样烹制食品才能保持营养尽管许多食物营养丰富,但是如果清洗、烹制方法不当,就可能使这些营养素被破坏和丢失,因此只有采用正确的烹制方法才能有效地保持食物中的营养素,让这些营养素真正地发挥作用。对大米等谷物类食品,淘洗时间不宜过长,更不要用力搓洗或用热水淘米,以免使存在于大米表面的B族维生素损失殆尽;做米饭时以闷饭、蒸饭为宜,不宜做捞饭,熬粥时不要加碱,这样才能保留大米中的营养成份,防止维生素被破坏。此外不要长期给孩子食用精白米或面,适当地食用一些粗粮,有助于摄入足够的维生素。越新鲜的蔬菜其中所含的维生素量越高,因此蔬菜一定要吃新鲜的。在准备蔬菜时要先洗后切,现时炒制,一次吃完。急火快炒的方法能较好地保持蔬菜中的营养;炒蔬菜时尽量少加水,晚加盐,使菜汁适量,保持鲜嫩;烧煮绿叶菜汤时,要等水开后再加入菜,缩短加热时间,以保留更多的维生素C。还可以利用淀粉勾芡等方法提高蔬菜中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利用率。给孩子吃的肉做成肉糜、肉丝、肉片等比大块的肉更适宜,并在炒肉丝、肉片时以急火快炒为好,在肉糜中加入一点淀粉,或将肉丝、肉片用蛋清、淀粉拌匀后再炒,不仅可以使肉质鲜嫩,而且可以保持更多的营养成分。新鲜鱼清蒸后,肉质纤细、味道鲜美,很受孩子的喜爱。如果要烹制大块的肉、鱼等,应先放入冷水中用小火长时间的炖煮。另外,给孩子做的食物不宜用油炸的方法。经过高温油炸后,食物中很大一部分的营养成分被破坏,而且油炸的食物不宜被消化、吸收。可能遇到的问题C764吃饭必须吃“饭”有些家长片面地认为谷物类食物只能提供一些碳水化合物,和鸡、鸭、鱼、肉相比所含的营养成分要少得多,因此孩子少吃点碳水化合物无所谓。事实上,各种营养素在我们体内各自担当着不同的作用,谷物类食物主要供给人体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而鸡、鸭、鱼、肉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则供给人体蛋白质,构筑人体结构、修复损伤组织等。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足时,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只有由蛋白质来供应了,也就是一些优质的蛋白质只能作为能量的来源而白白消耗掉。蛋白质所产生的能量与碳水化合物相当,但是人体代谢蛋白质时必须通过肾脏,这样孩子所得到的蛋白质不仅无法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反而明显加重肾脏的负担,对健康不利。此外,谷物类食物中并非仅仅只是碳水化合物,谷物类食物中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这些都是我们人体所必需的,特别是人体硫胺素的来源大多是来自谷物类食物。谷物类食物中还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具有促进肠蠕动、软化粪便,降低血浆胆固醇,改善血糖生成反应。膳食纤维素不足与结肠癌、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便秘、痔疮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谷物类食物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需摄入的食物种类之一。谷物类食物作为我们的主食,每天的摄入还必须达到一定的量。附:各种谷物类食物,如米饭、面包、面条等。C765少不了的绿叶蔬菜蔬菜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等;蔬菜中充足的钾、钠、钙、镁等矿物质在体内产生碱性代谢产物,对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蔬菜还是纤维素的重要来源,能刺激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防止便秘,促进胆酸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等。蔬菜品种繁多,按其基本结构和可以食用的部分,分为四大类:叶菜类,也称绿叶蔬菜,如青菜、菠菜;根茎类,马铃薯、胡萝卜;瓜茄类,冬瓜、丝瓜、茄子;鲜豆类,蚕豆、毛豆等。这些蔬菜各有特色,在营养成分上也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有色蔬菜,如绿色、黄色的蔬菜(青菜、黄瓜、番茄)的营养价值高于白色蔬菜(卷心菜、白萝卜、冬瓜),其中又以绿叶蔬菜的营养价值最高。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都比较高,如维生素C的含量,100克菠菜含39毫克,而冬瓜中仅含16毫克;胡萝卜素也并非以胡萝卜最多,100克胡萝卜含1.35毫克,白萝卜中仅有0.02毫克,而100克菠菜中却高达3.87毫克;硫胺素、核黄素等B族维生素也以绿叶蔬菜的含量最高;绿叶蔬菜中铁和钙的含量也相对较高。此外,绿叶蔬菜叶片中的营养素含量高于根茎,嫩叶高于老叶,深色高于浅色。因此我们在挑选蔬菜时应该选择鲜嫩的绿叶蔬菜,最好每天所吃的蔬菜中有一半以上应该是绿叶蔬菜。附:各种新鲜蔬菜的照片。C766荤菜、素菜要搭配话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由于受到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的影响,有些人偏爱吃鸡、鸭、鱼、肉等荤菜,而有些人却偏好各种素菜,对成人来说只要不过分偏食某一种食物对健康都没有太大的影响。然而对于生长发育迅速的婴幼儿来说,他们既要摄入大量的营养素以供生长所需,同时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又相对较弱,此时保持各种营养素摄入之间的平衡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因而必需适当搭配荤菜和素菜,以获得多样且平衡的营养素。鸡、鸭、鱼、肉等荤菜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其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的氨基酸组成相近,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是人体蛋白质的最佳来源;荤菜中所含的钙等矿物质也容易进入人体;荤菜中还含有大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E,以及其他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2、B6、B12等;脂溶性维生素在脂肪的帮助下能很快被人体吸收利用。但是荤菜中往往缺少纤维素以及维生素C等;同时荤菜中的脂肪往往含量偏高,且多为饱和脂肪酸,过多地摄入可导致肥胖、高血脂等。素菜在很多方面弥补了荤菜的不足。如素菜中丰富的钾、钠等矿物质经代谢后一般产生碱性物质,正好能和荤菜代谢后产生的酸性物质中和,从而能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素菜中含有荤菜中缺乏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加快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素菜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是人体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素菜中还含有芳香油、有机酸及其他一些特殊成分,有着刺激食欲、杀菌防病等作用。因此可以说荤菜、素菜各有千秋,应该合理搭配,不能有所偏废。C767让孩子喜欢吃蔬菜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并不少见,很多孩子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吃蔬菜,如嫌蔬菜嚼不动,不喜欢蔬菜的某种气味,或者抱怨蔬菜有些苦涩味等。但是不管怎么样的原因,蔬菜是人体必须每天摄入的食物,为了让孩子喜欢上蔬菜,妈妈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1. 蔬菜做得精细一些。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为了让孩子能嚼得动、咽得下,做给孩子吃的蔬菜应该切得细一点、小一点。2. 做蔬菜的花样应该多一些,如可以炒、蒸、煮,或做成色拉等。有苦涩味的蔬菜可以先焯水。3. 把蔬菜藏起来,做成饺子、馄饨等。对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可以先鼓励孩子少量尝试,让孩子逐渐接受,然后再逐步增量,直至孩子喜欢吃。采用强迫、威胁的手段逼迫孩子吃下蔬菜只能适得其反。附:孩子拒绝吃蔬菜的卡通画。C768多吃粗粮孩子大多不愿吃粗粮,但是粗粮细作,变换花样,吸引和鼓励孩子多吃粗粮。这样即可以调换口味,又可以得到全面而均衡的营养素。由精加工的米面制作的米饭、馒头等雪白晶莹,口感细糯;而由粗米、全麦、玉米等粗粮制成的米面制品往往外形粗劣,口感也大打折扣,因此人们往往会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然而事实上粗粮含有的营养素对人体的健康也很重要。粗粮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烟酸等,这些营养素在粮食的精加工过程中很容易被破坏。如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谷物表面的糊粉层以及胚芽中,在碾磨加工成精白大米时白白地损失掉了。粗粮中的纤维素含量也大大高于经过精加工后的粮食。此外各种谷物类食品所含的营养素有一定的不同,因此经常搭配着粗粮和细粮吃可以互相弥补营养素的不足,提高谷物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如大米中的蛋白质组成缺乏赖氨酸,使蛋白质的利用率大打折扣,而燕麦、莜麦中富含赖氨酸,两者同时食用则可大大地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C769多吃酸牛奶酸牛奶是鲜牛奶经灭菌消毒后接种乳酸杆菌发酵制成的乳制品。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块变小,乳糖量减少;酸牛奶中的一部分钙变成离子钙,并产生促进人体钙吸收的活性肽;酸牛奶中的B族维生素增加,这些都使酸牛奶中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孩子消化吸收。酸牛奶中的乳酸杆菌在人体消化道内能有效地抑制和消灭肠道有害菌,提高肠道免疫能力。因此,酸牛奶是一种很适合幼儿的营养食品。然而在市场上还有一种名称与酸牛奶类似的乳酸菌饮料,这两种食品从名称上区别不大,但是其营养价值却相差甚远。选购时必须加以甄选。乳酸菌饮料,虽然也在其成分中标明含有乳酸菌、牛奶等,但实际上其中只含有少量牛奶,大多是用奶粉、水、酸性物质勾兑而成,其中蛋白质、脂肪、铁及维生素的含量均远远低于牛奶。细心的妈妈不妨比较一下两者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的含量,一般酸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都在2%以上,而乳酸菌饮料只有1%。因此从营养价值上看,乳酸菌饮料远不如牛奶,绝对不能用乳酸菌饮料代替牛奶来喂哺宝宝。另外,酸牛奶有保质期,也不能用微波炉加热,否则酸奶会结块,其中有保健作用的乳酸菌也被杀灭。因此酸奶只能冷饮,或放在温水中温热后饮用。附:各种酸牛奶制品照片C771容易便秘宝宝的饮食孩子便秘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因此治疗孩子便秘首先要从调整饮食开始纠正。每天要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膳食纤维能吸收大量的水分增加粪便的体积,从而刺激肠蠕动,加快肠道内粪便的排出,防止便秘。多吃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粗粮和豆类中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能增进食欲,增强肠蠕动促进排便。油炸的食物其中的维生素B1都被破坏应该避免。适当增加脂肪的摄入。油脂有润肠的功能,其中的脂肪酸还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可以在烹调食物时多放一些植物油,或在最后起锅时淋上一点芝麻油。平时多饮水,保持肠道中粪便的水分,使大便软润,易于排出。多吃水果,多喝果汁。水果中所含的有机酸有轻度的导泻作用。C773补钙吃什么目前我国儿童由于膳食结构的问题,每天从膳食中摄入的钙不足,有钙缺乏的儿童还是比较多见,这主要是由于牛奶及奶制品在儿童膳食中所占的比例太少。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纠正孩子缺钙的最佳方法是增加牛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奶类中不仅含有丰富的钙,而且这些钙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是优良的钙源。每100毫升牛奶中大约含有100120毫克的钙,而奶酪等奶制品中钙的含量更高。如果能保证儿童每天喝2瓶牛奶,约500毫升,就可以保证儿童摄入500600毫克的钙,基本能满足儿童每天的需要量。此外,牛奶中还含有较多的锌、铁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也是孩子容易缺乏的。因此如果家长考虑购买各种高价的钙剂为孩子补钙,不妨先增加孩子的奶量。此外,豆制品如豆浆、豆腐中也含有较多的钙;虾皮、紫菜等的钙含量也比较高。C774提高膳食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铁和锌等微量元素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目前儿童中铁和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仍然比较普遍,其主要原因是膳食摄入量不足以及吸收、利用差所致。为了增加膳食中铁和锌等微量元素的摄入,提倡在儿童膳食中增加动物性食物,尤其是多吃瘦牛肉、猪肉、羊肉,这些被称为“红肉”的瘦肉,与鸡、鸭禽类和鱼类相比,这些瘦肉中含有更多的铁和锌。目前研究发现,影响铁和锌以及钙吸收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叫作“植酸”的含磷化合物;而植物性食物经发酵、发芽处理后,植酸的含量明显减少,因此使用发酵的方法制作主食可以显著增加铁和锌的吸收。此外草酸、纤维素等对铁和锌的吸收也有影响。因此不要让幼儿过多地食用高纤维、高草酸食物,如竹笋、菠菜等。适量食用水果,如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C775孩子吃巧克力巧克力是一种以可可油为主要原料的高脂肪、高糖食品,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锌、铁、钙等矿物质,以及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调节血小板活性,改善心血管健康状况等独特的营养作用。此外,巧克力味道香醇,造型诱人,不仅孩子喜爱,许多家长自己也有吃巧克力的嗜好。虽然巧克力好吃、有营养;但并不等于可以让孩子放开吃,随便吃。这是因为:1. 虽然巧克力有营养作用,但它所含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巧克力含有高能量,但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在巧克力中含量均较低。2. 巧克力中含脂肪较多,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较长,不易被消化吸收。吃巧克力后容易产生饱腹感。特别是让孩子饭前吃巧克力,很可能影响正常的食欲。而且巧克力醇厚的味道,对孩子的味觉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吃了巧克力再吃饭菜会觉得淡而无味。3. 巧克力中含有大量的糖份,多吃巧克力对牙齿的保健不利。所以,应该选择适当的时间,有节制地给孩子食用巧克力。比如说,每天只给孩子吃一次巧克力,每次只一块,时间可安排在两餐之间,不要影响吃正餐。或者在孩子大运动量活动之后,吃一块巧克力,帮助孩子恢复体力。附:各种巧克力的照片C776婴幼儿吃冷饮冷饮是儿童喜爱的食品之一。尤其在夏季,甜甜、凉凉的冷饮十分诱人。然而从健康角度看,孩子是不适宜多吃冷饮的。这是因为:1. 婴幼儿口腔、胃肠道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对食物的温度比较敏感。冷饮骤冷的刺激会引起刚刚萌出的乳牙牙髓组织的血管收缩、痉挛;牙齿长期受冷刺激的影响易诱发过敏性牙病和龋齿。冷饮还会损伤舌粘膜上的味蕾,影响味觉。冷刺激还会引起胃部神经兴奋性增高,出现胃肠不适、腹痛、腹泻、呕吐。冷饮还使唾液、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影响正常的饮食。2. 大多数冷饮由水加糖制成,除了含糖量高以外,很少含有其他儿童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素。虽然现在有一些高档的冷饮是由牛奶、奶油、巧克力等组成,但其营养成分的比例仍然和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不相符合,不符合儿童的平衡膳食原则。3. 此外,冷饮对咽喉部的不良刺激,可诱发咽部、呼吸道炎症,出现咽痛、流涕、咳嗽等症状,引起咽炎、扁桃体炎等。因此,应该尽量少给孩子吃冷饮,特别不要在激烈活动后,孩子大汗淋漓时。即使吃冷饮也应该安排在吃饭前后半小时内,少量食用。附:各种冷饮的照片C777吃水果冻的危险水果冻颜色鲜艳、味道酸甜,也是孩子喜爱的一种食品,但是要请家长注意的是,除了从营养的角度考虑以外,更从安全方面考虑,明确地说小孩子是不适宜吃水果冻的!水果冻是以明胶为主要成分的胶胨状的食品。一般吃做成杯状的水果冻都是在剥开表层的包装后,直接用力把水果冻吸出;而一些做成管状的只能吸食。也许孩子会觉得这种吃法很新奇,其实在吸出水果冻时暗藏着杀机。由于吸食水果冻时用力过猛,水果冻进入气管导致意外的报道已经不止一次。由于水果冻软软的,一夹就碎,吸入气管后很难取出,因此发生意外后的抢救比吸入花生、杏仁等更困难。常常在试图取出吸入气管的水果冻时,水果冻进一步破碎成更小的碎片,将小支气管全部堵塞,而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窒息死亡。(一)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C801良好的饮食习惯所谓饮食习惯就是指孩子进食时的行为。那么哪些行为是值得鼓励,哪些又是应该纠正呢?1. 进餐应该定时、定点。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主动到自己固定的位置吃饭,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们帮忙分发筷子等,做一些就餐前的准备工作。切忌以“老鹰捉小鸡”的方式,家长追着孩子喂饭。2. 不偏食、挑食。各种主副食品都吃,每天都能吃一定量的各类食品。不能因喜好而只吃某几种食物,影响膳食平衡。3. 自己吃饭,专心进餐。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吃饭,吃饭专心,享受吃饭的乐趣。4. 讲究就餐的卫生和礼貌,如餐前洗手,吃饭时不发出刺耳的声音,不独自霸占自己喜欢的饭菜,不暴饮暴食。C802培养孩子定时、定点的饮食习惯定时、定点的进餐是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使孩子在餐前形成有益的条件反射,促进食欲。刚出生的新生儿一般是按需哺乳;随着孩子的生长,从2个月起就可有意识地向按“顿”吃过渡,也就是根据孩子的消化能力,大约每3个小时喂一次;以后逐渐过渡到1岁左右的孩子,三餐加餐间点心;2岁以上,三餐加下午点心的进餐模式。定时进餐的好处是使大脑能定时兴奋消化器官,使消化液分泌增多,肠蠕动增快,从而产生餐前的空腹饥饿感,增加孩子的食欲。定点进餐,如小婴儿用固定的姿势哺乳;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可让他坐在童车里,放在固定的地点喂;再大一些就让孩子坐在特定的餐椅上,与大人共进餐。定位进餐同样能让孩子产生条件反射,当坐到固定位置时就会产生食欲。在孩子1岁左右时培养定时、定位进餐尤为重要。此时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对外界充满好奇。如果此时不注意培养定时、定点的进餐习惯,而是追着孩子走到哪儿、吃到哪儿的话,孩子就会不专心吃饭,吃饭似乎是家长的事,更无法感受吃饭的乐趣,最终造成食欲低下。培养定时、定点的进餐习惯需要家长耐心、持之以恒地训练、强化。附:2岁左右的孩子坐在高餐椅上自己进餐。C803养成孩子不偏食、不挑食各种食物都有其独特的营养功能,而偏食、挑食则可能造成营养素摄入的不均衡,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孩子的偏食、挑食往往受到成人饮食习惯的影响,家长应尽量避免自己的饮食选择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取此舍彼,以免造成孩子先入为主的偏见,拒绝某些食物。防止孩子偏食、挑食应该从刚开始添加辅助食品时开始。孩子的味觉、嗅觉在6个月到1岁这一阶段是最灵敏的,如果错过则会影响味觉和嗅觉的形成和发育。因此在添加辅助食品时要注意全面选择,尽可能多的让孩子接触各种口味,而不是局限于某几种食物,某种口味。当孩子拒绝某种食物时,家长应该耐心、细致地寻找孩子拒绝某种食物的原因,下次再试试或者变换花样,调整口味,激发孩子的食欲。切忌用强制性和哄骗的方法让孩子吃某种食物,这会加深孩子对这种食物的反感。浅显易懂的营养教育也可以让孩子明白各种食物对我们人体不同的作用,知道吃多种食物对人体的好处,以及偏食、挑食的坏处。如让孩子参与食品的挑选,在挑选过程中用浅显的语句告诉孩子为什么选择这种食物,这种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等,让孩子认识到各种食物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同时在准备过程中让孩子产生对这种食物的渴望,增进食欲。附:家长和2岁左右的孩子一起挑拣蔬菜的照片。C804自己动手,专心吃饭培养孩子自己吃饭是培养儿童独立精神的第一步,尽早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吃饭,享受吃饭的乐趣。大约在孩子68个月开始,就有强烈的愿望抢过妈妈手中的勺子往嘴里送,实际上这时候就可以开始着手培养孩子自己吃饭了。当孩子有自己动手的强烈愿望时,父母可以因势利导,给孩子一把小勺子,让他有自己动手的机会,或者索性把食物做成小块或长条状,让孩子自己捏在手里吃。当然,这个年龄孩子的精细动作还不协调,常常有弄洒饭菜的情况发生,还需要家长从旁协助。孩子在1岁左右,就可以使用勺子吃饭;2岁左右的孩子用勺子吃饭洒落就比较少了;而3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初步掌握用筷子吃饭的技能。为了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能力,增加孩子自己吃饭的兴趣,应该为孩子准备适合的碗、勺,例如,勺子的大小要适合孩子的嘴,最好一勺一口,不多也不少;碗、盘子要好盛,以免溢出或打翻;每次在碗里盛少许食物,待孩子吃完后再加。那些有可爱的装饰的餐具,也能增加孩子吃饭的好奇心。经过愉快的引导和示范,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同时也学会用餐的规范。C805如何避免和纠正的不良的饮食习惯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是与身俱来的,需要家长从小开始耐心、细致地进行培养才能学习建立。为了避免和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珍惜孩子的独立意识,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餐具、餐椅,提供一些条件和帮助,教会孩子用各种餐具的正确方法和就餐礼仪。2. 让孩子与家人共同进餐,让孩子感受全家进餐时的欢乐气氛。3. 做好餐前准备,饭前带孩子做一些安静、愉快的活动,让孩子帮着分勺、分筷等,为进餐做好准备。4. 创造宽松、愉快的进餐气氛。最应注意的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避免在餐桌上批评、训斥孩子,这样会降低孩子食欲,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5. 当孩子有良好表现时要及时地予以鼓励。C806要使食欲好,餐前作准备要想孩子食欲好,除了要准备可口诱人的饭菜,还必须做一点餐前的准备工作。所谓的餐前准备就是要让孩子做好即将吃饭的生理和心理的准备。常做的餐前准备包括:1. 预先通知孩子吃饭时间到了,这样正玩在兴头的孩子就知道应该收拾玩具结束游戏了,以免孩子在吃饭时因记挂着游戏而拒绝吃饭或吃饭时心不在焉。对正在进行剧烈活动的孩子更应提前半小时以上告诉他,以利于全身各器官和系统在剧烈活动后恢复正常,以免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2. 让孩子餐前洗手。餐前洗手能进一步强化孩子已经到吃饭时间的概念,对吃饭有一种期待,通过反射,促使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等,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餐前洗手还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能预防和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3. 让小儿参与力所能及的进餐前的准备工作,如摆放碗筷、分饭菜等简单的家务,激起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同时也可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附:孩子分发碗筷的照片。C807培养用餐礼貌礼貌用餐看似一庄小事,却是表现一个人文明礼貌风采的窗口,如有些人吃饭时会发出难听的声,有些人会旁若无人地挑挑拣拣,甚至把喜欢吃的菜放到自己面前等等,这些行为免不了会令人讨厌,也说明“家教”不严。培养孩子礼貌用餐也是越早越好,使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当然不同年龄的孩子能遵守的用餐礼貌是不同的。如1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允许用手抓着吃,可以有饭菜的洒落,但必须是坐在固定的位置才能吃;2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和家人一起在餐桌上吃饭,用简单的餐具,吃自己碗里的食物,不许在吃饭时大喊大叫;3岁左右的孩子和家人一起吃饭时,不能独自霸占自己爱吃的菜,必须用餐具而不能再用手抓着吃,知道要等待全家人到了才可以一起吃饭等。附:全家人一起吃饭的照片。C808一日三餐早餐吃饱一日之计在于晨,孩子的健康从早餐开始。经过一夜的安睡,清晨醒来时孩子都已经是肚子空空了,体内血糖也降到比较低的水平。这时急需补充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同时整个上午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也需要由早餐来提供,因此早餐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份优质的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当占到一天总能量的20%-25%,还要为孩子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在为孩子准备早餐时应考虑到谷物类、肉类、乳制品、水果、蔬菜等各种食物之间的平衡,而不能简单地以泡饭加咸菜应付了事,甚至干脆不吃。为了增进孩子早餐的食欲,吃早餐的最佳时间是起床后30分钟,洗脸刷牙后,去室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然后再进餐,这样有助于增加食欲,对营养成分消化和吸收也会有帮助。午餐吃饱经过一个上午的活动,到了中午时分,孩子大都会感到肚子饿,这时就要用午餐了。一般来说,午间是孩子胃口最佳的时间,午餐是一天中重要的一餐。一份丰盛的午餐提供的能量应该为全天总能量的30-35%,午餐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早餐后的3-4小时,如果早餐后安排有点心,那么点心和午餐间应该间隔2小时以上,以免影响孩子的食欲。晚餐吃好在现代社会中,晚餐常常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进餐的唯一机会。每家都会准备比较多的食物,进食时间也充裕,全家人有说有笑,难免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下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然而晚餐吃的过多,对孩子的健康不利。这是因为,晚餐后孩子没有大的活动,能量消耗比较少,多余的能量只能储存在人体中转化成脂肪,长期晚餐超量容易导致孩子的肥胖;晚餐量过多,使孩子睡眠期间胃内仍然存留着大量的食物,造成孩子夜间磨牙、梦魇等,影响孩子的睡眠。一份适合的晚餐所供应的能量应该占全天总量的25%-30%。餐间点心3岁以前的孩子除了一日三餐以外,都会再安排吃一点餐间点心,这对孩子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来说2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在早、午餐间,午、晚餐间,以及晚上临睡前各加点心一次;而2岁以上的孩子只在下午午睡后加点心一次,有些孩子早餐吃得不多也可以在早餐和午餐间加一次点心。既然是点心,对食物的量一定要加以控制,只能作为是对正餐的补充。如2岁以上孩子下午点心所供应的能量只能占全天总能量的10%-15%。食物的选择应该整体考虑孩子一天的食谱,补充正餐的不足,大多可选择牛奶、水果、小点心等。吃点心的时间应该安排在两顿正餐之间,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还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已经进入托幼机构的孩子大多在托儿所中已经吃好点心,不必在接孩子时忙不迭地给孩子吃零食,以免影响孩子的晚餐。附:牛奶、麦片等各种早餐食品。可能遇到的问题C851纠正挑食、偏食不挑食、偏食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应该从小培养。对已经有挑食、偏食坏习惯的孩子,家长也应尽力给予纠正。在纠正孩子挑食、偏食时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1. 父母要以身作则,不挑食、偏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这孩子。2. 对孩子进行一些营养知识的启蒙教育,告诉他今天要吃什么菜,吃了这些菜有什么好处等。诱导孩子能愿意尝试“只吃一口”,然后经过对食物的多次接触,一般孩子会对这种食物慢慢熟悉,口味也会逐渐改变,从而改变挑食、偏食的习惯。对于孩子实在不爱吃的食物,切忌强迫孩子吃。3. 找出孩子偏食、挑食的原因,对症下药。例如有些孩子不爱吃蔬菜是因为蔬菜较难咀嚼和下咽,那么在烹调蔬菜时应将其切得碎一些,或者采用焯水、凉拌的方法,使蔬菜鲜嫩,变换烹调方法,使孩子有新鲜感。还可以将孩子不爱吃的菜与爱吃的菜搭配在一起烧,对孩子不爱吃的菜可以切得小一点,如切成丁或丝,放得少一点,从心理上减轻他对这种菜的厌恶。准备食物时还要注意色彩上的搭配,鲜艳的色彩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此外,孩子大多喜欢吃一些酸酸甜甜的菜,如茄汁味、糖醋味等。4. 当幼儿有所进步时,要给予及时、适当的鼓励。C852孩子吃饭不定时、不定位坏习惯的纠正有些孩子吃饭是想吃就吃,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虽然家长对此常常是抱怨多多,可是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家长溺爱,惯出来的。因此要纠正这种坏习惯最重要的还是家长的态度,家长是否认识到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是否有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全家人在这一问题上取得共识,并且能在改变孩子的坏习惯时采取一致的措施,才能达到目的。孩子吃饭不定时、吃饭到处跑的坏习惯大多在1岁左右时开始表现出来,因为这时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如果此时家长不注意加以纠正,以后就会愈演愈烈。要改变孩子这个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1. 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一日三餐和餐间点心,不随便给孩子吃零食,尤其是吃饭前半小时不可吃零食,使孩子到吃饭时间时已经感觉有点饿,产生对食物的渴望。2. 规定孩子只有在吃饭的时间,坐在餐椅上或餐桌旁时,才能吃东西;每次吃饭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吃饭时不准看电视,也不能有其他的玩具,以免造成孩子分心。3. 尽量让孩子自己吃饭,使孩子意识到吃饭是他自己的事,能自己吃饭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允许孩子在一定范围内挑选他喜爱的食品,如孩子可以多吃点肉而少吃点鱼,享受自己吃饭的乐趣;还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与家人一起进餐,感受一起进餐的欢乐气氛。4. 当孩子任何一点的进步都要及时地予以表扬,采用鼓励、肯定和期望的方法激励孩子的进步;但对屡屡犯规的孩子也要有适当地惩罚,如不能出门,不能看电视或玩玩具。附:家长追着孩子喂饭的卡通画。C853吃饭不吞咽、吐出来常常有些孩子吃饭时把饭菜含在嘴里,很久也不往下咽。如果家长催促快点,他就会把嚼过的饭菜全吐出来,令家长十分头痛。实际上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婴儿在46个月时没有及时地添加辅食或添加不当,造成孩子咀嚼、吞咽行为不够成熟所引起的。为了防止孩子出现吃饭不愿意吞咽的情况,从孩子添加辅助食品起,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咀嚼、吞咽;必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及时地转换食物性质和进食方式,促进婴幼儿咀嚼、吞咽的协调发展,逐步发展孩子的进食能力。对那些已经出现吃饭不吞咽,含在嘴里现象的孩子,可以参照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让孩子从比较细软的食物开始,逐步增加食物的硬度和粗糙度,训练他们的咀嚼和吞咽能力。还可以结合口腔按摩等方法,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降低会厌敏感性,减少恶心、哽噎。C854没有食欲孩子的胃口牵动着全家人,孩子吃得好家长才放心。但是就是有些孩子对着美味佳肴没有一点胃口,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孩子胃口不好有疾病的原因,也有习惯、行为的问题。常见的疾病原因,如:1. 儿童中常见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发病期间孩子的胃口明显下降。2. 腹泻、一些慢性消化道疾病、肝炎等也会影响孩子的胃口。3. 体内某些微量素缺乏,如缺铁、缺锌、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等,使孩子的味觉功能和胃粘膜消化功能的降低,导致没有食欲和消化能力减弱。然而,导致孩子胃口差的更多见的原因是孩子的习惯、行为问题,如:1. 未能按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情况及时添加辅食,没有给孩子适宜的锻炼,使孩子的咀嚼能力落后于同龄儿童,造成断奶后适应不良。2. 饮食习惯不良,孩子吃饭不定时或餐前吃零食过多,造成正餐时没胃口;或者孩子挑食、偏食,引起体内营养的不均衡,造成胃口差。3. 某些原因造成孩子过度紧张、焦虑,或孩子受了惊吓、缺乏爱抚时也会引起厌食,如孩子刚刚进入托儿所,心理一时无法适应。此外,饮食品种单调,饭菜口味欠佳也难以激起孩子的食欲。了解了以上可能引起孩子胃口差的原因,家长们应该已经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来调整胃口了。首先可以先带孩子检查一下,咨询保健医生,孩子是否有疾病原因影响胃口;给孩子安排的膳食是否合理等。然后根据原因,治疗疾病,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改进饭菜烹饪。要提醒家长的是: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吃东西,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是要设法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尽量使吃饭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另外为了增进孩子的胃口,不仅要安排好孩子的膳食,更要安排好孩子一天的生活,使孩子的生活有张有弛。每天保持比较有规律的起床、游戏、吃饭、睡眠的时间,这样吃饭时间一到,孩子的肠胃就会自动开始工作并分泌消化液,令孩子食欲上升。带孩子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阳光浴,让孩子多多参加游戏、运动,增加运动量,促进新陈代谢,食欲不振的现象自然会消失。附:孩子对着美味佳肴不想吃的卡通画。C856不要用汤泡饭3岁以下孩子的膳食应该比成人的细和软一些,这样才能方便孩子的吞咽、咀嚼。有些家长懒得为孩子单独准备食物,就在成人饭菜里加一些汤,让饭菜泡软一点就给孩子吃,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1. 用汤泡过的饭,其容量会增加,并含有较多的水分,这样孩子吃了以后就很容易感到胀饱,每餐相应的摄入量就会减少。常此下去,孩子摄入的营养素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2. 用汤泡过的饭比较酥软,不需要多加咀嚼就可咽下,这样造成孩子吃饭不愿咀嚼,增加胃肠道的负担。汤淘饭中过量的汤水又会将胃液冲淡,也影响消化。3. 饭菜经过汤泡以后,再也没有其独特的口味,妨碍孩子对不同食物产生不同的味觉,影响孩子味觉的发育。经常以汤泡饭的孩子往往食欲下降。另外,即使是经过长时间炖煮的肉汤、鸡汤、鱼汤,也只含有少量的营养成分,不要迷信汤里有好营养。C857吃饭狼吞虎咽进食时充分的咀嚼,对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孩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因为:1. 充分的咀嚼可以增进口腔,特别是牙齿和牙龈的生长发育,保持口腔、牙龈、舌部的清洁和健康,降低龋齿的发病率,使牙齿排列整齐,预防牙齿畸形。2. 充分的咀嚼使孩子能充分品尝到食物的丰富滋味,增进食欲。3. 充分的咀嚼还能刺激唾液的分泌,并使唾液中的消化酶与食物充分混合,有利于食物的消化。4. 充分的咀嚼使食物在口腔中得以完全的磨碎,既利于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更利于食物中的营养素得到充分的吸收。5. 充分的咀嚼让有一定硬度和一定温度的食物刺激口腔,能使孩子获得情绪上的满足,缓解紧张的心理。6. 充分的咀嚼促使面部肌肉的运动,有利于面部肌肉的发育,能使孩子的容貌更加生动、可爱。7. 充分的咀嚼可以增加脑部的血液循环,为脑组织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8. 充分的咀嚼也使中枢神经能及时地发出信号,阻止孩子过度进食,以免儿童肥胖的发生。因此吃饭时充分咀嚼对孩子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家长应鼓励孩子细嚼慢咽。附:孩子吃饭狼吞虎咽的卡通画。C858孩子吃零食当孩子胃口不好,吃饭不香时,十有八九的家长首先会把它归咎为“吃零食”。要不要给孩子吃零食呢?不让孩子吃零食的做法并不科学。这是因为,孩子的胃容量小,每次进餐的量不足,同时孩子好动,活动量多,消耗大,如果仅仅如成人一样每天只进餐三次,可能在下一餐进餐前就已经是饥饿难耐了,因此在两次正餐之间加一点适量的点心可以补充热量和营养素的不足,保持身体活动所需能量。如12岁的孩子可以在上下午各加一次点心,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在下午午睡后增加一点小点心。此外,吃零食是孩子生理上的需要,同时零食也可以让孩子得到一些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孩子还是可以吃零食的,只不过在吃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