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内装生产设计指导书.docx_第1页
船舶内装生产设计指导书.docx_第2页
船舶内装生产设计指导书.docx_第3页
船舶内装生产设计指导书.docx_第4页
船舶内装生产设计指导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舶内装生产设计一体化实训指导书一、生产设计的任务书 (1)设计课题 船的内装生产设计(2)设计任务 要求学生按照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相关规范法规,在考虑了各处所的失火危险的基础上,通过耐热和结构性分隔将该船划分成若干处所。根据基本结构图,特别是上层建筑结构图、舱室布置图等,结合已决定采用的保护方式绘制耐火分割图。该图应采用合适的图例标明分隔各类处所的舱壁和甲板,包括防火门应达到的等级。要求学生借助艺术和技术的手段创造经营者希望展示给消费者的,以及符合公约及规范的复合岩棉板舱室壁板系统,绘制壁板系统排板图,完成舱室壁板的材料统计表。通过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具体地运用,培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船舶内装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 (3)完成内容 舱室耐火分隔设计; 舱室复合岩棉板壁系统设计 二、 设计指导书(1)360人沿海客货船舱室耐火分隔设计 1、 客船的结构防火要求(1) 防火区域的划分和耐火分隔 36人以上的国际航行客船,其船体、上层建筑和甲板室以A-60级分隔,分成若干个主竖区,如在主竖区分隔一侧的处所为开敞甲板、卫生间及类似处所、极少或没有失火危险的舱(柜)、空舱及辅机处所或在主竖区两侧均为燃油舱,则该主竖区限界面可降低为A-0级分隔。36人及以下的国际航行客船或500人及以上的国内航行客船,其用作起居处所、服务处所的船体上层建筑应以A级分隔分层若干主竖区。客人数少于500人或航行时间不超过4h且未设置卧席的国内航行客船,不要求设置主竖区。每一主竖区在任一层甲板上的平均长度一般不超过40m,如为了使主竖区的端壁与水密分舱舱壁相一致,或者为了提供一个大型公共处所,允许将主竖区的长度和宽度放宽至48m,但任何一层甲板上主竖区的面积不得大于1600。对于为特殊用途设计的船舶,若设置主竖区舱壁会影响船舶的预定用途时,可设置水平区作为等效措施。此种水平区限界面的耐火等级应与相应船舶主竖区耐火等级相同。规范允许每一水平去在高度不超过10m的前提下,包括多于一层甲板的若干个特种处所。对于其他滚装处所,也可以参照这一原则设置水平区。除上述主竖区和水平区限界面外,客船上的其他舱壁、甲板应按相应的“分隔相邻处所舱壁/甲板的耐火完整个性”表确定耐火等级。(2) 保持耐火分隔的完整性 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船上的耐火分隔不可避免的会被开孔以安装门、窗、各种管路、电缆和其他结构件等。因此在这些地方应采取适当措施,以保持耐火分隔的完整性。对于36人以上的国际航行客船,若外部界限面上的窗面对着救生设施、登乘和集合地点、用作脱险通道的外部梯道或外部通道,则这些窗应具有所在舱壁的耐火完整性,即应通过标准耐火试验并取得认可证书。如果这些窗配有专用的自动喷水器喷头,则可用A-0级。其他开口和贯穿件 一切A级分隔上的开口除装货处所之间、特种处所之间、储藏室之间、行李舱之间的舱口和这些处所与露天甲板的舱口外,应有永久附连于其上的关闭装置,其耐火效能至少应与其所在的分隔相等。住室和公共处所,包括办公室、盥洗室、餐具等与走廊之间的B级舱壁,允许在门的下半部或门一下部位开通风口。若此通风口是开在门的下半部,还应装有用不然材料制成的百叶栅。通风导管穿过耐火分隔时应保持分隔的完整性。除通风导管以外的其他管子穿过A级或B级分隔,若管子是钢制或钢制的,要求管子贯穿处四周的间隙不大于2.5mm(若设钢套,则钢套与刚子之间的间隙也不能大于2.5mm),大于2.5mm的间隙必须用耐火分隔填料填封。若管子不是钢制或铜质的,则贯穿件必须经过耐火试验,或者在贯穿处设置钢套,具体要求见表4-16.电缆穿过A级耐火分隔,均应设置符合耐火试验标准的认可的电缆贯穿件。当单根电缆穿过B级分隔时,允许不设贯穿件,但四周的空隙不得大于2.5mm,且此空隙应用不燃填料填设。当纵桁。横梁等结构件穿过耐火分隔时,也应注意保持耐火分隔的完整性。当结构件穿过A级分隔时,应用补板将开孔补好。B级分隔的终止要求 B级舱壁一般要求从甲板延伸至甲板,并延伸至船壳或其他限界面。但对不是走廊舱壁的B级舱壁,若在舱壁的两侧设有连续B级天花板或连续B级衬板,可允许其终止于连续B级天花板或衬板。对于36人以上国际航行的客船,B级走廊舱壁必须延伸至甲板和舱壁等限界面。一般要求耐火隔热材料在结构交接点和终止点延伸450mm。耐火分隔上扶强材等构件的隔热材料,应按标准耐火试验时采用的方法进行敷设。限制可燃材料的使用和构造细节 为了实用或美术处理二用作某一处内部分隔的局部舱壁或甲板应由不然材料制成。若起居处所或服务处所内设有认可的自动喷水器、探火和灭火报警系统,则该处所内的C分隔可采用一些可燃材料,但这些可燃材料的体积加上该处所内可燃面板、嵌条、装饰物等的总体积应不超过相当于该处所内各围壁及天花板组合面积上厚2.5mm镶片的体积。载客100人及以上但不少于500人的国内航行客船,供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控制站使用的走廊、梯道环围内的衬板、天花板、衬挡、风挡均应为不燃材料设置挡风条时,不仅应注意天花板后面的空隙,还应注意衬板后面的空隙,尤其是梯道和围壁通道等衬板后的空隙应在每层甲板处加以封堵。天花板后面的挡风条一般应与舱壁设置相对应,允许将B级或C级舱壁在天花板或衬板后面的部分作为挡风条。公共处所中开孔面积大于40%的天花板的背面可不设置挡风条,因为那里即使发生火灾也易于发现和扑救。(3) 梯道保护和围壁通道 位于起居处所、服务处所内的梯道。不论其是否用作脱险通道,除下述两种情况外都必须用耐火分隔环围,且环围上的门应是自闭的,此环围至少应是A级分隔。可以允许起居处所、服务处所内的梯道不作环围的两种情况如下所述。梯道仅连续两层甲板 此时如不作环围,则应在梯道的上端或下端用耐火分隔将该梯道与其所在处所分隔开来。此分隔的耐火等级应按照规范中相应的“分隔相邻处所甲板的耐火完整性”表得要求予以确定。对于穿过多层甲板的梯道,除可按规定要求将其环围外,也可人为地将其分隔成若干个仅穿过一层甲板的梯道,在其一端用耐火分隔与所在处所分隔开来。梯道完全处于公共处所内 除了乘客使用的处所应设置梯道作为连接两层或数层甲板之间的通道,且应如前所述加以环围外,一些船员使用的处所限于各种条件,有时会设置直梯或踏步作为两层或几层甲板之间的通道。对这些直梯和踏步,规范并未要求设置环围,但如果它们作为某处的脱险通道要求加以环围,形成围壁通道,此时围壁通道应按梯道处理,围壁上的门也应是自闭的。(5)脱险通道 无论是起居处所、服务处所还是机器处所、特种处所,每一限定处所(如舱壁甲板以下的水密舱,舱壁甲板以上的主竖区等)都应至少有两个脱险通道。作为脱险通道,首先应能通向救生艇筏或其他救生撤离系统的登乘地点,同时应具备快速安全地疏散人员的条件。电梯不得视作脱险通道。规范对于客船脱险通道的详细规定可查阅相关资料。(4) 载客超过36人的客船的舱壁和甲板的耐火完整性应符合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中对于超过36人以上分隔相邻处所舱壁的耐火完整性和分隔相邻处所甲板的耐火完整性的规定。这些表中所列相邻处所的耐火完整性标准,按失火危险程度将这些处所分为14类,如下所示。载客超过36人的客船的处所分类进行了必要的合并,类别上减少了三类,见下表1、表2。(1)360人沿海客货船舱室复合岩棉板壁板系统设计以该船船长甲板室为例。相对于木围壁和硅酸钙围壁,复合岩棉板的壁板设计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复合岩棉板有很多品种,而在同一房间内可以设计同时用几种不同品种的板,而且设计中还要考虑板的安装次序和方向性。复合岩棉板壁板设计应完成的图纸文件有壁板排列图(反映板的型号、板宽、板长、板颜色及数量,板的安装次序和节点号)和壁板零件统计表(包括壁板明细表和壁板型材明细表)。下面具体介绍复合岩棉板壁板设计步骤(图4-38)(1) 画出甲板上钢围壁平面,并按比例画出胃壁上的防挠材。(2) 板列品种选择 如图4-38所示,该图为船长甲板房间布置图,608号房为轮机长会客室,壁板采用板宽500mm标准板作衬板,衬板厚度25mm。与厕所的分割使用防潮板。轮机长会客室与609号报务员房采用厚度50mm的标准板。该隔壁由于要安装壁灯和台灯,故选用一块穿电缆的板。房间内盥洗室单元的一侧由于隔热、隔音要求不高,就选25mm厚的衬板。图4-38 复合岩棉板围壁平面布置图(3) 图4-38说明本舱室甲板间高2700mm,舱室净高2050mm;舱室板高=净高+75mm图中未注衬板厚度25mm,未注隔板厚50mm结构形式A型,芯材为铝蜂窝标准板板宽550mm,11表示壁板板宽为11X50mm=550mm。HNP-41表示壁板色卡,601表示房间号码。舱室门的表示中,650X1850表示此门的通孔尺寸;750X1930表示此门的围壁开孔尺寸,(601)表示此门号;L1表示此门为左内开;B15表示此门的防火级别为B15级。FC表示防潮板;D表示电缆板;Z表示现场切割板。表示排版方向。(4) 画出房间四周板列的轮廓线 要考虑符复合岩棉板与钢围壁之间的距离。一般衬板与钢壁防挠材之间维持2550mm的空隙。如果要利用钢壁与衬板的空隙布置管路,则这个间隙应足以容纳管子及管子法兰通过。(5) 排出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