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7使用技巧.docx_第1页
windows7使用技巧.docx_第2页
windows7使用技巧.docx_第3页
windows7使用技巧.docx_第4页
windows7使用技巧.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Windows 7中如何防范U盘病毒的传播?关键词:Windows 7 U 盘 病毒 分类:软件 来源: 原创 收藏 软盘已经成为尘封的历史,现如没使用过 U 盘的计算机用户恐怕真的凤毛麟角了。U 盘以其日渐小巧的体积,快速扩张的容量,越来越便宜的价格成功的替代了软盘,成为主流的移动存储介质。方便的同时带来的是巨大的安全隐患。U 盘已经成为除了网络之外传播数量最大的病毒和恶意程序传播途径。在不经意的一插之间,病毒或者恶意程序就已经感染了您的计算机。难道永远都只能被动的借助杀毒软件来防御吗?就像汽车安全技术一样,Windows 7 除了被动防御,还提供了主动防御的技术限制移动存储上的程序运行。要启动此功能也非常方便,直接运行 gpedit.msc,打开“本地组策略编辑器”,找到“计算机配置”,然后展开找到“管理模板”,然后点开“系统”,找到并点击“可移动存储访问”。在右边会显示所有可设置的可移动存储访问相关的策略。U 盘属于可移动磁盘,因此我们就看看怎样设置可移动磁盘的访问策略。自 Windows Vista 开始,系统就已经可以限制可移动磁盘的读写,大家对这个应该已经不陌生了。而且,仅仅限制 U 盘的读写,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不能读自然不会感染病毒,可也失去了 U 盘的意义。不能写可以防止信息外流,却无法防止病毒入侵。我们需要的,是从 Windows 7 开始提供的新功能,拒绝执行权限。点击该策略,选择“已启用”,即可打开该策略。启用此策略设置,将拒绝对可移动存储类的执行权限。如果禁用或未配置此策略设置,将允许对此可移动存储类的执行权限。设置完该策略,我们来运行一下 U 盘上的程序看看。系统直接给出不允许运行的提示:别看这个提示跟 UAC 有点像,但却无法通过改变运行帐号来执行。除非策略被更改为允许执行权限。如果设置的是拒绝读取权限的策略,那么将无法访问 U 盘上的信息。如果设置的是拒绝写入权限的策略,那么无法将信息写入 U 盘。展开来讨论一下。对于 CD/DVD 介质,同样可以如 U 盘一样做出限制。防止光盘自动运行传播病毒。那么读卡器,MP3/MP4,数码相机甚至移动电话呢?这些都可以通过 USB 接口连接读写啊。在系统里,这些设备归入 WPD 类,可以限制其读取或者写入。总会非标准的设备存在的吧?对于这种情况,系统同样也提供了“自定义类”的设置,只要写入设备的 GUID,就能限制其读取和写入。如果你是企业的管理员,完全没必要跑到每台机器上去设置,可以通过组策略快速的实现策略的实施。好了,这下再也不怕借给同事的 U 盘带着病毒回来了。优盘变身系统密钥 简单教你电脑防盗关键词:无 分类:网络技巧 来源: 原创 收藏 无论是学生还是已经上班了的朋友,午休自习室和办公桌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总是容易被一些不礼貌的人随意使用。密码在别人提前的知道的情况下又不好意思修改,总是被借用心里也不舒服,有什么巧妙方法能解决这类尴尬问题呢?今天笔者就为大家带来一种新思路的加密防盗措施小“歪”招。 你手中有没有闲置的老旧优盘?被淘汰的小容量优盘有什么用处?这就是笔者介绍的一种二次利用的优盘密钥制作方法,可以有效的闲置私人电脑被他人使用,安全,简单,更有奇效!没有密钥 谁也搞不起准备好一个闲置的优盘,容量大小不限(128MB的也可以)。插入电脑后先将其格式化为FAT32格式,如下图:在优盘内创建一个TXT文件(新建文档),名字任意,此文档的用意就是使其可以正确的识别优盘信息,也是启动密钥的文件。在文档中输入:echo offif not exist G:aa.txt shutdown -s -t 5 -c请插入启动钥匙,否则无法登录系统注意拼写正确及标点,其中G为你的优盘盘符填写正确后,确认无误保存即可。然后将TXT文档复制到桌面上,双击打开文档,将其另存为“优盘密钥.bat”文件形式。当完成.bat文件创建后,返回优盘中新建一个aa.txt文件。此上操作完成以后,计算机开机会自动扫描U盘里的信息,查看是否有aa.txt文件,如果没有查找到,系统会在五分钟内强制关闭计算机,真心霸道啊。本地组策略设置由于目前市场上计算机种类出厂设置的不同,为了确保计算机开机时可以自动加载优盘密钥.txt文件(最早创建的文本),我们还需进入计算机“本地组策略编辑器”进行一些设置。点击开始在搜索框内输入Gpedit.msc进入本地组策略设置依次展开“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脚本”分支,然后双击启动项。接着选择“添加”按钮,并单击“浏览”按钮选择桌面上已经设置好的优盘密钥.bat文件。加载完毕后单击“确定”即可。现在重启你的计算机试试此类本地安全措施是否有效吧!其实针对笔记本电脑的安全防护措施也不单单是设置更强的开机防护,现在笔记本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适用人群也比较广,我们其实应该更多的注重一些其他方面的维护细节,方可大大提高计算机的安装保障。笔记本安全锁很多人习惯把笔记本电脑放在公司或者出差办公时放置在宾馆或其他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这个时候配备一个电脑安全锁可以大幅度提升笔记本电脑的安全性,目前市场上也流行着各类品种的安全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挑选一下。笔记本追踪查询软件近年来笔记本安全防护措施中又加上了追踪软件这一高科技元素。其主要受用人群是企业及个人公司用户,高效有力的定位功能,可以在不慎丢失贵重数据之后,通过GPS或其他接受工具来找回跟踪。如果您的笔记本电脑经常携带贵重数据,可以考虑安装相关的跟踪器设备。有一些跟踪软件还包括额外的功能,如从笔记本电脑上远程删除信息,因此,如果你的电脑上有敏感信息,这个特性有可能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依靠这个特性,我们就能够在敏感数据落于罪恶之手之前将其删除。谨慎使用你的无限网络现在无线网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了。无线服务具有其不安全性,也就是说笔记本电脑所 处范围内的任何人有可能获得你所看到、执行及键入的全部内容。很明显,这是很糟糕的。这种情况下,用户应尽力连接到公司的VPN服务,再通过无线连接进行 操作。在采用了适当的VPN之后,用户的笔记本电脑与公司之间的通信就进行了加密。如果信息安全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用户只能使用通过WPA或WPA2保障 安全的无线网络。虽然这并非一个完美的方案,不过总比仅采用WEP要好一些。笔者总结:目前针对笔记本的安全措施还有很多,例如安装更新杀毒软件,及时的修复你的系统漏洞,网页信息筛选等等,总之计算机稳定安全的前提是我们日常良好习惯所培养出来的,优盘充当密钥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你的笔记本电脑随意被他人使用的问题,但身为贵重的数码设备还是应该尽量随身携带,一但造成不良后果而追悔莫及。用好Windows 7自带文件加密工具关键词:无 分类:系统应用 来源: 收藏 为隐私文件加密是很多朋友的习惯,文件加密的第三方软件很多,但其实只要用好VHD和BitLocker功能,Windows 7(以下简称Win7)自身就可以完成文件加密。创建VHD文件 为加密做准备我们的思路很简单,利用VHD功能在系统中创建一个虚拟的硬盘,然后用BitLocker加密,以后即可将我们的隐私文件保存在这个“加密磁盘”中。VHD是微软Virtual PC 虚拟的磁盘文件,在Win7系统中,我们能够单独创建和挂载VHD,关于它的作用,此前也多次提及,这里就不再赘述,直接在Win7下创建一个VHD文件吧。 右键点击“计算机”选择“管理”,在“计算机管理”中我们点击“磁盘管理”,右键选择“创建VHD”。这里点击“浏览”或输入我们要创建的VHD的路 径,例如C:cw.vhd。确定后填入虚拟硬盘的大小,大小可以根据硬盘可用空间和自己的需求来决定,其他的可以选择默认。确定后,系统便会开始创建一个 新的磁盘。在磁盘管理页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新建的显示为“未知”的磁盘。右键点击选择“初始化磁盘”,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未分配的磁盘中进行分区了。右键选择“新建简单卷”,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进行分区,或一直“下一步”,直至完成。到这里,我们创建VHD的任务就完成了。可是我们有了这个VHD,别人还是可以随便访问我们创建的VHD。那么我们该怎么不让别人访问呢?用BitLocker加密磁盘这里我们请出来的是完成加密任务的“关键人物”BitLocker。BitLocker是从Vista开始增加的数据加密功能,在Win7中,我们能方便地使用这个功能进行磁盘加密。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我们刚刚新建的VHD分区,右键点击启用BitLocker。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密码解锁驱动器”,输入密码,点击下一步 (图3),在接下来的一步中,选择“将恢复密钥保存到文件”,以免以后不小心忘记密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