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利华教育网您的教育资源库200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备考资料库:标点符(4) 六、标点符号辨析30望顿号6望1、概数用了顿号2、缩写的集合词用了顿号3、连词前用顿号4并列词语或短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成分之间用了顿号。5、分句间用了顿号6、并列成分不同层次间用了顿号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C她衣服新潮夺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当并列的介宾短语做状语,需强调的并列成分做补语时,一般都用做逗号。但是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的成分做定语时,一般都用顿号。)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风马牛不相及 / 男女老少/ 中小学生/ 大专院校/科学技术,其间就不能用顿号。)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C这瓷器有五六百年历史了。不是约数的两个数字之间要用顿号。例: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注意事项】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这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标有引号的并列词语之间仍用顿号隔开。(3)并列词语之间有问号或叹号的,不再用顿号。分号2望7、分句间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8、单句排比用分号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例: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早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用在因果关系句中表示两层意思)中国谜语具有许许多多的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活泼;二是趣味性浓,引人入深;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四是内容广泛,囊括巨细;等等。(“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其前面也要用分号。)【注意事项】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逗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并列层次,顿号用来表示同一层次中各个成分的并列。例: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卫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问号5望9、无疑问处用问号 10、倒装疑问句中问号前置 11、选择疑问句中问号前置 12、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13、转述问(只作某种成分)不用问号。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例: 他是谁?(疑问句)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反问句)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设问句)是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选择问句)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当问句的几个部分较长,为了加强语气,也可以再每个分句的末尾用问号。例: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主语和谓语倒置,问号也打在全句末。)例:1.怎么了,你?2.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3、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04浙江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转述问(只作某种成分)不用问号。例1这件事明明是他干的,还装不知道,问这是谁干的。2、有人问我什么最难,我答不上。3、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答道:“只刚念了四书”4、中国的球迷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04江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b.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注意事项】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析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例:请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吗?(2)局部引用,以下情况保留问号: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冒号4望14、冒号后揭示范围不清15、提示的内容不一致16、冒号中再用冒号 17、短暂停顿用冒号冒号 表示句中大的停顿。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用在总括的话或提示的话后面。)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例: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1)提示的内容不是句子的全部,不能用冒号。(2)提示的内容不一致,不能用冒号。(3)不想强调提示语的,不用冒号。例,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地问到,“小栓你好些麽?你仍旧只是肚饿?”【注意事项】使用“xx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前,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例,“哦,皇帝免冠了!”鲁迅先生说。若引的只是别人的一部分的话,引文前不用冒号。注意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末。例: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一个句子里面不能有两个冒号。省略号6望18、省略号后用了“等等” 19、省略号前保留了顿号、逗号、分号(句中点号)。 20、号前是完整句子的,句号没用 21、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用了点号 22、省略号书写及位置不规范 23、省略号后有点号省略号标明行文中的省略了的话语。(1)号前是完整句子的,句号照用:风,更猛了。雪,更大了。(2)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不用点号:他走进教室,拿起书包听筒里传来十分响亮而焦灼的声音:“时间来不及了,请马上设法空运空运!”(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脸色,很象恳求掌柜,不要再提。(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何为:不行!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表示静默或思考。)他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表示语言的中断。)【注意事项】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当列举的各项与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语时,只能用“等等”表示。例:在过去的一些年,我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夜与昼、衰与荣、大气功师等多部长篇小说。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一共六个圆点。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或诗行,可以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句末点号)、冒号,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号、叹号、冒号应保留。如: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探讨。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句中点号),要省掉。如:一群马,在公孙龙子眼里是“非白马”,是黑马、青马、黄马、棕马的综合。省略号后的点号一般应去掉。因为连文字都省了,点号自然也不必保留。如: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著名的建筑之那壮丽的廊柱,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引号4望24、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内;引文独立成句时句末点号外用 25、意引而用之 26、引语中的引语加了双引号 27、直排引号用于横排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例: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1)原引用,意引不用。例, A、他说过,没人的时候关好门。B、他说:“没人的时候关好门。”(2)引语中的引语加单引号。例,小王说:“劳动能锻炼人,这话是对的。”(3)其它: “如浴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 (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A、着重强调的词语:包身工没有“做”和“不做”的自由。B、特定含义:人民亲热地叫他“量天尺”2“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表示特定称谓。)C、反语: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 D、特称:今天是“五一”。E、引诗歌时,每节开头加前引号,结尾才加后引号。F、引文是独立的全引,句末标点放引号内;如引文是行文中的一部分,即不是独立引用的,句号加引号外(引文放句子中间不须停顿的,不加标点)。【注意事项】 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例: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前引号处如果是冒号,后引号用在其他标点外面。否则,后引号用在其他标点前面。前冒后内,前无后外括号2望28、句内括号句末点号保留了 29、句外括号句末点号省去了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例: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注意事项】括号里的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这叫句内括号。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如例);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这叫句外括号,注释若有标点,可照样不动(如例),也可不用(如例)。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二者的用法不同的。当解释说明性的词语比较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必须读出时,就用破折号;否则,就用括号。破折号兼有点号的作用,可表停顿,因此,注释性的部分在可以停顿的地方,适宜用破折号;不能停顿的地方,适宜用括号。例:从这一则例子可以看出,一部影片的主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录电影的“目的”)可以是多义的至少是可以作出多种解释的,而影片的情绪则往往比较单纯。括号和其他标点连用:1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它必须紧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前括号前不用点号),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外面(后括号内不用标点)。如:唐朝懿宗的时候,有一个“优人”|(相当于外国的fool),名字叫李可及,最会说笑话。这一个笑话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敷”和“夫”同音,“而”和“儿”同音|(唐朝妇女自称为“儿”-)。第二部分2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补充如果与前文关系特别密切,用法相同于句内括号;如果与前文关系不是特别密切(作为一个单独的句子存在),前括号前用标点,后括号内用标点。如:但是今天,假如时代能尖叫的话(我们的时代当然像是能尖叫的),那么机器时代正尖叫着要停下来。文字流传到各地,在长远的期间发生了区域性的差别。(例如在今天广东还有“冇”字和“乜”字之类。)前有后内,前无后外。30.不是书名用书名号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技巧:(一)顿号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语之间,当并列的词语中如有连词“和”“及”“或”“与”等,就不再用顿号。例:(2005年湖北卷)张依朋把自己的烦恼,苦闷,一股脑儿地向王校长倾诉着,说话中间还不停地叹着气。(“烦恼”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例:溪源诗集,内容丰富,有气势磅礴的长篇史诗;情节跌宕的叙事诗;娓娓动听叙事诗;针砭时弊的讽喻诗(“有”后面的几个短语间的分号应该为顿号。)例: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他成为能诗、能画、能写、和能制印的大艺术家。(“和”前面的顿号不应该用。)(二)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例:(2005年福建卷)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句中“二、三十米”是概数,中间的顿号应该删除。)例:(1995年全国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句中“三、四里”表示概数,中间的顿号应该删除。)(三)并列的各项如果有了层次,有些顿号就要升级为逗号。例:(2006年湖北卷)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产品、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获得的效益。(“规模小”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例:(2006年江西卷)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第二、三个顿号应该改为逗号以区别层次。)例:(2004年江苏卷)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能耗预测制度”前应改为逗号,因为“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属于并列,是小并列,“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与“能耗预测制度”“能源跟踪分析制度”也属于并列,是大并列。小并列内部用了顿号,大并列之间只能用逗号。)例:男女佳配,夫妻双双,是自然进化的规律。性别平衡绝对不能打破。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完全适用于解决人口性别失衡问题。(“以人为本”后面的顿号要改为逗号。)例:当前要继续解决新闻不新的问题,针对性不强,一般化的问题,缺乏说服力的问题,缺乏准确性的问题。(“针对性不强”与“一般化”之间的逗号要改为顿号。)例:电影的流畅,应该包括叙述的流畅、节奏起伏的流畅、表演的朴素流畅、摄、录、美、化、服、道各造型的和谐流畅。(前面三个顿号应改为逗号,以体现出较多并列之间的层次性。)例:(2008年江西卷)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错用顿号,混淆了大小并列的界限。“持有毒品”和“大麻等植物”后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四)并列作谓语、补语,或者主谓短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2004年全国卷)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浙浙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该句中“走着”“想着”后面的顿号要改为逗号。此外,该句中两处问号使用错误,后面的内容是陈述她忘记的内容,不是疑问。因此第一问号处用逗号,句末用句号。)例:(2005年江西卷)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应该修改为“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这是因为这几个词组是谓语性质的,而它与“景区门票”合在一起作了“都需要充分论证”的主语,实际上总的句子在这里是陈述性质的。)例:张伟明在谈话题作文中指出,话题作文使应试作文缩小了限制、扩大了自主,有利于学生发挥写作能力,但也给套题、抄袭开了方便之门。(第一个顿号应改为逗号。)例:在卡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新人类的表情、语调、动作乃至思维方式都卡通化了,扮鬼脸、作怪相、吐舌头,带夸张的、怪怪的、奶声奶气的说话声音,新近走红的小燕子那些言谈举止堪称此类的代表。(“扮鬼脸”、“作怪相”和“吐舌头”之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例:(1997年全国卷)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立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都是主谓短语,是由三个主谓短语构成的三个短句,它们三者中间应该用逗号而非顿号。)例: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尽快致富。(句中的四个顿号都要改为逗号。)(五)并列的词语后面带有了“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要用逗号,不用顿号。例: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句中的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例:小红的课桌上堆满复习参考用书,“物理精编”啊、“数学同步”啊、“政治大课堂”啊、“英语天天读”啊(句中的三个顿号都要改为逗号。)(六)有些并列的词语(也称集合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而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不再用顿号。例如“甲乙丙丁”、“农副产品”、“党政干部”、“党团员”、“乡镇机关”、“城乡差别”、“工农业”、“中外记者”、“听说读写”、“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等。有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合成词或成语,已成为固定意义的词语,不能用顿号拆开来用。例如“丰富多彩”、“成千上万”、“成群结队”等。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二、逗号(一)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须强调时,或主语后面带有语气词时,或句子宾语较长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例:(2006年山东卷)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我呀”后面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因“我呀”后应是一个停顿,它和后面的“还得活一阵子呢”才构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我呀”后用一个表示收束的感叹号不妥,另外,“我呀”后用感叹语气,也不恰当。)(二)倒装的成分之间(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提前或后置等),或某些特殊成分之间,要用逗号。例:(2004年浙江卷)“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倒装问句中问号应放在问话的末尾,倒装成分后用逗号,所以这句话的标点应改为“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例:王老师走进高三(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句中引号里的句子是倒装句的形式,问号应该置于句末,倒装成分之间用逗号。)例:(1993年全国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问号应放在“同志们”后面,前面改用逗号。)(三)同时并列的词语较多,在比较大的层次之间用逗号,以起到分类的作用。(见前面“顿号”部分的说明)(四)句子比较长的时候,也不能老用逗号,一逗到底,应该注意利用分号或者句号替代逗号,分清层次。例:(2004年湖南卷)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这句话一逗到底,导致层次不清。可以改为: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三、分号分号用在并列的长分句或分句组之间。(一)几个分句并列,有一个、几个或所有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例:在文学上,韩柳虽都被称为“古文运动”的旗手,但韩的口号是“文以载道”,恪守道统,柳的口号是“文以明道”,意在阐扬新见解。(“柳的口号”之前的逗号应改为分号。)例:什么是说明文的科学性呢?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反映正确就是科学的。反之,就是不科学的。(“事物”后面应改用句号,“反之”前面应改用分号。)(二)并列的几个分句组,不论内部的结构是否一致,其间都应该用分号。例:(2006年江西卷)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利,他就以权利相诱。(“他就以鬼神为饵”后应用分号。)(三)句中已经用了句号了,就不能再用分号。例: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了,表明整个句子已经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四、冒号(一)不须强调的,没有用原话的(间接引用或部分引用),虽然引用了原话但已做了大句子的某一成分的,都不用冒号。例: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都会看到月牙弯。”(引号内的内容为间接引用,不应该用冒号和引号,应该将冒号改为逗号,将引号去掉。)例:熊秉明喜欢小诗,李白静夜思他称之为:“不能再小的小诗”。(转述的文字不能用冒号。)例: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表示决心禁绝鸦片。(部分引用冒号要去掉。)例:老王来不及向他解释,只说了一声:“你看吧!”就走了。(部分引用冒号要去掉。)(二)“某某说”在引文前,其后用冒号;在引文中,其后用逗号;在引文后,其后用句号。例:(2004年全国卷)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赛前表示”后面的逗号应该为冒号,表示提起下文。如果把下引号内的句号移到引号外面,也可以。)例:(2008年江西卷)“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句中“说”后面的猫号应该改为逗号。)(三)用在总领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语之前。例:(2006年山东卷)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该把“工作人员”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例:(2004年全国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引号内的内容不是完整引用,它在原句当中只是做“原则”的定语,不应在其前面用冒号,应该去掉这个冒号。)例:(2004年全国卷)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冒号只管引号中的内容,即“这样”的复指成份;冒号必须管到句末,现在仅仅管辖一个成分是错误的。)例:(2004年广西卷)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两处冒号不当,这是转述别人的话,且成为句子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引号也不当。分号是在分句中,逗号不足以表明层次时使用的,此处没必要用分号。“幸运52”是电视台的栏目名称,不可使用书名号。)例:(2005年江西卷)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应该有两个地方要修改,一是“当代文坛大家文库”,这里的书名号应改为引号;二是“这些书”前面的这个逗号应改为句号,因为前面的冒号只能管到这里为止。)(四)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不过,若被总结的若干句子之间已经用了句号,就不能用冒号来总结上文了,因为这很容易被误解为是对最后一个句号以内的内容的总结。例:(2004年江苏卷)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前面三个并列分句的总括,应该把“交相辉映”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例:(1995年全国卷)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表示总结性的话语前用冒号,“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因此句中的分号应改成冒号。)(五)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例:北京人艺最近推出四个轮换剧目:天下第一楼、小井胡同、上帝的宠儿和洋麻将,都是经过观众的检验,证明其确实系优秀剧目。(句中冒号提示的范围不当,在“都是”前加上主语“这些剧目”,并把逗号改为句号。)例:(2006年山东卷)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该将句子当中“工作人员”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六)冒号后面揭示范围要清楚。例:特种食品具有防病等医食两用功能,如智力食品:补脑营养粉,醒脑饮料等在营养成分上突出补脑和增强记忆的效能。(冒号要取消,并把“智力食品”移到“等”后面。)(七)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八)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例:(2008年湖北卷)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一句话中有了两个冒号,造成关系不明,层次混乱。“两个主题” 后的冒号可以改成逗号。)五、问号(一)在主谓倒置的疑问句中,问号一定要用在疑问句的后边。例:(2004年浙江卷)“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问号的位置不对,倒装问句中问号应放在问话的末尾,倒装成分后用逗号,所以这句话的标点应改为“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例:王老师走进高三(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引号里面的句子是一个倒装疑问句,问号应该置于句末,倒装成分之间应该用逗号。)(二)表选择问(包括两项或两项以上),通常为“是还是”的形式,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句子中各选择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择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选择项之后都用问号。例:(2005年山东卷)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应该将“他的体型”和“他的亲切”后面的两个问号都改为逗号,因为“是还是”是一个表选择关系的复句,选择项之间应该用逗号,而只在句末用问号。)例:(1993年全国卷)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应该将第一个问改为逗号。)例:对待考试作弊,是否也应该像足球“黑哨”一样让司法介入?作弊的性质是违纪?还是违法?如何认定作弊?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第二个问号应改为逗号。)(三)不要把表示选择问的句子跟表示连续问的句子混淆,表示连续问的各个句子后面都要用问号。例:(2005年湖北卷)“是谁找我们来凿墙的?是您老人家吧?先凿哪面墙呀,是都凿了哇还是留下一面啊?”( “先凿哪面墙呀”后应用问号。因为这句话也是一个问题。)(四)如果整个句子为陈述语气,那么句子中虽然有疑问词,也不是疑问句,不能用问号,也就是说,不能以句子中有否疑问词(如“谁”、“哪儿”、“怎么”、“什么”等)为依据。还要特别注意文章的标题或作品的名称,它们当中即使有疑问词也不能用问号。例:(2006湖北卷)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句子中虽然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并非疑问句,句末应该为句号。)例:(2006年山东卷)记者由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战略合作行业跨界合作与共赢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健康养生行业健康管理APP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市场全球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律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嘉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行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 2025年3D打印行业行业应用与技术研究报告
- 2025年跨境电商行业跨境贸易与跨境支付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才招聘行业AI招聘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2025菏泽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 土地综合整治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JJF(皖) 174-2024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在线审查规范
- JGJ-T+141-2017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 历年全国《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历年真题】
- 基本乐理(师范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JJG 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
- 《解剖学基础》课件-上肢骨及其连接
- 轻质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样本
- 小米全屋智能方案
- 杏仁粉营养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