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训练之七.doc_第1页
限时训练之七.doc_第2页
限时训练之七.doc_第3页
限时训练之七.doc_第4页
限时训练之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 限时训练(七)一、语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惆怅为虎作伥 馈赠匮乏 恫吓吓唬B弹劾骇人听闻 摇曳游弋 破绽绽放C谙熟万马齐喑 浑水混杂 刹那刹车D谦恭事必躬亲 灼热卓越 停泊湖泊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时下,冠以“文化”比比皆是,但热闹之余感到,其中似掺杂了一些随意性、功利性,少了对文化“敬惜字纸”的敬畏感。B不少国家通过独立的机构对信息公开行使监督,独立的第三方审查,显然有利于摆脱行政保密主义的干扰,使信息公开的监督维持客观与中立。C近三十年来,广州发生了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令人惊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发展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这一惨重代价的。D杜甫诗中所渗透的忧国忧民情怀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最高价值,不管你赞成不赞成,都不能否认它是公认的准则。3仿照文段中画线句子,补写两个结构相近似的句子,使文段内容完整。(4分)古语言: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常一介书生敢当天下。像毛泽东当年不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能再造一个新中国。像 。像 。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就人。4根据下面图表1、图表2的内容,分别填写下面文段中A、B处的内容,语句通顺。(5分)预期寿命 成人识字率 毛入学率 人均GDP(PPP美元)教育指数人类发展指数 图表1 人类发展指数的构成因素图表2 我国人类发展指数的提高近年来,人类发展指数(HDI)这一新理念引起世界的关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0年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认为,在衡量人类发展成就方面,由A 组成的人类发展指数,比单纯的GDP指标更为全面。我国人类发展指数B ,跻身国际中上发展水平的行列,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就。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22分)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烹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 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句就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勋虽在外,每军国密事,帝常手诏问之,数加赏赐,甚见亲信。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时,河南尹朱俊为卓陈军事。卓斥俊曰:“我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勋曰:“昔武丁之明,犹求箴谏,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卓曰:“戏之耳。”勋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耳。”卓乃谢俊,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注句(gu)就:羌别种也。蹇硕:人名。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 案:报案B. 促来杀我 促:赶快C. 句就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 厚:厚道D. 而欲杜人之口乎 杜:杜绝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欲杀正和以免其负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 甚见亲信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 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且污我刀 不出,火且尽7.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盖勋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 )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 具以事闻,并连党父 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 不闻怒言可以为戏耳A. B. C. D. 8.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盖勋任汉阳长史时,凉州刺史畏惧权贵,想借机会杀害苏正和,便询问盖勋。盖勋没有乘人之危,使苏正和得以免罪。B. 盖勋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率兵救助,却被羌人精锐部队夹击,身受三处刀伤,仍然坚持不动。叛将深受感动,将自己的战马送给他,但遭到拒绝。C. 盖勋刚直不阿,将长安令杨党贪赃枉法的事实全部上报,皇上下诏要将案件追查到底。后来,盖勋还断然拒绝了他人想让尚药监高望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D. 盖勋只对董卓行一般礼节,而当时公卿以下的百官都不敢这样做。因此,盖勋虽然聪明,刚直不屈,但被董卓厌恶,在朝廷不能得志。9. 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3分) 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3分) 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和一朵花一道经过黄昏 洪 放七岁那年,秋天,一个黄昏。在乡下老屋的后园里,一株很大的老茶树边,我看见了一朵花。淡蓝色的,浮动着,被渐渐上来的夕光所笼罩。我就蹲在花的旁边,看着它。一直看着它。然后我和花一道被暮色淹没。所有的事物都静了。我只好回家。第二天早晨,再看。花已经谢了。淡蓝色已经谢了。而我那时候,还正在悄悄地成长 成长中的人是容易忽略一些事物的。 比如那朵花,不久就忘了。 但今天,当我站在南塘的秋风中,这朵花突然浮现出来。它的浮现,是因为我现在正面对着另一朵花。另一朵也是淡蓝色的花。这是一种在南塘常常见到的花。朴素的,淡淡的,沉静的,美好的。南塘的土地刚刚经过一场秋雨,有一些虫子已经消失。我听不见它们在黄昏时的叫声了。南塘变得深沉,同时也逐渐走向枯寂。 一朵花或许能点亮它的生动吧! 我看着花,它天真而真实地开放着。我看到它的叶片上甚至还有尘土。雨也没能将它洗净。它的花瓣是六片的,对称着,仿佛三组正在玩耍的小孩子。我真的很想它们是小孩子的。我喜欢孩子的无邪与纯洁。但是,我知道它们不是。在秋天的大地上,花朵都是中年了。甚或是老年。 一如我,惨淡地走过如许的光阴。一回头,水流远了。南塘成了秋风,秋风成了人心,人心成了忧伤。 而花呢?它开放着。它在它应该开放的黄昏开放着。它一定不是为我。就如同我一定不是为其它。一切的生命,都只是一种经过。现在,我同这朵花一道,经过黄昏。经过远去的飞鸟,经过更远处的山峦;经过孤独的吟唱,经过秋风里一根一根无由的白发 花也是无由的。生长,开放,在这个黄昏,与我相遇,而不是在另外的黄昏。它是淡蓝的,而不是别的颜色。它是七岁时的花。是那些掠过成长而被我们忽略了的光。 我的手想伸过去,甚至我想轻轻的抚摸它,握住它,亲吻它,热爱它。 但是,我停了。心上的尘土一定比这花叶上的尘土更重。指尖上的伤怀一定比花谢时更悠远。我只好停住。南塘暮色四合,有谁在独自寻找?谁的脚步正叩响南塘的门楣?谁正在慢慢地回去,慢慢地回到往昔的时光和往昔的美好? 南塘的花。朴素,沉静。我看着。一朵花,一个人。一处风景。 我也是沉静的了。我也是朴素的了。至少现在。和一朵花一道经过黄昏,我回到了七岁。回到了后园的大茶树,回到了它的清香与苍老。我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我摸到了秋风的痕迹,摸到了山水的痕迹,摸到了那些远去了的不可能再回来了的人和事物的痕迹。 而花沉静着。 黄昏很深了。我已经不太能看清它的叶片和它的花瓣。我只看到它的浮现。 这恰如在这个大而杂乱的人世间,我更多的时候是半明半暗的。如这黄昏中的花,它是怀着对大地的恩情,来用最后的光照亮南塘。而我,是怀着这人世的热爱,用宿命的笔,来写秋风的挽辞10“我”两次看到一朵蓝色的花,感触有什么不同?(6分) 11怎样理解“一切的生命,都只是一种经过”在文中的含意?(6分) 12作者为什么要“和一朵花一起经过黄昏”?它使作者产生怎样的联想与感悟?(6分) 江门市2009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 (Achng/chng 都读“ku” h/xi;Bh /hi y/y 都读“zhn”; Cn/yn hn/hn ch/sh;D都读“gng” 都读“zhu” b/p)2C (A原为“空荡荡”,讲荷塘的空。B原为“太多太多”更符合感情色彩,D原为“脍炙人口”,上文讲知道,这里讲喜爱。注意:语义、语境和感情色彩)3(6分)本题考查考生表文转换及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能力层级E。(1)收入水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预期寿命代表的健康水平、成人识字率和毛入学率构成的教育水平。(三个方面内容各1分,语句通顺1分。缺少“健康水平”“ 教育水平”,扣1分)(2)从1975年的0.53,上升到2005年的0.78(两个内容各1分)4(6分)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仿写句子和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E。参考示例:像马寅初那样,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置之度外。像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子进入一个新纪元。像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开辟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说明:1、必须是读书人;2、内容具体、贴切;3、语句通顺、结构基本相近似。每句2分。)5. B (A.案情;C.厚待;D.封堵。)6A (其:第一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的”/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那些”。B.见:表被动,“被”。C.因:介词,译为“通过”。D.且:副词,译为“将要”)7. D (说明盖勋秉性耿直;说明盖勋视死如归;说明盖勋秉公执法,不徇私情。)8. B (以战马相赠的是句就种羌滇吾,不是叛将。)盖勋身上三(多)处受伤,坚立不动,指着旁边的木标(牌)说:“一定要将我的尸首放在这里。”(着眼“创、表、尸”,并注意句子通顺)当时人民遭受饥荒,互相掠夺食物,盖勋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使一千多人得以活命。(着眼“渔、调、禀”,并注意句子通顺)10(4分)理解作品主要内容与主旨。能力层级:C第一次:“ 我”七岁,被花的美丽吸引,久久不肯离开,但很快就淡忘了,“我”当时只是欣赏花外表的美丽,还没有对生命产生深刻的体验。(2分)第二次:“我”已步入暮年,秋风中的花,引起“我”的伤感,但花朵的朴素、沉静、美好,使“我”摆脱了伤感,悟出生命的规律,即使在生命的暮年,依然用从容、淡静,用热爱,点亮生命最后的时光。(2分)11(5分)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力层级:D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生死的乐观豁达态度。(1分)意思是说生命的诞生、成长与死亡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或所有的生命都是人世间匆匆的过客)(2分)所以,面对生命的终结,以从容光淡定的态度安然走过。(2分)12(6分)从不同的角度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F因为这一朵花已和我一样进入暮年,使“我”产生了共同穿越生命的黄昏相知相惜之感,这一朵花使“我”回想从前的岁月,触摸了逝去的人和事,感受纯真与真实。(2分)这一朵花使作者从关注一个渺小的生命进而关注自身的生命(2分)这一朵花使作者悟出生命的真谛,悟出了怀着对人世的热爱照亮生命的最后时光,才是生命最美丽的绽放。(2分)【译文】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家中世代都是二千石的大官。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出任汉阳郡的长史。当时武威太守依仗权势,贪赃横行,凉州从事苏正和案情上报他的罪行。凉州刺史梁鹄畏惧权贵,想杀掉苏正和以免除自己的责任,便以此事询问盖勋。盖勋素来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趁此机会报仇。盖勋说:“不行,谋划杀害贤良,这是不忠;趁人之危,这是不仁。”于是劝说梁鹄说:“捆缚苍鹰来喂养正是为了让他抓住猎物,现在抓住了猎物反而要烹杀它,那么还有什么可用呢?”梁鹄采纳了他的意见。苏正和高兴自己免于受难,到盖勋那里致谢。盖勋不肯见,说:“我是为梁使君考虑,不是为苏正和。”当时叛羌在畜官围困了护羌校尉夏育,盖勋与州郡合兵救援夏育,兵至狐盘,被羌人打败。盖勋召集剩下的士卒百余人,排成鱼丽之阵。羌人精锐骑兵分两路夹击,攻势甚猛,盖勋手下士兵大多战死。盖勋身上三处受伤,坚立不动,指着旁边的木牌说:“一定要将我的尸首放在这里。”句就种羌滇吾素常被盖勋厚待,这时便用兵器挡住众士兵说:“盖长史是贤德的人,你们要杀他便是辜负上天。”盖勋仰头骂滇吾说:“该死的反虏,你知道什么,快来杀我!”众人相视大惊,滇吾下马请盖勋乘坐,盖勋不肯上马,于是被贼众抓住。羌人佩服他的节义和勇气,没有加害,将他送回汉阳。当时人民遭受饥荒,互相掠夺食物,盖勋开仓放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