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6.说勤奋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理清文章的线索,知道作者在文章中要表明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4.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理清文章线索,知道作者在文中表明的观点。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学生对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已经有所了解,便于他们理解课文。预习设计1.认真朗读课文,想一想每一段各写了什么?用“ ”划出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2.在文中标出生字词,在语文书上描红,给每个生字组2个词语。3.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吗?(1)指多次列在前面,也泛指成绩优良。 ( )(2)勤奋能够弥补笨拙。 ( )(3)形容背诵得非常纯熟、流利。 ( )(4)一点也没有失去勇气。 ( )(5)篇幅长或内容精深的著作。 (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版块:走进课文(4分钟) 预设:勤奋、奋斗2齐读课题3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谈对勤奋的理解。第二版块,预习展示(15分钟) 预习作业1血xi(血淋淋 剥b(剥夺)xu(血管) bo(剥花生) 预习作业21出示:稍微 警枕 期末 习惯 基础 改进改善回顾 回忆 滚瓜烂熟 毫不气馁 远渡重洋 勤能补拙2指导读通长句。3选一选改进 改善1.你学习的效率太低了,要注意( )一下方法。2.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 )。回顾 回忆1( )三年级的学习,我感到很充实。2去年的今天,我干了什么,现在( )不起来了。指名分节朗读展示第三版块,整体感知,练习分段(5分钟)1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预设: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2.【学习单一】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先单独思考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2时间:五分钟预设:第一段:(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论据论证:列举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说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第三段:(第4自然段)结论号召:我们要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为社会作出贡献。第四版块:学习第一段(11分钟) 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二】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一”画出中心句。2.时间:1分钟 预设: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2导学(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2)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3)讨论:“鲜花”在这里是比喻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指什么?(4)比较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第五版块:学习生字(5分钟)1交流怎么记住生字。2指导书写。3学生写习字册。第一版块:揭题导入1板书“勤”字问:“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板书“奋”字,找找“勤奋”的近义词。2解题:师板书“说”字。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说说勤奋。3.你是怎么理解勤奋的?第二版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1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名学生展示交流,并注意请其余学生补充。2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相机正音。 预习作业21出示:稍微 警枕 期末 习惯 基础 改进改善 回顾 回忆 滚瓜烂熟 毫不气馁 远渡重洋 勤能补拙提醒: “稍、础、社”是翘舌音,“枕、惯、训”是前鼻音。2指导读通长句。“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3选一选改进、改善、回顾、回忆 这两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选一选,再读几遍体会。第三版块:整体感知,练习分段1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2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一】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先单独思考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2时间:五分钟第一段:(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论据论证:列举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说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第三段:(第4自然段)结论号召:我们要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为社会作出贡献。第四版块:学习第一段 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二】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一”画出中心句。2.时间:1分钟2导学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2)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3)讨论:“鲜花”在这里是比喻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指什么?(4)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3.齐读第一段。第五版块:学习生字1交流怎么记住生字。2指导书写。3学生写习字册。作业设计 完成习字册完成一课一练一、二部分和补充习题一、二、三部分。 练读课文。“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 施教日期: 年月日教学内容16.说勤奋共几课时2 2课型 新授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资源 学生对童第周事例已经有深刻的理解,加上有关名言警句的搜集,能加深学生的理解。2PPT课件。预习设计1搜集勤奋的名言警句。2勤奋对于成功十分重要,文中例举司马光和童弟周刻苦成材的故事。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用“ ”和“” 分别划出描写他们取得了什么成就和怎么取得这些成就的句子。划完后再读读,你分别想到哪两句“勤奋”的名言形容他们呢?司马光: 童弟周: 3. 搜集国外名人成功的故事。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版块:复习导入(3分钟)1听写词语:稍微 警枕 远渡重洋基础 习惯 滚瓜烂熟 预设:第一自然段通过设问的形式明确地摆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第二版块:学习第二、三自然段(24分钟) 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一】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2.时间:1分钟 预设:司马光、童第周2.学习第二自然段(1)我们都知道,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他从小就是一个天资聪明的孩子,可是不是天资聪明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呢?(不是)司马光长大以后取得了什么成就?预设:司马光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呢?a预设: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b理解“警枕”(3)听师介绍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这一部著作的背景资料。(4)小结。齐读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血汗3.学习第三自然段(1)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司马光一样天资聪明,像童第周,他17岁才进中学,基础差,起步晚,他有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呢?(2)他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又是怎么浇灌的呢?预设: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二】1.童第周从哪几个方面作出了努力,让他取得了如此的成就?2.时间:3分钟预设:1.充满信心。2.抓紧学习。3.注意温习。4.改进方法。教师相机补充。(4)此时,如果你是童第周欧洲生物学界的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难怪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5)小结。4.为什么要举他们的例子?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才会更具有说服力。第三板块:延伸与拓展(5分钟)1.除了司马光,童第周外,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勤奋好学的事例?预设:王羲之学写字。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映雪陆游书巢勤学。苏秦悬梁刺骨2.你知道哪些国外名人成功的例子吗?谁给大家介绍介绍?3.可见出示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第四版块:学习第四自然段(3分钟)1.引读第四自然段。2.指导朗读。3.教师总结。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5分钟)1.完成一课一练第三部分。第一版块: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第二版块:精讲课文第二、三自然段1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一】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2.时间:1分钟2.学习第二自然段(1)我们都知道,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他从小就是一个天资聪明的孩子,可是不是天资聪明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呢?(不是)司马光长大以后取得了什么成就?谁来为我们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呢?a【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直到滚瓜烂熟就是勤奋!b警枕。老师查了字典,“警”有一下几种解释:1、戒备。2、感觉敏锐。3、使人注意。4、危险紧急的情况或事件。5、警察的简称。你知道“警枕”的“警”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吗?你能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吗?(3)相机介绍:为了写资治通鉴这一部著作,司马光和他的助手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除了采用历代的正史之外,还参看各种历史著作三百多种。据说,这部书写成的时候,原稿足足堆放了两间屋子。(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终于最后写成了名垂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不禁让老师想到了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个经典公式出示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血汗(齐读)司马光成功的例子证明了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3.学习第三自然段(1)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司马光一样天资聪明,像童第周,他17岁才进中学,基础差,起步晚,他有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呢?(2)他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又是怎么浇灌的呢?童第周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二】1.童第周从哪几个方面作出了努力,让他取得了如此的成就?2.时间:3分钟。相机补充:没有电灯,他就在阴暗的院子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的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试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集来的。就在这样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4)此时,如果你是童第周欧洲生物学界的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难怪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5)小结:童第周成功的例子也证明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其实,不论天资聪明的人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4.为什么要举他们的例子?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才会更具有说服力。第三板块:延伸与拓展 不管你有多聪明,也不管你基础多差,都要靠努力,靠勤奋,才会成功。除了司马光,童第周外,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勤奋好学的事例?2. 司马光和童第周,他们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可他们都是中国人。你知道哪些国外名人成功的例子吗?谁给大家介绍介绍?3.可见出示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第四版块:学习第四自然段1.引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指名读)2.指导朗读:(1)强调只有:体会要想获得成功,除了勤奋,没有别的途径。(2)强调一生:体会半途而废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用毕生去追求。3.你们看,文章先摆出观点,再举例证明,最后总结,非常有条理。学到着儿,老师很想告诉大家,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位通过勤奋实现自己理想的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吴晗。让我们记住他的话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愿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老师总结告诉孩子说理性文章的写法,初步感知议论文的问题特点)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完成一课一练第三部分。作业设计 默写词语。完成补充习题第四部分。制作有关勤奋学习的名言书签。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7.李时珍夜宿古寺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 教学 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条理。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字词,通读课文,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难点: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落大意。教学资源李时珍 (1518年-1593年) 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PPT课件预习设计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2自学生字,读准音,给生字组词,完成书上的描红。3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下列词语。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察访 行囊 呃逆 涎滑 无涎4阅读一课一练资料卡,了解李时珍。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版块:游戏导入(4分钟) 根据提示猜人物。预设:司马光、童第周、徐悲鸿、李时珍2指名介绍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和张仲景一起被称为“医林二圣”。 李时珍的一生成就很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过八百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为了察访药材,行程一万余里。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3齐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宿:住宿,过夜。 夜宿古寺:夜晚住宿在古寺里预设:为什么“夜宿”古寺;“古寺”是怎样的?在“夜宿古寺”时做了些什么?第二版块: 预习展示(14分钟) 导学生词1出示4组生词:夜宿 庞宪 师徒俩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察访药材灰尘 断垣残壁 破庙煮沸 垒成桌子 端详 扯下 陶碗 笔墨砚台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2指名分组朗读3交流词语意思朗读课文1朗读2、4、7、12自然段2. 导学、组织交流预设:(1)李时珍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2)破败的古寺,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3)生火、烧水、啃干粮、记载寻访所得3预设:简要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版块: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利用时间变化分段的方法(9分钟)1. 分步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一】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说出理由。2.利用时间变化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并写出段落大意。(解决课文后的练习4)3.时间:5分钟。展示交流2.学生交流。预设:1.交流找到的句子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夜幕渐渐降临了;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2.交流分段情况,并说说段落大意。(14)因赶路而错过了客店,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决定在一座破败的古寺住一夜。(57)师徒俩为了修好本草,即使啃干粮、住破庙都不觉得苦。(813)入夜,李时珍不顾劳累,借着月光认真记载着白天的寻访收获。第四版块:学习第14自然段,体会寺庙的荒凉、破败(7 分钟 ) 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二】1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师徒俩住的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请你画出相关句子。3.时间:4分钟。2.学生自学后交流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断垣残壁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4. 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预设: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读课文2、3小节,找找原因。预设: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5. 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预设:专心、认真、全心全意)6.小结。7.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预设:随便;对住哪儿没有过多的要求。不怕吃苦 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上;对物质生活无所求,随遇而安在他看来,只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好了。第五版块:学习生字(6分钟)1交流怎么记住生字。2指导书写。3学生写习字册。第一版块:游戏导入 1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给的几个提示,猜出相关人物。(1)19年 史学家 砸缸 资治通鉴 (2)远渡重洋 生物学家 青蛙卵剥离手术(3)江苏宜兴 奔马 画家(4)一万余里 “医林二圣”之一 本草2简介李时珍3出示课题(1)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李时珍的课文。出示课题:李珍夜宿古寺 (齐读两遍)(2)再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课文。第二版块: 预习展示过渡: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下面一起来分享你们的预习成果导学生词 出示4组词语:夜宿 庞宪 师徒俩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察访药材灰尘 断垣残壁 破庙煮沸 垒成桌子 端详 扯下 陶碗 笔墨砚台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2指名分组朗读3交流词语意思夜宿 庞宪 师徒俩这篇课文里出现了两个人,是庞宪是李时珍的弟子,所以又可称为 (师徒俩)齐读2 遍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察访药材a他俩一路(指上面两词)反复读。 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水,这就叫读 饥餐渴饮b白天赶路,晚上住宿,这就叫读 晓行夜宿,从这两个词你感觉出什么?(非常辛苦)c再读该词,体会辛苦。d他们这样辛苦是为了指读,察访药材 “察”是什么意思?“访”呢?e师相机补充讲述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的知识f把这三个词送入句子,读好它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你在读这段话后,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重点读好“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好几个月”灰尘 断垣残壁 破庙a他们今天晚上住的是怎样的一座古寺?(破败)所以又叫破庙,齐读b古寺里到处是(指灰尘)、齐读c看图,屋顶上、窗户上都是洞,不时有冷风灌进来,有些墙壁已经倒塌,一半立在那里,一半全是碎砖,这就叫 (断垣残壁),齐读,垣就是墙壁,这个词也可以说成 颓垣断壁煮沸 垒成桌子 端详 扯下 陶碗 笔墨砚台 呃逆指读,齐读说说你已经懂得那些词的意思。(师重点讲端详:仔细地看,找一找端详一词在文中哪句话中,自由读,想想是什么意思。朗读课文过渡:生字新词读准了,也理解了,课文就一定读得更好 了,刚才你觉得难读的地方,现在你会读了吗?1指名读2、4、7、12自然段,想想哪些问题你可以自己解决了?2导学、组织交流(1)为什么要夜宿古寺?(2)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样的?(3)李时珍在夜宿古寺时干了些什么?3.现在谁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说一说?自由练说,指明交流。 小结:刚才我们简要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得真好!第三版块: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利用时间变化分段的方法1. 分步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一】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说出理由。2.利用时间变化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并写出段落大意。(解决课文后的练习4)3.时间:5分钟。(相机出示) 时间顺序: 2学生交流,交流中引导学生:概括段意时既要注意内容全面,又要注意语言简洁。第四版块:学习第14自然段,体会寺庙的荒凉、破败1.出示学习单: 【学习单二】1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师徒俩住的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请你画出相关句子。3.时间:4分钟。2指名交流到处是灰尘很脏;积了厚厚的一层;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3指导朗读(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把体现“脏”的地方都读出来。你再试试)(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灰蒙蒙的蜘蛛网)(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这样的地方,不要说“住”,就是看一眼,都觉得把你的感受送进文字,读。)同学们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我们一起读。齐读第4小节。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读课文2、3小节,找找原因。5.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6.师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齐读)7.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随便;对住哪儿没有过多的要求。不怕吃苦 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上;对物质生活无所求,随遇而安在他看来,只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好了。)8.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一个“就”读得好,把李时珍对物质生活无所求,随遇而安的淡泊读出来了。第五版块:学习生字1交流怎么记住生字。2指导书写。3学生写习字册。作业设计完成习字册。完成一课一练第一、二部分和补充习题第一部分。搜集关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7.李时珍夜宿古寺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3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析赏读的能力。4练习复述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品读重点语句,感悟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难点:整体把握课文,深入体验李时珍一心为民的情感。教学资源1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李时珍的相关资料。2PPT课件预习设计1反复阅读课文513小节,你从哪儿体会到李时珍为编写好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精神,严谨认真的作风和造福人民的可贵精神的?在书上圈画。2继续阅读关于李时珍的故事,进一步了解李时珍。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版块:复习(1分钟)1.读题2.预设:师徒俩的住宿条件十分艰苦。第二版块:学习57自然段(14 分钟 )1.师徒俩除了住得苦,还吃了哪些苦呢?预设:(1)师徒俩找来枯枝杂草,生起火来。(2)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 (3)啃干粮2.理解体会“啃干粮”,感悟李时珍的辛苦 。(1)“啃干粮”的“啃”是什么意思?(咬、用力咬、放在磨牙上咬)(2)看出来你们咬的时候很费力,你们吃什么东西的时候要这么费力呢?(3)李时珍啃的是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预设:风干了,硬了。可见放的时间长了。)(4)粮食放时间长了,说明了什么?预设: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长了,可真辛苦啊!3吃的是泉水、干粮,住的是破败的古寺,走的是荒山野岭,这样的生活苦吗?学生交流。理解“长年累月”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长年累月的饥餐渴饮长年累月的晓行夜宿长年累月的风餐露宿长年累月的栉风沐雨长年累月的跋山涉水长年累月的风尘仆仆长年累月的东奔西走(3)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一】1.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吃哪些苦?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师徒俩 ( )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师徒俩( )2.时间:3分钟预设: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师徒俩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寻访药材,可能有时喉咙里干得冒烟,晒得又黑又瘦 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师徒俩顶风冒雪,手冻得开裂流血,有的时候在野外找不到干草生火取暖,可能那一夜又冷又饿。教师适当补充。(4)可是李时珍却说出示句子,齐读。预设:不怕吃苦、为了造福万民甘于付出、乐观、以苦为乐第三版块:学习8-13自然段(15 分钟 ) 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二】1默读课文的813自然段,李时珍还吃了什么苦,划出有关词句。2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跟同桌交流交流。3时间:5分钟。2.学生自学后交流:(1)在外形看不出的情况下,李时珍就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还在想,还在体会,终于区分出来,于是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2)小结:这一段抓住了“端详”“扯下” “嚼嚼”这些动词,把一个( )的李时珍描写得生动传神。 预设: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一丝不苟3.教师叙述,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预设: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品尝草药,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4.读好并列的分句“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5.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6.为了修订本草,他真是( )预设:为了修订本草,他真是忘我地工作,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心系万民,勤奋塌实 第四版块:整体感知“苦”与“值得”(5分钟 )1.如果说我们先前感受到的是李时珍生活上的艰苦,现在,你感受到的是预设:修订本草的辛苦2.过渡。3.朗读8至13自然段4.面对这一切,李时珍只是淡淡地说“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为什么呢?预设: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6.小结。第五版块:明确作业,完成任务(5分钟)1.完成补充习题第二、三部分。第一版块:复习导入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第二版块:学习57自然段1.过渡:师徒俩除了住得苦,还吃了哪些苦呢?请同学们轻轻读课文57自然段,找一找相关句子。2.理解体会“啃干粮”,感悟李时珍的辛苦 。(1)“啃干粮”的“啃”是什么意思?你们能做个动作吗?(2)看出来你们咬的时候很费力,你们吃什么东西的时候要这么费力呢?(骨头、鸡腿、甘蔗)(3)李时珍啃的是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风干了,硬了。可见放的时间长了。)(4)粮食放时间长了,说明了什么?(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长了,可真辛苦啊!)3吃的是泉水、干粮,住的是破败的古寺,走的是荒山野岭,这样的生活苦吗?交流,相机出示(1)庞宪说“先生是快50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么?”你能换个说法吗?(2)“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不!文中有个词语告诉我们多长时间?(长年累月)难怪李时珍说,比住在家里苦多了!(3)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一】1.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吃哪些苦?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师徒俩 ( )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师徒俩( )2.时间:3分钟师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重新修订本草纲目,在修订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蒌,带着徒弟,翻山越岭,访医采药,不要忘记,到现在他已经多大了?(快50岁了!)这样长年累月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15年了!(4)可是李时珍却说(齐读):“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李时珍( )的精神。板书:(不怕吃苦) 第三版块:学习8-13自然段过渡:李时珍吃的“苦”绝不仅仅如此。同学们,默默地去读读课文的813自然段,你对“苦”一定会有新的感受。1. 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二】1默读课文的813自然段,李时珍还吃了什么苦,划出有关词句。2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跟同桌交流交流。3时间:5分钟。2.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如果学生说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没有答到,就让学生一起来学习第12小节) (1)你们看,李时珍在无法识别“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时候他先是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仔细地看)不仅仔细地看,还在想,想怎样区分“鸡肠草”与“鹅肠草” ,在外形看不出的情况下,李时珍就 (2)小结:这一段抓住了“端详”“扯下” “嚼嚼”这些动词,把一个( )的李时珍描写得生动传神。 板书:严谨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描写李时珍品尝草药的情景。 3.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4.同学们,这一切的研究和揣摩,这一切的危险和担忧,写在纸上,就变成极为简练的14个字。引读:“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字数不多,但字字可靠,字字准确,字字严谨,读!“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5.引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寺庙内,李时珍就着皎洁的月光记着白天的寻访所得;山风透过露天的屋顶吹起了他花白的头发,夜越来越深了,弟子庞宪脱下衣服轻轻披在他身上,李时珍浑然不觉,依然思索着记载着,我们也不知他是什么时候入睡的 再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6.为了修订本草,他真是( )第四版块:整体感知“苦”与“值得”1.如果说我们先前感受到的是李时珍生活上的艰苦,现在,你感受到的是2.怪不得李时珍说,“比住在家里苦多了!”这样的“晓行夜宿”,是夜以继日工作之后的“晓行夜宿”!这样的“饥餐渴饮”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研究之后的“饥餐渴饮”呀!孩子们,我们目睹了李时珍在古寺中一夜的生活,而这一夜仅仅他一生几十年中的一个瞬间,多少个夜晚,他都是这样度过的。3.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细细地品味李时珍编写本草的“不易”。4.面对这一切,李时珍只是淡淡地说“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板书:值得为什么呢?板书:万民得福 5.为了万民得福,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创造了新的本草纲目。请听听世人对它的评价吧出示: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6.看着,想着,李时珍的话又轻轻回响在我们的耳边,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7.指导复数。第五版块:明确作业,完成任务1.完成补充习题第二、三部分。作业设计完成一课一练第三、四部分。读读一课一练缤纷园和补充习题第四部分。李时珍感动了中华,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假如我们推荐李时珍为感动中华十大世纪人物,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你会如何写呢?“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7.维生素C的故事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 教学 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航海过程的艰苦与危险,体会“海上凶神”的可怕。4初步认识维生素C和坏血病。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词语意思。理清文章脉络,初步认识维生素C和坏血病。难点:了解航海过程的艰苦与危险,体会“海上凶神”的可怕。教学资源1. 补充习题63页和一课一练53页小资料。2PPT课件。预习设计1画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大声读两遍,尝试着理解词语的意思,给每个生字组2个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通课文。了解“海上凶神”的可怕。3。给下列多音字组词乘chng( ) 只zh( )降jing( ) 累li( )觉ju( ) Shng ( ) zh( ) xing( ) li( )jio( )4. 搜集关于维生素C和哥伦布的资料。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版块:揭示课题(2分钟)1简单介绍维生素C。2读题。第二版块:初读课文(8分钟) 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一】1自由读读生字词。2预习时,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说给同桌听听。3试着选一个词造句。4时间:5分钟。2.交流。第三版块:学习课文1、2自然段(15分钟)1交流:维生素C的故事跟谁有关?你对哥伦布有些什么了解?2齐读第一小节3理解句子: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思考:“艰苦”和“危险”分别表现在哪里?预设:(1)只能吃黑面包和咸鱼(2)“怪病”(出示 先接着然后)4联系你自己的实际生活,他们的食物怎么样?5.小结。第四版块:学习第8小节(8分钟)1.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二】1这么可怕的“海上凶神”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2同桌互相交流。3时间:4分钟。2.集体交流。3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少维生素C呢?联系上文说说。预设:(1)海上生活非常艰苦。(2)人们发现野果子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因为海上生活很艰苦,船员只是吃鱼和黑面包,没有水果和蔬菜吃。而蔬菜和水果中才含有维生素c,所以他们就得了被称为“海上凶神”的“坏血病”。 4小结。第五版块:学习生字(7分钟)1交流怎么记住生字。2指导书写。3学生写习字册。第一版块:揭示课题1出示:维生素C同学们,你知道维生素C吗?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2早前,人们并不认识维生素C,关于它的发现,还有一段曲折的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维生素C的故事(齐读课题)第二版块:初读课文1检查字词,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一】1自由读读生字词。2预习时,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说给同桌听听。3试着选一个词造句。4时间:5分钟。2交流:这些词你理解了哪一个?选一个词造句。 第三版块:学习课文1、2自然段1通过预习,你一定知道维生素C的故事跟谁有关?你对哥伦布有些什么了解?2我们一起来介绍一下他。 (齐读第一小节)3我想:那时的航海生活一定非常轻松有趣,对吧?(不对!)(1)你从哪句话知道的?(出示句子)(2)指名读第2节,思考:“艰苦”和“危险”分别表现在哪里?4交流 船员们都把这种怪病叫做什么?(板:海上凶神)这个名字给你什么感觉?(指名说)这么可怕,难怪要加个双引号,把这怪病比喻成“海上凶神”了。5看得出来,那时的航海生活真的是艰苦而且危险。第四版块:学习第8小节1.出示学习单:【学习单二】1这么可怕的“海上凶神”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2同桌互相交流。3时间:4分钟。2集体交流。现在你知道这“海上凶神”是怎么回事了吧?请说说。(出示第8小节)3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少维生素C呢?联系上文说说。4小结:其实,只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不治而愈了。哥伦布能在航海时发现维生素C,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经过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去一探究竟。第五版块:学习生字1交流怎么记住生字。2指导书写。3学生写习字册。 作业设计完成习字册。完成一课一练第一、二、三部分和补充习题第一部分。练读课文。“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7.维生素C的故事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 教学 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课文内容说出维生素C发现的过程。3懂得对奇怪的事进行思考、研究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文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难点:通过人物情感变化,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教学资源维生素 A: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形态与功能。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 来源:鱼肝油,肝脏, 深绿色, 深黄色蔬菜及水果。 维生素 D:活化的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的吸收进而使骨质钙化, 维持正常的骨骼。来源:鱼肝油 ,肝脏,蛋黄,牛奶。 维生素 E:在身体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即降低细胞老化。来源:麦,米胚中的油脂,蛋,肝脏,肉类。 维生素 K:与血液凝固有密切关系。 来源:绿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吊装孔使用管理办法
- 日化品仓储管理办法
- 周转材退场管理办法
- 汽车营销与管理办法
- 厂家周转筐管理办法
- 国企国资委管理办法
- 新媒体人才管理办法
- 国资委出租管理办法
- 投标商质疑管理办法
- 增城区供电管理办法
- 2024年江西省上犹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考试真题卷详解与解析含答案
- 2025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职业暴露知识培训课件
- 金门民间艺术的创新传承与发展研究-洞察阐释
- 艾滋病护理查房
- 5Why原因分析方法培训
- 2025年中国真人CS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产品延迟交货管理制度
- 202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二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