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分析仪说明书.doc_第1页
CT分析仪说明书.doc_第2页
CT分析仪说明书.doc_第3页
CT分析仪说明书.doc_第4页
CT分析仪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T 参数分析仪用户手册CT 参数分析仪的安全规程在操作CT 参数分析仪之前,请认真阅读安全指南和操作说明。 在不理解本手册的情况下,请不要使用CT 参数分析仪。 如果对安全指南和操作说明的某些内容不清楚,请致电义天科技。操作人员在整个测试中请遵循所有的安全规程。 当在高压区域进行测试时,尤其要注意高压测试设备安全操作的国家标准。安全操作现场测试时,CT 参数分析仪采用配备的接地线,可靠接地后才可以使用。 接地点的选择应该尽量靠近测试对象。 断开测试电缆时,先从仪器侧开始。 在仪器工作时,切勿连接或断开测试对象。 因为外部电感线圈存贮的能量可能产生致命的高电压,导致人身伤害和设备永久损坏。 在测试时,要保证互感器高压侧的一个端子可靠接地。 不要在多雨或潮湿气候下操作CT 参数分析仪。 CT 参数分析仪的内部可能产生高达120V的电压! 请注意安全。 确保连接到CT 参数分析仪的测试对象的端子不带任何电位。 在测试中,CT 参数分析仪是测试对象的唯一允许电源。 在装置测试过程中,切勿连接或断开测试对象。 当测量互感器的变比时,请确保测试电压是加在二次绕组,一次绕组连在相应的测量输入上。 不小心把绕组弄混了,可能导致在互感器内部产生危及生命的电压,并损坏连接的CT 或者是CT 参数分析仪!安全规则小心: 在没有完好的保护地连接的情况下工作时,所有输入/ 输出和机箱外表可能产生致命的电压。注意: 请更换相同型号的保险。1 用途和特性1.1 用途CT 参数分析仪用于对电流互感器(带气隙、或不带气隙铁芯的CT)进行自动测试和校验, 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使用。CT 分析仪可以完成以下测试:测试项目: CT 磁化曲线。 CT 线圈直流电阻测量。1 CT 匝比误差、极性、比差、角差等。 CT 实际连接负载测量。得到的测试参数:测试及换算温度下的直流电阻、二次时间常数、暂态面积系数、剩磁系数、拐点电压和电流、不饱和电感、比差和角差、10(5)误差曲线、准确限值系数、对称短路电流倍数、复合误差、峰值瞬时误差等。1.2 特性 小巧,重量轻(15kg),利于现场测试。 测试结果以图形、表格化显示。 数据可以保存,可以连接计算机串口读取数据或者直接由计算机控制试验。 快速自动测试。 上位机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在PC 上用软件来查看和打印测试报告。 CT测量参数说明:- Ktd(暂态面积系数)- Kssc、ALF、FS(对称短路电流倍数、准确限值系数、仪表保安系数) - K-e(复合误差、峰值瞬时误差)- Lm(不饱和电感)- Kr ( 剩磁系数)- Ts ( 二次时间常数)- R(线圈直阻);Rt ( 折算到某一温度的线圈电阻)- t(测试温度);trf(折算温度)- K ( 匝比)- Er ( 匝比误差)- Polarity(极性)。“”为同极性,“”为反极性- 比差(),角差(单位:分min)- XL(负载电抗)- Z(负载总阻抗)- 伏安特性曲线及拐点电压 ( 最大36kV)和拐点电流。Ut为拐点电压,It为拐点电流注: 显示和打印中,ZB表示的是额定负荷阻抗 无需连接负载,就可以精确测量x倍额定电流和所有负载值下的变比误差和相位误差。 现有的测试报告通过PC机可以随时再导入,在负载和一次电流改变后重新计算测试结果。这样,在负载改变后,对于CT 的影响无需再通过现场测试来验证,只需利用现有的测量数据重新计算结果即可。2 仪器介绍2.1 仪器外观图2-1 是仪器的外观图。2图2-12.2 仪器面板介绍图2-2 是仪器的面板构成图。RS232接口、USB接口在仪器的侧面。图2-2测试电源输出:内部测试电源,最大110V/15A 峰值。红色: S1黑色: S2 二次电压测量输入:CT 二次侧的测量输入,最大150VAC红色: U1黑色: U2一次电压测量输入:CT 一次侧的测量输入,最大3VAC红色: P1 黑色: P2 3 测试接线3.1 在一个单独CT上的测试接线操作顺序(见图3-1 ):1. 合上CT两端的隔离刀闸。图3-12. 连接CT 参数分析仪 的等电位地端子到保护地。3. 连接CT 一次侧的一端(P2 (H2, L) 和二次侧的一端(S2 (X2, l) 到保护地。4. 确保CT 其它所有的端子(P1 (H1, K) 和S1 (X1, k) 与电力线断开。5. 连接CT 的二次侧(S1 (X1, k) 和S2 (X2, l) 到CT 分析仪 的“S1、S2”端口和 “U1、U2” 测量输入端口。46. 连接CT 的一次侧 (P1 (H1, K) 和P2 (H2, L))到CT 分析仪 的“P1、P2” 测量输入端口。7. 打开CT两端的隔离刀闸。8. 开始测试。3.2 在GIS(SF6)开关的测试接线在GIS (SF6)CT 上进行测量的方法(见图3-2 ):1. 连接CT 参数分析仪的等电位地端子到保护地。2. 将所有的电力线断开。3. 断开到母线的所有开关。4. 合上接地刀闸。5. 将CT二次侧端子S2 (X2, l) 连接到保护地。6. 将CT 分析仪的“P1、P2” 测量输入端口连接到母线未接地的打开侧(红色端子)和接地侧(黑色端子) 。7. 连接CT 参数分析仪 的“S1、S2”及“U1、U2” 测量输入端口到CT 的二次侧端子 (S1 (X1, k) 和S2 (X2, l)。8. 开始测试。图3-23.3 负载测试接线5CT 实际负载的测试方法(见图3-3 ):图3-31. 连接CT 参数分析仪的等电位地端子到保护地。2. 将CT二次侧端子S2 (X2, l) 连接到保护地。3. 解开负载与CT的S1(X1,K)的连线。4. 连接CT 参数分析仪 的“S1、S2”及“U1、U2” 测量输入端口到解开的负载端和CT 的二次侧端子S2 (X2, l)。5. 开始测试。4 操作及使用说明4.1 操作主界面图 4-1图中:右上为系统日期和时间显示;A000AA0 为线路号和绕组号显示;表格化的显示部分为操作主菜单。4.1.1 总的操作方式:按压确认;旋转选择;参数设置时,按压的同时旋转鼠标改变参数值(按压鼠标不放、同时旋转鼠标)。64.1.2 测试完成后的参数计算,很多是相互关联的。请严格按照“直阻磁化曲线”或者 “直阻电流变比”的顺序完成试验。不然,仪器得不到部分重要参数,只能上传到上位机重新计算。4.1.3 不测试直阻的影响后果:1. 得不到比差和角差;2. 得不到二次时间常数和暂态面积系数;3.得不到复合误差、峰值瞬时误差、对称短路电流倍数和准确限值系数。4.1.4 只进行以下测试时,可以不测试直阻:1. 只进行变比试验得到匝比及匝比误差;2. 进行单纯的实际连接负载测试。4.2 参数设置界面图 4-2图 4-1 中,当“参数设置”菜单为反白显示方式时,按压鼠标进入如图 4-2 的设置菜单。所有设置项的介绍如下:4.2.1 绕组标识:“A0000A-A0”表示“变电站线路号相别绕组号”,可以按“变电站标识(A),线路号(000),CT 相别(A)”来设置前面的 5 位标号;按“绕组标识(A),绕组序号(0)”来设置后面的 2 位标号。便于数据管理和识别。4.2.2 额定电流:01000/5.0,斜杆号前面的为一次额定电流,后面的为二次电流,单位为:A。4.2.3 额定负荷:10.00,CT 铭牌标定的负荷功率,单位为:VA。4.2.4 功率因素:0.8,CT 铭牌标定的功率因素。4.2.5 额定频率:50,CT 铭牌标定的运行频率,单位为:Hz。4.2.6 CT 类型:可供选择的有:计量、5P、10P、Pr、Px、TPS、TPX、TPY、TPZ 一共 9 种类型。4.2.7 扩大电流:也就是“扩电流倍数”。输入此参数,便于计算扩大电流下的比差和角差有 120、150、200等几种配置。默认为“120%”,仪器只计算 120扩大电流下的比差和角差。4.2.8 温度:此处输入测试温度和需要折算的温度,用于直阻测试的温度折算。4.2.9 工作循环:当 CT 类型选择为“TPX、TPY”时,此处才能输入参数,有“C-O”和“C-O-C-O”两种方式可供选择。4.2.10 FS :此处,当 CT 类型选择为“计量”时,要求输入“FS” ;当 CT 类型选择为“5P、10P、Pr、Px”时,要求输入“KLF”,当 CT 类型选择为“TPS、TPX、TPY、TPZ”时,要求输入“Kssc”,74.2.11 Tp:为一次时间常数,当 CT 类型选择为“TPX、TPY”时要求输入此参数。4.2.12 参数说明:t-al1:第一次工作循环的准确限值的允许时间。t-al2:第二次工作循环的准确限值的允许时间。t1: 第一次电流的时限。t2: 第二次电流的时限。tfr: 第一次打开和重合间的延时。FS: 根据标准确定的仪表保安系数。Kalf:根据标准确定的准确度限制系数。Kssc: 额定对称短路电流系数。4.2.13ktd:铭牌上的额定暂态面积系数图4-3图4-3是CT类型为TPX时的设置界面。4.3 磁化曲线测试界面图 4-4旋转鼠标到“磁化曲线”菜单,按压鼠标后,就进入磁化曲线的测试流程。图 4-4 显示的是开始测试的界面。图中的参数:f:试验频率。U50:折算到 50Hz 下的平均值表示的电压有效值。I:电流有效值。Ual:按铭牌参数计算的极限电动势。Ph:电压和电流的相位。Eex:按铭牌参数计算的10%或5%误差电流值。Im:电流峰值。不同的绕组类型,判断饱和的标准,分别依据有效值和峰值。图 4-5 显示的是测试完成后的界面。当绕组类型是5P、10P、Pr,Px时,屏幕的左下,显示的是“10(5)误差曲线”;屏幕的中间表格为伏安特性测试点的数据;中间的下半部显示的是测试到的参数指标。图 4-5测试参数说明:Ksc:对称短路电池倍数;Eal:按铭牌计算的极限电动势;Ial:实际测量的要限电动势下的励磁电流;K-e:复合误差或者峰值瞬时误差;Ktd:暂态面积系数;Ts:二次时间常数;Lm:不饱和电感;Kr:剩磁系数;Ut:拐点电流。10%(5)误差曲线说明(5P、10P、Pr、Px):横坐标为负荷阻抗,每格为 0.1ZB(ZB 为额定负荷阻抗),最大为 1.2ZB;纵坐标为准确限值系数(ALF),图中标注了最大值,每格为最大值的 1/10。 K-e大于10%或者5%(5P)时,测试结果为不合格。显示或打印结果为“?”时,判定按铭牌参数计算的极限电动势与实际测量完全不符合。4.4 直阻测试界面旋转鼠标到“直阻测试”菜单,按压鼠标后,就进入直阻的测试流程。图 4-6图 4-6 中,U、I 分别表示测试直流电压和电流。R 为测试直流电阻。注意:测试过程中要确保测试线接触牢固,测试完成后 15s 内,要保证测试线接触良好,以免放电过程中的反电动势击坏仪器或者造成人身伤害。测试完成后的界面如图 4-7 所示。9 4.5 电流变比测试界面图 4-7旋转鼠标到“电流变比”菜单,按压鼠标后,就进入电流变比的测试流程。图 4-8图 4-8 中的参数说明:I: 测试电流有效值。Us: 二次侧的试验电压。Uk: 一次侧的测试电压。Pha: 一、二次电压相位角。0左右为同相位,180左右为反相位(极性测试)。K: 测试匝比。Er: 匝比误差()。图 4-910图4-9为 测 试 完 成 后 的 界 面 。 25% 、 50 、 100% 为 三 种 负 荷 列 表 ,1%、5%、20%、100%、120为 5 种二次电流列表,如果设置了其它的扩大电流倍数,将在最后显示其它扩大电流(150或者 200)的列表。每格列表值,左边显示的为比差,单位为:;右边显示的为角差,单位为:分min。先进行直阻测试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以上指标。4.6 负载测试界面旋转鼠标到“负载测试”菜单,按压鼠标后,就进入负载的测试流程。图 4-10图 4-10 为负载测试界面。参数说明:Z: 负载总阻抗。R: 负载电阻。Xl: 负载电抗。测试完成后的显示界面如图 4-11 所示。图 4-114.7 时间设置仪器使用前,请注意时间显示的大致准确。所有数据的存放都是以日期和时间作为数据11标签的。如数据标签为:F-080512/094523,含义为:负载阻抗数据,测试时间为 2008 年 5 月12 日/上午 9 点 45 分 23 秒。时间显示误差较大时,请进入“时间设置”菜单进行校正。4.8 文件数据4.8.1 打开文件的界面旋转鼠标到“文件数据”菜单,按压鼠标后,就进入文件数据管理操作。图 4-12文件管理有两个分菜单:打开、格式化。打开:用于打开已经存储的数据;格式化:删除存储的所有数据。数据存储容量:1.“线路标识线路号相别绕组号”A000A-A0可以保存 60 个不同的文件主名称。2.同一个文件主名称下,有如下 4 个子文件名称:a.磁化(C);b.直阻(Z);c.变比(B);d.负载(F)。每一个子文件下可以保存 16 组数据。超出存储空间将溢出。一个完整的数据文件格式示例为:A000B-I1-F-080418/113445。格式说明:站名、线路名及相别绕组号数据类型日期/时间。所以总的数据保存数量为:604163840 组。12图 4-13选择“打开”确认后,显示图 4-13 的界面,左边为已经存储的主文件名。此时旋转鼠标,主文件名前的“*”顺序变化。当文件大于 20 时,选择“Pagedn”翻页,选择“Esc”退出。图 4-14选择某一个文件名后确认,显示如图 4-14 的子文件目录。图中:中间的部分是子文件名(数据类型、测试日期/时间),中间方框的下面是数据类型选择区。旋转鼠标,当“*”处在子文件名位置时,按压鼠标,就在屏幕的下面简短显示测试数据,如图 4-15 所示,按住鼠标超过 5s 的时间,将执行打印操作。当“*”处在“Z 、F、 C、B、ESC”位置时,按压鼠标选择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