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阅读答案_第1页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阅读答案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 4 6 题。(每小题 3 分 ,共 12 分)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颐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 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其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 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释:邑中,指县里或地方上。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莫能审其生出本末知道 B故世人未之奇也奇特 C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授官 D光和末,黄巾起起事 5.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曹操做事“有权数(有谋略)”的一组是()( 3 分) 不治行业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太祖乃变易其姓名,间行东归始起兵于己吾 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曹操的身世不为人所知,但他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 B东汉乱世,梁国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颐很看重曹操。 C二十岁开始,曹操相继担任了郎官和济南相等职务。 D曹操回到故乡陈留,就立即筹资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10 分) 不就,称疾归乡里。( 3 分) 译文: 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3 分) 译文: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课内部分 4 分) 译文: 参考答案: 4.B(“奇”在文中的意思是“认为奇特”,意动用法。) 5.C(“有谋略”不仅指能对眼前形势看得准确并决定取舍,也指对未来的形势预测恰当。指曹操不注重修养德行和学业,不合题干要求。治理地方有胆识和办法,符合要求。指治理地方的结果,不合题干要求。指曹操不愿与与董卓同流合污,是有谋略的行动。符合要求。指曹操“东归”的目的,这也是有谋略的表现。描述曹操“东归”时被抓,与题干不符。综合起来,答案为 C。本题对“权数”“谋略”词语的理解是关键。) 6.A(原文第一段 所描述的是曹操的父亲曹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