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广播电视台.doc_第1页
徐州广播电视台.doc_第2页
徐州广播电视台.doc_第3页
徐州广播电视台.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给徐州广播电视台李爱彬台长的第二封公开信李爱彬台长您好!我们耐心地一等再等,终于听到了关于补发“省稳定物价补贴”的说法。谢谢您!无论怎么说,我们的部分意见您还是接受并有了具体的行动。但是,有一点必须说明,即:我们之所以给您写信,并不是像您以为的那样,就是“为了那点钱的事”。张健副台长在党员学习会上,代表您表达了这个认识。您错了!如果我们真是那样的狭隘,这六十多位同志的签名,岂不就变成了一次十分低级的集体乞讨行为。那样,连我们都会瞧不起自己的,何况您呢。本来,第一封公开信的目的很单纯,其实就是为了促动您改变工作作风,切实从根本上关心为了支持广播电视台的改革而离开工作岗位的同志,尊重这些同志的感情和他们曾有的贡献,不要再把这些同志当作与您,特别是与广播电视台毫无关系的乌合之众。当然,“省稳定物价补贴”的问题是我们公开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您如果仔细想一下便不难发现,我们的主要诉求是促动您改变工作作风,而“补贴”一事,包括姚伟民、周沪生等等问题,仅是您工作作风这一大问题的一个个具体的现象而已。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您便小看了我们的基本觉悟,反过来也让我们小看了您对问题的基本的理解力。所以,我们得到了“补贴”的消息后,并没有欣喜若狂,反倒有了许多的不安。因为,我们最关心的实质性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倒给大家一个印象:您是施舍者,我们是乞讨者。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完全是从我们3月28日送出公开信后,您的一系列的反应告诉我们的。那三天,怪事连连,令人莫名惊诧。这里,我们不妨帮您梳理一下,看看您在接到公开信后头三天内的言行举止,以及您的具体举措:1、 接到公开信后,您不是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公开信中所提到的问题,而是别有用心地去追查、寻问和查验有哪些人签名?是不是亲自签名?谁是带头人?执笔人是谁?送信人是谁?请问,您这样做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这样做有助于解决问题吗?这样做不能不使人想到您在为将来的报复行动收集材料和寻找目标。2、 接到公开信的当天晚上,您便急着请全台中层以上的干部吃饭(当然您可以辩解为因公,纯属巧合),但在席间,您的话和情绪都在发泄自己的不满,这是事实吧。您知道在那种场合不会有人挑战您的权威,您尽可以发泄,以平衡自己的心理。但是您忘记了,您是领导啊!是一台之长啊!您这样做,是想在您的部下那里得到什么?同情?支持?依靠?还是敲山震虎,对部下提出警告?台长,这一动作适得其反,您失分不少,只是您自己没意识到而已。3、第二天,您做事就更不慎重了,一封公开信不是天大的事,您竟然会通知在公开信上签名的党员于次日去台里参加学习班。这是一次明白无误的宣告:我们这些提意见的应该作为被教育者,而被群众批评的您理直气壮的成了教育者。这种做法心理医生一般会认为:一厢情愿的角色转换,源于您的一个前提假设,即有问题的肯定是我们这些批评您的人。我们理解的不错吧?再有一个小问题,您干嘛请工会来通知党员开会呢?这有些慌不择路了吧!4、 第三天的党员学习班上,为了一锤定音,更进一步让自己稳坐在“正确”的位置上,同时将我们逼入一个不仁不义的犄角旮旯,您的语言显然经过精挑细选(虽然您没到会场,但张健副台长的讲话应该是代表您的,下同。),什么“旗帜鲜明”、“以正视听”、“涉嫌违法”、“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等等,以被曲解的有关法规,指责您不愿承认的事实,冷箭夹杂着棍棒,让我们感觉不是到了法庭,就是回到了“文革”。而这一切又是打着“咨询了律师,公安”的旗号。您不仅先期预设了错在群众,而且,还十分明确地将我们放到了一个敌对的位置上。台长啊!您怎么这样不冷静呢?即使您用“法律的武器”将大家吓住了,噤声了,但事实还是在大家的心底留存着呀,这怎么可能抹去呢?5、 党员会是您安排的,但您却没有到场,您又开会了,真是巧得很呢,但凡遇到该您露面的时候您就有重要会议。会后,您又安排由工会,将关于党员会的您自以为效果良好的结果,以电话的形式通报给非党员同志。这表明,一方面,您认为事情已然得到了应该如此的解决;另一方面,您还是不愿意与非党员同志见面。您以为将党员与非党员同志分化开来就能解决问题?试问,对我们这些退休、内退职工如此微弱的声音和如此孱弱的力量,您担心什么呢?您害怕什么呢?您又防备什么呢?以上就是台长您在接到公开信后三天内的做法。我们的公开信是写给您李爱彬台长的呀,就算您出于某种策略不愿与签名的全体职工见面。但是作为台党委书记,公开信中的当事人,党员会的发起者,您也该大大方方地站出来,让我们见上一面啊!这像是一名党员干部在面临大家质疑时的所作所为吗?我党的主席都能到菜市场、居民家去;国家总理都能在网上和网民聊。而您呢?您的不冷静,您的轻率之举,您的鸵鸟心态,您的一连串上不了台面的,还以为无人知晓的小动作,已经将您的素质,您的涵养,您的能力,甚至是您的人品袒露无疑!台长啊!在您这么长时间的仕途中,身居这样重要的位置,您怎么就没有学会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权屈人,以威逼人,以邪制人呢!一封公开信就令您把大家放到敌对面上!您的逻辑判断能力,您的思维方式,您的观念意识决定了您的做法。很遗憾地对您说,您又错了!党员会上,张健副台长称公开信在我台的历史上是没有的,特别是有30多个党员、干部签名,影响不好。那么请问:这种历史上没有的事情,却在您在位时发生了,这难道不正是您应该反思的问题吗?其实,您不应该仅仅看到有这么多的党员签名,您还应该看到,在签名的同志中,从原副台长到普通职工,从曾经的编辑到记者,从具有高级职称的职工到具有初级职称的职工,从技术人员到后勤人员,职位从上到下,岗位从前到后,上下前后涵盖如此之广。难道您还不能扭转遇事便条件反射般地将自己作为“正义”的正方,将群众作为“闹事”的反方这样的惯性思维吗?不该这样啊!您接受我党教育多年,怎么会不知道我党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要勇于接受群众批评的基本原则呢?一位成熟的领导,在面对群众批评时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认真对待无论从什么途径送到自己面前的意见?还是以敌对的态度,用放大镜寻找群众的某种疏漏并以此作为瓦解群众意见的利器?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您选择了后者。李爱彬台长,您的态度是明确的,您始终坚称“自己没错”,您认为公开信的大部分或“全部的失实”。从而,您得出了我们是捏造、歪曲事实,甚至是“造谣惑众”的结论。台长啊,周沪生的事情说错了吗?关于公积金一事您勉强给出了一个说法,可我们提出的最根本的问题呢?这样一位在徐州听众中有着如此影响的播音员,于极度困难之中竟得不到原工作单位的关爱。这难道不是您应当反思的问题吗?就算现在您落实了一切应该落实的遗留问题,那又能从根本上改变您对老同志冷漠的立场吗?还有,说您对姚伟民的事情“刻意地冷处理”,委屈您了吗?您请工会张红副主席出面介绍工会所做的工作,以此澄清您并没有“刻意地冷处理”。奇怪,我们是在批评您个人的冷漠呀!这与工会工作有什么关系呢?您干嘛要刻意(对不起,我们再一次用了“刻意”二字)转移方向呢?我们相信工会的同志会在第一时间将姚伟民的病情及逝世的情况通报给您,可问题恰恰就在这里。您及有关领导既然知道了这一切,为什么没有行动呢?告别仪式您及分管领导没去,您辩解说分管领导在市里开会,而且是在第一排和市委书记坐一起,不便离开。好,这个勉强可以自圆其说,我们暂且表示理解。那么,姚伟民去世后的三天内,您及有关领导露过面没有?三天的时间呢,天天开会?天天和市委书记一道坐主席台?再退一步,就算您及有关领导这三天仍有天大的事情缠身,可姚伟民身患绝症四个月啊,您及有关领导露面没有?表示过一丁点的关心没有?您不会又说开了四个月的会,坐了四个月的主席台吧?您的强辩有人信吗!说白了吧,不就是因为姚伟民的女儿因为用工问题与台里打了一场官司吗!这是一个我们都不愿再提起的历史,你可能更不愿意提。但这事惹火了您总是事实吧!这也就是您对前一封公开信中的“刻意冷处理”一词特别敏感的根本。天哪!您也不是少不经事的那种领导,眉眼之间甚至还看出些文化人的聪颖,可您的肚量怎么这样小呀!本着和谐社会,安定团结的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化解,处于强势地位的徐州广播电视台怎么可以与自己的职工这样势不两立呢!更何况,全台都知道,最终败诉的是谁?做出赔偿的是谁?由此可看出,您面对自己的错误,总是将一股莫名的邪火倾泻到别人的身上。其实,细想下您也不是这样的人呀,我们也曾见到您在上级领导面前的表现,那态度谦恭得很呀!当然,我们不奢望您对普通职工也有个谦恭的态度,毕竟我们是上下级关系,但您面对我们的批评时,能不能淡定一些,最好免去“下马威”这一程序,让大家站在同一平台上,不要先将我们踢落到所谓“违法”的谷底,让我们背负法律的忧患与自责,您再以俯视的姿态谆谆教导我们,甚至可以给我们一些实惠。唉!您在任何时候都不愿意放下尊贵的身段吗?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们的正当诉求并没有得到您真诚的回应,而且几乎对所有问题的解释都不合情合理。说实话,就您现在所做出的关于补发原本应发而末发的“补贴”的决策看,虽然有缓和态度的迹象,但这还是基于您在前面已将自己完全撇清,已将我们的行为定了性,然后再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来表演自己的大度。所以,您的这次“良性”的回应,便让我们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