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灸法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针灸灸法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针灸灸法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针灸灸法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针灸灸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十章针灸 第三节灸法 2 学习要点 1 掌握艾灸方法的分类应用及其操作技术 2 熟悉灸法的概念 特点 艾灸材料 3 熟悉艾灸法的作用 适应范围以及注意事项 4 了解灯火灸 药线灸 药笔灸的操作方法 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3 概述 定义灸法的特点灸法的材料艾叶与艾绒艾叶的性能艾绒的制备艾绒的贮藏艾绒制品 4 概述 定义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 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 以达到防止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5 灸法的特点1 擅长于治疗虚寒病证和预防保健 2 有特殊功效 可补针 药之不足 3 宜被患者接受和自我治疗 概述 6 灸法的材料灸法可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大类 艾灸法以艾绒为灸材 是灸法的主要内容 除了艾绒以外 还有其他一些物质可作为施灸的材料 包括一些天然的易燃物质如灯心草 桑枝 桃枝 硫磺 竹茹等 特制的灸材如药锭 药捻及黄蜡等 概述 7 艾叶与艾绒1 艾叶化学成分艾叶中纤维质较多 水分较少 还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 是理想的灸疗原料 2 艾叶的性能味辛 微苦 性温热 具纯阳之性 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 能窜透皮肤 直达体表深部 3 艾绒的制备3 5月暴晒 捣碎 筛去梗砂 反复 淡黄色艾绒 粗细 陈艾 燃烧慢 火力温和 烟少 燃烧后艾灰不易脱落新艾 含挥发油 燃烧快 烟雾大 艾灰易脱落 灼伤皮肤4 艾绒的贮藏 概述 8 二 艾绒制品1 艾炷 1 大炷 半截橄榄大 2 中炷 半截枣核大 3 小炷 麦粒大2 艾条 1 清艾条 2 药艾条 概述 9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10 艾灸类 一 艾炷灸1 直接灸又称着肤灸 明灸 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施灸的方法 1 化脓灸化脓灸法灼伤较重 可使局部皮肤溃破 化脓 并留永久瘢痕 故又称烧灼灸 瘢痕灸 2 非化脓灸本法以达到温烫为主 使穴位局部皮肤发生红晕或轻微烫伤 灸后不化脓 不留瘢痕 近现代应用较多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11 2 间接灸也称隔物灸 间隔灸 是将艾炷与皮肤之间衬隔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此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 火力温和 患者易于接受 1 隔姜灸 2 隔蒜灸 3 隔盐灸 4 隔附子饼灸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12 二 艾条类1 悬起灸温和灸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 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约距离皮肤2 3cm 进行熏烤 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每穴灸10 15分钟 至皮肤红晕潮湿为度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及小儿时 医者可将食 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 这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 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 掌握施灸时间 防止烫伤 临床应用广泛 适用于一切灸法主治病症 13 二 艾条类1 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2 实按灸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雀啄灸置点燃的艾条于穴位上约3cm高处 艾条一起一落 忽近忽远上下移动 如鸟雀啄食样 一般每穴灸5分钟 多用于昏厥急救 小儿疾患 胎位不正 无乳等 此法热感较强 注意防止烧伤皮肤 14 二 艾条类1 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2 实按灸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回旋灸点燃艾条 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cm高处 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 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于灼痛 一般每穴灸10 15分钟 移动范围在3cm左右 适用于风寒湿痹及瘫痪 15 二 艾条类1 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2 实按灸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实按灸用加药艾条施灸 因临床需要不同 艾条里掺进的药品处方亦异 又分为雷火神针 太乙神针 百发神针等 之所以称为 针 是因为操作时 将药艾条实按在穴位上 犹如针刺 故名 1 操作方法操作时 在施灸部位铺上6 7层棉纸或布 将艾条点燃 对准穴位直按其上 稍停1 2秒钟 使热气透达深部 若艾火熄灭 可再点再按 每次每穴约按灸5 7下 至皮肤红晕为度 2 临床应用适用于风寒湿痹 痿证及虚寒证 16 三 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操作方法是 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 而留针时 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 或用艾条一段长约1 2cm左右 插在针柄上 点燃施灸 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 将针取出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17 四 温灸器灸1 温灸架2 温筒灸3 温灸盒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18 非艾灸类 一 灯火灸灯心草蘸油点燃后快速按在穴位上进行焠烫的方法 又称灯草灸 油捻灸 二 黄蜡灸以黄蜡为施灸材料的施灸方法 三 药锭灸将多种药品研末 和硫磺熔化在一起 制成药锭放在穴位上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19 四 药捻灸用多种药物制成药捻以施灸的一种方法 五 药线灸使用特制的药线点燃后进行施灸的一种灸疗方法 六 药笔灸使用万应点灸笔点燃后进行施灸的一种灸疗方法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20 艾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一 艾灸法作用特点1 艾灸法的作用 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 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 2 艾灸法的应用 以经脉陷下 阴阳皆虚 络脉坚紧者为宜 3 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 在临床上 可以单用灸法 亦可先灸后针 先针后灸 针灸并用等 4 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 21 二 艾灸法的适应范围1 温经通络 寒凝血滞 经络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 痛经 经闭 寒疝 腹痛等 2 祛风解表 温中散寒 风寒外袭之表证 脾胃寒盛的呕吐 胃痛 泄泻 3 温肾健脾 脾肾阳虚之久泄 久痢 遗尿 阳萎 早泄 艾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22 4 回阳固脱 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 四肢厥冷 脉微欲绝 5 益气升阳 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 阴挺 脱肛 崩漏日久不愈等 6 消瘀散结 拔毒泄热 疮疡 痈疽初起 疖肿未化脓者 瘰疬及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7 用于防病保健 艾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23 一 灸法的禁忌1 实热证 阴虚发热者 一般不适宜灸疗 2 颜面 五官和大血管处及关节活动部位 不宜采用直接灸 3 空腹 过饱 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 应慎用灸法 4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艾灸法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24 艾灸法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二 灸法的注意事项1 体位选择以体位自然 肌肉放松 施灸部位明显暴露 艾炷放置平稳 燃烧时火力集中 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为准 需便于医生正确取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