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镇污水管网补充工程_第1页
新田镇污水管网补充工程_第2页
新田镇污水管网补充工程_第3页
新田镇污水管网补充工程_第4页
新田镇污水管网补充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新田镇污水管网补充工程.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表表 1 项目名称新田镇污水管网补充工程 建设单位重庆建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刘学荣联系人方波 联系电政编码404000 单位地址重庆市万州区江南新区玉龙路 142 号 建设地点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 场镇 立项审批部门 重庆市万州区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批准文号 2019 500101 77 01 1 03555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N7810 市政设施管理 总投资2318 万元环保投资35 万元 投资比 例 1 51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评价经费 万元 年能耗 情况 煤 吨煤平均含硫量 电 万度油 吨天然气 万 Nm3 用水情况 万吨 分类年用水量年新鲜用水量年重复用水量 生产用水000 生活用水000 合计000 1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1 1 项目由来项目由来 根据 区委两化办关于印发万州区 一心六型 工作方案的通知 区委两化办 2019 1 号 文件精神 推进镇乡及撤并场镇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 进 一步完善污水管网 确保稳定运行 实现一级 A 标排放 推进村级聚集点污水处 理设施建设 到 2020 年 石桥河 新田河 瀼渡河等 18 条次级河流水质稳定保 持 类 新田镇属临港产业重镇暨生态和谐示范镇 近年来在各项建设取得巨大 2 成就的同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特别是镇场内缺少污水处理设施 与污水管网 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无法得到统一收集处理 部分污水直接流入区内 河道 造成了河水污染 使水质恶化 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另万州位于三峡库区腹心 乡镇污水排放直接影响长江水质变化 本项目建设 将直至减少新田镇磨刀溪流域消除降雨时雨污混合水和初降雨水对长江流域的污 染 保护长江及三峡库区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 为适应新田镇城镇的发展 消除环境污染问题 重庆建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拟 投资 2318 万元建设新田镇污水管网补充工程 本工程建成后对促进新田镇 场镇 生态环境保护 造福新田镇人民和促进新田镇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项 目 取 得 重 庆 市 万 州 区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项 目 代 码 项 目 代 码 为 2019 500101 77 01 103555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 务院令第 682 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第 44 号 以及 关于修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部分内容的决定 生 态环境部 1 号部令 等文件规定 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受建设单位委托 我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 我公司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现场踏勘 详细了解了项 目建设内容 收集了当地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相关资料 在此基础上编制完 成了 新田镇污水管网补充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特此呈报 敬请审批 在编制本环评报告表的过程中 得到了万州区生态环境局 重庆建环实业集团 有限公司以及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在此再次表示感谢 1 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2 1 项目项目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新田镇污水管网补充工程 建设单位 重庆建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 场镇 工程投资 2318 万元 1 2 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3 项目补充建设污水管网 16460 米 污水收集服务面积约 3 5 平方公里 其中 HDPE 双壁波纹管 DN400 管径 1800m DN500 管径 10m 钢带增强 HDPE 双壁波 纹管 DN400 管径 550m DN500 管径 100m 双壁波纹管 UPVCDN 200 长 14000m 生化池 61 座 污水检查井 50 座 路面破除与恢复 1045 建设污水提升泵站一 座 本项目具体建设内容见表 1 1 表表 1 1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建设内容 主体 工程 管网铺设 补充铺设污水管网 16460 米其中 HDPE 双壁波纹管 DN400 管径 1800m DN500 管径 10m 钢带增强 HDPE 双壁波纹管 DN400 管径 550m DN500 管径 100m 双壁波纹管 UPVCDN 200 长 14000m 附属 工程 生化池 容积 100m329 座 容积 75m37 座 容积 50m39 座 容积 40m314 座 容积 6m32 座 共计61 座 检查井采用防盗型球墨铸铁井盖及井座50 座 污水提升泵站11 3m 15 3m 泵池容量 300m3 深 2 5 米 排气井不新建 依托 排泥井不新建 依托 路面破除与恢复 车行道路面恢复450m2 人行道路面恢复595m2 辅助 工程 施工便道利用场镇已建道路 施工营地不设集中施工营地 依托附近场镇生活设施 环保 工程 废气施工期设置围挡 施工场地洒水 废水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附近场镇居民化粪池收集处理设施 噪声 施工现场合理布局 优化施工方案 禁止夜间施工 低噪设备 减振隔声 设备维护 固废 施工期弃方运到市政部门指定地点填埋处置 营运期污泥由市政部门定时 清掏统一处理 绿化恢复地表植被 水土保持边坡防护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4 1 3 排水现状及排水规划 排水现状及排水规划 1 排水现状 新田集镇镇区市政污水收集系统较为完善 场镇已建污水处理厂一座 日处理 规模 3000m3 d 位于场镇北侧 临近长江 镇区已完成污水主管网建设约 13 5km 管径 DN300 DN400 整体覆盖率较高 目前新田镇整个场镇区内已建部分一二级污水管网 仍有部分干管未能发挥其 完全作用 居民入户管接入率较低 个别污水管道在运行的过程中损坏 且部分涵 洞水沟未采用截流措施 污水依旧存在部分散排 溢流等问题 场镇目前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 现状大型排水沟共四处 分别位于农贸 市场下游端 广城雅苑下游端 文化广场下游端以及加油站下游端 水沟两侧居民 多数直排入现状水沟 而现状仅文化广场下游以及加油站下游排水沟已完成截流措 施 农贸市场及广城雅苑下游端水沟均未截流 导致部分污水依然直排入长江 对 地表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根据现场调查目前场镇内用户管整体接入率较低 接入率仅有 30 左右 大型 居民聚集点仅新田中学及新田政府段已接入主干管 其余多数采用散排或直接排入 现状水沟 并且散户私接混接严重 雨水落水管与住户污水管道合流为一根主管直 排入现状水沟 另场镇内餐厅食堂均未设置相应隔油池 导致部分污水管道堵塞 沿江路水厂至污水处理厂段污水管道管径较小 现状为 DN300 且由于道路多 次整改及长期货车通行碾压 导致该段污水管道破损严重 局部地方中断 内部堵 塞 2 排水规划 本项目是对新田镇场镇污水管网进行补充优化 由于场镇原污水管网既有雨污 分流制又有雨污合流制 本次补充并不能改变整个场镇的排水体制 其排水体制还 是有雨污分流 合流制两种形式 污水沿已敷设的污水干管接至新田镇污水处理厂 经过处理后再排入长江 根据可研 本项目新建设污水管网 16460 米 污水收集服 务面积约 3 5 平方公里 新增污水收集量约 400m3 d 项目建成后 新田镇污水处理 总量将达到 1800m3 d 在污水处理厂接受能力范围之内 雨水按就近 自流 分散直接排入受纳水体 合理设计和布置排水管道 尽量 5 采用重力排放 减少提升 污水处理中应选用高效率 低能耗的处理设备 在满足 环境要求的情况下 积极采用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 1 4 工程设计方案工程设计方案 1 4 1 排水体制排水体制 本项目是对新田镇场镇污水管网进行补充优化 由于场镇原污水管网既有雨污 分流制又有雨污合流制 本次补充并不能改变整个场镇的排水体制 其排水体制还 是有雨污分流 合流制两种形式 1 4 2 管线规划布置管线规划布置 根据新田镇的地形和已建截污干管实际情况 本次设计二 三级污水支管绝大 部分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收集污水 在高程较低处污水提升泵站 对于现状已经有 的化粪池出水直接接入现有污水干管 现状干管基本位于路面下 建筑物出户管基 本均位于建筑物背面 因此本次设计的二三级污水管基本均设在建筑物背面 收集 各化粪池的出水后接入干管 1 4 3 污水管网设计污水管网设计 场镇主管网基本建成 本项目主要补充居住小区 入户二三级收集管网 1 4 4 穿越工程穿越工程 本工程管网不涉及穿越工程 1 4 5 管径 管道材质管径 管道材质 根据渝建发 2004 25 号文的要求 对新型管材的推广 结合以往施工及设计 经验 本项目污水管道根据项目地的具体情况拟采用 HDPE 双壁波纹管 DN400 DN500 双壁波纹管 UPVCDN 管 DN200 以及钢带增强 HDPE 双壁波纹管 DN400 1 4 5 管道承载基础管道承载基础 管道基础采用土弧基础 对于地基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和地层土质变化等因 素可能产生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地段 应在管道敷设前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管 道地基处理拟采用砂桩 块石灌注桩等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1 4 6 管道附属构筑物管道附属构筑物 1 检查井 检查井的位置 应设在管道交汇处 转弯处 管道或坡度改变处 跌水处以及 6 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 本工程检查井采用矩形砌块井 检查井直径 800 1200mm 2 化粪池 本项目新建生化池 61 座 管道连接生化池出口处 备注 当污水管道跌水高度大于 1 5 米时 设置跌水井 本工程不设跌水井 3 排气井 排泥井 污水复合式排气阀用于污水管道上的最高点或有闭气的地方 靠排除管内的气 体来疏通管道 达到正常工作 如不装排气阀 管道随时出现起阻 是管道出水容 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排气阀设置于排气井中 本项目依托现有已建排气井和排泥井 本项目确定的污水管道位置 管道规格和数量统计表见下表 1 3 7 表表 1 3拟建项目主要工程量拟建项目主要工程量 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 1土石方工程 1 1挖方m38 460土石比按 4 6 考虑 1 2回填m35 076 1 3外运m33 384运距按 3 公里考虑 2污水管网工程 2 1DN500m10HDPE 双壁波纹管 2 2DN400m1800HDPE 双壁波纹管 2 3DN500m100钢带增强 HDPE 双壁波纹管 2 4DN400m550钢带增强 HDPE 双壁波纹管 2 5UPVCDN200m14000UPVC 双壁波纹管抗冲型 2 6管道混凝土满包m3140C20 砼 2 7污水管碎石砂垫层m3210C15 砼 2 8污水检查井座50采用防盗型球墨铸铁井盖及井座 2 19混凝土支墩座15 3附属设施配套工程 3 1污水提升泵站11 3m 15 3m 污水提升泵池m3300容量 300m3 深 2 5 米 污水泵房m2180 污水提升泵套2 QW WQ 系列无堵塞潜水排污泵型号 500 QW P 2500 10 110 一用一备 配套设备套1 3 2生化池座61 容积 100m3座29钢筋混凝土结构 容积 75m3座7钢筋混凝土结构 容积 50m3座9钢筋混凝土结构 容积 40m3座14钢筋混凝土结构 容积 6m3座2混凝土 3 3路面恢复 车行道路面恢复m20 人行道路面恢复m2595 备注 排泥井 排气井依托 1 4 7 建设工期建设工期 本项目建设期为 1 年 从 2020 年 1 月起至 2021 年 1 月止 1 4 8 施工组织施工组织 1 三场 及施工便道设置情况 本项目所有石材 砂料及水泥均由当地建材厂或建材公司提供 不设专门的料 场 本项目管网工程挖方量为 8460m3 填方量为 5076m3 挖填平衡后弃方 3384m3 8 弃土运到城建指定的弃土场堆放 不设专门的弃土场 本项目施工区域均位于新田 镇场镇路段内 管网均沿城镇道路铺设 施工地点均有临时道路和城镇支路通达 施工过程中无需建设施工临时便道 根据现场勘察以及可研资料 项目施工区域选 择尚未全部确定 在下一步的初设中再论证设置 项目施工区域设置遵循施工区域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尽量少设 施工区域尽量远离学校 医院等较为敏感目 标 若管线无法避让则优化施工方案 缩短施工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管理以降低噪声 粉尘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本项目施工主要范围集中在新田镇五新路 位于新田镇场 镇中部 主要敏感目标为省道两侧居民 距离医院 学校较远 2 施工营地及材料加工房 本项目施工人员生活设施依托附近区域内现有房屋设施 管材购买符合污水输 送质量要求的成品 施工现场不设生活营地和管材加工房 本项目埋地管网建设需要的水泥砼 石料 砂料及钢筋采取外购的方式 施工 现场不设水泥砼搅拌站 只在检查井 生化池施工现场设临时混凝土拌和场 3 施工工序 为确保本工程的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的要求 应加强工程施工管理 严格执行 招投标制 承包合同制及工程监理制度 各分项工程遵循从准备工作 认可施工报告 实施 检测合格 转入下道工 序的原则 1 5 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 本工程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 4 表表 1 4 拟建项目经济技术指标拟建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污水管及铺设m16460 补充铺设污水管网 其中 HDPE 双壁波纹 管 DN400 管径 1800m DN500 管径 10m 钢带增强 HDPE 双壁波纹管 DN400 管径 550m DN500 管径 100m 双壁波纹管 UPVCDN 200 长 14000m 2管道铺设开挖土石方m38460其中 5076m3回填 弃方 3384 m3 3总投资万元2138其中环保投资 35 万元 4建设时间个月12 个月 9 主要的原辅材料消耗及原有污染情况分析主要的原辅材料消耗及原有污染情况分析表表 2 2 1 拟建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名称及年消耗量拟建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名称及年消耗量 本工程埋地污水管采用 HDPE 双壁波纹管 DN400 DN500 双壁波纹管 UPVCDN 管DN200以及钢带增强HDPE双壁波纹管DN400 管道填埋料为碎石屑 粒径小于 40mm 的沙砾 中粗黄砂 粉煤灰或开挖出来的易于夯实的土方 检 查井 生化池主要修筑材料为混凝土 水泥浆混合石料 及钢筋 施工期建筑材 料的用量及来源如下 HDPE 双壁波纹管 DN400 1800m 外购 HDPE 双壁波纹管 DN500 10m 外购 钢带增强 HDPE 双壁波纹管 DN400 100m 外购 双壁波纹管 UPVCDN 200 14000m 外购 水泥 480t 外购 砂 576t 外购 石子 1750t 外购 钢筋 4 8t 外购 2 2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新田镇场镇部分污水未纳入收集管网 致使大部分生活污水不能及时收集处 理 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流入附近沟渠 排入长江 严重影响新田镇场镇居民生 活和环境卫生 同时污水进入长江后 也对长江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项目地处新田镇场镇规划区 评价区域内无工业企业 沿途只有农户 农家 乐等 拟建区域内环境质量现状好 无突出环境问题存在 10 所在地自然环境所在地自然环境表表 3 3 1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 地貌 地质 气候 气象 水文 植被 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 地貌 地质 气候 气象 水文 植被 生物多样性 等 等 3 1 1 地理位置 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 重庆市东北边缘 面积 3457 平方公里 耕地面 积 100 万亩 其中田 58 49 万亩 大于 25 度坡地 50 14 万亩 其中旱地 32 49 万亩 城市面积 32 5 平方公里 区内山丘起伏 最高点普子乡沙坪峰 海拔 1762 米 最低点黄柏乡处长江边 海拔 106 米 西北部高升乡凤山材肖垭口 海拔高度为 1373 3 米 境内相对高差分别为 184 5 米 1266 8 米 低山 丘陵 面积约占四分之一 低中山和山间平地面积约占四分之一 极少平坝和台地 且 零星散布 本项目选址于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 东经 108 4008276 北纬 30 6988401 项目位于场镇规划区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有利于项目的建设及运营 地 理位置见附图 1 3 1 2 地形 地貌 地质地形 地貌 地质 拟建场地位于万州区 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巨型隆起带武陵山褶皱带西 缘与大巴山弧形褶皱带控制的四川菱形构造盆地的东北三北东方向延伸出境外 消失于七曜山背斜构造的北西侧 形成向突向北西的万县弧形构造线 拟建场地 岩层产状 28 20 地形地貌属侵蚀构造丘陵区 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 残坡积层 Q4el dl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J2S 砂岩 泥岩 现将各岩土层特 征及分布分述如下 1 残坡积层 Q4el dl 广布于沿线地表 为残坡积成因 紫红色 稍湿 硬塑 可塑 含少量植物 根系 丘顶处厚一般 0 2m 0 8m 斜坡处厚一般 0 5m 1 5m 丘间洼地 沟谷 处厚一般 1 5m 3 5m 2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J2S 分布于残坡积层之下 岩性为砂岩 泥岩 砂岩 灰白 灰绿色 中 细粒 长石石英砂岩 粉砂岩 表层 1 5m 2 5m 为强风化层 其下为中风化层 节理 裂隙发育微弱 但局部高陡边坡地段 因受风化营力与卸荷作用的影响 砂岩裂 11 隙明显加宽 分布于高深丘顶部 局部于陡崖出露 泥质 紫红色 层状构造 泥质胶结 表层 1 7m 3 0m 为强风化层 其下为中风化层 遇水易软化 崩解 锤击声哑 轻微震手 易击碎 3 1 3 地下水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按地下水的含水介质 水力特征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碎屑 岩类裂隙潜水 1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主要分布于丘间洼地地带 含水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的粉质黏土层 地 下水赋存于松散堆积物孔隙之中 具有自由水面 一般不具承压性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 地表水补给 径流途程短 多以渗流或泉的形式零星向就近 溪沟排泄 地下水一般埋深 1 5m 2 5m 水位年际变幅 0 5m 1 5m 松散堆积 层孔隙潜水埋深普遍较浅 对管道建设有一定影响 2 碎屑岩类裂隙潜水 主要储存在基岩裂隙中 地下水赋存于岩石的风化裂隙 溶蚀孔隙 构造裂 隙之中 具有自由水面 不具承压性 属基岩裂隙潜水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 少量地表水的入渗补给 次为裂隙水的侧向迳流补给 其补迳排条件受上覆地层 岩性的控制 迳流途程短 由高处向低处迳流排泄 地下水一般埋深大于 15m 对拟建管道线路敷设的影响甚微 3 1 4 不良地质作用不良地质作用 项目所在区域无地下采空区 地面沉降 地裂缝等现象 地质环境条件较好 未发现滑坡 泥石流等严重危害运营安全的不良地质作用 3 1 5 气候 气象气候 气象 万州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 气候四季分明 冬暖 多雾 夏热 多伏 旱 春早 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 秋长 阴雨绵绵 以及日照充足 雨量充沛 天气温和 无霜期长 霜雪稀少 境内多年平均气温 17 7 最高年平均气温 19 0 1982 年 最低平均气温 17 6 1974 年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41 1972 年 8 月 26 日 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3 7 1955 年 1 月 27 日 1975 年 12 月 15 日 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 1484 4 小时 最高年日照时数 1713 小时 最小年日照时数 924 小时 年平均降水 1003 5 毫米 最多年降水量为 1549 6 毫 12 米 1982 年 最低年降水量为 981 9 毫米 1976 年 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 为 620 毫米 年蒸发总量达 10 85 亿立方米 万州区年平均风速约 0 5m s 年最 多风向为 N 频率为 75 次多风向为 NNW 频率为 6 最大风速为 16 7m s 3 1 6 水文水文 万州区境内河流纵横 河流 溪涧切割深 落差大 高低悬殊 呈枝状分布 均属长江水系 长江自西南石柱 忠县交界的的长坪乡石槽溪入境 向东北横贯 腹地 经黄柏乡白水滩流入云阳县 流程 80 4 公里 境内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 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江北的苎溪河 渡河 石桥河 汝溪河 浦里河 江南的泥溪 河 五桥河 白水溪河共八条 溪沟 93 条 总水域面积为 16 3 万亩 13 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现状表表 4 4 1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地表水地表水 地地 下水 声环境 生态环境等 下水 声环境 生态环境等 4 1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 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的通知 渝府 发 2016 19 号 中的二类区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 GB3095 2012 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 二级标准 1 评价项目 本项目区域空气质量基本评价因子浓度引用 2018 重庆环境质量现状公报 表 1 重庆市各区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万州区数据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大气环境 HJ2 2 2018 及相关规定 满足其引用要求 项目所在地区属于 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 渝府发 2016 19 号 中的二类区 PM2 5 PM10 SO2 NO2 CO 和 O3采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 二级标准进行评价 2 评价方法 项目所在区域达标评价采用六项基本污染物 PM2 5 PM10 SO2 NO2 CO 和 O3 浓度值 年平均质量浓度 百分位数日平均或 8h 平均质量浓度 全部达 标即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3 监测及评价结果 监测结果及评价见下表 表 4 1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基本污染物 污染 物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 度 ug m3 标准值 ug m3 占标率 达标情况 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677095 7达标 SO2年平均质量浓度106016 6达标 NO2年平均质量浓度334082 5达标 PM2 5年平均质量浓度4635131 4不达标 O38h 平均质量浓度12216076 25达标 CO年平均质量浓度1500400037 5达标 由上表可知 拟建区域环境空气中基本污染物 PM10 SO2 NO2 CO 和 O3浓度均符合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 2012 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其 PM2 5超标 因此万州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 为不达标区 目前万州区范围内 14 还未公布具体的达标规划 本次评价根据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 2017 重庆 市环境状况公报 中 措施与行动 方案中明确减缓的方案如下 交通污染控制 全市范围内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 加强新车环保监 管 组织开展新车环保信息公开检查 推广新能源汽车 1 万余辆 完成 8 个码头 岸电改造试点项目 330 艘船舶重油使用设施拆除 加强储油库 加油站油气回 收装置运行日常监管 全面执行国五标准车用柴油 汽油 严厉打击流通领域销 售和使用不合格油 工业污染控制 关闭区域内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 整治烧结砖瓦企 业 加快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 4 1 2 地表水质量现状地表水质量现状 根据 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调整方案的通知 渝 府发 2012 4 号 规定 长江 新田镇 大周镇段 属 类水域 为了解拟建项目涉 及区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评价以长江作为水环境质量评价对象 引用本 次评价采用万州区环境监测站 2017 年 7 月对长江桐园 晒网坝断面监测数据进 行评价 测数据在 3 年有效期内 且周边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其监测数据能反 应区域地表水质量现状 能满足拟建项目评价要求 根据导则及相关规定 引用 数据在有效期内 引用有效 1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 pH COD BOD5 NH3 N TP 石油类 2 评价方法 采用单项水质因子标准指数法来进行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计算公式如下 1 一般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 Si j ci j cs i 式中 Si j 单项水质因子 i 在监测点 j 的标准指数 ci j 单项水质因子 i 在监测点 j 的实测浓度 mg L cs i 水质评价因子 i 的标准限值 mg L 2 pH 的标准指数 0 7 0 7 su j jPH pH pH S pHj 7 0 15 sd j jPH pH pH S 0 7 0 7 pHj 7 0 式中 SpH j pH 的标准指数 pHj pH 的实测值 pHsu 评价标准中 pH 的上限值 pHsd 评价标准中 pH 的下限值 3 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 地表水监测结果统计如下表 4 2 表 4 2 本项目地表水环境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 mg L pH 无量纲 河流 名称 断面 名称 指标pHCODBOD5NH3 NTP石油类 标准值6 9 20 4 1 0 0 2 0 05 长江万 州段 晒网坝 监测值8 14110 80 090 070 01 最大 Si j 值0 570 550 20 090 350 2 桐园 监测值8 14110 80 090 070 01 最大 Si j 值0 570 550 20 090 350 2 由表 4 2 中统计结果可看出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现状质量 Si 值均 1 能够满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2002 类水域标准要求 其 地表水水质达标 4 1 3 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声环境功能区划技术规范 GB T 15190 2014 重庆市声功能 区划技术规范实施细则 试行 渝环 2015 429 号 项目所在区域执行 声 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 2008 中 2 类标准 本次评价委托重庆中合监测技术 有限公司进行实测 监测日期为 2019 年 12 月 22 日 12 月 23 日 连续监测 2 天 1 监测布点 设 4 个环境噪声监测点 噪声监测点名称为 HZ1 HZ2 HZ3 以及 HZ4 具体位置详见附图 2 监测项目 等效连续 A 声级 3 监测频率 监测 1 天 昼 夜间各 1 次 4 监测结果及评价 环境噪声检测结果见表 4 4 16 表表 4 4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单位 单位 dB A 监测 点位 2019 年 12 月 22 日2019 年 12 月 23 日 标准值 昼 夜 达标情况 昼间夜间 昼间 夜间 夜间 HZ155475547 60 50达标 HZ255475646 HZ353485748 HZ452485447 由表 4 4 可知 项目所在地昼 夜间噪声值均能够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 2008 中 2 类标准限值的要求 表明项目选址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能够 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4 1 5 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现状 根据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修编 根据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和所具有 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类型 全市划分为 5 个一级区 9 个二级区 14 个三级区 本项目位于万州区新田镇场镇 属于 三峡库区 腹地 平行岭谷低山 丘陵生态 区 中的 三峡库区 腹地 水体保护 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 石漠化 地质灾害和干旱洪涝灾害均严重 次级 河溪污染和富营养化较突出 三峡水库消落区可能导致较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主 导生态功能为三峡水库水体保护库 辅助功能为水土保持 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 应加强水污染防治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大力进行生态屏障建设 消落区生态环 境综合整治 地质灾害和干旱洪涝灾害防治 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好 万州 开 县 云阳 综合产业发展区和 丰都 忠县 特色产业发展轴 按资源环境承载能 力 向我市 一小时经济圈 实行人口梯度转移 三峡水库 145 175m 库岸线至 视线所及第一层山脊范围 应划为重点保护区 限制开发 区内自然保护区 森 林公园 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应划为禁止开发区 依法强制保护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场镇 经调查 项目周边无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无名胜古迹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 4 2 主要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主要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4 2 1 周边环境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周边环境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位于新田镇场镇 根据现场调查 项目周边主要为场镇居民点 学校 17 以及医院等 评价范围无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 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特殊敏感 点 本项目所在地敏感点情况详见表 4 5 表表 4 5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 项目敏感点及保护目标 距管道边线距 离 米 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 黄果平居民55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 二级标准 五一社区居民委员会10 新田中学45 金山社区居民委员会25 新田镇镇政府26 管网沿线两侧 200 米 内的居民 3 200 声环境 五一社区居民委员会10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2 类标准 新田中学45 金山社区居民委员会25 新田镇镇政府26 管网沿线两侧 200 米 内的居民 3 200 地表水长江30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类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1 环境空气 所在区域不因项目的建设和营运受到污染 能够达到 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 2012 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维持现状 2 声环境 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2 类功能区要求 3 地表水环境 长江万州段评价段水质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2002 类水域标准 能够维持现有水质水平 4 生态环境 保护项目占地及周围区域生态环境 防止水土流失及生态 破坏 使项目实施造成的生态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18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表表 5 分分 类类 大大 气气地表地表水水地下水地下水噪噪 声声 环 境 质 量 现 状 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达 标区 评价因子 PM10 SO2 NO2 CO 和 O3年 评价指标均满足 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 中的二 级标准 PM2 5超标 长江万州段桐园 晒网坝断面满足 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 GB3838 2002 中 的 类水域标准要 求 区域昼 夜间噪 声满足 声环境 质量标准 GB3096 200 8 的 2 类区标 准要求 19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 二级标 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 GB3838 2002 类水域水质标准 声环境质量 标准 GB3096 200 8 中的 2 类标 准 20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重庆市大气污染综合 排放标准 DB 50 418 2016 施工期生活废水执 行 污水综合排放 标准 GB8978 1996 三 级标准 施工期噪声执 行 建筑施工场 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 GB12523 20 11 21 环环 境境 质质 量量 标标 准准 5 1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 5 1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根据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 的通知 渝府发 2016 19 号 文的规定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二类区域 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 中的的二级标准 标准值详 见表 5 1 表表 5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 摘要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 摘要 污染物取值时间浓度限值单位 PM10 24 小时平均150 ug m3 年平均70 SO2 1 小时平均500 24 小时平均150 年平均60 NO2 1 小时平均200 24 小时平均80 年平均40 PM2 5 24 小时平均75 年平均35 CO 24 小时平均4 0 mg m3 1 小时平均10 0 O3 日最大 8 小时160 ug m3 1 小时平均200 5 1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国家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2002 中 类水域标准 见表 5 2 表表 5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 单位 mg L 项目项目 标准标准 pHCODBOD5氨氮氨氮TP石油类石油类 类标准6 92041 00 20 05 注 pH 无量纲 5 1 3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国家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 2008 中 2 类标准 见表 5 3 22 表表 5 3 声环境质量标准值声环境质量标准值单位 单位 dB A 类别类别昼间昼间夜间夜间 2 类6050 23 污污 染染 物物 排排 放放 标标 准准 5 2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 5 2 1 废气废气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粉尘 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 执行 重 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50 418 2016 见表 5 4 表表 5 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50 418 2016 序号序号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 限值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颗粒物1 0 2SO20 4 3NOX0 12 5 2 2 废水废水 本项目施工生活废水排放执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三级标准 标准值见表 5 5 表表 5 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序号序号控制项目控制项目单位单位标准值标准值 1pH 6 9 2CODmg L500 3BOD5mg L300 4SSmg L400 5NH3 Nmg L25 5 2 3 噪声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 2011 标准值详见下表 标准值详见下表 表表 5 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 dB A 昼间夜间 7055 24 5 2 4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执行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 2008 一般固废贮存执行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 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 2001 2013 修订 25 工程分析工程分析表表 6 6 1施工期工程分析施工期工程分析 6 1 1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本工程污水管网铺设过程主要的施工为线路清理 开槽埋管 管道安装连接 沟槽回填等 工艺流程见图 6 1 管网工艺流程简述 施工放线 雨 污水管道应按检查井桩号和标准横断面所设计的管位进行放线 本着尽 量不切管或少切管的原则 检查井的位置可沿道路纵向适当平移 当交叉口范围 内与其他道路相交的检查井除外 平移距离应控制在 1 5m 以内 沟槽开挖 管道采用开槽施工方法施工 当土 石 方用机械开挖时 保留 0 2m 土应 用人工清槽 不得超挖 如若超挖应进行地基处理 当有地下水时 应进行施工 降水以保证干槽施工 当降水不利地基被扰动应进行地基处理 沟槽开挖的宽度 边坡坡度 分层开挖每层深度等应根据施工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边坡高度 大于 6m 地段基坑支护应符合 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的有关要求 人 工开挖沟槽的深度超过 3m 时应开槽达到设计标高后 及时会同有关方面验槽 合格后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开槽距离和亮槽时间尽量缩短 管槽开挖应 确保安全 深基坑应分级开挖支护 注意防水冲刷 开挖土石方应堆放安全 及 时回填 地基处理 图图 6 1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26 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 0 2MPa 沟槽在地基受到扰动或沟槽超挖 的 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 密实度不小于 90 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 如淤泥 杂填土等 必须进行换填 换填材料根据 具体情况分分别采用原土 砂石 浆砌片石 素混凝土等 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 深度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调整 管道安装 所有管道的安装须严格执行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 2008 的规定 管道插口插入承口时 可在管端部设置木档板 用撬棍 使被安装的管道沿着轴线徐徐插入承口内 逐节依次安装 对于 300mm 以上的 管道可用缆绳系住管道用手动葫芦等提力工具安装 严禁用施工机械强行推顶管 道插入承口 测试与试验 所有的材料 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 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 验 管道安装完毕后 雨污管道 污水附属构筑物在回填前还需按照 给水排水 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 2008 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 排水管的密 闭性检验还应符合 CJJ143 2010 的要求 根据现场条件可分别选择闭水或闭气试 验 闭气与闭水试验等效 本项目采用闭水试验 试验用水使用自来水 使用后 作为清洁下水全部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无雨水管网的地区排入现有道路两侧 雨水沟内 沟槽回填 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 80 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 进行 回填要求分层压实 对称均匀回填 回填材料及压实密度应严格执行本设计相关设计图说要求 同时必须符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 2008 相关要求 车行道下管线 采用 5 水泥稳定碎石回填至路基 管区 沟槽底至管顶以上 1 0m 范围内 塑料管严禁机械进行回填 项目施工占地均为临时占地 占地类型主要为建设用地 不涉及基本农田等 敏感区域 绝大部分管网沿道路两侧铺设 部分管网沿地形铺设 部分管线埋在 人行道下面 不属于承重路面 其施工工艺与前述施工工艺基本相同 无特殊处 理工艺 管网与居民点 学校以及医院距离较远 最近居民点距管线距离约 3m 根据可研 补充管线与污水收集主管的联通方式主要改为三通再变径处理连 27 接 本项目仅新建补充管网 部分生化池 原有相关设施设备匹配情况将在初设 中进一步明确 备注 根据可研资料 本次共新建生化池 61 座 生化池具体分布尚未确定 在初设总进一步论证设置 2 检查井 生化池施工工艺 1 基础开挖 地基上开挖 2 4 米深的基础 基础开挖会产生噪声和粉尘 2 混凝土浆拌合 将水泥 砂 石子等进行拌合 采用机械拌和 砂浆应随拌随用 拌和量小 一般在 3 个小时内用完 混凝土拌合时会产生粉尘 拌合废水 噪声等 3 砌筑施工 井底或池底采取混凝土垫层 内壁采用先搭载钢筋 然后安装木板模板 最 后进行混凝土抹面 并用 1 2 混凝土勾缝 取出木板模板 遇地下水时 外墙 用 20mm 厚 1 2 混凝土抹面至地下水位以上 500mm 井圈采用 C30 砼 铸铁井 盖及座圈以及池盖安装时用 1 2 混凝土 施工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 6 2 6 1 2 主要污染源及产污分析主要污染源及产污分析 1 废水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 生产废水 根据类比分析 施工期场地废水包括混凝土养护废水和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及 车辆出入场地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 产生量合计约 5m3 d 污染物以 SS 为主 含少量石油类 浓度分别为 1300mg L 25mg L 产生量分别约为 6 50kg d 图图 6 2检查井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检查井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28 0 13kg d 所有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和运输车辆冲洗 不 外排 管道施工完毕后需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 为清洁下水 含有极少量的 SS 全部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无雨水管网的地区排入现有道路两侧雨水沟内 生活污水 预计工程最大施工人数为 20 人 人均用水按 100L d 计 则生活用水量约 3 0m3 d 排污系数取 0 9 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1 8m3 d 污染物以 COD BOD5 SS 和 NH3 N 为主 污染物产生浓度分别为 350mg L 150mg L 300mg L 35mg L 施工现场不搭建集中生活区 施工区域位于城镇建成区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 水依托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 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土地开挖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扬尘及各类 燃油动力机械在进行施工活动时排放的少量含 HC CO 和 NOX的废气 施工期各工序如施工场地的平整 土堆 沙堆 现场路面 进出车辆车轮带 泥砂 水泥搬运 原材料运输 现场渣土等均会产生扬尘 扬尘量的大小与天气 干燥程度 道路路况 车辆行驶速度 风速大小有关 一般情况下 在自然风作 用下 扬尘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 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沿线道路两侧及施工现 场 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更为明显 从而使该区块及周围附近地区大气 中总悬浮颗粒浓度增大 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3 施工噪声 原道路开挖破碎 混凝土搅拌 土方回填夯实施工中 由于使用挖掘机 振 捣器 搅拌机等机械设备以及动力设备 会产生噪声污染 施工时将高噪声的施 工机械放置在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 采取合理布局 低噪设备 禁鸣 限值作 业时间等方法降噪 表6 1 施工期主要施工机具噪声源强 序号序号施工机械类型施工机械类型 最大声级最大声级 Lmax dB 施工机具距离施工机具距离 m 1挖掘机855 2振捣器855 3发电机901 4搅拌机851 4 固体废物 29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土石方开挖弃土弃渣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期每天最大施工人数约20人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 5kg 人 d计 则施工 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kg d 施工人员其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当地的环卫部门收 集处理 弃方 本项目挖方 8060m3 填方 5076m3 弃方 3384m3 弃土 弃石运至市政部门 指定的地方回填 根据可研 本项目施工区域位于道路两侧居多 为避免对当地 交通以及居民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本项目不设弃土场 弃方即产即运 本次 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加强弃方管理 弃方装卸过程需喷雾加湿 运输车辆需加盖篷 布 少量中转弃方需及时加盖篷布 加强弃方运输管理 合理规划弃方运输路线 和运输时间 特别是在居民密集区车辆限速缓行 建设单位应提前做好施工天气的气象信息的提前收集 避免恶劣天气 雷雨 天气施工 做好弃方的的暂存 运输以及回填工作 落实到个人 避免恶劣天气 雷雨天气施工造成严重水土流失 进一步降低弃方暂存 装卸 运输过程对周边 的影响 6 2 运营期运营期工程分析工程分析 6 2 1 工艺流程及污染分析工艺流程及污染分析 如图6 3所示 本项目建成后 服务范围内的污水将通过管网收集 送到新 田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污水提升泵站运行期间会产生恶臭气体 噪声产 生 项目运营期无废水产生 1 废气 本项目设有1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污水提升泵站埋于地面下 露出地面 形状如一个普通的污水检查井 污水提升泵站运营过程中会有少量的恶臭气体排 污水 污水管网 新田镇污水 处理厂 排放 污水管网提升泵站 噪声 污泥 恶臭 污泥 恶臭 图图 6 3污水收集污水收集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30 入大气中 2 噪声 本项目设置1个污水提升泵站 项目运营期 污水提升泵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单个噪声源强约为70dB A 污水提升泵站均埋于地面下 经地面隔声对周围环 境影响较小 3 固体废弃物 运营期排气 排泥井 依托 会产生污泥 约0 3t a 由市政部门定时清掏 统一处理 4 废水 项目正常运营时不会产生废水 在发生风险事故 管道破裂污水渗漏的情况下 有废水产生 因此 建设单 位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环境风险应急救援预案 将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地频 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31 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