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阳询与田英章二人都是欧体楷书的代表人物,一位是创立者,一位是继承者。欧阳询是初唐时期一位在书法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的书法大家,他所写的楷书体被后人确为“欧体”,直到今天也没有几人能够超越,他的楷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田英章是当今一位欧体楷书继承者和勤于研习与探索者,由于他不断的实践与融会,书法成就也就令人刮目相看,堪称“当今欧体楷书第一人”。欧阳询的“欧体楷书”到田英章的“欧体田楷”已历时一千三百六十九年。从“书学”定位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妨对田英章的“欧体楷书”称为“欧体田楷”。欧阳询的“欧体楷书”应从唐贞观6年(公元632年)所刻石的九成宫醴泉铭碑为时间坐标点,此年欧阳询76岁。虽然前面有化度寺等碑刻,但世人均认为最能体现欧体“险劲严谨、刚劲挺拔、规矩端正、瘦健俊美”显著特征的则是后者,以至于被其后历代书家奉为“楷模”。田英章的“欧体田楷”以公元2001年为时间坐标点,此年田英章51岁,正值人年龄的第三个黄金阶段,他的作品才有了明显的风格和特征。此前他写的“欧体楷书”还未臻于完美,不能用“欧体田楷”四个分量很重的字来做以学术性的界定。观此前他的“毛笔书法”作品,虽然很美,也很令人兴奋,但细察之,则是拘束多有,不能超脱“欧体”习惯性的藩篱。进入新世纪后,或许因时代风气与社会思潮的激荡,艺术市场与艺术价值的革变,他的“楷书”才显得颇有生机,比原来的作品更“活些”。他的作品,章法气韵贯通,不拘束于规矩而守规矩,在险劲中不显得生涩,结体中宫内敛处不显得气弱,并且加重了欧体的“婉润”成分。分析其因,他是受到赵体用笔和“二王”风格的影响过多,致使他的“欧体楷书“有了“欧体田楷”的明显风格。这也是最能表现“活些”的地方。因此也引起当今不少的书法爱好者聚焦其处,訾言美语不断。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田英章对欧阳询是一位忠实的继承者和跟随者,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他却有推陈出新的意向和趋势。他将二王气韵与赵体笔法柔和在不失去“欧体楷书”本有的特征前提下开创新的欧体书写笔法,敢于在严谨中越雷池而开创新的欧体章法与结构,敢于对“欧体楷书”进行大胆的创新。正如孙过庭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大家可从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做以对照和比较。另外,我们见到欧体楷书大部分是“碑刻”拓本及影印本,也就是说见到的并非“欧体”的原貌。用毛笔蘸朱砂书写在石头上并用刀刻之和用毛笔蘸墨写在纸上的“字”,以及翻印、拓印等原因,同样是欧体字,但在视觉、感官、质感上有多种差异。譬如用毛笔写在纸上的字,因“力度”未能恰到好处的送至锋端,或收笔过早,或用墨不当,有时会出现“锋梢虚笔”,如长撇、反捺、左下提等,即使再好的书法大家也不能避免这一率真特性的现象。但是刻石时因“刀法”和“笔法”的不同就往往不能够表现出用笔的这一率真特性,并且致使字的笔画显得更为干净利落,最后的结果,无疑就增加了“欧体”特有的“刚劲”特征,而少去了“欧体”的灵动性,也就是“率真”及“活些”的问题。当然“刻石书丹”与“毛笔书丹”有很大区别,恕不详谈。再之,身居皇家宫廷的欧阳询用的笔是紫毫笔,属于坚笔系,是上品笔。用这种“上品笔”写出的字和现代狼羊相兼的笔写出的“字”是大不相同的,无疑前者多了几份刚劲,后者则增添了几份柔弱。还有狼羊相兼笔的“笔性”问题,或者说笔的质量问题,在同等书法功力下都会造成对“字”的书写影响。再譬如,假如用鸡毛、鹅毛制成的“软笔系”书写欧体,即使书家的功力再深厚、再有学养,还是写不出欧体的“样”,这个“样”包括欧体字的神韵、气韵、形状等。还有,欧阳询写九成宫时已经是人书俱老,名动朝野,而田英章在新世纪中始有“欧体田楷”的风格确立,相距人书俱老、名动朝野的境地还很远。用年龄来算相差欧阳询25年,也就等于相差25年的书法功力。当然也有其它客观因素制约,如学识、书写环境、书写工具,以及对书法艺术理解与认识、实践等。因此,我们看“欧体田楷”时总与欧阳询的“欧体楷书”有很多不大相同的地方。通过以上简单描述,我们不难发现还有两大问题存在。一是欧体楷书自问世以来就经久不衰,代有人习。但是真正以欧体楷书行世、名世的书家却是寥寥无几,且以欧体楷书为终生艺业追求者更是海水一尘!当然晚唐时期柳公权是学“欧体”之后独辟蹊径的开创了“瘦硬锐利、险绝遒健”的“柳体楷书”。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点。此间,虽然宋、元、明、清、民国五个时期出现过很多楷书大家,并且推崇“欧、颜、柳、赵” 为四大“楷模”。但是以颜、赵行世、名世者居多,精于欧体楷书者,以欧体楷书行世、名世者少之又少,是谁呢?确无人答。及至当今,写欧体楷书者也很多,而写出成就者是谁呢?唯一人敢应答就是田英章!此内虽有几位老先生也写欧体,但是他们却以行书行世,以书法教育名世,偶为“欧楷”也有严重的魏碑迹象。二是欧体楷书是不是“唐楷”的准则,是不是“楷模”。这个问题能够确答,欧体不能为楷模,也不能准则,只不过欧体楷书艺术成就和艺术价值极高而已。由此推导,虽然田英章可堪称“当今欧体楷书第一人”,但是我们不能蜂拥而上的都去写“欧体”,或者去写“欧体田楷”,甚至去追赶时风。当前书坛的“风”刮得很厉害,一会这个风,一会那个风,稍不注意就有“风”的病变。因而笔者多言提醒。我们承认“欧体田楷”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价值,但绝不能一味的去推崇他,更要客观公允的去对待他,认真分析与学习。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徐浩、颜真卿、钟绍京、柳公权“唐楷”八位大家各有千秋,不用多说。此间需要注意的一位书家是虞世南。因“虞体楷书”字内多“阴柔之美”,并且用笔极具“静功”,书写时最好能够做到正襟危坐,焚香抚琴,心胸豁达于白云,意念结集毫端,写出“虞体”温润含蓄,端庄静穆,不激不厉的风格。这对于时下急于求名求成的“书法家”来说是有很大的帮助,不要轻易错过。目前书家大都不会抚琴,这怎么办?建议在合时、合适的情况下多听些梁祝、二泉映月之类的经典曲调借入心法。当对“欧田”二人的欧体楷书做了简单阐述之后,我们需要深思的是什么,需要明白的是什么,留个话头,以求智者虑而后答!一、楷书的形成与发展在历史上,楷书也叫真书、也叫正书,甚至也有将隶书称为楷书的,在名称上不尽一致。楷书作为一种书体,在历史上肯定是慢慢形成的,而且公认的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时间应该是在东汉时期。传统的说法是由东汉时期王次仲首创楷书。宣和书谱中说:“上谷王次仲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书即今之正书也”。王次仲,东汉时期书法家,今河北怀来人,首将隶法作楷法,字方八分,称为“八文书”。严格讲,王次仲当时的楷书有很多隶书的成分,是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体势。从体势上讲,和我们见天的楷书并不完全一样。我们今天所用的楷书叫“今楷”,确切地说,今楷是到了唐代才正式形成的,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写的楷书仍然是唐代的楷书。至于说王次仲创造了楷书,我个人觉得有失于公允,我们很难想象,只凭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可以完成一种书体的创造和形成,并被后人所公认、所流传?这应该说是不可能的事。但有一点也是应该肯定的:在由隶书往楷书方面演变的过程中,王次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一位杰出的代表。但不管怎么说在东汉末年时期,楷书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东汉以后,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书法大家,如锺繇、王羲之、王献之等等,他们将楷书推到了一个高峰,楷书已经成熟,以至于到了隋唐时期楷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仅有的变化也就是风格特点上的不同而已+二、隋唐时期的楷书从总体上看,隋唐以前的楷书在形体上、面貌上比较放纵,飘逸撒放的成分多一些,端庄工整、严谨规矩的成分相对地要少一些。到了隋唐时期,楷书在法度上严格了起来。隋代在历史上时间虽然很短,从建朝到消亡仅仅37年。最后一个皇帝隋炀帝杨广是个地地道道的昏君,人品极差,历史上记载他是弑父夺权、鸩兄图嫂,在治理国家上一事无成。为了到扬州看花,耗巨资修了一条大运河。但这个皇帝在文才方面很好,就其文学水平,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皇帝。隋朝时间虽然很短,但是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以书取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看你的字写的好不好,字不好不可以当官。既然有“以书取仕”,就有“以书求仕”的,所以,学习书法成了当官的必修之课,成了当时政府教育机构的必备课程。因此书法也就朝着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的方面发展,讲求共性,讲求法度,讲求规矩,成了当时的最高准则。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并极力推广、带头学习临摹。上行下效,举国上下,书法大兴。要想当官,要想在社会上有地位,要想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按照当时的统一标准将字写好,写不好字,或是胡写乱画是根本行不通的。政府提倡什么,国家就出什么人才,在唐代初期出现了四大书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唐代中晚期又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钟绍京等一大批书家,在他们的努力下,楷书的法度达到了极至,达到了前所未有、后人从未越过的高峰,建立了唐朝尚法的典型,开启了中国书法楷书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的鼎盛时代。在这个时期,欧阳询当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的楷书被后人称为欧体。三、欧阳询简介欧阳询、字信本,乳名叫“善奴”,生于公元557年,卒于公元641年,在世84周岁,潭州临湘人,即今湖南长沙人。其实欧阳询的祖先在山东,后来做官南下,落在长沙。欧阳询的祖父欧阳頠,父亲欧阳纥,都是陈朝的高官,欧阳纥当时是广州刺史。在欧阳询14岁那年,即公元570年,陈宣帝陈须以谋反罪把欧阳询全家满门抄斩。当时有一个叫江总的人冒死把欧阳询私藏了起来,江总与欧阳纥是至交,时任尚书令,也是一位书法家。于是,欧阳询在少年时期在读书写字方面受到江总不少的教育和启发。欧阳询长的偏瘦,相貌不好看,但是他聪颖过人,学习及其用功,在很年轻的时候在社会上就有了一定的影响。成年后结识了一个朋友叫李渊。李渊后来作了唐朝开朝皇帝,也就是唐高祖李渊。李渊很看重欧阳询的才学,当皇帝后便给欧阳询在朝中安排了官职。李渊去世后,由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继位,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在政见上和欧阳询并不一致,但看在父亲李渊的面子上,也念其欧阳询在书法文才上的成就,给欧阳询先后封了几个不小的官职,如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渤海男等等。虽然这些官职都不算太低,但都属于研究、教育之类的文官,没有太多的实权。欧阳询少年时期生活坎坷磨难,成年后在仕途上也并不分得志,因此他把全部的精力与聪明才智用在了学问和书法上。欧阳询应李渊的邀请主持编写了唐代大型文献巨著叫艺文类聚共100卷,这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历史上影响很大,评价很高。另外他的书法在当时被朝野所看重。新唐书曾说欧阳询的书法是“尺牍所传,人以为法。高丽尝遣使求之。”就是说,欧阳询当时所写的书信都被人拿来作为字帖去临摹、去学习。高丽国还曾派人来向他求字。他一生写了不少的作品,流传至今的几块碑刻,以当时的眼光来看,从内容上说,都是很有分量的几块碑。特别是他写的定武兰亭碑,被公认为是碑刻之冠。 四、欧阳询的楷书特点有以下几个特点:1、险峻刻历、刚劲挺拔;2、清雅秀丽、瘦健俊美;3、规矩端正、一丝不苟;4、大小有法、错落有致。以上特点我们在今后的讲座中再一一论述,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总之在学习欧体之前先知道了解欧体的特点,对我们的学习大有益处。练字就是练心,把心里练明白了,字也就写好了。五、学习书法为什么先学楷书?1、学习书法为什么一入手要先学楷书?看来这个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许多人,特别是经常写字的人,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许多误解和偏见。有的以文字形成脉络为根据,说中国文字是由古文字到甲骨文,由甲骨文到大篆,由大篆到小篆,由小篆到隶书,由隶书到楷书,是以这个程序形成发展起来的,那么练字也应按照这个程序去练。kvN我觉得这个说法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个是时间问题,人的一生仅有几十年,生命没有给我们那么长的时间。如果我想专攻楷书,照此程序我应从古文字练起,那么古文、甲骨、大篆、小篆、隶书,然后再到楷书,这几十年的时间太少了,这是不行的,这是空洞的不切合实际的教条主义;另一个问题是有没有榜样可以参照学习?,稍懂得点书法常识的人便知道,甲骨文是从请末才被发现的,尽管甲骨文是几千年前的文字,但在晋唐时期不用说去学习临摹,甚至连甲骨文是个什么东西都不知道,那时人们见到最早的文字也就是大篆、金文之类的书体。当时的书家以致于后来的书家都没有按照文字的发展脉络去练字的先例,所以练字应按照文字的发展脉络去练,这种说法不能成立。有的人说,只写行书草书,从不写楷书行不行?当然,这也是可以的,但是,这里有个层次标准的要求问题,就是说你写字到底要求自己达到一个什么水平?许多人写字也是写了一辈子,但是就是达不到高层次,写到一定的时候写不动了,他的字再也长不上去了,原因是什么?往往就是楷书的基础不行所造成的,也就是功底不过关,他的功底已经不够用了。我们举目看一看象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赵孟頫、郑板桥等等,这些一流的书法大家,那一个不都有着雄厚的楷书基础,那一个不都是因为楷书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才产生了自己特有的书体风格呢。所以我们说虽然练字可以不写楷书,但是没有楷书基础的字,水平不会太高。2、中国文字的发展有一个特点,笔画越来越简单,技法越来越复杂,书写法则与规定难度越来越大。对于那些复杂的书写技法来说,楷书的出现应该是达到了顶峰。具体地说,楷书囊括了书法中所有的笔法,如藏锋、露锋、中锋、偏锋、缩锋、裹锋、连笔、顿笔、抽笔、断笔、跪笔、弹笔、悬针、垂露、暗过、淹留、欲竖先横、欲横先竖、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阴阳顿挫、俯仰翻合、还有指法、腕法、掌法、身法、拨灯法等等等等。这些技法笔法在楷书中均可用到。先学楷书实际上就是先从规矩入手,先认识和了解什么是共性、什么是公认的法则?什么是必要的法度?六、为什么要学习欧阳询楷书?学习书法先从楷书入手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是不是非要先学欧体,这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和客观条件而定。在学欧体之前有几个情况需要大家了解和参考。1、欧阳询在历史上被列为唐初四大家之首,公认的是“翰墨之冠”。续书断中云:他是“杰出当世,显名唐初,尺牍所传,人以为法。”自唐已后,历代书法家对欧阳询的赞颂之词举不胜举,当然这些赞颂不单指欧阳询的楷书,对他的其他书体也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一点我们主要说的是书法界内部对欧阳询艺术的肯定与公认。2、自唐以后,历代学欧者代不乏人,而且是人才济济。因为学欧而成名者举目皆是,自唐以后很多书法大家都有着学习欧体的经历。实践证明,学习欧体是通往成功、实现理想的一条可行的道路。:3、顺便再说一下,楷书有四大书体:欧、颜、柳、赵。那么学其他的楷书可以不可以呢?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不仅可以,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书家,必须要学,要学透学精。并且不仅仅是这几种书体。只要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都应该学。我本人虽然主要是学欧体,但在以前也曾学过颜体、柳体、赵体,看了我写的字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依我本人的学习经验来看,这里有几个问题,仅供大家参考。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颜体:颜真卿的是楷书就其功力、水平、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并不亚于欧阳询的楷书,自唐代以后,学颜者也是代不乏人,因为学颜而成名者也是大有人在。但我始终认为少年儿童,特别是几岁的孩子一入手就学颜不太合适,特别是那些女孩子。因颜体的特点是直朴苍老,古拙大度,敦厚雄伟。就其苍老古拙这一点年纪太小的孩子恐很难理解,很难领会。倒不如等年纪稍大一点了,有了一定的基础了再学也不迟。再说柳体,柳公权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家,他的楷书骨力遒健,结构严谨,用笔方圆兼备,自成一家,世称柳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但有一个客观现象是,学柳的人不多,学成了名的更是少之又少。不是柳体不好,是说为什么没有继承人呢?什么原因我说不清,但这是个客观现实,希望大家能了解这一点。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赵楷,赵孟頫的书法直追王羲之,不仅在行、草、篆、隶方面,在楷书方面也称得上是一流高手。他的字潇洒飘逸,清秀典雅,雍容华贵,遒健挺拔,对后世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但不宜作为初学,赵楷不应是首选的目标。因为他过于放纵,过于潇洒,个性偏多,共性偏少。初学者还是应先从规矩,先入规范,先找共性为好,待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去研习为好。欧、颜、柳、赵四大楷书,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特点。但学不好,也容易发生问题,比如:欧体写不好就显得特别僵,颜体写不好就显得特别傻,柳体写不好就显得特别弱,赵体写不好就显得特别滑。骨,赵体为肉,是最为理想的书体风格。以上所谈,绝非我个人偏见,大量的实例证明,学习欧楷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入门之路,这也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可以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扭曲了艺术的真谛,不可以以自己所能而误人子弟。七、欧楷应该用什么笔?许多朋友曾问过我这个问题,写欧体应该用什么样的毛笔?是用羊毫的、还是用狼毫的?还有的朋友问我,当时欧阳询用的是什么笔?你用的是什么笔?等等。原则上讲,用什么笔是个习惯问题,无论什么毛的笔,用习惯了自己感觉也就好使了。如若具体地说,那就是羊毫太软,狼毫太硬。我使用的笔一般都是兼毫,即羊毫狼毫和掺的笔。我个人感觉这种笔相对要好使一些,注意的是笔锋不要太长,笔毛不要太少。至于欧阳询当时用的什么笔已无据可考,但从历史有关资料来看,大概用的是紫毫笔,也就是兔毫笔。羊毫笔在北宋年间才开始使用,狼毫笔虽然年代比较早,但在宫廷里,以及那时的统治阶级均不用狼毫,都用紫毫。另外,从欧阳询的笔迹看,也基本可以肯定用的是紫毫笔有许多朋友抱怨现在的笔太难用,无论什么毫的笔,虽然价格不菲,外观也很好看,但好用的不多。这是个客观实际情况,我也有同感,我也是一直在为笔的质量发愁。现在市场上卖的这些笔,无论什么毫的笔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笔写横、竖行,写撇捺不可;有的写点行,写钩挑不可,这是客观现实。笔的质量问题既是一个制笔人的技术问题,也是制笔人的品质和素质问题。为了写好欧体,您在挑笔的时候一要注意笔杆直不直;二要看笔肚圆不圆;三是笔锋不可太长;四是写一笔试一试。写“九”字钩便可试出笔的质量。写完字要把毛笔涮出来,一定要洗干净,因为墨中有胶,时间长了会损伤笔毛,要养成爱惜笔的习惯。另外,对于写字来说,笔固然是重要的,但和手比起来毕竟是次要的,大家应该相信,同样一只笔,拿在不同人的手里会写出不同的字。在要解决笔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更要努力解决手的问题。八、关于执笔问题*原则上说,无论怎么执笔,只要将字写好就是正确的。执笔问题自古就有争论,历史上有的书家告诉人们应怎样拿笔,还讲了许许多多的法则。但也有的书家,比如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只要注意指间不要太紧,掌心不要太实就可以了。实际上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也是有法的,“虚而宽”不也是法吗。“法”是必要的,“法”就是法则、就是规定、就是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这个道理。至于执笔的高度问题,也是众说不一,但各自都有道理。比如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说:“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他说拿笔的位置离笔毛不可高于三寸。写楷书应在一寸的位置,写行书应在二寸的位置,写草书应在三寸的位置,他说的是很有道理的。虽然每个人的手大小不一样,但应基本差不多。写欧楷执笔不可过高,笔管尽量垂直。写大楷以下的字肘部可以伏案,但尽量使腕部抬高,以不影响挥运为原则九、关于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中最重要的途径,其宗旨就是要在古人的碑帖中学习技法、法度和理解、把握书法的共性。因为那里是金山玉海,是无尽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决定一个书家水平的高低,往往都是体现在临帖的基本功上。请注意的是,我所说的碑帖是指古人遗留下的碑帖,并不是指今人的书法。这是因为一切艺术都是要经由历史所认可,都要经过时间的浓缩和检验。今人的书法尚未经过这一不可缺少的程序,因此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楷模。更何况中国现今的书法正受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影响,已处在历史上最低谷时期。在临帖的问题上,最容易出错的就是两个方面:一是知难而退。因为临帖的枯燥和对自由的束缚,是不曾临过帖的人无法想象和理解的,它是学习书法最大的“屠杀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初学者大都“牺牲”到这里。大都因为困难而退缩,因为枯燥而放弃。二是糊写乱画。同样是因为忍受不了临帖的枯燥和约束,却又自以为是的想着“创新”和“自己风格”,于是便踢开“绊脚石”,打破“旧框框”,盲目地“创”起“新”来。其实准确地说这就是糊写乱画。其结果也必然是一事无成。因为任何技艺本领的增进,都是在痛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既然是临帖,就要忠实于帖,不要总是想着怎样去“改革”它。即使你感到帖上的字并不好看,也不得去改,因为你看到的“不好”,未必就是正确的。不客气说,凡是经过历史所认可的碑帖,对我们今人来说,都是难以跨越的高峰,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想去修改或是摈弃,绝对就是一种无知。历史证明,唯有一样东西古人没有给我们留下的空间那就是书法。有初学者问,学习书法是否有捷径?坦白地说没有,确实没有!如非要让我说出什么可以称作捷径的话,我只能遗憾地说,不走捷径也许就是最好的捷径。总之,书法的学习是一个既科学又严肃的问题。特别是楷书,它的端庄和精密,它的高深和广博,它的严整和法度,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和修正。一切有志于楷书的初学者和研究者,应该首先明了的是楷法无欺!心得:一、关于执笔和坐姿。上第一堂课时,我惊奇地发现,全班没有一个学生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是正确的,主要表现为握笔太低,头偏向左边并靠近桌面,有的学生眼睛距离桌面甚至不足10公分。也有的执笔偏高,但占少数。具体执笔方法五花八门,难以尽述。因此,第一堂课我重点进行了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的教学,执笔以三指法为标准。现在小学生多用削铅笔机削铅笔,削好的铅笔笔头约2.5公分,手指握在靠近笔头处刚好。这种握笔方法学生很容易掌握,但写着写着,又回复原来的错误执笔方法了。我只好一遍一遍地提醒,同时多次强调掌握正确执笔方法的重要性,告诫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与家长取得联系,督促学生尽早改正错误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二、关于断笔。上了几堂课后,我发现学生写字时铅笔芯很容易断,断笔声“此起彼伏”,一只新铅笔用不了几节课就报废了。这样既浪费铅笔,又浪费削铅笔时间。我分析原因,是学生初学写字,不知道运笔的轻重缓急,执笔太紧,按笔太重所致。有的是由于执笔太高,笔杆与纸面角度太小。为此,我一方面加强基本笔画教学,利用范字认真讲解笔画的轻重快慢变化;另一方面,对个别同学进行重点辅导,指出错误,及时改正。并将按笔力度太重的学生与按笔力度适中的学生写的字作一比较,纸背笔画明显突出的为按笔太重,突出不明显并有提按变化的为适中,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课堂上的断笔声明显减少了。另外,我还教学生写字时不时转动笔杆,以延长笔尖变粗的时间,从而减少削铅笔次数。 三、关于教材。我使用的教材是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编的楷书教程,范字由卢中南先生所书。此教材附有练习册,练习册中的2500个常用字按笔画顺序排列,方便学生日常读帖、查阅和练习。在具体教学中,则不为教材所囿,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灵活掌握,穿插进自己整理的相关内容,以充实教材。如教材中笔画一章未列举范字,就要自己精心选择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冲刺试卷 消防安全技术专项训练
- 2025年Python分布式系统开发培训试卷 深度解析
- 2025年注册水利工程师考试押题试卷 水利工程设计规范专项训练
- 星城镇党代会工作报告
- 民法典抵押课件
- 2026届福清市福清华侨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兆麟中学、阿城一中、尚志中学等六校化学高二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赣州市重点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烟草面试笔试题目及答案
- 民法典婚姻家庭普法课件
- 2025广东深圳市光明区统计局招聘(选聘)专干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通信专业技术-通信专业技术(中级)-中级通信专业技术(交换技术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至2030中国PC薄膜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深海沟生物地理格局-洞察及研究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 2025年湖北省工程专业中级职务水平能力测试(电子信息)经典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校长在2025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讲话:人心决定温度人格决定高度人品决定厚度
- 个人挂靠劳务公司协议书
-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重晶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