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doc_第1页
大麦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doc_第2页
大麦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doc_第3页
大麦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麦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种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提高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中投资少,见效快的一项有效措施,优良种子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中的有利因素,抵制和克服不利因素,发挥其高产特性。驻马店市农科所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就开展了大麦育种工作,先后育出二棱啤酒大麦新品种豫大麦1号、2号、3号和四棱饲料大麦新品种驻大麦4号,为我省种植结构调整,协调发展高效农业,振兴国民经济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由于近几年我省种子市场较为混乱,种子混杂退化导致大麦产量下降,已成为农业业生产的一处障碍,也给啤酒产业带来不一定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应有措施最大限度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为我省的农业、工业及饲养业服务做出贡献。一、 混杂退化的原因:1、 人为的混杂现象:首先是科研单位与生产良种单位不协调,良种生产单位及专业户对种子的来源及特征特性了解甚浅,田间排杂时间掌握不准,去杂去劣不彻底,生产出的种子本身就混杂。2、 机械混杂现象:自农村实行承包生产责任制以来,机械化程度较高,在播种、收获、晾晒、贮藏等各个不同环节把关不严,从而造成混杂现象。3、 生物学混杂现象:由于大麦是属于自交受粉作物,自然异交率为0.1%0.2%,如异交后种子下年播种后便会产生自然分离,所以会导致种子退化。但也受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如一个优良品种只有在适应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优良的特性,不良的环境外界(如土壤、肥料、水份、气候、病虫害等)条件和不适当的栽培条件,都有可能引起优良品种性状的变异和退化,从而严重影响原品种的高产及优质。4、 遗传上的不稳定性:由于目前我省种植的大麦品种主要属杂交选育品种,在主要性状上表现一致,但同一个品种的株系间仍有可能存在较小的生理差异。如驻大麦3号、4号本身就属于复合杂交,尽管株间性状差异不大,但某些数量性状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在生产上种植若干年后,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基因的分离、纯合、就会出现类型的分离。5、 选择作用的因素:如一个优良的新品种都是在特定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适应于当地的生态条件。当被引种到另一处生态条件下,则自然选择对其适应筛选作用。尤其在栽培条件下,原有优良基因型可不适应而受影响,从而产生退化现象。二、 应对措施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于人为的因素、机械混杂和异地引种串换引起的混杂,建立严格的种子繁育基地,严格把关,加强种子管理,混杂退化现象是不难控制的。1、 要建立严格的繁殖基地:采用由育种单位建立的“三圃制”,原种田繁殖原原种,原种或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育原种,再由种子专业农场或专业承包户生产良种,如各级种子部门要加快种子繁殖基地建设,抓好基地技术培训,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隔离区域的设置等到工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繁殖基地。2、 强化大麦种子田间去杂:影响大麦种子纯度主要是种子中混有不同品种大麦(如多棱型、二棱型)小麦及燕麦。首先要观察幼苗、去掉杂株,以幼苗长势、叶形、叶色、叶耳色泽等为形态指标将杂苗拔掉,其次去杂应以田间开花时期和收获前期为主,去杂主要根据株型、穗型、皮色、子粒性状、芒性、叶色、叶形等性状进行,凡是与原种标准不一致的植株都要彻底排除,全部抱出地块处理。3、 一定要防止机械混杂,做好室内检验工作。机械混杂是促使大麦品种产生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防止机械混杂极为重要,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良种繁育制度,从种子了播种、收获、翻晒种子,入仓贮藏等各个种子生产不同环节都要严格实行不同的品种不同保管。贮藏时,要对不同品种分别挂上标签,注明品种名称,防止混杂错乱;在接收和发放品种时,包装上都应有完好的标签;在安排良种生产田的时候注意连片种植;对种子繁育田块进行去杂去劣。杜绝机械混杂的发生,加强种子室内检验,对达不到良种繁育标准的,一律不得扩繁与销售。4、 设置隔离区,防止生物学混杂,大麦虽然是自花授粉作物,但或多或少也会发生一些变异。防止生物混杂的主要措施是在繁育时实行严格的隔离区。在大麦良种繁殖时,尽量由一个繁殖点种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