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鲍鱼疾病防治技术资料大全鲍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称为“海产八珍”之一。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鲜品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鲍的足部肌肉很发达,约占软体部的40,富含氨基酸,其中苏氨酸061(克百克干品,以下相同)、缬氨酸096、蛋氨酸045、异亮氨酸068、亮氨酸086、苯丙氨酸040、赖氨酸074、组氨酸051、精氨酸090、天冬氨酸087、谷氨酸139、丝氨酸063、甘氨酸087、丙氨酸075、脯氨酸070、酪氨酸075、胱氨酸026,以谷氨酸的含量最高,我们平常食用的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因此,鲍的味道非常鲜美。国外已把鲍软体部的提取物“鲍灵素”用于制药,对抑制肿瘤有一定的疗效。此外,鲍壳既是名贵的中药材(俗称“石决明”),还可作为装饰品和贝雕工艺的材料。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鲍的销售价格昂贵。据2002年的资料介绍,一只活的壳长1214厘米(重量约250400克)的澳大利亚产绿唇鲍,其售价为50。7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15580元只);一只活的壳长约15厘米(重量约400多克)的日本产大鲍,其售价高达901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40830元只)。我国产的壳长7厘米以上的活皱纹盘鲍,近几年来售价一直不低于350元人民币公斤。世界上主要产鲍国有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美国、墨西哥、南非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0)统计,1996年全世界鲍的自然采捕量约为9 996吨,其中最高为澳大利亚4 339吨,其次为日本1 941吨。我国近年来鲍的人工养殖产量增长很快,2001年全国鲍的养殖产量为7 662吨。由于鲍的经济价值很高,世界各产鲍国十分重视鲍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日本是世界上鲍产量较高、增养殖技术较发达的国家,苗种生产和放流增殖是其重点,现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南非等国主要以自然采捕为主,最近几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红鲍的苗种生产,并且采用大型露天水池进行成鲍养殖。在墨西哥,除了把人工培育的鲍苗收容在笼内投放到海底养殖外,各地渔民还进行受精卵的放流增殖。我国对鲍的利用,过去仅限于自然采捕。近20年来,从南方到北方都开展了鲍的人工育苗和规模化养殖。在辽宁、山东、福建等地,一批具有先进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鲍育苗场和养殖场,每年都可生产出相当数量的鲍苗和商品鲍。我国的鲍人工育苗和养殖,现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工艺和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发展鲍的增养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我国适合鲍人工养殖和放流增殖的海域广阔,而且近年来鲍的增养殖技术正在不断提高,因此,发展鲍的增养殖事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1细菌病(1)病因与病症 多发生于幼鲍上足的上皮组织剥落和破裂,全身的血窦和神经鞘周围都是弧菌,外围神经迅速变性,引起鲍大量死亡。(2)防治方法用盐酸氯霉素2550毫克升的海水溶液浸洗0510小时。用磺胺二甲氧嘧啶5的海水溶液浸洗23分钟。用磺胺异啶恶唑13的海水溶液浸洗35分钟。用上述药品处理后,将病鲍暴露于空气中干露1015分钟,使药物充分渗入病灶后,再放回海水中。 2真菌病(1)病因与病症在鲍的外套膜、上足和足背面发生许多隆起,隆起内含成团的菌丝。病原体是真菌属的密尔福海壶菌。(2)防治方法使用10毫克升的次氯酸钠溶液杀死水中的真菌游动孢子,可起到预防真菌的作用。 3派金虫病(1)病因与病症病原体是顶复动物门的奥氏派金虫。病鲍的足、外套膜和闭壳肌内部或其表面有12毫米的脓疱,呈浅黄色或褐色,柔软,脓疱内含有脓汁,脓汁中有大量孢子和白血球。有的病鲍在血淋巴中真菌孢子长达l毫米的团块呈褐色,游离于循环系统中,发病时水温为20,盐度3左右。(2)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4寄生虫病(1)病因与病症假沟棘头线虫可从鲍的肠内到鲍的足腹部组织中穿孔移行,形成包囊,并在寄生处产生包状突起,使鲍的肌肉明显消瘦,降低了足部的附着能力,容易从附着物体上脱落而死。(2)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5气泡病(1)病因与病症在鲍的上皮组织以下形成许多气泡。严重时不摄食,爬在附着基表面或池壁上方,附着力减弱,口部色素减退,齿、舌、外套膜和上足肿胀,上足变为鳞齿状。患气泡病的病鲍往往继发感染弧菌病而造成大批死亡。气泡病一般多发生于单纯喂养人工合成饵料的室内池养条件下。当投饵量过大,残饵过多,换水量过小,容氧不足时,人工饵料在体内消化不良,发酵后在体内形成了气泡。(2)防治方法发现气泡病,应立即改喂鲜藻类食物,清除池内残饵,大量换水,便能很快生效,如果在发病初期措施得力,12天内便可除病,不致造成大量死亡。 6脓疱病(1)病因与病症鲍足肌上有多处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一般可维持一段时间不破裂,夏季持续高温时,病情加重,病程缩短,脓疱在短时间内即行破裂,破裂处流出大量白色脓汁,并留下25毫米不等的深洞,使足部肌肉呈现不同程度的溃烂。此时鲍附着能力和食欲下降,直至从附着物体上脱落水中,饥饿而死。(2)防治方法严格隔离培养,减少感染。选用健康亲鲍育苗。适当控制水温。合理使用药物,在高温前用312毫克升复方新诺明药浴3小时,每天1次,连续3天,每隔35天1个周期。资料来源 创业一本通网 1细菌病(1)病因与病症 多发生于幼鲍上足的上皮组织剥落和破裂,全身的血窦和神经鞘周围都是弧菌,外围神经迅速变性,引起鲍大量死亡。(2)防治方法用盐酸氯霉素2550毫克升的海水溶液浸洗0510小时。用磺胺二甲氧嘧啶5的海水溶液浸洗23分钟。用磺胺异啶恶唑13的海水溶液浸洗35分钟。用上述药品处理后,将病鲍暴露于空气中干露1015分钟,使药物充分渗入病灶后,再放回海水中。 2真菌病(1)病因与病症在鲍的外套膜、上足和足背面发生许多隆起,隆起内含成团的菌丝。病原体是真菌属的密尔福海壶菌。(2)防治方法使用10毫克升的次氯酸钠溶液杀死水中的真菌游动孢子,可起到预防真菌的作用。 3派金虫病(1)病因与病症病原体是顶复动物门的奥氏派金虫。病鲍的足、外套膜和闭壳肌内部或其表面有12毫米的脓疱,呈浅黄色或褐色,柔软,脓疱内含有脓汁,脓汁中有大量孢子和白血球。有的病鲍在血淋巴中真菌孢子长达l毫米的团块呈褐色,游离于循环系统中,发病时水温为20,盐度3左右。(2)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4寄生虫病(1)病因与病症假沟棘头线虫可从鲍的肠内到鲍的足腹部组织中穿孔移行,形成包囊,并在寄生处产生包状突起,使鲍的肌肉明显消瘦,降低了足部的附着能力,容易从附着物体上脱落而死。(2)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5气泡病(1)病因与病症在鲍的上皮组织以下形成许多气泡。严重时不摄食,爬在附着基表面或池壁上方,附着力减弱,口部色素减退,齿、舌、外套膜和上足肿胀,上足变为鳞齿状。患气泡病的病鲍往往继发感染弧菌病而造成大批死亡。气泡病一般多发生于单纯喂养人工合成饵料的室内池养条件下。当投饵量过大,残饵过多,换水量过小,容氧不足时,人工饵料在体内消化不良,发酵后在体内形成了气泡。(2)防治方法发现气泡病,应立即改喂鲜藻类食物,清除池内残饵,大量换水,便能很快生效,如果在发病初期措施得力,12天内便可除病,不致造成大量死亡。 6脓疱病(1)病因与病症鲍足肌上有多处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一般可维持一段时间不破裂,夏季持续高温时,病情加重,病程缩短,脓疱在短时间内即行破裂,破裂处流出大量白色脓汁,并留下25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烘焙店投资加盟合同范本
- 混凝土配料劳务合同范本
- 消防检测合同的补充协议
- 洗车店急需转让合同范本
- 漂流项目运营协议书范本
- 煤气管道转让协议书模板
- 泉州串串香加盟合同范本
- 物业顾问合同协议书范本
- 砂滤池清洗回填合同范本
- 铺面场地出租协议书模板
- 公考宪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 宝马购车合同协议
- 安全培训合同协议
- 七年级下科学 第二章 第5节 用化学式表示物质 易错点培优练习(含答案)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共五套)
- 2025-2030胶原酶产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合同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社区工作者必考试题库及答案
- 纯电动汽车构造与检修-任务2-比亚迪E5整车控制系统构造与检修-课件
- 违法建设查处培训
- 眼部皮肤专业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