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场所、化妆品、饮用水卫生监督一、单选题1公共场所对顾客而言是一类()环境。 A.典型的生态 B典型的生活 C.典型的职业 D.一般生活2.公共场所是人工建成的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和一定围护结构的公共 设施,其特性是()。B A.供公众活动的固定生活环境 B供公众活动的临时性生活环境 C.供公众活动的固定工作环境 D.供公众活动的临时性工作环境3公共场所致病因素传播快,主要是因为()。 A.人与人的接触机会多 B.公共用品消毒不彻底 C.污染的因素多 D场所新风不足4.不属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内容是()。C A.室内空气 B.饮用水 C.食品 D微小气候5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是对场所内污染物实际浓度的()。D A推测 B,定性测定 C半定量测定 D定量测定6.根据2002-2005年全国游泳场馆卫生监督检查情况,泳池水质指 标中合格率最低的是()。 A.细菌总数 B大肠菌群 C尿素 D余氯7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的法律依据是()。 A.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B传染病防治法 C.“条例”实施细则 D.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管理办法8 1987年颁布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与行政处罚法 的规定存在不统一,主要表现在()。 A.关于执法主体的规定 B关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规定 C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D.关于公共场所范围的规定9.行使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责的部门是()。B A.卫生监督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疾控部门 D,行业协会10保证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 A.卫生监督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 c场所经营者 D.疾控部门11国家对公共场所卫生实行()制度。 A.公共场所的法定认可书一B公共场所经营的法定认可书 C.公共场所建设和经营的法定认可书 D.公共场所施工的法定认可书12.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时,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情况是 ()。 A.违法事实清楚、确凿 B.依法对违法公民处以50元以下罚款 C.依法对违法场所经营者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D. A, C同时具备13.规范卫生执法人员行政处罚行为的法律文件是()。 A行政许可法 B.行政处罚法 C管理条例 D.条例实施细则1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版)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 为()。 A.罚款、处分、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 B警告、罚款、没收、吊销卫生许可证 C.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 D.警告、公示、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15.不属于“条例”认定的监督管理范围的公共场所是()。 A.写字楼 B宾馆饭店 C商场 D.侯车室16与军团菌病人症状类似的疾病是()。 A结核病 B心脏病 C过敏疾病 D肺炎17.公共场所集中空调污染除了可以引起“军团菌病”、过敏性疾 病外,还能引起()。A A.不良建筑综合征 B哮喘 C过敏性鼻炎 D以上均是18.公共场所环境中的军团菌主要产生于()。B A地毯 B开放式冷却水塔 C通风管 D.卫生间19.不良建筑综合征(SBS)的一个主要诊断依据为眼鼻和咽喉刺 激症、头痛、疲乏等症状在离开建筑物之后()。C A.明显加重 B.无明显变化 C.明显改善 D.立即消失20.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爆发流行时,公共场所中的()空调系统可以继续运行。A A风机盘管加新风 B全空气方式 C.两种均可以 D.两种均不可以21当集中空调系统出现()情况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立即对其进行清洗消毒。D A.送风中PM10浓度高于0.2mg/m3 B送风中细菌总数大于SOOcfu/m3 C.冷却水中检出军团菌 D.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大于100cfu/cm222在正常情况下,空调系统开放式冷却塔应至少()清洗一次。A A.每年 B每6个月 C每3个月 D.每2年23 3-S星级宾馆的噪声限值为()。A A 45dB(A) B 40dB(A) C 5OdB(A) D 55dB(A)24.制定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指导思想首先是()。D A.为卫生监督服务 B为公众提供舒适的环境 C.为公众提供良好服务 D防止有害物质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25.公共场所室内的“新风”是指()。A A室外空气 B.室内经过净化的空气 C.走廊的空气 D.机房内的空气26.可以对新风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公共场所其采用的通风方式为b A.自然通风方式 B机械通风方式 C开窗通风方式 D.开门通风方式27妨碍人们休息的噪声声级为a A大于5OdB(A) B大于40dB(A) C大于60dB(A) D大于65dB(A)28.噪声的特异性危害是指()。B A.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B对听觉器官的影响 C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D.对心理的影响29.影响噪声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的因素是()。C A.噪声的频谱和强度 B.噪声的频谱和作用时间 C.噪声的频谱、强度和持续时间 D.噪声的强度和作用时间30.冬季室内的适宜温度为()。A A 18-22 B 18-24 C 20-25 D 16-1831非迪斯科舞厅的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标准是()A A. 85dB(A) B95dB(A) C100dB(A) D90dB(A)32迪斯科舞厅的噪声限值为()。 A85dB(A) B90dB(A) C95dB(A) D100dB(A)33旅店业、图书馆等场所的照度为()。 A200Lx B50Lx C100Lx D150Lx34.室内CO2浓度、可吸入颖粒物浓度和空气细菌总数三者之间的 关系是()。 A完全无关系 B呈正相关 C.只有CO2浓度和细菌总数有关系 D只有颗粒物浓度与细菌总数有关35.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清洁程度可以用()指标进行估计。D A PM 10 B细菌总数 C CO D. CO236水经氯化消毒,并接触30分钟后,游离性余氯应为()。A A 0.3mg/L B 0.2mg/L C 0.4mg/L D 0.5mg/L37人工游泳池水的游离性余氯为()。C A 0.4-0.6mg/L B大于1.0mg/L C 0.3-0.5mg/L D 0.5-1.0mg/L38.对氨有卫生要求的公共场所是()。C A.歌舞厅 B游泳馆 C.理发店、美容院 D体育馆39.理发场所空气中氨的主要来源一般为() A.使用了防冻剂的水泥 B洗发液 C染发烫发剂 D.室内装修材料40.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新风应从()吸取。 A.楼道 B室外 C.机房 D.天棚吊顶41造成室内空气微生物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室内存在呼吸道疾病患者 B室内清扫方式不合理 C.人员密集、通风不良、尘埃量大 D.室内空气消毒不好42.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微生物比较理想的采样方法是() A平皿沉降法 B撞击采样法 C.物理吸附法 D以上均是43.在公共场所中,下列哪件用品不可能造成乙肝病毒传播 A.杯具 B剃须刀 C修脚工具 D美容工具 44.清洁的茶具细菌总数为() A8cfu/cm2 Bl0cfu/cm2 C5cfu/cm2 D15cfu/cm245.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溶血性链球菌的水平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 当室内空气中溶血性链球菌呈较高水平时的环境条件通常为 ()。 A.人均室内容积大 B.通风良好 C环境温度低 D.人均室内容积小46.对于高大房间,上部(非工作区)和下部(工作区)的温差较 大,首选采用何种气流组织形式()。 A.侧送回 B上送下回 C.中送下、上回 D.上送侧回47.军团菌肺炎是由()引起的。 A.冷却塔中的军团菌 B.冷却塔中的真菌形成的气溶胶 C.管道中的军团菌 D.冷却塔中的嗜肺军团菌形成的气溶胶48.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 A.嗜肺军团菌 B酵母菌 C.肺炎克雷伯氏菌 D军团菌49.可吸入颗粒物引起的常见疾患是()。 A.心血管系统损害,导致心肌损伤 B呼吸道炎症和支气管哮喘 C.结膜刺激症状 D过敏症50.空调送风中的最有可能PM10浓度限值为()mg/m3 . A 0.15 B 0.20 C 0.07 D 0.0851.空调送风中的微生物采样方法为 A平皿沉降法 B撞击式采样法 C棉拭法 D.都可以52.空调送风中颗粒物、微生物现场采样时,采样点应布置在送风 口下风方向() A 50-100 B 15-20 C 20-50 D 100-200533-5星级宾馆、饭店客房内的新风量卫生标准应为()m3/ (h 人)。 A,30 B20 C20 n3054.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学评价包括( A预防性卫生学评价 B经常性卫生学评价 C A+B D.竣工验收评价55.室内装饰材料的主要有害物质为() A.甲醛 B.甲醇 C.甲苯 D二甲苯56.为防止饮用水的二次污染,管网末稍水的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 ()。 A O.lmg/L B 0.05 mg/L C 0.15mg/L D 02mg/L57.通常情况下,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是() A.燃料不完全燃烧 B建筑材料和消毒剂 C装饰材料和粘合剂 D室外大气58.监测公共用品时,被监测样品数量不超过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 数的()。 A 20% B 15% C 5 D 10%59.当公共场所室内层高较高时,其采样监测点应选择在()。 A一个平面上 B.上下二个平面. C上中下三个平面土 D.随机位置60.空调送风中PM 10监测采用的是便携式直读仪器,仪器的颗粒 物捕集特性应满足() A. Da50=10士1.0 m,g=1.5土0.1 B Da50=10士1.0 m,g=1.5士1.0 C Da50=10士0.5m,g=1.5士0.1 D Da50=10士0.5m,g=1.5士1.051根据卫生标准的规定,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PM 10颗粒物的快 速检测方法是()。 A滤膜称重法 B光散射法 C.射线法 D振荡天平法62.能够用于公共场所PM10浓度现场快速检侧的光散射法测尘仪 的技术指标应满足()。 A Da50=10士0.5m, g=1.5士0.1 B检测值的平均相对标准差0.10% D0.0775.理发美容毛巾的消毒应选用的方法是()。A A100蒸汽或煮沸5-10分钟 B75酒精湿抹或浸泡 C约270nm波长紫外线照射30分钟 D微波照射5分钟76.结核杆菌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杀灭痰中的结核菌至少需 要煮沸()。 A. 1分钟以上 B. 3分钟以上 C. 5分钟以上 D. 20分钟以上77美容、理发工具应采用的消毒方法是()。 A.使用含氯制剂消毒 B使用红外线消毒C.使用臭氧消毒D.使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78.维持人工游泳池水透明度,最有效的方法是()。 A.换水 B沉淀除污 C循环过滤 D.消毒79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在(),需()更换一次。B A. 0.5-1.Omg/L; 4小时 B. 5-lOmg/L; 4小时 C. 0.5-1.Omg/L; 6小时 D. 5-lOmg/L; 6小时80.人工游泳池在开放时间内应()定时补充新水,保证池水水 质有良好的卫生状况。 A.每日 B每小时 C.每周 D.每月81游泳场所的泳池水应()。 A配有循环过滤设备 B通过人工泼洒消毒药消毒 C配有循环过滤消毒设备 D配有消毒设备82.当公共场所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场所经营者应在()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C A.半小时 B1小时 C. 2小时 D. 4小时83.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空气传播 B接触传播 C.食品传播 D饮水传播84.当公共场所内发现传染病病人应及时向()报告。 A.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B所在地卫生监督部门 C.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D A+B+C85公共场所发生健康危害事故的报告责任人是()。B A.负责这一场所的卫生监督员 B场所的卫生负责人 C.场所的员工 D A+B+C86.根据2005年化妆品卫生专项整治统计,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约 有()家。 A3000余家 B3500余家 C4700余家 D5000余家87.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排在五位的省份为(按照从多到少排 列)()。 A.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 B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 C.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 D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88.不属于化妆品范畴施用方法为()。D A.涂抹 B喷洒 C.散布 D注射89.在我国不属于化妆品的产品是() A.洗发香波 B染发剂 C.烫发剂 D.香皂90.不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的产品是()。 A.育发 B祛斑 C.防晒 D.祛痘91目前,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许可使用的分类是()。 A.发用类、彩妆类、护肤类和香水类 BGB/T18670-2002的分类 C按照剂型分类 D.按照工艺分类92更适合于化妆品生产企业许可的分类是()。 A.发用类、彩妆类、护肤类和香水类 BGB/T 18670-2002的分类 C按照用途分类 D.按照生产工艺和剂型分类93.目前不属于法定的化妆品皮肤病的是()。 A.化妆品座疮 B.化妆品性湿疹 C.化妆品甲损害 D.化妆品光感性皮炎94.化妆品风险的主要来源,即化妆品卫生监管的关键控制点是()。D A.化妆品厂选址 B.化妆品生产区面积 C.化妆品生产设备的消毒 D.化妆品原料95化妆品卫生监管的主要法规依据是()。 A.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B化妆品卫生标准 C.化妆品卫生规范 D.传染病防治法96目能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管的主要技术依据是()。C A.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B化妆品卫生标准 C.化妆品卫生规范和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D.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97.在我国,下列哪项原料不是通过名单来管理的()。D A染发剂 B防腐剂 C色素 D祛皱剂98.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共分为()。 A 5章30条 B 5章32条 C 6章3S条 D 6章40条99.(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施行时间是()。 A 1989年9月26日 B,1989年11月13日 C 1990年1月1日 D 1991年3月27日100.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国家对化妆品的销售实行() A卫生许可证制度 B卫生监督制度 C.卫生监测制度D卫生管理制度101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将特殊用途化妆品分为()。 A. 6种 B 7种 C,8种 D 9种102.美容院、理发店自行配制的化妆品,按()。 A.化妆品生产行为进行卫生监督管理 B化妆品销售行为进行卫生监督管理 C不需进行卫生监督管理 D.只对特殊用化妆品进行卫生监督103使用化妆品新原料生产化妆品()。A A.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B.必须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取得备案凭证 C.必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D.必须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取得备案凭证104.下列化妆品不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是() A.育发露 B冷烫液 C防晒粉底霜 D.磨砂膏105.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批准文号有效期为()。C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106.化妆品广告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是()A.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B.卫生部C.国家质检总局 D.商务部107.对因使用化妆品引起不良反应的病例,各医疗单位应当() A.向当地皮肤病专科医院报告 B.向当地疾病控制部门报告 C.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D.通知化妆品销售单位108.化妆品企业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应处以 ()。 A.警告的处罚,并同时责令其限期改进 B.停产三十天以内的处罚,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及违法所得二到 三倍的罚款的处罚 C.停业整顿三个月的处罚 D.停业整顿三个月,并罚款10000元的处罚109.化妆品的广告宣传不得含有的内容是()。 A.消除皮肤炎症形体健美 B.美白 C防晒黑 D.减少断发110.化妆品卫生标准属于()。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强制性行业标准 D推荐性行业标准111现行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发布于()。D A 1997年 B 1998年 C 1999年 D 2000年112.化妆品禁止使用的原料有()。A. 75种 B 118种 C 421种 D 496种113.氢醒作为皮肤亮白剂在祛斑类化妆品中允许使用的浓度是 ()。 A.不得使用 B. 0.3 C 1 D 2%114.化妆品中的限用物质有()。 A. 65种 B 66种 C 67种 D 68种115.不能作为化妆品原料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5 C维生素C D,维生素D1I6.不得用于化妆品的原料是()。 A仲双烷链醇胺 B脂肪酸二链烷醇酞胺 C三链烷醇胺 D单链烷醇胺117.可作为染发剂用于染发类化妆品的原料是()。 A,邻苯二胺及其盐类 B氢醒 C. 4一乙氧基间苯二胺及其盐类 D. 4一甲基间苯二胺118.化妆品中的限用防腐剂有()。 A 50种 B 55种 C 56种 D. 60种119.毗硫翁锌(ZPT)作为去屑剂在去头皮屑香波中的限值为()。 A 0.5 B 1.0% C 1.5% D 2.0%120.烷基(C12-C22 )三甲基按澳化物或氯化物不作为防腐剂时在 驻留类产品中的限值为() A 0.1 B 0.25% C 0.5 D无限值121.化妆品中的限用紫外线吸收剂有() A. 22种 B 24种 C 27种 D 28种122.化妆品中的限用着色剂有() A. 147种 B 150种 C 155种 D 157种123.化妆品中的限用染发剂有() A. 24种 B 31种 C. 96种 D. 157种124.汞在化妆品中的限值为()。B A 0.1 mg/kg B lmg/kg C 10mg/kg D 40mg/kg125.铅在化妆品中的限值为()。 A 0. lmg/kg B lmg/kg C lOmg/kg D 40mg/kg126.砷在化妆品中的限值为()。 A O.lmg/kg B lmg/kg C l0mg/kg D 40mg/kg127.甲醇在化妆品中的限值为()。 A 1 mg/kg B l 0mg/kg C 40mg/kg D 2000mg/kg128.没有涉及化妆品标签的标注内容的法律、法规是() A.行政许可法 B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实施细则 C.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 D.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129.化妆品产品名称应标注在产品包装的()。 A.主视面 B底面 C侧面 D.背面130.在染发类化妆品标签上必须标注的替示语不包括()。 A含“XXX”原料 B对某些个体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应按说明书预先进行皮肤测 试 C.不可用于染眉毛和眼睫毛,如果不慎入眼,应立即冲洗 D.专业使用时,应戴合适手套131.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建于清洁区内,其生产车间距有毒有害污 染源不少于()米。 A 20 B 30 C 50 D 100132工作人员和物料均需经()进入或者送入生产车间 A.制作车间 B存放间 C.缓冲区 D.更衣室和准备间133.制作车间是加工化妆品的重要部门,设置上应与()间和() 间相连。 A,灌装、包装 B配料、半成品存放 C整理、灌装 D检验室、灌装134.化妆品企业厂区设置污物收集设施,废弃物应有密闭存放设施, 要定期清洗、消毒,污物不得外滋,应于()小时内运出厂区 处理。 A 12 B 24 C 48 D 60135.化妆品生产过程的各项原始记录保存期应当较该产品的保质期 延长()个月。 A. 3 B 6 C 9 D 12136.化妆品生产车间的()、()、()间总面积不得小于 100平方米。 A.制作、灌装、包装 B制作、半产品贮存、灌装 C.配料、制作、灌装 D.半产品贮存、灌装、包装137.化妆品生产企业生产车间净高不得小于()米。 A 2.2 B 2.3 C 2.4 D 2.5138.采用空气净化装置的生产车间,其进风口应当远离排风口,进 风口距地面高度不少于()米,附近不得有污染源 A 1.0 B 1.5 C 2.0 D 2.5139.化妆品生产车间四壁防水层高度不得低于()米。 A. 1.2 B 1.5 C 1.8 D 2.0140.化妆品生产车间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加立方米。 A 300 B 500 C 1000 D 1500141.生产车间采用紫外线消毒的,使用中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不得 小于()微瓦平方厘米,并按照30瓦/10平方米设置,离地2 米吊装。 A 30 B 40 C 50 D 70142.下列()环节不是含粉的乳液、膏霜所必须的操作单元。 A粉碎 B粉体混合 C.乳化和分散 D.固体粉末分级143.化妆品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一些原料、生产用水、容器和生产设 备进行消毒处理,其中对粉末原料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是:()。 A.热力消毒 B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C.辐照消毒 D.环氧乙烷灭菌器144.化妆品生产企业从事卫生质量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 并经()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C A县 B市 C省 D.国家145.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库存物品码放时应当离地、隔墙,其距离不 得小于()厘米。 A 10 B 15 C 20 D 25146.卫生部自接收到化妆品技术审查结论之日起()日内(技术 审查时间不计算在内)完成行政审查。 A 10 B 15 C 20 D 30147.国产特殊化妆品的受理程序是()。 A.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和审批 B由卫生部直接受理和审批 C.经生产能力技术资料审核和相关检验完成后卫生部受理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部都具有受理和审批权148.国外化妆品首次进入我国市场在销售前必须经过的重要环节不 包括()。 A.首次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单位必须报经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审批,取得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准证书,方可签定 进口合同 B.首次进口的普通化妆品应在上市前由产品生产单位或进口单 位向卫生部申请备案,并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提交备案材料, 履行备案手续,获备案凭证后方可上市销售 C.必须经国家商检部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验 合格的方准进口 D.首次进口的化妆品需先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再报国务 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批149.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批准部门是()。 A.卫生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技术监督部门 D.省工商管理部门150.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部门颁发是()。 A卫生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151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152化妆品卫生许可证每()复核一次。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153.生产企业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满前()应提出再次审核(换 证)申请。 A. 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至6个月154.对化妆品实施卫生监督检查应不少于()名监督员 A 1 B,2 C 3 D 4155.化妆品生产车间周围()范围内无有毒有害污染源。 A 10米 B 20米 C. 30米 D 40米156.化妆品生产企业预防性卫生监怪内容不包括() A.对新、改、扩建企业厂址选择审查 B对新、改、扩建企业车间布局和工艺流程审查 C对新、改、扩建企业进行竣工验收 D.对新、改、扩建企业原材料的审查157.化妆品生产企业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内容不包括() A.厂址选择 B卫生许可持有情况 C配方审查 D.原料使用158.检查生产过程的记录不应包括的内容有()。 A.原料验收记录 B原料取用记录 C.产品和生产环境的自检记录 D.从业人员考勤记录159.化妆品生产企业检验场所工作面混合照度不得小于()。 A 220lx B 300lx C 5OOlx D 540lx160.化妆品经营单位不可以经销的化妆品是() A.标注产品名称、实际生产企业的厂名、地址和生产企业卫生 许可证编号 B有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 C.有产品质量合格标记的化妆品 D.暗示特殊功效的普通化妆品161.经销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应()。 A.持有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B持有化妆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 C.持有卫生部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 D.持有卫生部进口化妆品备案证明162.经销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应()。 A.持有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B.持有化妆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 C.持有卫生部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 D.持有卫生部进口化妆品备案证明163.化妆品使用单位可以使用的化妆品应为()。 A.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 B一次性唇膏、眉笔等化妆品 C.自行配制化妆品 D.产品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宣传疗效、使用医疗术语的 化妆品164.不允许使用的化妆品为()。 A.标注产品名称、实际生产企业的厂名、地址和生产企业卫生 许可证编号的化妆品 B.标注生产日期的化妆品 C.一次性唇膏、眉笔等化妆品 D.自行配制化妆品165国产特殊化妆品标识、标签、说明书不应标注()。 A.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 B.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的说明书上应注明使用方法、注 意事项 C.产品名称、实际生产企业的厂名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D,适应症166.美容院、理发店使用的化妆品,按()。 A.化妆品生产行为进行卫生监督管理 B化妆品销售行为进行卫生监督管理 C不需进行卫生监督管理 D.只对特殊用化妆品进行卫生监督167.销售未经批准的进口化妆品的行政处罚除要没收产品及违法所 得外,还可以处以违法所得()倍罚款。 A. 2倍 B 2到3倍 C. 3倍 D. 3到5倍168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是()。 A强制性行业标准 B推荐性行业标准 C.推荐性国家标准 D.强制性国家标准169.化妆品皮肤病最常见的病变类型是()。 A.化妆品痊疮 B化妆品皮肤色素紊乱 C.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D.化妆品毛发损伤170.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其处理原则包括()种病变类 型。 A. 7种 B 6种 C. 4种 D. 1种l71下列不属于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情况是()。 A.脱毛膏引起的皮肤刺激 B祛斑霜引起的皮肤过敏 C.育发水引起的头皮红肿 D.风油精引起的皮肤水疙172.化妆品斑贴试验是下列()皮肤病的诊断依据。 A.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B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C.化妆品甲损害 D.化妆品皮肤色素紊乱173.化妆品引起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其发病机制包括()。 A.化妆品溶解皮肤角质 B.化妆品中含有光毒物质 C.化妆品成分的致敏作用 D.使用者机体敏感174引起皮肤光毒性反应的主要光线是()。 A长波紫外线 B中波紫外线 C短波紫外线 D可见光175.下列化妆品中,不宜做封闭式斑贴试验的化妆品是()。 A防晒蜜 B脱毛膏 C润肤霜 D爽肤水176.对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说明书上应注明() A.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B.产品主要成分 C.已经过人体安全性测试 D.不良反应类型177.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对因使用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 应的病例,应当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机构是()。 A.卫生监督 B疾病预防控制 C医疗机构 D.化妆品企业178.卫生部对化妆品人体不良反应的监督管理,不包括()。 A.各级医疗机构对化妆品人体不良反应的检测和上报 B.化妆品企业对其上市化妆品所引起人体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 告 C.卫生监督部门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监督 D.个人化妆品不良反应鉴定179.截止2005年底,卫生部认定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有()。B A. 10家 B 13家 C 15家 D. 17家180.成年男子含水量约为体重的()左右。 A 60% B 40% C 30% D,50%181.成年人一日水的摄入量维持在()升左右。A A. 2-3 B 1 C 4 D 1.5182.人体失水占体重()时会引起轻度缺水D A. 5% B 6% C 7% D 2%183.饮用水可引发人群地球化学性()疾病。C A.高铅、汞 B高铬 C.高氟、低碘、高砷 D微生物超标184.我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a A 1/4 B 1/2 C 1/3 D,1/5185.()提供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因而也是人类的基本人权。C A交通车辆 B旅游 C安全的饮用水 D文化艺术186.饮用水卫生检查员由()发给证书。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D.镇级人民政府187.饮用水卫生法制管理的目的是()。 A.保护环境 B保护水资源 C保障人体健康 D.保护渔业资源188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于()年起实施。C A.1996年7月9日 B 1998年7月1日 C 1997年7月1日 D,1997年1月1日189,我国第一部有关饮用水卫生的法律文件是()。A A. 1989年实施的传染病防治法 B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C. 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 D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90.1989年7月10日()发布饮用水水派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A A.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质矿产部 B.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 C.卫生部、建设部 D.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191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怪管理办法是()年顺布的。B A. 1985 B 1996 C. 1995 D. 1986192.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由()批准颁布。 A.建设部 B.卫生部 C.建设部、卫生部 D.卫生部、环保总局193.199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是()。C A.法律 B.法规 C.部门规章 D规范性文件194.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37种结定传染病,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其中传播途径之一,可经饮用水传播,为介水传染病。A A. 1,6. 1 B 1,5,2 C. 1,4. 3 D. 1,3,419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C A.重视食品安全 B加强环境治理 C.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D.全民健康教育196根据刑法第330条规定,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第73 条所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指霍乱)或者有传播严 重危险的,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 处3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妨害传染病防治罪)。C A 3,5 B 5,7 C 3,7 D 7,10197饮用水卫生监督机构为()。A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C.县级以上环保部门 D.县级以上建设部门198.饮用水卫生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购前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收纳行业知识培训课件课程表
- 支行消防知识培训课件会
- 操作农业无人机培训课件
- 合同基本法律知识培训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上半年急危重症考试试题(含答案)
- (新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特种作业)考试题库(含答案)
- 伤口护理知识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化妆师岗位职业技能及理论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摩擦力重点难点课件
-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局部修订条文)
- 合作办学四方协议
- 制造业班组长培训
- 创作属于自己的国画作品
- 2024年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教师书法培训课件
- 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制度JSPC
- ISO14001环境内审检查表
- 国际烟花爆竹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 垃圾中转站运营管理投标方案
- 终身学习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