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X蛋白与原发性肝癌PPT课件.ppt_第1页
乙肝病毒X蛋白与原发性肝癌PPT课件.ppt_第2页
乙肝病毒X蛋白与原发性肝癌PPT课件.ppt_第3页
乙肝病毒X蛋白与原发性肝癌PPT课件.ppt_第4页
乙肝病毒X蛋白与原发性肝癌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肝病毒X蛋白与原发性肝癌 1 一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Bvirus HBV 2 1 形态结构 形态与结构 病人血清中存在3种形态的病毒粒 3 1 大球形颗粒又称Dane颗粒 2 小球形颗粒 3 管形颗粒 4 2 基因组结构 嗜肝DNA病毒科 基因组约3 2kb 由长链L 和短链S 组成的不完全双链环状DNA 长链载有病毒蛋白质的全部密码 4个ORF PreS S Polymerase Core X cccDNA是HBV复制的模版 大部分抗病毒的药物对cccDNA基本没有作用 X蛋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5 HBV基因组结构 pre s1 pre s2 S P C pre c X HBVDNA3 2kb pre S1pre S1蛋白pre S2pre S2蛋白SHBsAgpre CHBeAgCHBcAgPDNAPXHBxAg 编码 HBsAg pre S2 pre S1 6 3 HBV的抗原组成 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 HBcAg HBsAg HBeAg Dane颗粒 7 4 病毒的复制 HBV的复制方式 吸附 穿入 脱壳 DNA进入肝细胞核 以 DNA为模板 修复 DNA的裂隙区 DNA 2 1kbRNA 外衣壳蛋白3 5kbRNA 内衣壳蛋白及HBV DNA 8 HBV的复制 9 5 HBV的致病机制 1 免疫低下 HBsAg无症状携带者2 病毒变异 逃逸免疫3 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 CTL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 急性肝炎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慢性肝炎 细胞免疫反应过强 暴发性肝炎 免疫耐受 HBsAg无症状携带者 4 免疫复合物性的免疫损伤 肝外及肝脏损伤 5 自身免疫反应的免疫损伤 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 10 二 HBV与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HCC 是目前世界上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是其主要原因 由HBVX基因编码的X蛋白 HBx 是一种重要的调节蛋白 在HBV诱发HCC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HBx是一种多功能蛋白 对基因转录 信号传递 细胞周期和细胞增生凋亡等均具有调节作用 HBx可能通过这些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肝细胞癌变 11 1 HBx的结构特点 1 HBx由HBVORF中最小的X基因编码 154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16 5kDa 2 全长的HBx由N 端1 3负调节区和C 端2 3反式激活或共激活区两个功能区构成 12 2 HBx的功能 HBx本身不能直接与双链DNA结合 但可通过蛋白 蛋白相互作用与TATA结合蛋白及RNA聚合酶 亚单位RPB5等反式作用因子结合 增强转录因子NF B AP l和SP l等的活性 反式激活启动子如HBV的C启动子 调节N ras c myc c jun等癌基因及P53 P21和P19等抑癌基因的表达 HBx还可激活PI3K JNKs MAPK等信号传导系统而参与HCC的发生和发展 13 3 HBx基因的整合与突变 整合 在表达HBx的HCC和癌旁组织中 可见多个癌基因表达增加的现象 X基因整合的肝癌细胞中P16mRNA和蛋白水平均受影响 X基因可能通过整合使P16基因序列变异 引起P16表达缺陷 导致其G1 S期滞留和抗增生效应丧失 X基因可能通过整合直接激活原癌基因 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而参与肝细胞癌变的发生 14 突变 游离的HBVDNA多含全序列X基因 而整合的X基因常出现缺失和点突变 其中以X基因3 端核苷酸的缺失最常见 3 端核苷酸的缺失导致HBx出现C 端的缺失 全序列的HBx抑制ras和myc转化细胞的能力 而C 端缺失的HBx使ras和myc转化鼠胚胎纤维母细胞的活性增强 C 端缺失的HBx能加速Huh7细胞G0 G1 S期的进程 并使生长抑制效应结构域丢失 C 端缺失的HBx失去对细胞增生和转化的抑制作用 并促进细胞周期进程 在肝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15 4 HBx对肝细胞增生的影响 HBx可通过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等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参与肝细胞增生的调节 1 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高表达 激活Src家族激酶 活化Jak1 STAT或与P53结合使P53下游靶基因PTEN表达下调 激活PI3K Akt Bad信号通路 HBx也可直接与PI3K的催化亚基p110结合激活PI3K 或使Akt Bad磷酸化激活PI3K信号通路 2 通过促IGF IGFR的高表达进而活化受体酪氨酸激酶 或通过触发内质网钙离子的释放激活RAS RAF MAPK信号通路 3 促进Jaks STATs的酪氨酸磷酸化 活化Jaks STATs信号通路 促进STAT依赖性基因转录 4 与MEKK1 SEK1 SAPK和14 3 3蛋白形成胞质复合物 上调SAPK JNK通路 HBx通过激活以上各信号传导通路参与肝细胞生长 增生和转化的调节 16 HBx调节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的激活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重要事件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 是端粒酶的一个亚单位 调节端粒酶限速的决定因素 hTERT的表达与端粒酶的活性密切相关 HBx阳性肝癌细胞hTERTmRNA水平明显高于HBx阴性细胞 其启动子序列上含有AP 2和Sp1结合位点 HBx有可能通过AP 2和Spl调节hTERT的转录 激活端粒酶的表达 17 HBx影响蛋白酶体功能 蛋白酶体是一类与多数真核细胞非溶酶体蛋白降解有关的复合物 在细胞分化 细胞周期调控 DNA修复及凋亡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蛋白酶体功能上的改变可以导致细胞的高度增生和恶性转化 在细胞的癌变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HBx可通过与26S蛋白酶体的19S及20S的亚单位相互作用导致蛋白酶体功能改变 从而逆转蛋白酶体对一些转录因子的降解 使这些因子半衰期延长 增强基因的转录 18 5 HBx对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的影响 HBx通过影响肿瘤细胞之间的分离 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肿瘤细胞入侵血管或淋巴管等步骤而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浸润 转移 19 HBx表达细胞中CD44呈极性分布并诱导细胞骨架重排 伪足的伸出及 整合素亚单位被重新分布到细胞的伪足尖上 增强细胞的运动能力 HBx也可通过降低E 纤连素的表达或激活Src激酶磷酸化 整合素使细胞间肌动蛋白骨架和钙黏蛋白复合物间的连接断裂 促进肿瘤细胞的分离 扩散 多种肿瘤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环氧化酶 2的表达 COX 2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HBx上调COX 2的表达 进而促其靶基因MMP1的表达 并激活MMP 2 HBx还可经MAPK等信号传导通路提高细胞中MMP 9和MMP 3的水平 MMPs通过降解ECM及血管基底膜 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 20 6 HBx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细胞周期的控制主要由一种蛋白激酶 CDK 及其抑制剂 CDKI 形成一个级联网络控制 这一网络中某一环节失调 将导致细胞的生长失控及肿瘤的形成 HBx可通过对CDK和CDKI的活性及细胞周期校验点的调节而影响细胞周期进程 参与对细胞周期的调节 促进细胞分裂增生 21 7 HBx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HBx有可能通过对肝细胞凋亡的调节而起到控制HCC发生的作用 HBx对凋亡既有抑制作用又有激活作用 可能抑制凋亡利于肝细胞的无限增生 而激活凋亡则利于HBV的复制和扩散 HBx通过抑制线粒体膜上死亡配体Bid表达而抑制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或者直接阻止ctyC从线粒体释放 降低caspase 8和caspase 3的活性而抑制凋亡 相反 HBx也可结合于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3降低跨膜电压 使ctyC从线粒体释放 或结合于线粒体渗透性转换通道 而不改变ctyC和凋亡相关因子的重新分布 诱导凋亡 22 8 HBx对肝细胞的其他影响 HBx可影响肝细胞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 抑制损伤DNA修复 使HBV感染细胞出现遗传信息的不稳定 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23 瞬时表达HBx能上调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 进而激活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 最终造成抑癌基因上皮性钙黏蛋白和p16 INK4a的启动子发生甲基化而失活 24 总结 HBV的X蛋白 HBx 在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