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巴蜀与中原黄河流域彩陶南流的有关问题 邓少琴 遗稿 编者按:邓少琴教授(18971990)生前为重庆市博物馆副馆长,是著名的考古文博 和民族史专家,对巴蜀文化有独到研究。邓先生一生勤于著述,除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论著 外,尚遗有数批有关文稿未及发表,本文即为其中之一,现征得邓先生家属同意,整理发 表,供学术界参考。 一、古代巴蜀的境域问题 四川古称“蜀”,或“巴”与“蜀”并称。盖古代蜀的领域在四川西部高原及成都平原,巴 在四川东部而位于众水汇流地区,形成两个部落集团东西对峙,而均位于赤色盆地内外, 即古称梁州之域。 自禹平水土,依山川形势划分九州,以华阳黑水为梁州,黑水西河为雍州。梁州雍州同以 黑水为西部之界水,说明两州应彼此相接。此之黑水,以今考之,应即青海南下金沙江之 水。华阳应在华山之南,所称西河应即雍、冀两州以黄河自北南下为界,黄河之西,地域 区分至为明确。而雍、梁二州偏在西陲,愈西而山峦重叠,崇高接天,故古有“天不满西 北而星辰聚焉,地不满东南而水潦聚焉”之说。人们生在宇宙之中,足履者为地,头戴者 为天,天地人三才之说,由此以兴,各人头上一块天。故华阳国志序志本史记天 官书之说为之语曰:“案蜀纪(即杨雄蜀王本纪)曰:帝居房心,决事参伐。参 伐则蜀分野,言蜀在帝议政之方。帝不议政则王气流于西,故周失纪纲(指周平王东迁洛 邑)而蜀先称王,七国皆王,蜀又称帝。此则蚕丛自在,杜宇自帝,皆周之叔世,安得三 千岁?” 心、房、参伐皆天上星名。公羊传昭公十七年云:“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极亦 为大辰。”何休解诂曰:“大火为心星,伐为参星,大火为伐所以示民时之早晚也。”石 氏星经谓:“心、三星、帝座、大星者,天子也。”杨雄蜀王本纪谓:“望帝杜宇者, 盖天精也。” 心星在天,其光最明如火,故以大火称之,蜀土称之为天子,而又以望帝杜宇拟之。盖巴 蜀部族以从事农业为生产生活日用之需,尤重农时。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有农业耕 耘种植四篇之作。又世传夏小正十二月记其星象,在正、三、王朋历记参星之见,伏、 晨、昏中天,是为夏历(即阴历)一本于天之运行,此古代天圆地方之观象由此而生也。 又华阳国志巴志引洛书云:“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 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华阳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这国,则巴、蜀矣。” 二、古代巴蜀的族源问题 马民蜀同居四川盆地赤色之壤,风俗习惯颇相接近。自其来历,虽同称其为远相黄帝之裔, 其后分支系,不一定同出一派,盖以其各自分域,如蜀者多岷山之原,而巴者多聚居汉水 之滨。蜀之音,似为“景仆”二字之合音。帝王世纪谓颛顼之母曰景仆,蜀山氏女为昌 意王妃,谓之女枢,生颛顼于若水。世本谓颛顼母是蜀山氏之子,名昌仆。昌与景,字 形相类,是因昌意之名而作昌也。 巴之一名亦有别称。宗周钟谓“南国服孳,敢陷虐我土”,此称之“服孳”之“服”,古 音通比。今之土家族自称“比兹卡”,卡之义为家,服孳即比孳。以此验昌意生韩流,韩流 生颛顼,是为蜀部族联盟之长;太皞生咸鸟,咸饯一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是为巴部族联盟之长。此据山海经海内经所载,均以复音命名,异于中原帝王以尧、 舜禹、汤之单音命名,有其习俗久异之处。然如彼称景仆为蜀,服孳为巴,由西土与中原 之交通,而日趋于接受中夏之同化。故史记西南夷列传所举,或为游牧之族,如昆 明、冉駹者是;或为耕种之民,如邛与者筰是:均以氐羌称。而巴与蜀,不与其列。此与 史记五帝本纪所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一系相传而为黄帝之族有其区别。 此可以反映蜀自杜宇、开明之世,蜀中文化已蒸蒸日上矣。 三、黄河流域中上游彩陶文化南流巴蜀问题 从尚书所称古史记载,五帝三王都定都于范例河流域中原地区,是乃我国古代政治经 济中枢,亦即文化工艺最早的摇篮。当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五六千年,于1921年发现于 河南渑池仰韶村,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药纹的 陶片,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打制石器仍有一定的数量出土,是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 繁荣时期,与尚书所载尧舜之世是相应的。仰韶文化的黄河中游河南境内,古称中州, 为最早发现文化之遗址。1928年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轮制器薄而光泽之陶器及灰 陶、红陶,除平底器外,有圈足和三足器,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弦纹及镂孔之属, 生产工具有很发达的磨制石器石镰之类分布于范例河中下游等地。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有较发达的畜牧业,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距今约四千余年。1959年又于山东宁阳堡头村 和泰安大汶口一带发现遗址,故以大汶口文化称之。主要分布于鲁西南和苏北一带,遗址 中发现氏族公共葬地,各墓随葬器有多寡之殊,晚期墓葬中且有男女合葬现象,反映已进 入父权制时期。陶器以赤陶为最多,也有少数彩陶。一般证明大汶口文化应属龙山文化前 身,而1951年在江苏淮安青莲岗发现分布于长江淮河下游者,则应属大汶口文化类型。 1923年于甘肃临洮马家窑出土陶器,常绘黑色的花纹,分布于甘肃洮河、大夏河及青海湟 水流域,生产以农业为主,使用石器和骨器。临洮在甘肃南部,与四川白龙江上源相接, 且东距陇西鸟鼠山为近。山海经称“昆化之丘”者,郑玄谓“三危山在鸟鼠山西南与岐 (应作岷)山相连”。白龙江正发源于岷山北麓,经蜀之武都之地也。再其次为临洮之寺洼 山出土之马鞍形口陶罐,最为别致。出土铜器,分布于洮河上游一带,与蜀更为接近,其 时代接近西周,可能为氐羌原始文化。而在临洮辛店出土之双耳罐,以夹砂红陶为主,宽 条曲折纹、羊角纹及夹杂太阳纹、狗鹿动物纹,亦使用石器和骨器,并出现了冶铜业,是 属于青铜文化,约当殷周时代。分布于洮河中下游、大夏河及青海湟水流域。又甘肃洮河 下游西之广河齐家坪,陶器以细泥红陶和粗砂灰陶为主,前者多小型双耳罐,后者多罐、 碗、附有篮纹、绳纹,另有少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其主要特征。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 也出现了红铜器,分布于甘肃洮河、大夏河、渭水上游和青海湟水流域,是我国铜石并用 的一种文化。是皆为甘肃临洮地区所出而逐渐西流于青海湟水流域。而于湟水下游之乐都 柳湾有千余座新石器晚期之墓葬群,出土文物数千件,上述甘肃临洮出土马家窑等处文物 皆有之。而在岷洒上游茂汶羌族自治县之别立出土陶双耳罐及单耳罐,造型及其绘饰具有 鲜明的西北文化之色彩(见李复华、李绍明同志从龙溪考古调查看石棺葬文化兴起与羌 族关系等文)。窃以为与其说岷江上游石棺文化来源于青海,不如说由洮河流域南下似有 直接关系也。 巫山之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大溪旧称黛溪,可说音同而异写。遗址在大溪河口两岸之第 三级台地。1959年进行两次发掘,墓葬计74座,多系单身葬,皆为鱼骨渣堆,个别墓葬 (死者)口中含鱼或身旁放鱼,此当古称鱼腹所在之地也。出土文物相当丰富,陶器以红 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彩陶仅数件,色彩鲜明,陶器普通采用戳印纹,有绳纹、明纹、 羽毛纹、横人字纹之类。石器则以石斧为最多,锛、锄、凿、盘灰之,皆取江边扁形卵石 打制而成。玉器有玦、玉环佩饰之物。骨器数量亦多,有铲、凿、刀、环,保存整体,制 作精功,此则由居住长江之滨,渔业为其生活之主要因素,故所有骨器均应取之于江也。 在彩绘高圆足豆,有类于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岭出土之高足豆之主要特征(分布于江汉 平原),兼有薄如蛋壳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纺轮及长颈圆圈壶等,此应与黄河中游仰韶文化 及龙山文化有相似之处。而大溪文化应由屈家岭文化传播而来。屈家岭经济生活以农业为 主,已能种植粳稻,并饲养猪狗,年代应近于仰韶文化者也。 四、巴蜀之壤与中原交通路线问题 古代巴蜀之壤间有汉中平原之地,中隔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 为山北的渭水、洮水和山南的汉水、嘉陵江南北水系的分水岭,亦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的界 山。起自甘、青两省边境,东至河南中部,包括西倾山、岷山、叠山、终南山(南)、华山、 崤山、嵩山、伏牛(北)等山。在陕西境内一段,海拔在2000至3000米,主峰太白山(一 称太乙山)高3767米。北侧断层陷落,山势雄伟,山间多断谷,为南北交通必由之道。如 汉水与渭水间之子午谷、褒斜谷等为褒斜之道,即史记所称“三皇乘祗车,出谷也”, 三国志蜀志载秦宓所谓今之斜谷是也,为自古以来之南北要道。当蜀王开明之世, 曾于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出于雍,雍即今陕西之凤翔者也。史记货殖列传载: “及秦文、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由蜀北至秦岭,尚须先经大巴山而至汉 中,大巴山绵延川、甘、陕、鄂四省接壤之地,为汉中与四川两盆地之界山,自西北而东 南,包括摩天岭、米仓山和武当诸山,海拔2000至25000米,有古冰川遗迹和石灰岩地形, 在川、陕、鄂三省边界,主峰神农架海拔3050米,属湖北省直辖地区。 从蜀地通汉中言之,应以嘉陵江河谷为交通要道;从巴地言之,则为发源于今城口县南之 任河,西北流经万源县境,穿过米仓山之夹谷,折陕西紫阳至安康而流入汉水者也。亦可 通古之米仓道也。由此言之,古代巴蜀通中原之路,当取道山岭有横(深)谷之处而通之 也。 五、蜀中广汉有周初制玉遗址及其他先后有玉器、青铜礼器、兵器之发现问题 汉书礼乐志载: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冬犍为郡治(今彭山)水滨得古磬 十六枚。按三礼图:“凡磬十六枚同一簨虡,谓之编磬。”磬以石制,故字从石,其形如 直尺,殷以磬为打击乐顺,以十六枚为一组,谓之编磬,悬于横架以击之,则铿然有声。 此或为今在广汉中兴场发现之古代制玉器遗址所仿制,在此遗址中曾发现有圭、璧、琮、 璋等玉器,均为西周所崇尚。竹书纪年载:周夷王二年,宾于河,用介圭。此可说明于 时蜀亦从周之俗,自能设厂而先与中原同化矣。其在遗址出土之陶器多云雷纹,亦为中原 作风。在新津开辟飞机场,出土有铜钲三枚,皆作虎纹,则为巴蜀固有纹饰。1959年彭县 竹瓦铺发现青铜器两件,底部镂刻铭文:一曰“牧正父己”,一曰“羊(羌)父癸。”戈、 戟、矛、锛,均不同于巴蜀形式,此为自中原所传入。而在新繁水观音遗址,经1957年和 1958年两次发掘,从早期墓葬清理土的三件铜戈,其形制与河南郑州二里岗殷代墓葬出土 者完全相同,此亦可说来自中原,巴蜀古代与中原之交通,有此物证。 六、尚书禹贡所载梁州田赋物产及其所由醒汉沔渭至河之贡道问题 史称“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赋”。梁州位于华夏西部,是禹别九州之一。其在周代, 农业振兴,物产丰饶,已凌驾于雍州之域矣。尚书禹贡称“岷嶓既艺”,是言在蜀之 岷山乃江水(长江)所出;陇西之嶓冢山,西汉水(嘉陵江西源)所出。两流域中均已开 荒种植。因而沱江、西汉水已开辟农村道路;西部之周公山、蒙山已大道可通,而在天全 碉门和川夷所居境地亦已守定下来。此言农艺之广被而食有余粟。 田赋之制,周代分上中下三级九等,纳赋通行实物之征。其于西部,重在水陆联运,可省 人力。从土壤言之,如成都平原,多为冲积沙壤,其色青黎;但合全部而论,仍多黄壤而 非沃土,故所定赋则“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尚书禹贡)。概括言之,田居下 级之上为第四等,赋居下中三错则居二等,盖由有成都青黎之士有所增益也。 其于矿产,有 :尔雅称之为黄金。汉书载涪县(今绵阳)出沙金;孱水(今梓潼河) 山金银矿;晋寿县(故治在今昭化南)亦出金银矿,岁岁民得洗取;朱提(今宜宾南)出 银;越嶲邛都(今西昌)之南山及灵关道有铜山。有铁:巴郡之宕渠(渠县东)、蜀郡临邛 (今邛崃)、越嶲台登县(今冕宁泸沽)出铁。台登有砮石可制箭头之用,以火炼之则为刚 镂。此禹贡所称“厥贡 、铁、银、镂、砮、磬”,磬如矩而为方折而为乐石者了。动 物之属有熊(今之黑熊);有罴,今之马熊,一称棕熊;有狐,一称草狐;有狸,今称野猫。 或取其皮,或以毛织禀毛。皆为入贡之品。取给于梁州者也。 田粮财赋品类既多,山川阴隔,路程较远,不得不取给于水道之由西向东之水陆联运。两 水相交,不无翻山谷之劳,为节约时间人力,终程站为省事也。故尚书禹贡云:“西 倾因桓是来,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签署还是签定合同
- 岗位聘用合同
- 公关部拟合同
- 福州购销合同
- 民间房屋抵押借款合同
- 天古装饰合同
- 口罩单签合同
- 基金招募书和基金合同
- 矿石买卖合同
- 第二次 续签 合同
- 建筑施工规范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α-苯乙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生产副总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
- JG/T 118-2018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 T/CI 312-2024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主体用高强钢焊接性评价方法
- 高考热点题型与考点专练政治题型7双模块设问限定类非选择题
- 医疗废物院感试题及答案
- 2024北京首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题
- 中医诊所招学徒合同标准文本
- 医务人员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制度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湖北工程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