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有哪些?.doc_第1页
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有哪些?.doc_第2页
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有哪些?.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有哪些?雏鸭一般指0-28日龄的鸭。雏鸭调节体温的能力和消化能力弱,抗病力差,敏感性高,但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育雏阶段的培育工作直关重要。 (一)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舍清洗及消毒 进雏鸭之前,要对育雏舍彻底清扫、消毒,地面和墙壁用3%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或用10%-20%的生石灰乳剂涂刷。饲槽、水槽或饮水器等冲洗干净后放在消毒液中浸泡半天,然后清洗干净。在进行育雏室内消毒的同时,对育雏室周围道路和生产区入口等进行环境消毒净化,切断病源。 2、准备好饲料以及常用药品 备好饲料以及常用药品,如恩诺沙星原粉、精致土霉素粉、多种维生素及常用的消毒药物等。 3、制定育雏计划 首先要根据育雏的数量,安排好育雏室的使用面积,也可以根据育雏室的大小来确定育雏的数量。建立育雏记录等制度,包括进雏时间、进雏数量、与初期的成活率等记录指标。 4、育雏用具的准备 育雏前3天将消毒好的育雏舍打开,将垫料铺好,或网上铺牛皮纸,笼养的笼底铺塑料垫网。食槽、开食盘、饮水器、水槽、成粪板等各种用具都放入育雏舍适当的位置后,再进行1次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排除异味。在进雏前1-2天检查和检修升温设备,并将育雏舍加温至25摄氏度-28摄氏度。 5.准备好常用的记录本和表格 记录每日的饲料消耗量、死亡鸭数、用药情况和使用疫(菌)苗情况等。 (二)选择适宜的加温方式 在育雏过程中,为保证较高而稳定的室温,需要配备加温设备。通常采用的加温方法有烟道加温、火炕加温、煤炉加温、红外线灯泡加温和电热育雏伞加温等方式。 1、烟道 用砖、瓦或铁管等建成。烟道建在育雏室内,一头砌成烟囱,高出屋顶,使出烟通畅把炉灶,设在室外,另一头砌成烟囱,高出屋顶,使出烟通畅。通过烟道把炉灶和烟囱连接起来,利用烧煤或其他燃料产热,热通过烟道使室温升高。温度的高低靠加煤的多少来调节。此法成本较低,适宜于产煤地区或供电无保证的地区采用。 2、火坑 在育雏室内用土坯或砖砌成火坑,用柴草或煤做燃料。火坑供热的优点是炕面温暖干燥,操作方便,育雏效果好。其缺点是房舍的实际利用面积小。 3.煤炉 带有排烟管的煤炉,应检查烟筒是否漏烟;切忌无烟筒或烟筒堵塞,以防煤气中毒。 4、电热保温伞 用层板或金属铝制成伞形或斗行,夹层填充玻璃纤维等隔热材料,上部小下部大,直径为100-120厘米,伞下安装电热丝、红外线灯或加热管,与自动控温装置相连接,可按育雏需要调节温度并能自动调控。此法管理方便,节省劳力,换气良好,舍内清洁,育雏效果好,但耗电量大,成本较高。 5、红外线灯泡 利用红外线灯泡发热量较高的特点,把它悬挂在育雏室内,提供与出所需的热量。利用红外线灯泡加温,保温稳定,室内干净,垫草干燥,管理方便,节省人工;但耗电量大,灯泡使用率高,易损坏,成本较火坑加温和煤炉加温要高,也不能在未通电和经常停电的地区采用。 利用红外线灯泡加温时,第一周灯泡离地面35-45厘米,由第二周起,随雏鸭日龄增大,逐渐提升灯泡高度。一般每周将灯泡抬高7-8厘米,知道离地面60厘米高为止。常用红外线灯泡是250瓦,使用时可以等距离排列,两盏连成一组。在外界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育雏,第一周时室内还要有其他升温设备。料槽和水槽不要放在灯下,以防灯泡爆裂。 (三)选择适宜的育雏方式,降低育雏成本 育雏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下一种。 1、网上平养 在育雏舍内用竹木或金属等材料打成支架(承重),上面铺塑料网,网眼大小为1-15厘米,四周用高约30厘米的竹笆围起来,分隔成若干个小区。网床可单列或双列排列,舍内应留有供饲养人员喂料、清洁的走道。网离地的高度一般为60-80厘米,网上平养是离地饲养,鸭舍卫生得到显著改善,清洁和消毒都很方便,适宜规模化饲养,但一次性投资较高。 2、地面平养 将木屑、稻草、锯末等垫料均匀铺在水泥地面上,要求表层垫料清洁柔软。应特别注意及时更换潮湿的垫料。地面平养占地面积较大,劳动强度较大,花费垫料较多,虽然饲养效果较好,但饲养成本较高。 3、笼养 在网上平养基础上增加饲养层数,每层下面配置一层成粪板(底层除外)。笼养能充分利用鸭舍空间,增加饲养数量,节约能源。但管理不够方便,造价较高。 4、火炕与网上平养相结合 这种育雏方式兼备火炕与网上两种育雏方式的优点。火炕上给温,网上给料和水。密度为每平方米30-40只。 (四)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1、温度 提供适宜的育雏温度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雏鸭的适宜温度,1-7日龄,29摄氏度-31摄氏度;8-14日龄,27摄氏度-29摄氏度;15-21日龄,22摄氏度-25摄氏度;22-28日龄19摄氏度-21摄氏度。一般要求夜间温度高于白天1摄氏度-2摄氏度,有利于雏鸭休息。在实践中,育雏温度的掌握应根据雏鸭的活动状态来判断。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烦躁不安,分布在室内门窗附近;温度过低时,雏鸭打堆,互相挤压,影响雏鸭的开食、饮水,并且容易造成伤亡;育雏温度适宜时,雏鸭三五成群,食后静卧而无声,分布均匀。由于雏鸭的合群性很强,即使育雏温度适宜,休息时也常常紧挨而眠;若温度偏低,堆挤更为严重,易造成死、伤或“出汗”受凉而降低抵抗力。因此,一发现挤堆现象,应立即拨开驱散,并调整舍温,更换潮湿的垫草。 2、湿度 湿度对雏鸭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刚出壳的雏鸭体内含水分70%左右,同时又处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湿度过低,往往引起雏鸭轻度脱水,影响健康和生长。第一周舍内湿度以60%为宜,有利于雏鸭卵黄的吸收。以后由于雏鸭排泄物的增多,应随着日龄的增长相应降低湿度。在育雏条件中,温度和湿度是矛盾的,应以温度为主要因素,把温度和湿度结合起来考虑,严格掌握,灵活掌握,灵活调节,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3、密度与通风 密度过大,不仅影响健康和生长、发育,也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密度过小,不易保温,圈舍利用率低。对鸭业生产来讲,如果饲养密度不当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和其他浪费。饲养密度随饲养方式不同而异,而且应随日龄及季节变化而改变。 雏鸭数量较多时,应分群饲养,每群以250-300为宜,分群时应将大小、强弱悬殊的雏鸭分开。 因雏鸭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所排出的二氧化碳以氨气较多,如不及时排除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疾病。所以,每天在中午前后应打开门窗换气,以改善舍内环境。一般以人进入育雏室不感到臭味和无刺眼的感觉,则表明育雏室内氨气的含量在允许范围内。 4、光照 光照能促进骨骼生长,并能增进食欲,刺激消化系统,有助于新陈代谢,若自然光照不足,可用人工光照补充。为使雏鸭能尽快熟悉环境、尽早开食和饮水,一般第一周采用24小时或23小时光照。如果做为种雏鸭,则应从第二周起逐渐减少夜间光照时间,直到14日龄时过度到自然光照。光照强度以便于雏鸭采食和饮水为宜,一般在1-2瓦/平方米。 (五)让雏鸭尽早下水 雏鸭生来就有爱玩水的习性。雏鸭出壳后3-4天,在气温达15摄氏度以上时,就可放在室内浅水池中或有水的大盆中洗浴3-5分钟,以羽毛不浸湿为限度。洗完后,待其将羽毛整理好,再放回网床上或篓内。切忌雏鸭在温室养到10多天后才下水。太晚下水必然引起雏鸭出现湿毛现象,即使在温暖的春秋季节,也易发生感冒。10日龄以后,可将雏鸭放入运动场,让其自由戏水。第一次下水时间不宜过长,当部分鸭子戏水一段时间后,可缓慢将鸭子赶上运动场采食,此后鸭子又会陆续戏水,直到大部分鸭子戏水,直到大部分鸭子戏水后可将雏鸭关入室内;1.5-2小时后,再将雏鸭放入运动场让其自由戏水,并重复上述过程。这样第一天重复3-5次下水过程,第二天下水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第一次到运动场下水时应有专人看管,以防湿毛的雏鸭淹死,对于个别背部或腹部湿毛的雏鸭不必烘干,雏鸭休息卧在一起时羽毛自然干燥。 (六)加强雏鸭的饲养 1、营养全面的日粮 雏鸭阶段体重的相对生长率较高,在2-3天周龄相对生长率达到高峰。据四川农业大学家禽育种试验场设定,天府肉鸭商品鸭出壳重547克,1周龄体重1877克,2周龄为5718克,3周龄为1101.5克。大型肉鸭由于早期生长速度特别快,对日粮营养水平的要求特别高。雏鸭日粮可参照大型肉鸭营养需要标准配置,粗蛋白质含量应达22%左右,代谢能达到11.72-12.13兆焦/千克,并要求各种必需氨基酸达到规定的含量,且比例适宜。此外,钙、磷的含量及比例也应达到规定的标准。 2、及时开食 雏鸭出壳后第一次喂料称作“开食”。开食的适宜时间应在出壳后雏鸭开始寻找食物时(12-24小时)比较适合。开食过迟,不能及时补充所需的养分,使雏鸭体内养分消耗过多、失水过多而变得虚弱,即成为“老口”雏鸭,比较难养。一般采用直径为2-3毫米的颗粒料开食,第一天可把饲料撒在塑料布上,以便雏鸭学会吃食,做到随吃随撒,第二天后就可改用料盘或料槽喂料。每100只雏鸭可用长宽各45厘米,高2厘米的料盘给饲;7日龄以后每250只雏鸭用3米长的料槽喂饲。也可用给料桶给料。个体养鸭户,在雏鸭7日龄前应喂一些半熟的料,以助消化。有条件的地区,可喂一些煮熟的蛋黄,每只20-30只雏鸭每天给1个熟蛋黄,可将熟蛋黄与半熟的碎米拌好之后再喂。国内大部分养鸭场,7日龄前雏鸭喂碎的颗粒料。7日龄以后到21日龄喂颗粒料。颗粒大小为直径2-3毫米,长为4毫米。如果喂粉料,10日龄前每天喂食7-8次,采用少给勤添的办法,从第五天开始给一些幼嫩青饲料。10日龄开始每天喂食4-5次,饲料中应逐渐加入少量的糠麸类和切碎的小鱼、蝌蚪、蚯蚓、蚕蛹等。 3、采食量 北京鸭及其他肉用品种雏鸭每天给料量为:开食后第一天5克,第二天10-15克,第三天15-20克,第四天22-26克。以上1-7天内,每只雏鸭总计应喂饲料169-196克。7日龄小雏鸭体重达到180-200克。7天以后每天给每只雏鸭增加饲料5-15克,8-14天每只雏鸭总计需要814-876克饲料,14日龄雏鸭的平均体重可达500-600克。15-21天,每天每只雏鸭需要饲料130-190克。21日龄每只雏鸭平均体重可达1.1-1.2千克。从出壳到21日龄,每只雏鸭共需饲料1.7-2千克。 4、适时开水 刚孵出的雏鸭,第一次饮水称“开水”。雏鸭出壳8-12小时有寻食表现时,进行开食和饮水比较适宜。雏鸭有随吃料随喝水的习性,可用浅盘或饮水器饮水。水要保持清洁,并要避免渐湿垫料及小鸭身体。雏鸭进入育雏舍后,就应供给充足的饮水。头三天可在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1克多维/升水),并且饮水器(槽)可离雏鸭近些,便于雏鸭的饮水。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饮水器应远离雏鸭。 5、合理的饲喂方法和次数 料型有粉料和颗粒料两种。粉料先用水拌湿,可增进食欲,但粉料容易被踏紧,开食比较困难,须人工将粉料弄松,以便雏鸭采食。因浪费较大,每次投料不宜太多,否则易引起饲料的变质变味。在有条件的地方,使用颗粒料效果比较好,可减少浪费。实践证明饲喂颗粒料可促进雏鸭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雏鸭自由采食,在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