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走向未来.docx_第1页
从现在走向未来.docx_第2页
从现在走向未来.docx_第3页
从现在走向未来.docx_第4页
从现在走向未来.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业开始走近计算机印刷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雕版印刷,一直到后来的泥活字版印刷、木活字版印刷和铅合金活字版印刷。近代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印刷制版技术有了新的发展。走向激光技术时代激光照排机工作原理图由于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它在许多行业都有所应用,印刷行业也不例外。在印刷中的应用有:激光照排技术、激光雕刻技术等。例如,我们可以从印刷中很重要的一个设备照相排字机的发展来了解激光技术在印刷中的应用。照相排版技术发展至今,经历了五个阶段,俗称五代。手动照排机主要结构第一代为手动式照相排字机。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借助透镜成像原理,与打字机的机械结构相结合,进行文字排版,把所需要的文字,经过选字装置选择,由光源将文字通过透镜系统成像在感光材料上。第二代为自动光机式照相排字机,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文字编排及字体交换等主要排版功能均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第三代为电子式自动照相排字机。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阴极射线管输出,加快了排版速度。第四代为激光照相排字机。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所具有的良好线性,由计算机控制激光,在感光材料上曝光,得到较高质量的文字图象。第五代为不需要经过感光材料而能直接制版的激光照排机。高分子感光材料为印刷增辉煌银盐感光材料结构示意图很早以前,人们观察周围千变万化的事物,就发现光能引起一些物质的变化。在汉代,我国的劳动人民就知道将感光物质涂在陶器的表面,经过加工,制成美丽的图案,装饰器皿。印刷工业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制版照相感光材料以银盐感光材料为主。根据不同工艺的要求,感光材料的品种达数十种之多。有供平印、凸印、凹印照相制版用的分色胶片、拷贝胶片、凹印拷贝胶片、线条拷贝胶片、剥膜片、反转片等;有供彩色原稿校正用的蒙版胶片;有供照相排版用的照相胶片和相纸;有供电子分色扫描机用使用的分色扫描胶片;有供整版报纸进行传真制版的传真制版胶片;有可于室光照明下使用的明室拷贝胶片;有可从原稿直接制成平版印版的银盐直接制版感光材料等等。电子分色机的作用与引进电子分色机示意图色料减色法示意图我们知道,大部分色光(除红、绿、蓝光外的色光)可以用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混合而得到。但是红、绿、蓝三种色光却不能用其他色光混合得到。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定为光的三原色。而印刷色料中的青、品红、黄色,与三原色光的红、绿、蓝光成对互补,所以选定青、品红、黄为减色色料的三原色。因此在印刷以前必须先将原稿分为青、品红、黄等分色片,早期采用照相分色的方法,后来由于电子分色机的出现,便出现了电子分色制版工艺,它是从照相分色制版技术中脱胎出来的。它利用计算机作图象分色信号运算,代替了手工或蒙版进行颜色误差校正和阶调层次调什么是电子分色机电子分色机结构示意图电子分色机采用光电扫描的方法,并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功能,对彩色复制的各项误差及演变数据,进行调整补偿,来完成彩色制版中分色与加网的主要工艺环节。电子分色机的引进本世纪30年代,彩色复制的色彩分解与还原、色彩测量与计算,颜色修正等色彩理论已建立起来,并确立了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理论,不仅为彩色摄影、彩色电视,也为彩色复制的电子计算技术打下色彩理论基础。1937年亚历山大默里在美国柯达公司实验室里发明了第一台电子分色扫描机,但由于世界大战而未推广使用。1950年出现了第一台滚筒式四色电子分色机。世界上比较有名的电子分色机制造商有:英国的克劳斯菲尔德公司(Crosfield)、德国的赫尔公司(Hell)、日本的大网屏公司(Screen),以及以色列的赛天使公司(Scitex)等。计算机汉字处理系统汉字信息处理中,首先遇到的是汉字如何输入的问题。西文是由字母组成的,输入比较方便。汉字就不同了,汉字字量多于六万,常用字也有三千以上,采用键盘一字一键的方式输入是不可能的。汉字的输入的方法对于汉字的输入主要采用编码的方法来实现,编码的方案主要有一下几种:(1)整字编码方式(2)字形代码类,如五笔字型输入法。(3)字音代码类,如智能ABC输入法,全拼输入法等。(4)音、形等结合的代码计算机对汉字的排版汉字点阵在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中,无论中文还是西文最终都要以字形的方式输出处理结果。汉字字形一般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将汉字图象预先分割为许多小方块,组成一个点阵。若用0表示白点,1表示黑点,这个点阵字形就很容易地用二进制表示了,这种方法我们称为点阵的数字化。表示字形的二进制代码称为汉字字形码。计算机排版系统是一种专用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它与普通文字编辑软件的主要区别是用于输入、处理、生成人们所要求的各种排版版式,并对生成文字的精度有较高的要求激光照排处理汉字汉字种类很多,字形复杂,与传统的英文印字机相比,技术上难度较大,成本也比较高。输出设备主要有: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印字机、激光照排机等。激光照排机的基本功能是将经过加工处理的图文合一的页面进行曝光,输出分色胶片。加工、处理生成的图文页面数据是经过RIP(光栅图象处理器)的设备解释,还原后送入照排机曝光的。世界上生产高精度激光照排机的著名厂家主要有:Linotype-Hell公司、Agfa公司、Scitex公司、Crosfield公司、Screen公司、Barco公司、德国的Mannesmann公司、美国Varityper公司、ECRM公司、Optronic公司以及Exxtra公司等。计算机排版软件目前,比较流行的排版软件有:Aldus公司的PageMaker,Quark公司的QuarkXPress,方正维思(WITS)和方正飞腾(FIT)排版软件。桌面出版系统(DTP)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又名DTP,是Desk Top Publishing的缩写,因其小巧可放置在桌面上而得名。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是90年代推出的新型印前处理设备,由桌面分色和桌面电子出版两部分组合而成。它的问世,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子分色机处理文字功能弱,不能很好地制作图文合一的阴图底片或科底片的缺陷。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从总体结构上分为输入、加工处理和输出等三大部分。DTP的输入设备爱克发公司的DuoScan彩色平台扫描仪输入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对原稿进行扫描、分色并输入系统。除文字输入与计算机排版系统相同之外,图像的输入可以采用多种设备,如:扫描仪,电子分色机、摄像机、绘图仪以及卫星地面接受站等。使用较多的是扫描仪。爱克发公司的DuoScan T2500彩色平台扫描仪扫描仪有平台式和滚筒式两种,用于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扫描仪应具有适合印刷要求的输入分辨率、色彩位数和扫描密度范围。输入分辨率指每英寸采样的点数,用dpi表示。Dpi和网点线数lpi有以下的关系:dpi(输入分辨率)网点线数缩放率系数系数一般为12。随着放大倍率的增加,要求的分辨率随之增大。反射原稿的放大倍率较小,以5倍计算,1500dpi即可。透射原稿的幅面较小,以10倍计算,3000dpi才行。有的扫描仪分辨率已达60008000dpi。实际使用的分辨率,取决于输出分辨经和图像的缩放倍率。海德堡Primescan滚筒扫描仪色彩位数和扫描密度范围色彩位数指某种颜色用多少二进制位表示,如8位、16位、24位、36位等。扫描密度范围指最亮和最暗处的密度差。通常扫描密度范围愈大,色彩位数愈多,如果密度范围大于3.0,最少要10位。此外,要求扫描仪能提供标准的通用数据格式,准确可靠地接受工作站的控制,具有环境自动校正功能,能够对外界是光的干扰补偿,同时,在保证达到扫描仪主要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扫描速度愈快愈好。DTP的加工处理设备加工处理设备统称为图文工作站。基本功能是对进入系统的原稿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例如:校色、修版、拼版和创意制作,并加上文字、符号等,构成完整的图文合一的页面,再传送到输出设备。DTP的输出设备海德堡Primesetter74照排机海德堡Quicksetter 460照排机输出设备是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生成最终产品的设备。主要由高精度的激光照排机(也叫图文记录仪)和RIP(光栅图像处理器)两部分组成。激光照排机利用激光,将光束聚集成光点,打到感光材料上使其感光,经显影后成为黑白底片。RIP接受PostScript语言的版面,将其转换成光栅图像,再从照排机输出。(PostScript是一个页面描述语言,由Adobe公司开发,现被众多人接受,并成为一个标准。)RIP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硬件RIP由一个高性能计算机加上专用芯片组成软件RIP由一台高性能通用微机加上相应的软件组成。为了达到印刷对图像处理的要求,必须考虑激光照排机和RIP的输出分辨率、输出重复精度、输出加网结构、输出速度等性能指标。此外,输出设备还应具有标准接口和汉字输出的能力,输出的幅面能达到印刷的要求等。CreoScitex公司的dolev800v2照排机CreoScitex公司的d800v照排机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输出设备还有各种彩色打印机如: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热升结打印机以及各种多媒体载体(幻灯片制作机、光盘、录像机等)。高端联网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与现有的各种型号的电子分色机相联,叫做高端联网,这是桌面系统的又一种工作方式。利用高端联网,获取高质量的图文底片时,电子分色机接口必须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第一,速度问题。由于电子分色机处和状态时,无法做到暂停的控制,所以接口及接口工作站必须足够快,能同时接受电子分色机的扫描数据和向电子分色机发送数据。第二,图文合一输出底片的方式。如果利用电子分色机的网点发生器生成网点,只加一个高分辨率的接口,共同完成图文合一的输出。倘若不使用电子分色机的网点发生器生成网点,只将电子分色机的记录部分做为一个照排机看待,则需另加一个RIP处理网点和文字,桌面系统通过RIP使用电子分色机。高端联网,形成了以通用计算机为核心的整页拼版系统。不仅发挥了电子分色机输入分辨率较高,图像处理质量好的优点,而且融合了桌面系统可以图文同时处理版面组合灵活快捷、人工创意新颖、整页数据可重复存取的特长,同时给有电子分色机的厂家提高彩色制版的能力和效率,开辟了一条极好的途径。中国当代印刷技术的概况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印刷行业存在的问题是:“印刷能力不足,印刷质量不高,印刷周期过长”。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在1982年,我国印刷业提出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的16字印刷技术发展指导方针。在16字方针的指导下,以书刊、报纸、包装印刷厂为龙头,对机械、电子、轻工、化工等方面印刷设备及器材生产企业按系统工程原理,进行一条龙的统筹安排,从而大大地带动了全国印刷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更新改造,大大提高了我国印刷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缩小了我国印刷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改革开放20年,是我国印刷行业取得长足发展的20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已成为一个印刷大国北大方正集团目前,全国有各种经济成分的印刷企业18万余家,出版社540家,音像出版社204家,电子出版社36家,广告公司5000余家,从业人员30O多万人,并形成了以北大方正集团、潍坊华光科技集团、北人集团、上海印刷包装机械总公司、中国乐凯胶片公司、北京市印刷集团总公司、上海凹凸彩印总公司、上海人民印刷八厂、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二胶片厂、营口冠华胶印机有限公司、清华紫光集团、中国印刷物资总公司、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武汉长印(集团)股份公司等为代表的1000多家大、中型骨干企业以及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中科院感光化学研究所等为代表的一批科研骨干力量。中国乐凯胶片集团第二胶片厂近10年来,我国正式出版的图书由3.l万种增加到10.33万种,期刊由3100种增加到8135种,公开发行的报纸由600多种增加到2200种,出版录音制品7065种。印刷技术已从铅排、铅印、照相制版、印后加工半手工和半机械化作业的落后工艺发展到激光照排、电子分色、桌面制版、胶印印刷,印后加工也初步实现了机械化。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印刷业已由国有、集体为主,逐步发展为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北京印刷学院目前,我国共有国营印刷企业18041家,占9.95%;集体企业73819家,占40.7%;合资、独资企业1993家,占 1.l%;私营企业16127家,占8.9%;个体企业71411家,占39.35%;从事书报刊印刷的企业有13418家,占7.4%;从事包装装潢印刷的企业34980家,占 19.3%;从事其他印刷品印制的企业132993家,占 73.3%。电子出版物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已迅速发展起来。70年代初期,从靠引进国外磁带,逐渐发展到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90年代初,我国生产出中文的CD-ROM数据库,开创了我国CD-ROM出版物时代。中国内地的电子出版物已达到3000多种,其中CD-ROM出版物1000多种,包括工具书、计算机辅助教学、游戏及各种数据库共3大类。电子出版物市场的出现,使国内电子出版物的经营也走向规范化。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74年,国家正式立项的“748”工程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为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印刷业的应用创造了先决条件,启动了我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北大方正集团产品集锦在以北大方正王选教授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的大胆创新的努力下,于1979年研制出了华光(中华之光)I型样机,1985年,华光II型机在新华社正式运行后,通过了国家级鉴定。此后, 1987年,华光型机在经济日报社试用成功,1988年,他们坚持技术进步,主动迎接挑战,又研制出了更为先进的华光IV型机。每一机型都是一次新的技术创新。北大方正陆续推出方正91、93、95、98型激光照排系统,以及全新的方正世纪RIP和方正飞腾(FIT)集成排版软件。华光科技集团陆续推出了华光V、型电子出版系统。他们的产品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集图文混排、高精度图像处理、精密图文版面高速度输出为一体,满足了中、高档彩色出版前端制版的要求。北大方正与华光集团的产业化对改变我国印前系统的落后面貌有重大意义,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印刷界被广泛使用,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并已出口到国外,全世界已有60多家中文报纸采用了我国生产的激光照排系统。他们开发的新闻综合采编系统和广告制作与管理系统已在我国报社广泛使用,可以说,北大方正和华光集团领导了国内乃至全世界华文报业一轮又一轮的新技术革命。首先是印刷厂工人告别了沿袭了500多年的铅字作业(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代之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告别了铅与火,紧接着是远程传版、彩色桌面系统及报社计算机化流程管理,使广大记者告别笔和纸。现在报界又在逐步推广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和设备,使印刷业告别底片。以市场需求刺激技术开发,再以新技术引导新市场,北大方正、华光集团在电子出版业的技术革命将不断向纵深发展。书刊、报纸、包装及特种印制业有了很大发展书刊印刷激光照排机1982年,全国书刊印刷行业只有电分机96台,激光照排系统4套,多色胶印机26台,装订联动线6条;年排字量90亿字,印刷用纸量1960万令。 1997年底,全国共有书刊印刷两级定点工业企业1214家,其中国家定点企业363家,省级定点企业1851家。据对1135家定点企业统计,目前的主要设备有:(1)印前设备。激光照排系统 1104套,整页拼版设备337套,电子分色机300台。电子分色机(2)印刷设备。卷筒纸全张、对开胶印机1968台(其中全张机279台);单张纸全张胶印机170台(其中四色机60台,双色机70台),420个色组;单张纸对开胶印机 5072台(其中四色以上胶印机732台,双色机1315台),18665个色组;全张、对开双面胶印机 828台(其中对开 739台);还有凸版卷筒纸铅印机109台,各种全张铅印机600台,对开铅印机200台;凹印机197台。(3)印后设备。骑马订联动线1132条,无线胶订生产线254条,精装生产线63条。据统计,1997年书刊印刷两级定点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3.75亿元。书刊排字完成201.56亿字。在排字总量中,激光照排排字量完成156.88亿字,占排字总量的77.83%。书刊印刷完成4612.03万令。在书刊印刷总量中,胶印印书完成3867.64万令,占书刊印刷总量的83.86%。卷筒纸胶印机骑马订联动线单张纸四色胶印刷机无线胶订生产线单张纸双色胶印刷机精装设备凹印机混合式折页机凹印机结构图混合式折页机报纸印刷据统计,1997年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报社印刷企业中有排版能力的约1000家,有印刷能力的约6O0家,年产值约50亿元。1991年全国约有1500多种报纸,1997年发展到2200多种,印量达290亿份,420亿对开张。全国出版的彩报约有250种。中央和省地(市)报已全部淘汰了铅排和铅印,告别了“铅与火”,进人了“光和电”的时代,实现了激光照排和胶印印刷。报社轮转印刷机报社印刷企业现有轮转胶印机约800台,其中进口 4O0多台;除此之外,还有铅印改胶印140多台,基本上完成了由铅排、铅印向激光照排和胶印的转化。1992年底,页面描述语言格式的报纸版面远传开始推广。少数报纸在全国已采用卫星远程传版,部分报纸已有彩色印刷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在计算机网络、新闻资料处理、图像处理、新闻便携式采集工具、卫星通信等方面又取得新的进展。目前,国内有500多家报纸采用北大方正和华光集团开发的新闻综合处理系统和采编流程管理系统。包装印刷全国现有县级以上包装印刷行业 600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0多家),职工70万人。 199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0多亿元,利税总额33.73亿元。目前,包装印刷业已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广泛采用先进技术的行业。现有进口电子分色机、桌面系统400多台(套),进口多色胶印机500多台,电子雕刻机150多台,凹印生产线420多条,柔印生产线 100多条。此外还有比较先进的印后整饰加工设备如模切、压痕、烫金、UV上光、糊盒、制袋等设备。包装印刷的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形成了集机械、电子、光学、化学电一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包装印刷体系,建立了能为轻工、纺织、食品饮料、日用化工、化妆品、洗涤用品医药、保健用品、家电、玩具、服装等行业配套的新兴工业体系。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包装印刷企业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能力包装印刷行业的发展已基本上改变了我国“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局面。电子雕刻机柔性版印刷机特种印刷丝网印刷机特种印刷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有价证券印刷(钞票印刷、邮票印刷证券印刷等)、防伪印刷表格票证印刷、磁卡、IC卡及磁条等的印刷。我国丝网印刷技术发展较早和较快的是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河北等省市。圆盘丝网印刷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丝网印刷企业30000多家,其中初具规模的1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5.8万人。大、中、小型企业的比例为1:4:5;其分布为东南沿海占 40%,江、浙、沪一带占30%,北方地区占20%,其他地区占 10%。近十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同印业有了很大发展。网印以其印刷范围广、墨层厚、色泽鲜艳、工艺简便、投资少、见效快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所认识、所采用。我国网印业年增长率均在 15以上。印刷机械不干胶印刷机据1997年统计,列入原机械工业部的72家企业共有职工4.57万人,工业总产值(现行价)27.9亿元,共生产卷筒纸胶印机140台,各种单张纸胶印机9591台。其中,对开单色机4200台,双色机500台,四色以上胶印机31台;印书双面胶印机300台;四开胶印机70台;轻印刷八开小胶印机3500台。此外,还有平台凸印机1500台,标签商标印刷机180台,凹印机70台,切纸机6 000台,模切压痕、烫金机1500台,装订机械8O0台。北人集团公司、上海印刷包装机械集团公司先后试制出 15000张小时的单张纸四色胶印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按目前价格计算,国产印刷机械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60。国产印后加工设备在品种和质量上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我国印刷工业需要的中档印刷设备已能自给,并有少量出口;高档印刷设备性能、质量均有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同类设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每年仍需进口相当数量的高档设备。切纸机烫金机纸张据原中国轻工总会统计,1997年全国共有造纸企业5873家,职118万人,工业总产值677亿元。1997年,全国纸及纸板产量为2733万吨,居世界第3位,其中:新闻纸73万吨,凸版纸52万吨,胶印书刊纸80万吨,双面胶版纸76万吨,铜版纸 14万吨,书写纸111万吨,生活用纸228万吨,包装用纸398万吨,纸板1232万吨,涂布白纸板85万吨。1997年我国共进口纸及纸板552万吨,主要是高档铜版纸、白卡纸、白板纸及新闻纸等;出口纸及纸板为27万吨。1997年,我国主要印刷用纸和纸板产量为782万吨,出口为8.5万吨,进口为229.4万吨。造纸工业技术改造有很大进展,1996年,国务院决定投资60亿元,建设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的木浆生产项目,它的建成将使我国造纸工业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印刷油墨据国家统计局1997年统计,全国现有油墨厂300家左右,油墨年产量为14.3万吨。其中合资企业产量占71,在中国油墨工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另外据轻工系统定点企业24家油墨厂统计,工业总产值为16亿元,油墨产量为5.67万吨(其中胶印墨占5l%、凹印墨占19.9、凸版墨占7.8、丝网墨占 2.4%), 1997年出口量为9 412吨,创汇3 000多万美元。印刷油墨天津、上海、杭州、顺德、深圳等合资企业的油墨产量,已占全行业总产量的71,以上各家的年产值均在1亿元左右,其工艺、装备水平、技术力量均占优势。国产油墨的质量也有提高。1996年,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上海、天津、杭州、太原等7家油墨生产水平的厂家收集了7种胶印油墨,送交美国印刷技术基金会,用GATF-SWOPNAPIM油墨检验程序检测,结果表明,7种油墨的色相已十分接近标准水平。目前,天津、上海、杭州、深圳等会资企业生产的胶印墨、凹印墨、复合包装墨基本能替代进口。UV上光固化墨、水基墨、金属墨、丝网墨、喷射墨、织物涂料浆及各种卓光油已相继投产使用。特别是近年来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陕西新世纪印刷材料公司、济南鲁阳油墨有限公司等试制并批量生产了柔性版印刷油墨。印刷用PS版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查,1997年全国PS版主要生产厂有32家,年设备生产能力为5094万m2,其中卷筒生产线18条,年生产能力达376O万m2;单张生产线23条,年生产能力1334万m2。原化工部第二胶片厂引进的美国卷筒式生产线和郑州万国印刷版材公司引进的卷筒PS版生产线投产后,全国PS版生产能力将达到8000万m2左右。第二胶片厂1998年第4条生产线投产后,其生产能力达到1600万m2。PS生产线1997年,全国 PS版实际产量为 2500万m2,销量为2450万m2,其中出口 225万m2。另外,还有 150多家小厂加工再生PS版约6O0万m2,用于低档印刷品的打样和短版印刷。目前,我国PS版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国内市场需要,出口只占总产量的 10%左右,开拓国际市场的潜力还很大。但由于国产PS版品种、规格少,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在质量上尚有差距,因而还需进口一定数量的PS版。国内大量生产的是阳图型PS版,阴图型PS版的生产量很小。印刷制版胶片1997年,全国印刷制版胶片产量约为600多万m2,主要生产企业为原化工部第二胶片厂和汕头公元感光材料公司。第二胶片厂胶片总产量为520万m2。其中拷贝、加网、照相用胶片占 58.2%;激光照排片占 38%;明室片占3.8%,我国印刷工业需要的高档印刷制版胶片每年尚需进口约200万m2。面临威胁的我国印刷业虽然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仍适应不了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还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首先,面临经济国际化和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国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而且是与国际上具有巨大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大公司的竞争,在设备器材行业尤为突出,不仅是国内印前电子设备几乎为国外大公司所垄断,而且高档彩色胶印机也大量进口。国内已经形成买方市场,结构性能力过剩已十分突出,一般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档产品生产能力不足或生产不了。其次,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产业化及其在印刷行业的推广应用,印刷企业面临着产品更新换代及技术进步的新需求,如CTP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新的印刷工艺和器材的推广应用。我国企业在新技术采用方面大大滞后于国外,除北大方正等少数企业在印前电子系统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外,大多数企业的新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消化吸收引进国外技术也十分缓慢,有些高新生产制造技术短期内还难以掌握。再次,企业面临着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和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艰巨任务。随着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都要适时地进行调整。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印刷及设备制造企业大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对市场反应迟钝。随着印前技术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一部分版面设计工作可由用户自己完成,一些专业化的制版、打样及装订企业也应运而生。总之,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着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内部生产结构的问题,要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映速度,适应币场经济的新形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经织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根据国内外回刷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一个地期内我国印刷技术进步的28字方针,即:“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总的来讲这个方针是符合我国印刷工业技术进步实际需习的。今后我们要在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共同努力,使我国印刷技术再迈上一个带的台阶。CTP技术(计算机直接制版)爱克发CTP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及新型材料的发展,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CTP技术)和数字直接印刷已成为当今印刷业新的技术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所谓的CTP技术就是从计算机到印版的技术,其中没有了传统印刷中的胶片。它是目前印前领域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高新技术之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90年代以来,这一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1997年年底,全世界约有30多家厂商生产60多种不同的直接制版设备。据报道,1996年全美最大的100家印刷企业中,已有55%采有了CTP技术,有30%采用了数字印刷系统。预计2000年前,全世界世界CTP技术的拥有量将超过4000套,CTP版材的拥有量将占全版材用量的30%。正是同于这种技术的运用,从而便传统的印刷技术受到严重的挑战。网屏CTP系统1996年,我国标准出版社引进了美国 Optronics公司的直接制版系统。1998年,羊城晚报社分别对美国 Optronics公司的外鼓式直接制版机和德国Agfa公司的平台式直接制版机进行了技术应用试验,并成功地将其与北大方正NTRIP进行了联机试验,为在我国报业推广应用CTP系统奠定了基础。赛天使CTP系统羊城晚报社的试验结果表明,应用CTP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时间,优化流程,而且能减少差错,提高质量。特别是晚报类报纸,应用CTP技术可以使整个出版流程节约30-50 min的时间,在开印时间不变的条件下,新闻稿截稿时间可以推迟30-50min,这是传统的激光照排系统无法做到的,对于提高报纸的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应该肯定,国内报业有这样的需求,因此,我国报业可能首先推广应用 CTP系统。海得堡CTP系统现在向我国推广CTP技术的公司有:美国柯达保丽光公司、德国爱克发公司、美国ECRM公司、美国Optronics公司、德国海德堡公司、丹麦燕京行公司、香港印艺联合供应服务中心、日本三菱化学公司、新加坡和达谦信洋行、以色列赛天使公司等10家国际著名厂家和国内企业北大方正集团,对我国推广应用CTP系统将起到重要作用。丹麦燕京行CTP系统在1998年10月举办的第五届EPmedia展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也是CTP系统和彩色数字打样设备。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全面推广应用CTP系统的条件。主要问题是:(l)数字化工作流程还不配套(2)企业职工的素质还跟不上;(3)CTP版材和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国内还不能供应。应充分看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要采用直接制版技术不但技术设备要进口,版材基本上也要进口。对新技术系统的应用,应从整个工作流程入手,着眼于全局和经济效益,不能要求新的技术系统适应旧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流程。当前,燃眉之急是必须尽快解决CTP版材和激光直接制版机的国产化问题。以版材为例,进口一张需80-100元,而国内普通PS版每张只需20-30元,因此长期依赖进口报社绝对承受不了。进口一台直接制版机一般要15万-20万美元左右,这样高的投资,一般企业也很难负担。ECRM的CTP系统国内第二胶片厂、郑州万国集团、中科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师大感光分子研究室、北京印刷学院、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已对CTP版材进行了许多调查研究和试验工作,并已取得一定成果。如第二胶片厂已拿出聚酯和铝基两种转移型银盐版材,热敏版材系列产品的开发,已在PET和铝版基上取得了成果。总之,各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努力,可望于二三年内解决CTP版材的国产化问题。为解决直接制版机的国产化问题,北大方正、华光科技在解决排版系统与CTP系统的接口方面已有成功经验。厦门北大华通高技术实业有限公司的CTP系统研制已被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为高科技项目,他们正在组织国内各有关方面进行研制工作,杭州东方通信集团已经试制出符合国情的直接制版机,并与国外有关公司签订了合作生产CTP系统的意向协议。虽然CTP系统刚刚在国内开始应用,但预计,再过5-10年,CTP将会在印刷业全面推广应用,大大推动我国印刷工业的技术进步。网络技术在印刷中的应用网络已不再是什么陌生的字眼,它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是一种新型技术。对于印刷最能充分利用前沿技术的行业,网络技术也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了印刷行业之中,它将改变印刷的发展方向。从国际上的情况来看,未来印刷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印刷电子商务,二是泛网络化数字化出版。目前,电子商务可谓是经济生活的强势概念。自此延伸的一个概念就印刷电子商务。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印刷电子商务已经开始应用,而国内才刚刚兴起。人们可以在浏览WEB网站的同时,点击一下印刷电子商务的图标,向某个在线快速印刷店确定自己的印刷需求,而在几小时过后,再浏览网站时,已经可看到那家在线印刷店向人们确定,按照人们预定的要求将印刷好的样本送至指定的地点。当然印刷电子商务的形式也会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将成为印刷业的发展方向。就泛网络化数字化出版而言,泛网络化数字化出版将会大大改变现在人们对印刷出版的定义。我们应该这么定义,向社会传播有益社会发展的信息就是出版。而印刷就是不断重复这种传播。以这种定义,印制光盘出版物、将信息记录在可以擦写的电子纸上也都是印刷。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电台、卫星无线网络不断向小区家庭、商业企业、政府机关等各行各业传播各种信息。而将同样的内容传送到指定的接收单位上就是将来的印刷。到那时,信息传播中心将会变成印刷的主体,而传统意义上的印刷作用将会非常有限。还未成熟的数字印刷近年来,我国对印刷品的需求日益出现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和短周期的趋势,从而推动了我国快速印刷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全国从事快速印刷的企业有2万多家(拥有3万多台小胶印机),北京、上海、无锡等地已出现了多家快印连锁机构。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我国部分快印企业已用上了电脑连线一体机等最新技术与设备,如美国施乐公司(XEROX)的DocuColor40-P、以色列Indigo的E-Print1000、AGFA的ChromaPress、海德堡的快霸DI-46、比利时Xeikon的DCP-1等数字印刷机。施乐数字印刷机但是由于目前的数字印刷品在彩色上、印刷成本上还无法以传统的印刷品相比,而且数字印刷的所采用的纸张的特殊性,从而使数字印刷还有待于长足的发展,才能与传统印刷技术相比。数字王国里的未来印刷技术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印刷工艺由于存在过多的交接环节,而致使投入设备过多,产品质量下降,管理成本提高及交货周期过长。数字印刷工艺的出现使印刷过程简化为电脑制作、印刷、分发三个步骤,制作成品的周期仅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全数字化的工艺流程、快速的交货周期、简洁自动的操作环节、与internet的直接连接、产品质量的大幅提高、管理成本的降低等,均可赋予数字印刷更多的增值空间,从而避免传统印刷仅靠价格竞争的市场模式。同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印刷业整体仍处于较落后的善,与印刷密切相关的电脑、扫描仪、数字相机、internet的使用却以日新月异的步伐紧随世界潮流。国际、国内的信息数据载体越来越多地通过磁卡、光盘及网络来实现。数字印刷的适时出现将印刷完全带入高科技领域。互联网及数字印刷,将是投资专家非常看好的概念。数字印刷所面对的正是最具活力的商业短版印刷市场。根据美国权威统计机构统计,这一市场容量每年大约有150亿美元,并正以每年21%的增长速度递增。而传统印刷在同一时间的市场增长率只有4.5%。就印刷市场来讲,这一数字反映了市场的实际增长情况。所谓个性化印刷指所印刷的图像或文字可以按需求使印品的内容及版式不断变化,每一张印刷品都具有不同的图像和文字,可以针对特定的对象设计及印刷。据国外统计资料显示,个性化印刷发展速度很快,由于客户越来越多地强调个性,对印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它的市场空间很大。数字印刷是在最近一些年进入市场的,而且在今后几年中,数字印刷技术将会出现重要的发展。今天的数字印刷在短版印刷方面具有它的优势。对于读者来说,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是等同的。数字印刷品是油墨印在纸张上形成的,肉眼看起来完全是同一种效果。最大的不同在于印刷品的生产方式。对于传统的印刷,印刷需要通过印版来完成,印刷中的每一印品完全相同,而数字印刷中,每一张印品都可以不同,因为印刷滚筒上的信息可以随时改变。由于数字印刷机是由计算机编程并控制,其工作量较大,并且要向印刷机传送数据,因此数字印刷机比传统的印刷机速度要慢。数字印刷品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按需印刷,因此浪费较少。数字印刷机海德堡速霸SpeedMaster 74 DI印刷机海德堡速霸SpeedMaster 74 DI印刷机海德堡速霸74DI是海德堡公司推出的全数字印刷机,该机在1998年英国伯明翰印刷设备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并于1999年7月16日开始向客户交货。至今该设备订货已超过600个印刷单元。它配置灵活,双重印刷功能满足用户高效、高质印刷的全部需求。其革命性的在机直接成像过程,大大简化了印刷生产的步骤,使印刷机变得简单易用,印刷过程可以完全控制,印刷效率大大提高。74 DI能在11分钟内完成印刷的全部准备过程,这在传统印刷过程中是绝对不可想象的。海德堡快霸QuickMaster DI 46-4印刷机海德堡公司于1996年推出了大八开数字直接成像胶印机QMDI46,与传统印刷机不同的是,该机无须出胶片,能自动完成出版和印刷。海德堡快霸QuickMaster DI 46-4印刷机作为拥有QM DI46的厂商,可以将客户已制作好的存于MO盘中的数字文件(包括PS、PDF等多种文件格式),传输至机器而实现印刷,也可以为客户设计、制作并将完成的文件传至机器进行印刷。该机自动化程度高,换版、上版、套准、清洗、油墨参数投定、制版和印刷等所有步骤,全部由机器自动完成。同时,由于出片、晒版等中间环节的减少,大大消除了过多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印刷的质量,这使厂商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印出令人满意的活件。海德堡新一代的NexPress 2100数字印刷机海德堡的NexPress2100印刷机海德堡与柯达公司共同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NexPress公司展出了NexPress 2100彩色数字印刷机。该机采用类似胶印机的橡皮滚筒,具在自动翻页引擎,可实现双面印刷。每小时可印刷2100页A3(350mm470mm)幅面的彩色印品,或4200张A4幅面的印品。最大印刷幅面为350mm470mm,适印纸张(或金属箔、透明片)范围80300克/平方米,图像质量可达600dpi。NexPress印刷机采用了NexQ质量控制及NexPress干式油墨技术,印刷质量稳定,可靠性好。该机前端采用Windows NT平台,工作流程用Job Ticket实现自动控制,内部数据格式为PDF。NexStation数字化前端系统采用Adobe的Extreme结构,可接受PDF及PostScript文件,并实现可变数据的印刷。樱井Oliver数字印刷机樱井Oliver 474 EP II DI数字印刷机日本樱井(Sakurai)公司的Oliver 474 EP II DI四色在机直接制版印刷机采用Presstek的成像技术,曝光系统名称为ProFile,印刷速度为每小时13000张。激光对印版进行热烧蚀制版时,操作者可同时进行上纸操作,制版所需时间为6分钟。据樱井公司称,该机从一个活件转换到另一个活件直到获得OK印张只需15分钟,开印废品大约只有不到50张。Oliver 474 EP II DI机可配自动换版、洗胶皮、套准调整等装置。网屏TruePress 744数字印刷机日本网屏公司在Drupa 2000展出其最新型数字印刷机TruePress 744。该机是网屏公司与樱井公司合作开发的四色印刷机,幅面为B2,采用普通油墨及耗材,用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提供的文件在印刷机的印版上直接成像。网屏TruePress 744数字印刷机TruePress 744采用网屏公司自己的高质量数字成像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印刷机组均有一个数字成像头、一个输墨装置及印刷滚筒。HC210P控制器可处理大量工作,如活件的控制、页面文件的RIP处理等,该控制器在Windows NT环境下的PC平台上运行,包含了Adobe的PostScript 3 RIP 并采用了最新的JAVA技术,使用Windows LAN或Macintosh的客户也可对其进行控制。TruePress 744印版成像的最高分辨率达2400dpi,印刷图像精度达175线/英寸,装卸印版、印版曝光等全部自动完成。印刷时,采用普通胶印油墨、润版液及承印材料即可,承印材料厚度最厚达0.3mm,印刷速度达每小时8000张。网屏单色数字印刷机TruePress V200日本网屏公司在Drupa 2000展出新型单色数字印刷机TruePress V200。该机为单张纸给纸方式,用色粉原理,每分钟可印刷400页A4(双面)印品或200页A3(双面)印品,按单面印刷算每小时可达12000张,几乎与传统单张纸胶印机的印速相同;按双面印刷算每小时可印24000页,远远超过传统单张纸胶印机。网屏网屏单色数字印刷机TruePress V200该机新开发的控制器HC210V采用Adobe PostScript3,可对PostScript、PDF、TIFF等格式的文件进行RIP处理,能进行可变数据印刷。该机分辨率达600dpi ,最大幅面尺寸为297mm432mm。此外,该机还支持Internet及Intranet远程控制,活件的管理均可在远程进行处理。该机适于印刷年报、说明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