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蚯蚓的保护.doc_第1页
浅论蚯蚓的保护.doc_第2页
浅论蚯蚓的保护.doc_第3页
浅论蚯蚓的保护.doc_第4页
浅论蚯蚓的保护.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蚯蚓的保护和繁殖 外语系10级01班 董亚婷 1007401014摘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许多动物资源正在日益减少,甚至濒临灭绝,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忽视了我们家园的保护,生态坏境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儿时常见的蚯蚓也在日益减少,基于如此严重的生态问题,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关键词:生态问题 蚯蚓之死 濒临灭绝 在2010年的青年文摘3月期刊中,我看到一篇文章关于儿童时代的趣事时,我发现了一个细节,儿时我们农村里的孩子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钓鱼,而我们知道最好的鱼饵就是蚯蚓,我们拿起锄头随便在门前的空地地上总能挖到蚯蚓,而如今却只能在土壤肥沃的地方看到蚯蚓的身影了,这是为什么呢?是生态危机吗?还是环境变化的太快?还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金属化使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才使土壤里的他们也遭遇到灭顶之灾?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门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治疗心脑管疾病。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寡毛纲陆生动物,1,800余种,尤指正蚓属的种。在美国有17个本地种及13个从欧洲引进的种,其中陆正蚓最为常见。亦称钓鱼虫(。蚯蚓几乎见世界各地所有湿度合适并含足够有机物质的土壤。一种澳大利亚蚯蚓可长达3.3公尺(约11呎)。陆正蚓(Lumbricusterrestris)是无脊椎动物。陆正蚓长约25公分(10吋),浅红褐色,之所以带浅红色,是因为血中含血红素。某些蚯蚓为绿色。 蚯蚓一般留在土壤表层,但於气候干旱时或冬季可钻入2公尺(7呎)深处。有一个亚洲种於暴雨後能爬树以防淹溺。蚯蚓为多种鸟兽的食物,又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疏松土壤利於通气和排水,将有机物质拖入所挖洞穴使加速分解,从而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蚯蚓又可作为鱼饵,故俗称钓鱼虫。在蚯蚓养殖中,要根据所需蚯蚓用途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蚯蚓品种,才能收到预期的养殖效益。介绍几种不同用途的蚯蚓作中药材 适宜养殖的蚯蚓品种主要是参环毛蚓,又名广地龙。该品种个体较大,长120毫米400毫米,直径6毫米12毫米,背面紫灰色,后部颜色较深,刚毛圈稍白,喜南方气候,食肥沃土壤。产粪肥农田 这种用途的蚯蚓品种主要有白茎环毛蚓,体长80毫米150毫米,直径25毫米5毫米,背部中灰色或栗色,后部淡绿色,腹面无刚毛,喜南方气候和在肥沃的菜地、红薯田中生活,松土、产粪,肥田效果较好。 作水产饵料 代表品种有湖北环毛蚯蚓等。该品种长70毫米220毫米,直径3毫米6毫米,全身草绿色,背中线紫绿或深绿色,常见一红色的背血管,腹面灰色,尾部体腔中常有宝蓝色莹光。环带三节,乳黄或棕黄色,喜潮湿环境,宜在池、塘、河边湿度较大的泥土中生活,在水中存活时间长,不污染水质。林业用蚯蚓 该类蚯蚓主要有威廉环毛秋英,长90毫米250毫米,直径5毫米10毫米,背面青灰、灰绿或灰黄色,背中线青灰色,喜在林、草、花圃地下生活,产粪肥田。生产蚯蚓肉、蚯蚓粪 这种蚯蚓为爱胜属类,较常见的是赤子爱胜蚓,全身80个110个环节,环带位于第25节33节。自4节5节开始,背面及侧面橙红或栗红色,节间沟无色,外观有明显条纹,尾部两侧姜黄色,愈老愈深,体扁而尾略成钩状,适宜我国多地区养殖,喜吃垃圾和畜禽粪。在介绍完蚯蚓的几大种类后,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它的利用价值。它最大的价值就是药用价值。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织秃发。蚯蚓酶还有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凝集、抗凝血,促进血流通畅等作用,对中风后遗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和高血粘度症等有治疗作用。蚓激酶已被开发成药,服用方便、安全,不会像链激酶,脲激酶等药易引起高纤溶酶血症导致大出血。抗癌研究证明,地龙对食管癌有抑制作用,与化疗药物连用对肺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辽。地龙作药,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即已正式载入神农本草经,到了明代,其医药用途相当广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地龙可治疗多种病症。 可见蚯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其次还有其他的价值,蚯蚓粪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腐殖质、有机蚯蚓被广泛用于制药、轻化工业和养殖等,因此需求量大增,人工养殖受到重视,养殖蚯蚓,可利用有机废料(如:禽畜粪便、垃圾、植物槁柑、糖渣、食用苗渣、酒糟等)成本低,方法简单,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质及镁、硼、镍、锰等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是水果、花卉、蔬菜的廉价高效肥料。生活习性:1、 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 夏季盖稻草,多洒水降温,0-5冬眠,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北京地区10月25日扣棚,盖塑料布,第二年4月10日揭掉,这样蚯蚓生长到12月20日,以后至第二年2月10日,基本上处于休眠,从2月气,防止因温度过高,蚯蚓逃亡,注意及时揭开10日以后,逐渐转入最佳温度,这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天塑料布。这时最辛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早晚及时盖好,并要及时浇水保湿,这样从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长的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一次水,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日以后至逐渐进入休眠。9月末,是蚯蚓第二次产卵高峰期。 2、喜湿、怕干: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 指缝滴水为准),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浇透和下层料接上,浇水时间为冬季中午浇,夏季晚上浇,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3、喜暗、怕光:蚯蚓昼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见活动觅食,养殖床要盖稻草,保持湿润、 遮光。 4、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我们多年经验是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 约20公分厚)增加透气。这一点很重要,多年来,我们发现床土底层,蚯蚓数量很少,但饵料还是有的,主要就是缺少空气,这样对蚯蚓生长不利。一、我国蚯蚓养殖业现状 1、养殖品种多 我国人工养殖蚯蚓品种主要有赤子爱胜蚓、威廉环毛蚓和引进日本的大平二号蚓,还有暗异唇蚓、微小双胸蚓、直隶环毛蚓、秉氏环毛蚓、中华合胃蚓均可作为选育的蚓种。这为满足人工养殖和利用蚯蚓资源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 2、养殖技术先进 经过30多年的饲养实践,我国蚯蚓养殖技术日趋成熟,现已在饲养管理、繁殖、品种选育与改良、产业化养殖和商品化生产等方面已接近世界水平。尤其是突破蚯蚓饵料一定要经过完全发酵腐酸后才能投喂的传统方法,而采用腐熟饲料作基料,用新鲜牛粪、猪粪直接投喂的新方法,并达到生产1公斤鲜蚯蚓,仅需15公斤饲料,养一亩蚯蚓一年可产鲜蚯蚓4000公斤-5000公斤,可加工生产优质有机复合肥料300吨的高产水平。 3、产品注重开发 近几年来,我国研究与开发利用蚯蚓资源取得了重大进展,利用蚯蚓治病并进行药效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并已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蚯蚓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蚯蚓的市场全国各地已竞相开发利用,正由单一品种转向多品种:蚯蚓粉、地龙酒、美容霜、新肤霜、复方哮喘片、消散片、舒筋活络丸、人参再造丸、复方地龙注射液、蚯蚓肽、蚓激酶胶囊、针剂等其他蚯蚓系列保健品。药品近百种相继走向市场,同时全国生产蚯蚓制品的厂家不少于20家,生产的蚯蚓医疗保健品,主要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蚯蚓中提取4种防治疾病和保健成分:(1)有一定抗癌作用的成分;(2)溶解血栓的成分;(3)富含17种氨基酸的高级营养保健品;(4)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另外,以蚯蚓为主要原料的生猪快速生长剂、禽畜鱼配合饲料、蚯蚓氨基酸复合液肥和蚯蚓粪有机肥大量投放市场。 4、人工养殖蓬蓬勃勃 我国蚯蚓养殖业近几年来发展迅猛,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个县、5万多个单位和农户开展了蚯蚓的养殖,从事蚯蚓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已达1000多人,开始形成一支包括农业、工业、环保、能源、医药、食品等十多个学科和专业的跨部门、跨专业、互相渗透的边缘分支科技队伍。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伴随着对蚯蚓在医药、保健品、环保方面的深入开发和应用,对蚯蚓要求与日俱增的态势,全国各地开展了更大规模的蚯蚓养殖。如江苏高淳县蚯蚓养殖面积近百亩,养蚓户达160户,鲜蚯蚓产量超百吨;北京蚯蚓养殖公司蚯蚓养殖面积150亩,生产的蚯蚓和蚓粪远销日、韩等国家;上海南汇养蚓户蚯蚓养殖面积十多亩;天津宁河蚯蚓养殖场蚯蚓养殖面积10亩,年产各类蚯蚓200吨,蚓粪2000吨。 二、我国蚯蚓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蚯蚓养殖业发展现状来看,可谓生机勃勃,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但目前,我国蚯蚓养殖业存在着市场尚欠成熟、技术产业化程度低等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尚缺乏良种繁育体系 到目前为止,我国蚯蚓养殖尚未制订出饲养标准,缺乏良种繁育体系,不注重蚯蚓的筛选、提纯、优化配种,任其世代重叠交配,致使繁殖后所引起的后代衰退,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个体细小,生活力低,产卵少,导致生产力的下降,甚至大批死亡,严重影响蚯蚓产量的提高和养殖效益。 2、缺乏科技含量 长期以来,未能重视和解决大规模养殖条件下,蚯蚓数量增值缓慢和科学采集分离、适龄蚯蚓提取等技术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蚯蚓业的飞跃发展。同时,利用蚯蚓能有效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农村禽畜粪便。化废为肥,不仅可以很好的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又能生产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可是,多年来,对于这项多赢、多利的产业化项目,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更谈不上提供扶助资金,相配套设施和技术力量。 3、市场供求滞后 目前,我国蚯蚓养殖多为农家小批量生产,限于自养、自繁、自用,因而寻找市场十分困难。由于我国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用蚯蚓开发的新药接连不断,蚯蚓在国内市场经济处于货少价扬的局面,而同时许多农家养殖的蚯蚓又找不到销路,生产企业又找不到货源,对此,我国蚯蚓市场急需一些大型购销批发公司做龙头企业,以促进这一新兴产业的有序发展。 4、产业化水平低 持续30年的蚯蚓开发未能给我国蚯蚓养殖业带来任何产业化的改观,时至今日,我国各地蚯蚓养殖多为规模偏小,饲养工艺落后,难以产生规模效益,而且综合素质不高,分散独立经营,没有区域性联合,抗风险以力差,未能形成有利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相互依存,利弊共担的有机体,缺乏参与大市场的竞争能力,不能抵御起伏不定的市场波动。 三、我国蚯蚓养殖业发展对策 蚯蚓是一项极具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为促进我国蚯蚓养殖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还需要多方面努力。 1、组建蚯蚓行业组织 尽快建立全国性的蚯蚓行业管理协会或蚯蚓专业委员会,以加强产业内的自身发展和行业间的紧密协作,促进蚯蚓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调整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强化蚯蚓良种繁育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蚯蚓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品种退化、品种杂乱、生产性能差、种质低劣的问题,务必尽快研究制定出蚯蚓的科学饲养标准,健全高新技术示范推广,强化蚯蚓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品种管理,强化品种更新和选育。凡现从业的蚯蚓场,必须迅速建立种蚓、繁殖、生产三群分养制度,彻底废除“世代重叠”养殖法,使蚯蚓逐代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同时鉴于目前城市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的问题,主管部门应指定委派有条件的养殖公司、场或科研单位,迅速创建我国专门吃垃圾、粪便的蚯蚓育种和制种基地,以及蚯蚓处理垃圾、粪便示范工厂,在经济上给予支持,承办单位也可集资、贷款来进行。其成果经鉴定后,应受国家法律保护,以便有计划、分期分批向全国推广应用。 3、加大蚯蚓开发利用力度 尽快组织一批有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研究制订,解决蚯蚓生产实践中所存在的技术难题,并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及新闻媒体大量宣传蚯蚓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大力发展蚯蚓养殖对治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产有机肥料,实现生态效益的广阔前景,以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蚯蚓的广泛认识和重视蚯蚓的开发利用;要加强和食品、医药、环卫、饲料、农业部门和行业的密切联系和合作,以形成我国高效的“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蚯蚓蚯蚓生物制剂植(动)物生产”生态链并延伸成强劲的蚯蚓产业。 4、加快产业化建设 我国蚯蚓业已从发展中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进入商品化、产业化。为加快蚯蚓产业化建设,首先要确立并坚定以商品化为主导的开发思想;明确发展定位和完整的开发体系来指导行业发展;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和生产、加工、销售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