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固体燃料 煤的燃烧基础 固体燃料种类 特性 碳的燃烧化学反应过程 煤的各种燃烧方法 碳的燃烧化学反应过程 本章简要介绍煤燃烧的一些基本知识 为进一步研究煤燃烧奠定基础 6 1固体燃料 煤 木柴 甘蔗渣等都是碳氢化合物 可作为固体燃料 天然固体燃料 木质燃料矿物质燃料 煤 冶金生产 炼焦和气化工业炉窑锅炉大型热电厂 煤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 以上 消费的煤中80 以上用于燃烧 我国是少有的以煤为主的国家 煤的燃烧比较复杂 木柴等容易燃烧 煤中焦炭占煤中可燃质重量的55 97 焦炭的发热量也占煤的总发热量的60 95 一 煤的种类及其化学组成 煤的种类根据生物学 地质学和化学方面的判断 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来的 中间经过了极其复杂的变化过程 根据母体物质炭化程度的不同 可将煤分为四大类 泥煤 褐煤 烟煤 无烟煤 泥煤最年青的煤 由植物刚刚变来的煤 在结构上 它尚保留着植物遗体的痕迹 质地疏松 吸水性强 含天然水份高达40 以上 需进行露天干燥 在化学成分上 含氧量最多 高达28 38 含碳较少 在使用性能上 泥煤的挥发分高 可燃性好 反应性强 含硫量低 机械性能很差 灰分熔点很低 用途 烧锅炉和做气化原料 制成焦炭供小锅炉使用 地方性燃料 褐煤褐煤是泥煤经过进一步变化后生成的 由于能将热碱水染成褐色而得名 与泥煤相比 密度较大 含碳量较高 氢和氧的含量较小 挥发分较低 褐煤的使用性能是粘结性弱 极易氧化和自燃 吸水性较强 新开采出来的褐煤机械强度较大 但在空气中极易风化和破碎 地方性燃料 烟煤表面呈灰黑色 有光泽 质松软一种炭化程度较高的煤 与褐煤相比 它的挥发分较少 密度较大 吸水性较小 含碳量增加 氢和氧的含量减少 烟煤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粘结性 这是其他固体燃料所没有的 因此它是炼焦的主要原料 是冶金工业和动力工业不可缺少的燃料 也是近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无烟煤燃烧时没有煤烟 仅有很短的青蓝色火焰 焦碳也没有粘结性 矿物化程度最高的煤 也是年龄最老的煤 特点是密度大 含碳量高 挥发分极少 组织致密而坚硬 吸水性小 适于长途运输和长期储存 主要缺点是受热时容易爆裂成碎片 可燃性较差 不易着火 由于其发热量大 灰分少 含硫量低 而且分布较广 因此受到重视 可以用于气化 或在小高炉和化铁炉中代替焦碳使用 不同种类煤的特点 常见固体燃料可燃质情况 煤的化学组成 可燃质惰性质 碳 C 煤的主要可燃元素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氢 H 煤的主要可燃元素 可燃氢 化合氢 氧 O 煤中一种有害物质 和碳 氢构成氧化物 氮 N 一般不参加燃烧反应 是燃料中的惰性元素 硫 S 有机硫 S机 黄铁矿硫 S矿 硫酸盐硫 S盐 可燃硫或挥发硫 灰分 A 煤中所含的矿物杂质 主要是碳酸盐 粘土矿物质 以及微量稀土元素等 水分 W 外部水分 也叫做湿分或机械附着水 内部水分 二 煤的使用性能 煤的工业分析值煤的工业分析内容 测定水分 灰分 挥发分和固定碳的百分含量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国家标准 将一定重量的煤加热到110 使其水分蒸发 以测出水分的含量 再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850 并测出挥发分的含量 然后通以空气使固定碳全部燃烧 以测出灰分和固定碳的含量 煤的工业分析值的应用 确定煤的用途和制定工艺制度时不可缺少的原始依据 煤的发热量 与炭化程度有关 含碳量87 时发热量到最大值 定义 1kg煤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燃烧热称为发热量 单位千卡 千克 用途 评价燃料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计算燃烧温度和燃料消耗量时不可缺少的依据 表示方法 高发热量Q高 燃料完全燃烧后燃烧产物冷却到使其中的水蒸气凝结成0 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低发热量Q低 指的是燃料完全燃烧后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冷却到20 时放出的热量 比热 导热系数煤的比热随炭化程度的提高而变小 与水分和灰分含量成线性关系 煤的导热系数随炭化程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反应性和可燃性煤的反应性 煤的反应能力 即燃料中的碳与二氧化碳及水蒸气进行还原反应的速度 反应性的好坏是用反应产物中CO的生成量和氧化层的最高温度来表示 CO的生成量越多 氧化层的温度越低 则反应性就越好 煤的可燃性 燃料中的碳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速度 即燃烧速度 煤的炭化程度越高 则反应性和可燃性就越差 6 2碳的燃烧化学反应 煤的燃烧过程大致可分为5步 干燥 100 左右 析出水分 热解 约300 以后 燃料热分解析出挥发分 为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同时生成焦和半焦 着火 约500 挥发分首先着火 然后焦开始着火 燃烧 挥发分燃烧 焦炭燃烧 挥发分燃烧速度快 从析出到基本燃尽所用时间约占煤全部燃烧时间的10 挥发分的燃烧过程为气 气同相化学反应 焦炭的燃烧为气 固异相化学反应 燃尽 焦炭继续燃烧 直到燃尽 这一过程燃烧速度慢 燃尽时间长 煤的热分解煤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 进入热分解阶段 热分解阶段释放出焦油和气体 并形成剩余焦炭 这些焦油和气体称为挥发分 挥发分由可燃气体混合物 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其中可燃气体包括一氧化碳 氢 气态烃类和少量酚醛 煤加热时释放出的挥发分的重量和成分取决于加热升温速度 加热最终温度和在此温度下的持续时间 根据升温速度不同 将热解过程分为慢速热解和快速热解 慢速热解 加热煤粒的升温速度小于2 s 快速热解 加热煤粒的升温速度大于104 s 居于慢速热解和快速热解之间的热解过程为中速热解 碳的晶格结构金刚石晶格结构 对燃烧技术没有意义石墨晶格结构 由六角形组成的基面叠结而成 晶体内部每个碳原子三个价电子在基面内形成稳定化学键 第四个价电子则分布在基面之间的空间内 键的结合力较弱 常温下 碳晶格表面和周界上能吸附气体分子 称为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不能发生化学变化 温度较高时 气体分子具有较高的相对速度 能侵入石墨晶格表面层基面间的空间内 把基面的空间距离撑大 和碳原子形成新的键 碳和氧会形成固溶络合物 该络合物可能会由于其他具有一定能量的氧分子碰撞而结合成CO和CO2 温度很高时 单纯物理吸附不存在 晶体周界对氧分子的化学吸附能力增加 吸附后形成的碳氧络合物会受热分解成为CO和CO2气体 或被其他分子碰撞而离解 离开晶体而形成自由分子 碳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碳燃烧是一个气固间的异相化学反应过程 此时碳和氧之间的反应是在碳的吸附表面上进行的 碳燃烧释热的化学反应过程为 KJKJ 表示整个化学反应的物质平衡和热平衡 是总体反应 反应过程反应机理 研究表明 碳与氧相遇后首先发生初次反应 初次反应生成的CO和CO2通过周围的介质扩散出去 能够重新被碳表面从气体介质中吸附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二次反应 初次反应和二次反应同时交叉平行进行着 构成碳燃烧过程的基本化学反应 或 KJKJ 碳表面有水蒸气存在时 还可能进一步进行以下反应 在靠近碳表面的气体层中 还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上述反应过程中哪些是主要的 取决于温度 压力以及气体成分等燃烧过程的具体条件 2H2 O2 2H2OCO H2O CO2 H2 1 初次反应对于碳和氧的初次反应产物 有三种观点 二氧化碳学说碳的氧化产物中CO2是初次产物 燃烧中的CO是CO2与C相互作用形成的二次反应产物 一氧化碳学说碳与氧反应的初次产物是CO CO再与氧化合生成CO2 目前普遍接受的第三种观点碳与氧首先生成碳氧络合物 络合物再生成CO和CO2 初次反应 氧化反应 1 当温度略低于1300 时 碳和氧的反应机理 物理吸附为主 反应过程为一级反应 氧分子落入碳晶格内生成络合物 由于温度不高 络合物热离解的可能性不大而处于稳定状态 一旦有能量较高的氧分子撞击此部分时 将发生以下离解反应 简化方程式就可写成 或 络合 离解 燃烧反应由溶解 络合 在撞击下离解等诸环节串联而成 氧消耗速度 即燃烧速度 为 1 Cb很小时 则 一级反应 与氧气的一次方成正比 反应速度取决于离解速度2 Cb很大时 则 零级反应 反应速度取决于络合速度 而与氧气浓度无关通常空气中不会很大 碳的化学反应是一级反应 2 温度在1600 以上时 碳和氧的反应机理 高能氧分子份额增多了 但同时已溶解的氧分子的解脱作用也加大了 碳和氧的一次反应通过晶体边界的棱和顶角的化学吸附完成 高温下氧分子撞击碳表面的频率增大 但此时化学反应取决于较慢的化学吸附速度 与氧分子浓度和撞击频率无关 属于零级反应 化学吸附形成络合物 高温下自行热分解 简化方程式可写成 燃烧反应包括吸附 络合 热分解三个环节 络合 热分解 化学吸附速度 即燃烧速度 为 碳与氧反应的速度公式统一表示为 一级反应 撞击下分解的速度常数 k1化学吸附的速度常数 k1 反应机理 阿累尼乌斯定律 k 2 二次反应 气化反应或二氧化碳的还原反应 KJ 该反应为一吸热反应 是煤气发生炉中进行的主要化学反应 CO2首先要吸附到碳的晶体上 形成络合物 然后络合物分解成CO 解析离开碳表面 由于CO2的化学吸附活化能比氧的溶解活化能大得多 因此这一反应只有在温度很高时才能显著起来 T400 CO2的固溶络合和化学吸附络合开始显 T 700 零级反应 最为薄弱环节为碳氧络合物如何自我分解 T 950 一级反应 最为薄弱环节为碳氧络合物受CO2撞击分解 温度更高 一级反应 最为薄弱环节为化学吸附过程 气化反应的速度 一级反应 碳的氧化反应和气化反应相比 究竟哪一个速度快 往往是锅炉和冶金炉燃烧技术上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碳的氧化反应的活化能较小一些 表现为一根稍平缓的直线 碳与二氧化碳的气化反应的活化能大一些 表现为一根较陡的直线 比较后知 氧化反应的速度常数在1200 1500 的范围内比气化反应的速度常数要大10 30倍 氧化反应 强烈的放热反应 如强化 放热更多 温度更高 反应更加剧 其强化是自我促进的 气化反应 强烈的吸热反应 如一时强化 吸热增多 温度降低 则反应减缓 其强化是自我阻抑 3 碳与水蒸气的反应 吸热反应 反应级数一般认为是一级反应 C与H2O的反应速度约比C与O2的反应速度快3倍 水蒸汽也是经过吸附 络合与解析等一系列中间环节而引起的 起决定性环节是中间络合物的生成和分离 4 一氧化碳的歧化反应 歧化反应 某种物质因原子不均匀分配而转化成两种不同物质的反应 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的气化反应的逆反应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是气化反应的逆反应 在温度降低时 会引起析碳 对于冶金炉 合成氨装置和燃油炉 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温度很高时 不能发生岐化反应 温度很低时 反应速度太低 也不能析碳 仅在200 1000 的温度范围内 才可能析碳 岐化反应的最大速度出现在温度为400 600 范围内 6 3煤的各种燃烧方法 一 燃烧过程的一般概念按照固体燃料在炉内燃烧方式 煤的燃烧 层燃式 固定床 沸腾式 流化床 悬浮式 粉煤炉 层燃式燃烧 固定床燃烧 定义 将燃料块置于固定的或移动的炉篦上面 空气通过炉篦下方篦孔穿过燃料层并使其燃烧 生成的高温烟气进入炉膛 逆流式顺流式交叉式 燃料和空气供给方法 在小型和中型动力装置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能适用于大型动力装置 并且不能完全机械化和自动化 图6 5煤的层燃式燃烧 煤块尺度的确定 综合考虑以下两方面因素 要在单位炉篦上燃烧更多的燃料 须提高气流速度 为避免在大气流速度下煤块失去稳定性而被气流带走 造成不完全燃烧 煤块要有足够大的直径 煤块越小 其反应面积越大 燃烧反应越强烈 于是要求煤块尺寸尽量小 层燃式燃烧的优点能获得最大的热密度 即在单位体积的燃烧室内 同时存在于炉膛中的燃料量最大 在防止燃料粉末飞失的条件下 可能大大增加鼓风 热惰性大 对燃料供给与鼓风之间的偏离敏感性差 从而燃烧过程比较稳定 而且当炉子尺寸越大和燃料量越多时越稳定 应用用于小型和中型动力装置中 不能适用于大型动力装置 不能完全机械化和自动化 沸腾式燃烧 流化床燃烧 定义 利用空气使煤在沸腾层状态下完成传热 传质和燃烧反应 沸腾式燃烧过程 用较高速度把氧化剂即空气从下面吹入比较细的燃料粒子层中 当风速达到某一临界速度时 粒子层的全部颗粒就失去了稳定性 整个粒子层就好像液体沸腾那样 产生强烈的相对运动 故称为沸腾式燃烧 也叫做流化床燃烧 优点沸腾炉的料层温度一般控制在850 1050 运行时 沸腾层的高度为1 0 1 5m 其中新加入的燃料仅占5 因此整个料层相当于一个大 蓄热池 燃料进入沸腾料层后 就和几十倍以上的灼热颗粒混合 因此能很快升温并着火燃烧 即使对于多灰 多水 低挥发的劣质燃料 也能维持稳定的燃烧 解决了劣质煤的利用问题 为大量的煤灰石的利用找到了出路 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沸腾式燃烧可以在单位面积的炉篦上获得很大的热负荷 由于颗粒混合比较好 使燃料层沿层高的温度比较均匀 这对气化过程中CO2的吸热还原反应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燃料颗粒在不断的流体动力作用下混合 互相碰撞 有利于破坏颗粒的外层灰壳 阻碍燃料的粘结和结渣 减轻熔渣产生的故障 沸腾式燃烧可实现低温燃烧 减少氮氧化物的发生量 有利于控制大气污染 不足有使灰分和未燃颗粒等与气体一起大量流出 造成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因此需要将带出的未燃的细料用除尘器捕集下来并使其返回到燃烧室中继续使用 沸腾式燃烧还增加了单位体积内的燃烧空隙体积 这等于降低了单位体积内的燃料反应面积 使燃料与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工程公司流动资金借款合同
- 赫章社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合同范本】医疗服务提供与采购合同
- 2025医院聘用人员劳动合同书
- 2025年夫妻双方达成一致将共有房产转让给子女的合同
- 2025年全国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贵州省药材种植收购合同
- (2025)宪法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 定陶一中开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闽南话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新版真题卷含答案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解读
-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
- 2025-2030中国枸杞种植及深加工市场销售格局及未来营销创新研究报告
- 环氧地坪维修施工方案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课件
-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基于MWORKS) 课件 第2章 MWORKS 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基础
- 大数据治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及数据服务运营实施技术方案
- 某铁路站前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 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深度研究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配套表格式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