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与遗传病练习.doc_第1页
生物进化与遗传病练习.doc_第2页
生物进化与遗传病练习.doc_第3页
生物进化与遗传病练习.doc_第4页
生物进化与遗传病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进化与遗传病练习一、单项选择:1某些虫媒花与给它传粉的昆虫表现了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种内斗争的结果 B. 定向变异的结果 C种内互助的结果 D. 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2达尔文学说未能给予本质说明的是: A生物的多样性 B生物的适应性 C遗传和变异 D物种的可变性3长颈鹿具有很长的颈可以啃食高处的树叶,该特性的形成是: A.长期啃食高处树叶的结果 B.环境变化的结果 C.定向变异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4按照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在一变化剧烈的生态系统中有较多生存机会的物种是:A.快速繁殖的物种 B.个体性状差异大的物种C.个体数量大的物种 D.个体体积大的物种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6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7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8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18、82 B36、64 C57、43 D92、89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B.该种群中具有此性状的纯合子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 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10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他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没有进化11使用某种农药防治某种农业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逐渐适应C农药刺激害虫产生了变异 D农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1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13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相等,如果环境改变引起隐性纯合子不育,则会导致隐性基因A.消失 B.频率下降 C.频率上升 D.频率不发生改变1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B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进化C生物的进化只受到非生物环境的影响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15遗传咨询可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但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遗传咨询的是A男方幼年曾因外伤截肢 B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C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 D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16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A违反伦理道德 B近亲结婚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C. 近亲结婚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机会增大 D人类的疾病都是隐性基因控制17.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18.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认识到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A. B. C. D. 19.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若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若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自然选择使用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唯一形式21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22.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A. 43%B. 48% C. 52%D. 57%23.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下列与优生无关的措施是A适龄结婚,适龄生育 B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C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 D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24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A青少年型糖尿病B苯丙酮尿症 C猫叫综合征D多指症25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A优生 B教育 C计划生育 D降低出生率26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仅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B仅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C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D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2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形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8人类常色体上-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盆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A. 都是纯合子(体)B. 都是杂合子(体)高C. 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D. 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29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10/19 B9/19 C1/19 D1/230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25 B32 C50 D64二、分析填空题:1植物中的白化苗,一般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化苗由于缺乏叶绿素不能成活,无法留下后代。假定一株完全自花受粉的植物,表现型正常但携带白化基因,该植株自花受粉后,第一代结出100粒种子,全部种植后自花受粉,获得第二代种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代种子发育的幼苗中,白化苗约为 株,白化基因的频率为 。(2)第二代种子发育的幼苗中,白化苗的比例为 ,白化基因的频率为 。2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1)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2)若该种群的植物自花授粉,子一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 %。(3)若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基因型为aa个体的存活率下降,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 。3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统计,得到数据如下表:有条纹(显性)无条纹(隐性)合计存活个体数178211389空壳数332279611合计5104901000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1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 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2)由表中数据可推断,壳上 (有条纹、无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经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 (增大、减小),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 实现的。4某农民连续数年在田里进行害虫数量调查。为减少虫害,从某年开始,持续使用固定量的同一品牌的杀虫剂。害虫数量调查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农民最有可能在 年开始使用杀虫剂。(2)图表显示,随着时间增加,杀虫剂效果 。1995年与2000年单位面积内害虫的数量几乎相同,具有抗药性的害虫个体比例高的是 年,说明杀虫剂对害虫的选择是 的。(3)害虫对杀虫剂的抵抗力存在差异,说明生物的变异是 的。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下图是该病的病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DNA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遗传学上称为 。(2)图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 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遗传学上称为 。(3)图中的过程称为 ,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4)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或GAG,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或CAC,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GUU、GUC或GUG。图中氨基酸甲是 ;氨基酸乙是 。(5)人的血红蛋白是由4条多肽链574个氨基酸构成,在完成过程时,至少脱去 个水分子。(6) 该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假定某地区人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7%,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则患者占 ,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6基因治疗是当前基因工程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如血友病是因为患者体内缺乏一种凝血因子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科学家已经在人体中找到了控制凝血因子的基因。将这个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转到奶牛体内,该基因的遗传信息在奶牛体内得以表达,就可以获得治疗血友病的凝血因子。科学家仍在继续寻找根治这一疾病的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转基因技术,该基因被转移到了奶牛细胞的 分子中。(2)在奶牛乳腺细胞核中,以该基因为模板可以形成凝血因子的 ,这个过程称为 。(3)要根治这种疾病,最佳方法是修复人的 细胞中的缺陷基因。7.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3)图2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8.人的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症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症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请问:(1)双亲中哪一位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未发生正常分离?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请在图中A一G处填写此过程中未发生正常分离一方的基因型(用十、一表示)。(2)21三体综合症个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在表达时,它的转录是发生在 中。(3)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症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其依据。 生物进化与遗传病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D.2C3D.4B.5D6D.7C8C9A.10B11D12B13B.14C15A16C. 17B18D.19B20D、21C22B.23D24C25C26C27D28B.29A30B二、分析填空题:1.(1)25;1/2 (2)1/6;1/32(1)45% (2)42.5% (3)上升3(1)49% 70% (2)有条纹 增大 自然选择4(1)1996 (2)降低;2000;定向 (3)不定向5(1)基因突变 (2)碱基互补配对;转录 (3)翻译;核糖体(4)谷氨酸;缬氨酸 (5)570 (6)3%;18%6(1)DNA (2)mRNA 转录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