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午战前中国农村手工棉纺织业的变化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成长陈诗启载从明代官手工业到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中篇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一、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附近地区手工棉纺织业的开始破坏中国农村手工棉纺织业是和小农业相结合的主要的家庭手工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印度和中国,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是由小农业和家内工业的统一形成的。”这种“小农业和家内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结构是自然经济的一个表现,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特点。“在自然经济之下,社会系由许多同类的经济单位(家长制农民家庭、原始农村公社、封建领地)所组成,每个这样的单位都进行一切种类的经济工作,从采取各种原料起,到最后制成消费品为止。”中国封建时代的农民,在同一个家庭里面,不但生产自己用的棉花,并用这些棉花纺成纱线,织成棉布,所以棉花、棉纱和棉布是中国农民为着满足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而生产的,并不是为着在市场上交换而生产的,因此,这种生产是属于自然经济的性质。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农民生产的棉花、棉纱和棉布有交换的存在。因为农民的经济生活虽然是自给的,但总有部分剩余的生产品投入市场。随着生产力的向前推移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农民投入市场部分的生产品必然越来越多,从而削弱了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尽管如此,但是这种情况的发展是缓慢的,因此,在中国的封建时代,还没有能够根本改变农民手工棉纺织业的自给状态。_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412页。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9页。正当中国自然经济的主要地位日趋削弱的19世纪30年代,英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上升的阶段了。这个时候,它的工业生产空前高涨,工业资产阶级的势力日益壮大,1832年在国会选举中获得了胜利,这就促使国会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特权。从此以后,对华贸易变为英国资产阶级所完全能够执行的事务了。英国的资产阶级,为了打开中国广阔的市场,为了扩大对中国可耻的鸦片贸易,在1840年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作为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以及随着和其他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获得了许多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特权;东南沿海五个通商口岸的开辟,海关进出口税值百抽五税率的规定,广州公行制度的废止等等,大大鼓舞了外国资产阶级扩大对中国经济侵略的野心。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的总头目璞鼎查在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之后,曾向英国人表示:“南京条约给英国开辟了一个广大的市场,即使开动兰开夏的全部纺织工厂,也不足以供给中国一省的需要。”鸦片战争后,英国大量的棉纺织品向着通商13岸地区倾泻进来了。马克思指出:“1843年,鸦片战争替英国商业开辟了中国市场。新开辟的市场,尤其是给了纺织业之发展(纺织业当时已处于完全兴旺的状态)以新的推动。”在这种“新的推动”的力量下,中国通商口岸附近地区的手工棉纺织业开始了破坏的过程。_AJSargent:Anglo-Chinese Commerce and Diplomacy,P106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5页。 英国资本主义摧毁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步骤和摧毁印度手工棉纺织业的步骤是近似的。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里指出:英国机制纺织品摧毁印度手工纺织业所经历的三个步骤,“首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欧洲市场,然后就实行向印度输入棉纱,最后则以自己的棉织品来充斥这个棉织品的祖国”。英国和美国在19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首先把中国手工棉纺织品驱逐出欧美棉纺织品的市场,这是打击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第一步;其次,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就开始了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工作,即输入棉纱和棉布;但是因为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这两个步骤进行得非常缓慢,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60年代以后才逐步实现,但是一直到甲午战争时仍然没有完成。19世纪初年,中国还是一个输出棉织品的主要国家。在美国机器纺织工业还没有建成,英国纺织工业还没有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条件下,被称为南京布(因出产在南京附近江南一带而得名)的中国土布,曾以结实耐用而行销于欧美市场。英国东印度公司和一部分散商从广州运出了许多南京布。东印度公司在1820年以前,每年从中国运出的南京布,数在二十万匹以上;英国散商从1817年到1827年间,每年运出的南京布,多则八十万匹,少亦二十多万匹,经常则为四五十万匹。美国从中国运出的南京布更多了。l809年一年中就运去三百七十多万匹,1810年美船“珍珠”号运去了价值十五万二千多元的南京布。1819年运去三百一十三万匹。这些土布,一部分销售在美国本土,一部分转运南美洲、澳洲及其他地方发卖。_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25页。CGutzlaff:A Sketch of Chinese History,Vol2,附录5。 从19世纪20年代起,随着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州纺织中心的逐步建立和英国纺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南京布出口的数量就急剧地衰退了。1823年以后,美商每年从中国输出的土布,从来没有达到一百万匹。1832年甚至跌到六万七千五百匹。东印度公司在1823年以后,每年只运去几千匹。这种事实说明了中国的棉纺织品在国外的市场已被英美资本主义所夺取了。这是英美机制棉纺织品摧毁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第一步。 与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本国市场驱逐中国土布的同时,英国开始比较多地对中国输出机纺棉纱。东印度公司运到中国来的棉纱,从1820年的5040镑,到1831年激增至955000镑。这一个侵略锋芒在当时已开始打击了广州附近农村的家庭手工业。所以这一年,广州附近有三个村庄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骚动”。原因是从英国输入的棉纱剥夺了向来依靠纺纱织布过活的职工妻女们的生活,所以职工们表示拒绝用进口的棉纱织布,并且宣布要烧毁任何进入他们村庄的进口棉纱。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仗着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向中国输入大量的棉纱棉布。1842年英国输入中国的棉纺织品还只有470000镑的价值,到了1845年便激增至1636000镑的价值了。美国的棉布也大量地输入中国,成为英国的劲敌。这些棉纺织品,都是从五个通商口岸涌进国境来的,这就不能不打击了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生产,从而促使邻近通商口岸地区城乡的手工棉纺织业的破坏。_ 丁名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153页。PAuber:China,An Outline of its Government:Laws and Policy, P64以厦门来说,“向来在厦商人,将本省漳州府属及同安县土产之棉布等物,由海道运至宁波、乍浦、上海、天津、锦州、盖平及台湾鹿港一带销售”,所以厦门附近生产的棉布,拥有广大的市场;厦门商人“复在宁波等处贩买江、浙之棉布以及各种货物至厦门售卖”;但是“迨至(1843年)九月间,夷人开市通商,其在厦门行销者,无非棉花布匹洋货等物”,于是“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广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台湾在五口通商前所用的棉布,都是来自大陆沿海各省,特别是福建;但到“海通以来,洋布大销而花布尤盛,色样细新,妇女多数用之”。由此可见,台湾的土布市场也受到洋布的排挤。闽、台土布市场的缩小,严重地打击了闽浙一带城乡的手工棉纺织业。上海附近如松江、太仓、嘉定等地,自明代以来就是著名的棉布产地,到清代,苏州也盛产棉布;但是五口通商以后,情况大变。以苏州言,徐鼒说:“壅正、乾隆之间,松江以织布富甲他郡,后夺于苏州之布,而松民失其利;近洋布行,而苏民失其利。”以松江、太仓言,“松江利在棉布、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销减大半。去年(按即1845年)棉花客大都折本,则木棉亦不可恃”。根据英国人在上海目击的事实,“由于我们的英国布代替了他们的中国布的结果,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_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十七日敬穆奏,清代钞档。道光二十四年三月五日璧昌奏,清代钞档。连横:台湾通史,第411页。徐鼒:未灰斋文集卷三务本论罄辩篇第三。包世臣:齐民四术,第34页,道光二十六年事。Report From the Select Committee on Commercial Relations with China12,July,1847,pp6566广州附近的顺德,原出斜文布;但因“洋织盛,而土机衰矣。按女布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由此可见,在五口通商之后,外国的机织棉布已和中国通商口岸附近城乡的土布开展了竞争。中国的土布在市场上受到很大的排挤,这就不能不使通商口岸附近地区那些和小农业相结合的手工棉纺织业受到严重的打击而开始破坏了。上述上海地区的织布业“迅速下降”和广州地区“土机衰矣”、“女工几停其半”,正是这一事实的写照;至于厦门、台湾方面,由于棉布市场的迅速衰退,不但影响到附近的织布业,连江苏、浙江的手工织布业也受到了震动。_咸丰顺德县志卷三,第45页。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侵入,对中国城乡的手工棉纺织业无疑地已起了破坏的作用;但是必须明确,这种破坏还是有一定的局限的。因为这种破坏只限于通商口岸附近城乡地区,而这些地区的人民实际上也不像前引史料所说的“十室而九”地购买洋布,所以手工棉纺织业的破坏只是局部的现象而已。这可从1852年英国在广州的代办米琪(Mitchell)致文翰的报告书中看出来。米琪有这样一段的记述:“我们与这个国家(中国)的商约充分生效以来,到现在(按即1852年)将近十年了,每一个可能设想的障碍都已清除了,一千哩长的新海岸已对我们开放,四个新商埠已经在各生产地区的门户并且是沿海最适当的地点建立起来。但是,就我们所预期的对于我国制造品的消费数量的增加而论,其结果又怎样呢?老实说来,结果就是:经过十年以后,贸易部的报告表告诉我们,璞鼎查爵士在1843年签订善后条约(按即1843年10月签订的虎门条约)时所见到的当时的贸易量,较之他的条约本身在1850年底所证明给我们的还要大些!”根据马克思的统计,从1849年到1857年的九年中,“英国的输出,有五年远远低于1843年的水平,而1854年只有1843年的十七分之一”。这说明了英国商品输入中国的数量在战后开头几年虽曾一度增长,但往后则衰退下去了。这表示英国商品还不能绝对地控制中国的市场。这是什么原因?马克思对于这一点有精辟的论证。他在1859年的对华贸易一文中指出:“我们曾认为,除了鸦片贸易之外,对华进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障碍,乃是那个依靠着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行过这样的分析,“由农业与制造业直接结合引起的巨大经济和时间节省,在这里,对于大工业生产物,提出了极顽强的反抗;因为,在大工业生产物的价格中,有它到处都要钻过的流通过程的各种虚费加起来”。我们且看中国的小农业和手工棉纺织业相结合的经济结构的“巨大经济和时间节省”的情况。根据米琪的报告,在中国,“每一个富裕的农家都有织布机,世界各国中也许只有中国有这个特点。在其他各国,人们只限于梳棉和纺纱,生产过程至此为止,而纺成的棉纱送交专门的职工去织成布匹。只有节俭的中国人才把全部工作做到底。中国人不但梳棉和纺纱,而且还依靠自己妻女以及农业雇工的帮助,织成布匹”。“他们就用这种家庭自织的料子,即粗重而结实,可以经得起两三年粗穿的布料,来缝制自己的衣服。”因此,米琪说:“根据我在中国三个不同的省份居留了将近十年的经验我可以断言,我从未见过一个中国劳动人民穿过一件英国布做的衣服,除了我们家里用的中国仆役而外。”通商口岸虽有不少的人改穿所谓“物美价廉”的洋布,但是土布的衣料,“所用原棉的份量比英国输往中国的最厚的棉布至少要重三倍”,“这样的棉布连曼彻斯特也不能按照中国的价格去纺织”,“更不能将其运输到中国去”(马克思_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第127页。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413页。语)。所以米琪说:“中国劳动人民,谁也穿不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搜索趋势分析服务合同二篇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移动金融产品经理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人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临沂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现场技术支持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会计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绩效管理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气象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苏州市教师素养考题库及答案
- 冬季道路交通安全课件
- 2025年全国保安员资格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劳动合同挂靠协议书
-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 DB11-T 2324-2024 脚手架钢板立网防护应用技术规程
-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专项训练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工程制图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紫砂茶具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低空经济「电力巡检」无人机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报告
- 推拿正骨手法直播课件
- 工程项目三方移交协议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