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中的几个修辞手法.doc_第1页
相声中的几个修辞手法.doc_第2页
相声中的几个修辞手法.doc_第3页
相声中的几个修辞手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声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目的是使人发笑。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使相声所使用的语言及其表达的事件与作者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经历到的语言、事件有所不同。这样,听众才可能“笑”,而这个可笑之处就是相声里所谓的“包袱”。否则,要是司空见惯的东西,想必不可能引起多大的笑声。本文就将通过分析几段具体的相声内容来介绍这几种在相声里使用的较多而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上不常见的修辞手法。一 相声里的三种“列锦” 因为相声演员很能“说”,我的意思是讲他们经过训练以后在发音清楚、肺活量大小等方面是超出寻常人的,因而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说出大量的内容。在相声里有一种叫“贯口”的手法就是利用或者说展示演员所具有的这种能力。这是手法最简单的一种“列锦”。在传统相声报菜名里,演员要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报出约两百道菜的名字。同样,在李伯祥和杜国芝的相声走向世界里,同样是很短的一段时间,演员要报出大约数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名字。这样的手法确实很像修辞里所谓的“列锦”,但在这里所堆砌的语言材料比一般列锦手法所用的要多的多,有时候已经和汉赋近似了,所以用“列”这个字眼似乎很不合适,用“堆”或许更加符合。 然而在短时间内将大量内容传达给听众,接受效果肯定会受到不利方面的影响,更谈不上使人发笑。于是在这种最简单的字、词堆积的基础上,又有了第二种兼及读者接受能力与语言本身逗乐功能的第二种相声“列锦”手法。 在马季和唐杰忠以讽刺官僚主义作风为主题的相声多层饭店里,为了夸张地说明住一家旅店的入住手续的复杂,所填写表格的内容之多,有一段这样的内容:甲:“让我填写旅客健康调查表。”乙:“什么内容?”甲:“姓名、别名、曾用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出生年月日、本人出身、家庭成分。”乙:“还是这一套。”甲:“后面又增加了许多内容。”乙:“什么啊?”甲:“本人身体健康状况,有无疾病,如何治疗的,本人病史、家庭病史、三代病史本人是否得过肺病、肝病、胆病、肠病、皮肤病、传染病、牛皮癣羊角风、猩红热、大脑炎、高血压、低血糖、重伤寒、血吸虫、气管炎、白癜风、肾结石、脑膜炎、半身不遂、产后失调、心肌梗塞、骨质增生?抗O是否正常?转安酶是否下降? 胆固醇是否偏高? 血色素有否增加?照过X光照射没有?做过心电图没有?打过预防针没有?种过牛痘没有?住过几回医院?去过几次火葬场了?” 在表演中,可以听到现场有很大的笑声。 但这样的内容还是以堆砌为主。其实汉语尤其是俗语里有很多本身就很可笑的内容,如果把这些词列在一起,还是可以起到逗乐的效果的。 比如虎口遐想的开头部分:甲:“xxx同志,您摔过跟斗没有?”乙:“你是说在工作上还是指生活上?”甲:“干吗还工作上生活上?就是平时走路没留神,叭狗吃屎、嘴啃泥、大马趴、倒栽葱” 当然,以上这类的修辞着重在于“列”,或者说这种手法在运用中是关键是将语言材料堆砌起来,但至于是否找到的都是“锦”一般高雅的言辞,那就未必了。上述例子中的几个跌交的说法并不十分“雅”,而马三立在白事会里是这样说一个“死”的:“无常了,亡故了,不在了,没了,没有了,完了,完事了,完事大吉了,吹了,吹灯了,吹灯拔蜡了,嗝儿了,嗝儿屁了,嗝儿屁着凉了,撂了,撂挑子了,皮儿了,皮儿两张了,土了,土典了,无常到了,万事休了,俩六一个幺眼儿猴了!”二 比喻的还原 比喻是日常语言中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但相声为了与众不同,为了“出新”,往往反用比喻。也就是说,把在日常语言里已经司空见惯的比喻还原到该词语的字面意义上。使这个字眼再一次获得表达上的新意(其实是原义),从而使听众感受到不同。 前文中引用的虎口遐想里关于“摔跟斗”的不同解释其实已经是比喻的还原了。再看在侯宝林婚姻与迷信中的这个例子:甲:“(旧社会)不尊重妇女,文言就更不象话了管妻子叫什么,糟糠。”乙:“糟糠啊。”甲:“好糠才二分钱一斤,别说糟糠啦” 一般我们看到、听到糟糠这个词,我想大多数人还都是往妻子的谦称上联系的,但在这里,演员把这个词的意思给还原了。 同样,在春节晚会上表演电梯奇遇中,姜昆说自己被困电梯里,电梯卡在三、四楼之间,某领导在四楼低着头看着他,评论到:“都说相声演员深入生活,你看多深入就露半拉脑袋。” 所谓演员“深入生活”的说法其实早就被大家接受了,但在这里“深入”偏偏被还原成原来的意思。三 语言前提的变化 这个是相声在逻辑上故意违背常规或者说基本前提而造成歧义的一种逗乐手法。通常是在表演双方的一方在语言表达中故意对对方的表述的基本前提表示怀疑、否定,并且故意由这个否定的前提得出与听众料想相反的结论,从而达到逗乐的目的。 在姜昆和唐杰忠的表演的节目辞职以后里,甲怀疑乙不再当领导的原因,引出这样一段对话:(甲先怀疑乙是因为犯了错误而被迫辞职的,乙向甲开始解释)乙:“我不是经济问题。”甲(笑):“哦哦,是作风问题。” 其实乙的原义是说自己没有任何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当然可以推导出自己没有经济问题了。但甲故意不这样理解,首先肯定了乙是因为犯错误而辞职着个前提,而乙又说自己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而事发,那甲只有推断出乙有“作风问题”了。 在马三立和王凤山的情绪与健康里也有这样一段:乙:“(反问)我就像坏人啊?”甲:“你也不像坏人。”乙:“对吗,我也不像坏人 。”甲:“对,从表面看你不像坏人。”乙:“啊。”甲:“从表面看也看不出来。” 在这里,“不像坏人”被突出以制造歧义。甲也是先肯定了乙是坏人这个前提。四 绵里藏针的逗乐 在对口相声(即两个人表演的相声)里,演员为了取悦观众常常把自己的搭档作为取笑的对象,而“绵里藏针”的这种手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以此为目的的。 所谓绵里藏针,其实是说,一名演员先用一大堆无关紧要的内容(即“绵里藏针”的“棉”)来蒙蔽对方,而在最后利用一个与前面这些被堆砌的内容在语言形式上相同,但含义却完全是针对对方的一句话(所谓的“针”)来达到攻击对方的目的。这种手法被使用的很多,比方说马季的四字歌里有这样一段:甲:“一年分四季。”乙:“春夏秋冬。”甲:“生活有四大要素。”乙:“衣食住行。”甲:“人有四种表情。”乙:“喜怒哀乐。”甲:“说话有四个音。”乙:“阴阳上去。”甲:“相声有四门功课。”乙:“说学逗唱。”甲:“你有四个毛病。”乙:“坑蒙拐骗。” 其实前面的许多内容都是所谓“棉”,真正的关键在于最后一句的攻击。马季还有一段叫特种病的相声也使用类似的手法。甲:“我听说你最近工作干得挺好。”乙:“我再好也没你好!”甲:“听说你的工作干得挺多啊。”乙:“不,再多也没你多。”甲:“听说你的贡献很大。”乙:“再大也没你大。”甲:“大家都说你干的不坏。”乙:“再坏也没你坏!”五 拆“第四堵墙” 相声是一种与观众交流很强的表演艺术,或者说,听众的知识范围、兴趣爱好等等对相声的成功与否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相声中有一个术语叫“现抓”,意思是根据表演当时的情况来随观众而改变表演方式,这与斯坦尼斯拉夫所谓的“第四堵墙“的内容是正好相反的。 在表演中即使是在“回忆”已经发生的事情,表演者也能将表演时将演出的场合加入到台词当中,把台下的观众也当作一个角色。相声电梯奇遇在春节晚会上表演的时候,里面有这样一段:甲:“当时我也急了,我说:你们都说什么呢?你们还解决不解决问题?有本事你们老关着我!你们别放我出去!出去我就给你们编相声!我挨个儿学你们!我给你们上春节晚会说去!”乙:“王主任怎么说呀?”甲:“王主任也着急啦:别,别,姜昆同志你别这样,咱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嘛,你一到春节晚会去说,弄得全国都知道了影响有多不好!” 其实这个相声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是在国家经济信息中心表演的,具体内容只不过是把春节晚会替换成国家经济信息中心了。 还有一种“现抓”与以上的稍微有些差别,它是根据表演所在地的观众的知识结构,生活常识来说的。比如常宝华和常贵田算命是在上海表演的,里面就有这样的内容:甲:“你让我看看面相啊。”乙:“好的。”甲:“你看啊,”乙:“哦。”(用手不断的指乙脸上的各部位)甲:“这里是保寿官,这里是采听官,这里是东关,这里是西关,这里是南京路、大世界、静安寺” 听到这里,上海的观众很自然地就笑了。六 语体的对比 同一个人说话、写文章在一般情况下基本上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形成自己的风格,至少,在使用语言的内容上总是前后一致的。我这里所谓的“一致”,指的是前后文都用文言或者都用白话来表达,或者前后文都用书面语或者口头语表达。很少看到哪位作家在同一篇文章用前面用文言、后面用白话的。但相声为了逗乐,有时候就突然地把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两种语体放在一起作为对比。 在马三立的作品开粥厂中有以下一段:(甲先吹嘘自己如何有钱,乙打量他,发现他穿的衣服都破旧了)甲为自己的辩护是“衣贵洁不贵华。曾子曰:“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也还是这段相声,后面甲说自己要开粥厂接济穷人,有以下一段论述:“富家有臭败之肉,疲家无隔宿之粮,陶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死,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曾子曰:不能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其中的“曾子曰”实际是为了从文言迅速地过渡到后面大白话,兼及逗乐功能。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相声以声音的形式传播,而相声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会根据现场情况来临时改变台词,所以,在相声中,基本没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