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高压套管和高压互感器绝缘.ppt_第1页
第八章-高压套管和高压互感器绝缘.ppt_第2页
第八章-高压套管和高压互感器绝缘.ppt_第3页
第八章-高压套管和高压互感器绝缘.ppt_第4页
第八章-高压套管和高压互感器绝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电压绝缘技术 第八章 高压套管和高压互感器绝缘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1概述 1 当载流导体需要穿过与其电位不同的金属箱壳或墙壁时 需用套管2 套管结构具有强垂直分量的极不均匀电场3 套管内部结构影响外绝缘性能和内绝缘性能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2充油套管 单油隙套管 35kV及以下导杆表面油道里的场强较高 常在导杆上包5 15mm的电缆纸或套绝缘纸桶 纸的介电常数较高 因而场强降低 设计套管时 需校验电晕起始电压和滑闪起始电压 电晕起始电压应高于工作电压 滑闪起始电压应高于工频试验电压和干闪电压套管在油中的瓷套高度为空气中瓷套高度的一半 套管内的绝缘的击穿电压希望大于其干试电压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2充油套管 多油隙套管 35kV以上多个绝缘桶以提高击穿电压油隙分隔得越细耐压越高有时在绝缘桶上包金属极板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3电容式套管 110kV及以上主要依靠电容芯子来改善电场分布电容芯子由多层绝缘纸构成 在层间按设计要求得位置上夹有铝箔 组成了一串同轴圆柱形电容器 电场分布比充油套管均匀得多 相邻铝箔间测绝缘层很薄 因而介电强度很高分胶纸套管和油纸套管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3电容式套管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3电容式套管 胶纸套管 用0 06mm涂环氧树脂的单面上胶纸卷烘制而成 油中部分可不用瓷套 长度可缩短 机械强度高 尺寸小 用油量少 耐局部放电性能好 介损大 极板边缘及层间气隙不易消除 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低油纸套管 结构相似 以电缆纸浸以矿物油为绝缘 经干燥 真空浸油处理 介损小 局放起始电压高 新发展 真空加压浸环氧树脂的浸胶套管 尺寸小 强度高 接地屏 最外层电容极板 用小套管引出 运行时接地 试验时用来测量泄漏电流 局放信号等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3电容式套管 场强选择 1 长期工作电压下不发生有害局放2 1分钟工频耐压试验时不出现滑闪放电 3 在干试和冲击试验下不击穿 隐患 1 芯子发生贯穿纸层的径向击穿2 芯子发生沿纸层或芯子表面的闪络3 极板边缘电场集中 存在空隙 易发生局放 使胶纸和油纸逐渐老化变质 胶纸和油纸绝缘的短时电气强度都很高 但长期电压作用下的介电强度仅为短时的几分之一 因而芯子绝缘中工作场强的选取通常主要取决于长期工作电压下不发生有害的局放的要求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3电容式套管 胶纸和油纸绝缘的短时电气强度都很高 但长期电压作用下的介电强度仅为短时的几分之一 因而芯子绝缘中工作场强的选取通常主要取决于长期工作电压下不发生有害的局放的要求在胶纸套管中采用半导电极板或镶边以缓和均压板边缘的电场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3电容式套管 中压110kV的A相套管缺陷照片放电发生部位 注 污秽部分已经被擦除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3电容式套管 极板边缘的电晕或滑闪放电起始电压计算的经验公式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3电容式套管 其中d为电极间的绝缘厚度 mm 胶纸绝缘中局放不易扩大 选用的工作场强略低于其起始电晕场强即可 油纸绝缘要求局放在工作电压下熄灭 选用的工作场强远低于电晕起始场强 套管绝缘径向许用工作场强的经验公式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3电容式套管 其中d为电极间的绝缘厚度 mm 电容芯子轴向场强的选择 常按工频击穿电压 常为1 2倍干试电压 下不出现轴向闪络来考虑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3电容式套管 主要设计内容 正确选择各种场强 算出各均压极板的合适尺寸以使径向 轴向电场分布较均匀 且两者关系较合理 考虑芯子与瓷套间的合理配合 有利于提高瓷套外部的放电电压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4电容式套管设计原理 基础知识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4电容式套管设计原理 dU 相邻极板间的电位差Ea 相邻极板沿dl上的等效轴向场强 Er 第x层极板处绝缘层中的径向场强 忽略边沿效应 通过各极板的电通量不变 如果保持径向场强不变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4电容式套管设计原理 轴向电场很不均匀 将随半径r的平方增大 如果保持轴向场强不变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4电容式套管设计原理 已知最靠近导杆r0处极板长为l0 最靠近法兰rn处极板长为ln 求解方程可得 如果保持轴向场强不变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4电容式套管设计原理 不同r处的径向场强不均匀 常取靠近导杆处的Er0与靠近法兰处的Erm相同 则不均匀程度小些 在设计芯子时 不可能使Ea和Er两者同时保持均匀 过去 按 等电容 等台阶 设计 Ea相等而Er不等 设计方便 但尺寸较大80年代后 等厚度 不等台阶 90年代后 等裕度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4电容式套管设计原理 近法兰处极板半径rn的选择 取Ea恒定 取Er0 Ern Erm 则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4电容式套管设计原理 为使rn最小 由 得 当选定许用场强后 依据上式可求出rn 各均压板长度的选择 在考虑芯子的轴向尺寸时 希望沿芯子表面较均匀得电场分布也能够影响到瓷套的外表 接地极板ln宜比法兰高出8 10 L1 而最靠近导杆的极板的顶点宜低于上端盖20 40 L1 油纸套管下瓷套的尾部屏蔽常取下瓷套长度L2的25 当采用等台阶设计时 各电容极板的长度分别是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4电容式套管设计原理 各均压板半径的选择 在等轴向场强的设计中 如采用 等台阶 等电容 的方案 则各极板间的绝缘厚度不同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4电容式套管设计原理 计算实例 330kV胶纸短尾管设计 最高工作相电压363 1 732kV 工频1分钟耐压510kV 全波雷电冲击耐压1175kV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4电容式套管设计原理 上瓷套高度L1 瓷套在空气中平均干闪场强2 4 3kV 取20 裕度 L1 510X1 2 2 5 244 8cm 250cm 该距离下雷电冲击也满足要求 各均压板长度lx 鉴于极板间厚度越小 起晕电压越低 极板数宜多些 设n 90 如采用等轴向场强 等台阶 等电容设计 则最高工作相电压下 相邻极板承受的压降为 因要求设计短尾管 下部电极边缘直接浸入油中 取下台阶为0 7cm 轴向闪络场强参见表8 3 则工频闪络电压约为 19X0 7X90 1197 510kV 满足要求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4电容式套管设计原理 在选取上台阶时兼顾改善瓷套外表面电场 取上台阶为1 5cm 此时 台阶总长为90 1 5 0 7 198cm 接地极板ln 如法兰长20cm 装电流互感器需40cm 卡装长10cm 高出法兰8 10 L1 取为25cm 则ln 20 40 10 25 95cm零号极板l 由8 22式得l0 95 198 293cm 其上端距端盖250 1 5X90 10 25 80 满足20 40 L1的屏蔽要求 其他各板长度lx 按公式8 22计算可得 第一节 高压套管1 4电容式套管设计原理 内外极板半径计算 高压套管芯子中最薄绝缘厚度为1 1 1 2mm 取1 15mm 按表8 2半导电镶边胶纸套管 允许采用的最大径向场强按式8 5 Em 2 2 1 150 5 2 05kV mm 现为等电容设计 最大场强出现在两侧 按式8 20可得接地板半径r90 185 4cm 186cm 由式8 19得r0 186 295 95 61cm 各均压板半径计算 按式8 24计算校验起晕电压 本设计最薄绝缘层为1 13mm 按式8 4其起晕电压为2 2X1 130 5 2 338 最高工作电压下的承受电压2 329kV 满足要求 第二节 高压电流互感器 设计原理 将仅一匝的初级绕组弯成U形 全部绝缘都包在此绕组上 为了改善绝缘层中电场分布 在绝缘层中布置电容屏 在接地屏外面套以带有次级绕组的铁芯 若将U形视为拉直后的直线形 则与串墙套管相似 设计原理相同有足够的轴向尺寸 宜按照径向场强均匀来设计 如等厚度设计 场强选用原则 长期工作电压下不发生电晕 在工频及冲击试验电压下不发生贯穿性击穿或滑闪 当相邻电容屏间油纸绝缘厚度为d时 第二节 高压电流互感器 鉴于电容屏边缘处电场分布极不均匀 而电流互感器里的电容屏数目较少 常在相邻屏间插入几个端屏 第二节 高压电流互感器 当相邻电容屏间油纸绝缘厚度为d mm 时 工频1分钟试验电压下许用场强为EUt Ed为有助于瓷套表面电场均匀化 接地电容屏宜伸出金属油箱约0 1L 最里面的极板宜低于顶部金属件0 2L 电容屏半径 按等厚度求取电容屏长度 按下列公式 电通量近似相等 各层径向电场相等 计算 第二节 高压电流互感器 计算实例 220kV油浸纸电流互感器 1分钟工频实验电压395kV 外绝缘干试电压495kV 确定屏数n 应按最大径向场强及绝缘厚度均相等来计算 绝缘厚度d取0 8mm 在实验电压下许用场强为E 12X0 8 0 58 13 7 kV mm 考虑15 裕度 n Ut Ed 395X1 15 13 7X0 8 41 4 45 则每4个端屏1个主屏 共9个主屏 两端各36个端屏 相邻主屏间绝缘厚度为0 8X5 4mm 总绝缘厚度4X9 36mm各电容屏尺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