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1认识运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具体事例引出质点的这个理想化的模型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中的概念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质点概念和参考系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3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4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5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即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教学过程:通过录像引入:(放映录像)选择有关反映物体运动的画面播放给学生看,让根据刚才观看的录像片,回顾初中学过的机械运动,提出一些关于运动的话题总结学生发言,讲述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指物体与物体间或是物体的一部分和另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新课教学:一、质点。1、 通过神州5号在屏幕的显示引出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问题得到简化,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质点。2、讨论物理中的“质点”跟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为:都是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不同之处为:质点是实际物体的抽象,它具有一定的物理内涵,不仅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而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几何学中的点没有质量,仅表示一个位置,而且应该是“绝对得小” 让学生对质点进行小结: 生:对质点小结:(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2)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这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即使是同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可能不可以看作质点.二、参考系。引入:请你设想一下,你和一位同伴正坐在火车中去旅行在飞快地离去,铁路边的人看到火车中的乘客,而乘客自己却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参考系: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选来作标准的参照物称为参考系课堂探究 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通过一系列的例子组织学生小结并作好适时适度的引导:(1)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4)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三、坐标系。展示问题:(小偷偷东西被发现,原因GPS来确定方位) 有时需要准确地描述某个物体所在的位置,如地理上用纬度和经度来确定某个地点在军事、大地测量等领域常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确定方位 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当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课堂探究 创设一个实例让学生思考,可以结合本地实际选取相应的例子 如一辆汽车从天安门沿长安街驶向西单、南菜园方向,思考汽车的位置随时间怎样变化? 问题:1如何选择坐标轴和正方向? 2如何选择坐标原点?3如何确定坐标轴上的刻度值?四、总结整节课内容。1.2时间、位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过程与方法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教 学 方 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复习上节课学习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如果仅用这几个概念,能不能全面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引出新课)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讨论与交流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一部分,然后用课件投影展示本校作息时间表,同时提出问题。观察教材第14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教师帮助总结: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能反映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实例,并让他们讨论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某一列车时刻表,帮助学生分析列车运动情况并通过时间轴说出第n秒,前n秒,第n秒初第n秒末,第n秒的意义通过题目巩固。二、路程和位移(情景展示)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投影中国地图)让学生思考:从广州到北京,观察地图,你有哪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根据上面的学习总结出位移及路程的定义: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国际单位为米(m)路程:路程是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用龟兔赛跑的有关题目让学生认识到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并多举例子让学生判断。三、矢量和标量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我们以前学过的物理量很多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如:温度、质量、体积、长度、时间、路程引出矢量和标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让学生阅读课文,说说矢量和标量的算法的不同之处。讨论与思考气球升到离地面80m高空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高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体会矢量的表示方向 (1)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多少米?方向如何? (2)表示物体的位移有几种方式?其他矢量是否都能这样表示?注意体会“+”“”号在表示方向上的作用四、小结本节内容并布置练习。1.3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2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方法表述出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4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体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2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3体验用图象的方法描述物理现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4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养成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习惯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能根据纸带读出物体运动的信息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过程:通过小活动引入:同桌两位同学之间,一位同学手拿一枝彩色画笔,另一位同学牵动一条宽约1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缓慢向前移动你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点击纸带(比如每秒1次,或每秒2次),比比看,看谁牵动纸带的速度变化最小想一想,相邻两点的距离跟牵动纸带的速度有什么关系?牵动纸带的快慢不均匀,对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有没有影响?在以上的活动中,同学们认识到了打点可以体现物体运动的快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一、教师介绍两种打点计时器。 1、电磁打点计时器 布置学生对照仪器看说明书,引导学生注意其重点: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其使用说明书,明确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1、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构造(挂图) 实验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打点计时的一种仪器,当通过46V低压交流电时,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上下振动起来,位于振片一端的振针就跟着上下振动而打点,这时,如果纸带运动 ,振针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当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2)电火花计时器:它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当接通220V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纸带上就打出一系列点迹。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也是每隔0.02s打一次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也是0.02s。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小,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如果把纸带跟物体连在一起,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交流与讨论从原理上考虑,电火花计时器跟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哪个更好些,误差可能会更小?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实验步骤提示指导学生动手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并引导学生思考:纸带上的点与小车的位移和时间是如何对应的,怎样将纸带上的点变成相关的数据?交流与讨论针对问题,学生讨论实践后回答从原理上考虑,电火花计时器跟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哪个更好些,误差可能会更小?电火花计时器可能会更好些,因为电磁打点计时器中振针和纸带间的摩擦会更大些教师评论并系统总结: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中运动阻力极小,这种极小阻力来自于纸带运动的本身,而不是打点产生的,因而系统误差小,计时精度与交流电源频率的稳定程度一致(脉冲周期不大于50s,这一方面也远优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同时它的操作简易,使用安全可靠(脉冲放电电流平均值不大于5 A)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三、实验后小结:打点计时器能记录了时间和位移1.4物体运动的速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 4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 4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渐领会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同时初步领略极限的思想并初步领会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而直接给出瞬时速度的定义 5会通过仪表读数,判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了解从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4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教学重点: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将会学到哪些概念(物理量)?一、速度 展示问题(播放比赛片段):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21岁的上海小伙刘翔像闪电一样,挟着狂风与雷鸣般的怒吼冲过终点,以明显的不可撼动的优势获得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约翰逊1993年8月20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世界纪录,改写了奥运会纪录 请问我们怎样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呢?有几种方法呢?试举例说明小结引出速度的定义:我们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用位移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速度公式v=S/t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大小在竖直上等于单位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大自然中,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天空,日出日落;草原,骏马奔驰;树丛,蜗牛爬行仔细观察物体的运动,我们发现,在许多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快慢会发生改变:飞机的起飞,汽车的行驶,运动员的奔跑等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各不相同且不断变化在长期对运动的思索、探究过程中,为了比较准确地描述运动,人们逐步建立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如何定义它们呢?平均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准确地讲,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矢量,大小反映了物体此时刻的运动快慢,它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即物体运动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通过几道课堂练习巩固。三、速度和速率 学生阅读教材相应部分的知识点,让学生总结: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18页图132观察汽车的速度计,讨论后说出从表盘上获取的有用信息。讨论与交流 甲、乙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时间围绕操场跑了一圈,都回到了出发点,他们的平均速度相同吗?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v=v=S/t,甲、乙的位移都为零,所以他们的平均速度也都等于零在这里平均速度无法显示他们运动快慢的不同,要用到另一物理量: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物体运动通过的路程跟所用时间的比值他们两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且都不为零,但所用时间不同显然用时短的运动得快,也就是平均速率大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知道了平均速度只能粗糙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而瞬时速度能更准确地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速度是矢量,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平均速度中,速度方向也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质点在那一时刻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是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是不同的,前者跟位移相关,后者跟路程相关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教学重点: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教学难点: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教学过程:一、 新课引入:讨论与交流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赛车、高速列车、自行车,运动员等录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小结:为了描述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我们今节课就一起来学习加速度。二、加速度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定义式:av/t =(vt-v0)/t v0开始时刻物体的速度 vt经过一段时间t时的速度 (2)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3) 国际单位:ms2或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4)加速度也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三、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定义公式中时间t是标量,是没有方向的,因此加速度a的方向跟速度改变量v的方向相同,对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若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的方向可用正负号来表示因此: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为正值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反,为负值四、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匀变速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运动 五、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有何区别?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加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快,并不意味着物体就运动得快;加速度小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慢,并不意味着物体运动得慢;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速度不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物体的速度为零,物体可能以很大的,因此:(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通过习题来巩固以上内容例1:飞机的速度由。增加到约300kmh,飞机的速度的变化是多少?若发生这一变化用时约30 s,则物体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解:av/t(830)/30m/s22.8m/s2例2:迫击炮射击时,炮弹在炮筒中的速度在0.005 s内就可以由0增加到250 ms,炮弹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多少? 解:av/t(2500)/0.005m/s25104m/s2 六、总结: 1什么叫加速度?它的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各是什么? 2怎样正确理解加速度?加速度与速度间有什么关系?3速度的改变量是否总是速度增加?怎样理解加速度的正负号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习题课)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灵活运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2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3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习题,运用公式a=v/t进行解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具体的题目,引导学生正确解题,激励其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如何应用加速度公式解题。教学难点:加速度公式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av/t =(vt-v0)/t 二、例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 答:错只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答:错速度变化大,但不知所用时间的多少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答:对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5s内速度由 10m/s增至 20m/s,求 5s内它的加速度?解:v0=10m/s vt=20m/s t=5s加速度大小为2m/s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卡车,10s内速度由 20m/s减为 5m/s,求 10s内它的加速度?解: v0=20m/s vt=5m/s t=10s加速度大小为1.5m/s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强调:负号只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不能反映加速度的大小。三、从vt图象看加速度 师:速度一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一时间图象? 生:速度一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一时间图象 思考与讨论 图152中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哪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在没有学习斜率概念前,可以用陡度的“平缓”或“陡”来表述 生:a直线的倾斜程度更厉害,也就是更陡些,而b相对较平缓。所以a的速度变化快,即a的加速度大,b的速度变化慢,加速度小 师:我们可以从直线上任意选择间隔较大的两点来找到这两个点间的速度变化量v,时间间隔t 生:这样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义式av/t(2)在v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的数值等于其加速度四、习题巩固: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答:错。只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答:错。速度变化大,但不知所用时间的多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答:对。2、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 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 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和分析,会用av/t去求加速度的大小,并且能根据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加速度方向,会分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物体受恒力、加速度为恒量、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1.6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像,以及如何用图像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的意义 4、知道公式和图像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工具,它们各也所长,可以相互补充。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多种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点重:1、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用描点法描绘位移时间图像,并能从图中获取所反映出来的物理信息。教学难点:如何分析物理图象而从中获取物理信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生了质点的概念,并且知道质点的运动轨迹如果是直线的话,质点的运动称为直线运动。在直线运动里有一种最简单、最特殊的一种运动形式,那就是匀速直线运动。二、新课教学1、匀速直线运动 用投影片出示图表并要求学生回答,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有什么特点?时间/S02.54.97.610.12.415.117.519.9位移/m050100150200250300350400 这是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情况,它的运动有何特点?学生分析后回答: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每2.5s秒内的位移为50m,每5s内的位移为100m,每10s内的位移为200m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 师:对,这种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匀速直线运动。2、位移时间图像 师:请同学以上面图表所给出的数据,以横轴为(t)轴,纵轴为位移(s)轴,用描点法作图,看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像,s与t存在一个什么函数关系? 教师边看边指导,然后把同学所画的图像在投影仪(实物)上打出分析: 学生:可以看出几个点几乎都在过圆点的一条直线上。 教师:同学们与我们在初中学过的一次函数ykx对照,s与t有什么函数关系? 学生:s与t成正比。 师:对,这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利用图像可以比较方便地处理实验(或观测)结果,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以后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用图像来处理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所以,现在我们就要重视图像的学生。3、巩固性训练(出示投影片)(1)请同志们看图,说出各图像表示的运动过程和物理意义。 (2)师生共评:在甲图中,0时刻即开始记时,已经有了位移s1;AB段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s与t成正比,t1时刻,位移为s2;BC段表示s没有变化,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CD段,物体匀速直线运动,位移越来越小,说明CD段物体的运动方向于AB段的运动方向相反,最后回到起始点,位移为0。 所以物理图像主要观测方法是:看横、纵轴表示物理量;其次看图像,从横纵轴上直接可获取的信息,联系实际,搞清物理情景。4、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汽车刹车时,飞机起飞时,其运动特点是什么? 学生:汽车运动越来越慢,飞机运动越来越快。 老师:那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吗? 学生:一定不相等。 老师:对,这就是变速直线运动。 板书: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就叫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那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还是直线吗? 学生分析:变速运动中,位移s与时间t不成正比,肯定不是直线,应是曲线。 归纳总结:只要是匀速直线的位移时间图像,一定为直线,这是判定是否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的依据。 三、小结这节课主要学生了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在处理图像前,首先要看懂横、纵轴所表达的物理量,然后再去结合函数关系图像去认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6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像,以及如何用图像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v-t图像的物理意义。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运动和非匀变速运动。过程与方法1、类比位移-时间图像,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从位移图像到速度图像使学生逐渐熟悉数学工具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重视严谨的科学推理过程,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作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前面我们认识了位移时间图像,我们这节课来认识一副新面孔:速度时间图像,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学习,类比推理回答如下问题: (1)如何建立关于速度时间的坐标轴; (2)同学们把书合上,当一物体以v2m/s的速度匀速前进,作出它的vt图像; (3)从图像中能获取什么物理信息?师生共同分析:从速度时间图像这个叫法看,是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以t轴为横轴,v轴为纵轴,建立坐标系。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不随时间变化,只能是与t轴平行的直线。 从图像中可获得:(1)速度的大小、方向 (2)从svt可获得:边长为v和t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就是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即图中的斜线阴影部分)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一个物体做的运动具有这样的特点,同学们细分析所给数据,回答以下问题(出示投影片)时刻 t/s速度 v/kmh-102053110401549问题(1)从出示的数据同学们可看出什么规律? (2)根据数据作出vt图像 学生讨论得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每隔5s,速度增加约10km/h,也就是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速度的改变量相等。 板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这种运动叫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学生用描点法作出v-t图像如下: 板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它的速度随时间而均匀增加,这就叫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生们再看这个图像(出示投影片),v随时间如何变化? 学生回答:速度随时间而均匀地减小。 板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它的速度随时间而均匀地减小,这就叫匀减速直线运动。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从图像中可获取什么物理信息? 归纳: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可以获取:(1)某时刻的瞬时速度(2)某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量(3)速度的变化量是正值,还是负值。是正值的话,说明与v方向相同,是负值的话,说明与v方向相反。 4、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东核电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国泰租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甘肃公务员考试考场试题及答案
- 2025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软件工程师(前后端软件设计开发方向)测试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生产防控方案
- 2025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天津院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主城区污水治理项目技术方案
- xx市污泥处置中心项目技术方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专用自卸车市场竞争态势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发展监测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辽宋夏金元历史课件
- 宝贝一家亲课件
- 危重症患者体温管理护理查房
- 公司治理学(第五版)课件 第六章 高层管理者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学习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趋势洞察2025年教育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及解决方案方案
- 2025年OLED中间体材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进出口货物海关监管、清关、仓储及运输代理合同
- 立磨结构及工作原理课件
- 诗经卫风淇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